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研究 廖维才【摘 要】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创新诗歌鉴赏教学既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考查要求,更是现实状况教学需求。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诗歌鉴赏方法,将从中积累更多诗歌基本知识,学习到一些诗歌鉴赏规律,拥有一定诗歌表达能力。语文,是一门读写并重的科目。要想让学生读出真感受,需给学生创造良好诗歌鉴赏氛围。【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策略g633.3 a2095-3089(2019)12-0037-01现阶段,诗歌鉴赏教学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将大部分精力浪费在了说教上,不注重给学生创造读、品、悟诗歌体验机会
2、。同时,诗歌鉴赏中模式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无法从词义、诗歌结构的讲解中体会到诗歌美感,难以在机械的、沉闷的诗歌教学氛围下积累一些诗歌鉴赏经验,要积极改变这一种诗歌鉴赏教学方法。一、教学策略一:感知朗读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对诗歌展开朗读,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语言独特性。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内容,都有一定抒情性和音乐性。所谓音乐性,是指大多数诗歌读起来节奏感都比较强。朗读是感知诗歌、鉴赏诗歌的有效途径。它作为一种外化的语言形式,有轻声细读、默读、大声朗读、唱诵等多种形式,可帮助学生感知诗歌语音、语意,为诗歌鉴赏做好铺垫。但是,在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诗歌内容时,要给予学生适当的
3、指导,注意观察学生的语调、语气、停顿等等,以保证学生以正确的朗读方式完成诗歌鉴赏任务。例如,在再别康桥诗歌朗读阶段,可先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徐涛朗诵的诗歌片段。通过听读诗歌,鉴赏其旋律感,感受读到“悄悄”、“轻轻”等叠词时的轻盈节奏,掌握到一些诵读方法。比如读到“我”时,要停顿;读到“正如”等词语时,要保证连续性。当学生学会了诵读技巧以后,再提问学生:“听读诗歌时,你有什么情感体验?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去读诗歌呢?”鼓励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接着,为学生总结诵读时要把握好惆怅、惜别情感,要以轻柔、和谐的节奏诵读,要保持语调舒缓、低沉。然后,开始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在美读过程中揣摩诗
4、歌意境,鉴赏诗歌节奏美。二、教学策略二:抓住意象意象,作为诗歌的基本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时,要注意采取提炼意象教学法。首先,指导学生对诗歌中关键词展开分析,再通过分析关键词提取物象。遇到由各种物象组合成意象的诗歌时,为学生提供相同类型诗歌,锻炼学生通过诗歌对比构成画境。最终在“情景交融”氛围下,总结出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意,真正实现对诗歌内层的鉴赏。意象,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内涵。在带领学生鉴赏诗歌时,要抓好诗歌意象内涵,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诗歌鉴赏学习氛围,让他们诗歌鉴赏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例如,在声声慢古典诗歌鉴赏阶段,可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包括酒、风、雁、细雨、梧桐、黄花
5、等等。这些物象,组合成了本首诗歌意象。其中,在“酒”这个关键词分析时,可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关于酒的诗句?”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学生们会联想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潦倒新停浊酒杯”等诗句,并从中体悟到酒主要是主要表达作者的忧愁。接着,可再请学生说一说对诗歌中“淡酒”这个意象的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不是酒味淡而是哀愁重的意象感受。分析完酒这个意象以后,带领学生逐一分析诗歌中其他意象,回顾关于秋风等意象的诗句描写,透过意象,鉴赏诗歌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悲痛哀愁。三、教学策略三:还原诗境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诗歌都会有一定想象空间。所以,在诗歌教学时,可采取想象还原教学法引导学生鉴赏诗
6、歌。当学生身处于诗境当中,将更容易理解诗人所思所想,甚至会把自己想象为诗人,深入感知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还原诗境,不仅能够实现对诗歌内容的深度赏析,还能够避免出现诗歌鉴赏偏差情况,真正走进诗人内心世界。语文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自己想象力弥补诗歌画面的缺失十分重要,要把握好这一种诗歌鉴赏方法,让学生学好诗歌,领悟更多诗歌内涵。例如,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古典诗歌赏析阶段,可先为学生介绍景定建康志中对赏心亭的记载。接着,请学生们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词的上片对辽远空阔江水、山景、落日等的描写。在学生想象气势雄浑、境界壮阔的江水时,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直观呈现第一句所描绘的壮阔之景。在学生想象
7、山景时,请学生深入分析其中“愁”和“恨”所表达的含义,再进入情境之中,深入体会作者的苦闷心情,体悟作者无心赏景的忧愁。在学生想象落日之景时,可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构思落日余晖照应楼头,游子孤独伫立着的画面,还原诗境,从中体会诗歌中的愁与恨。四、教学策略四:诗歌创作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针对诗歌內容展开创作。诗歌创作阶段,不仅利于学生加深对诗歌的鉴赏,还能够达到学以致用诗歌学习效果。对于学生诗歌创作活动的安排,可通过填词补句、模仿写作、意象练习、整体写作、自由写作、分享互补等方式来进行。其中,填词补句写作练习最为简单,可要求学生填出诗歌关键字词,以通过简单创作达到鉴赏目的。模仿写作,
8、可训练学生参照诗歌中比喻、拟人、反复等句子,模仿写出一些单句。例如,在醉花阴古典诗歌鉴赏阶段,可先带领学生走近李清照,为学生介绍李清照作品和文词绝妙之处。同时,向学生阐述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不久创作的。接着,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进行诗歌朗读,讨论、概括诗歌内容,总结出这首诗歌的寂寞、忧郁感情基调。然后,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上阕和下阕。当学生透彻分析完诗歌中“愁”这个关键点,理解了“情深深,愁浓浓”情境以后,为学生布置一个自由创作任务。诗歌创作活动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写出这首诗歌所描绘的内容,可以是散文形式,也可以使现代诗歌形式。通过诗歌创作,学生们将进一步实现对古诗词的鉴赏。结论高效的诗歌鉴赏教学,更利于让学生感受诗歌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等情趣,陶冶学生心灵,让学生获得更多对人生的感悟。同时,抓住诗歌的意象和诗境展开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津市安全员知识题库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朗读与讲故事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民族大学《古生物学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农业大学《教育评价与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剑桥学院《广告创意与策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电磁场理论与光波导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三校联考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 赣南师范大学《幼儿园体育游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子生物学(英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销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DB12-T 1305-2024 公路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规范
- 范文语文评课稿15篇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试题库-中(多选题汇总)
- 2024年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16-2023年德州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文科学概论》课件
- 大学生返回母校宣讲
- 光伏机器人行业报告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
- 践行志愿服务(下)
- 环境监测课件20-在线环境监测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