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_第1页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_第2页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_第3页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_第4页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    余怒涛【摘 要】 在环境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学者们采用多种多样的度量方法来探究企业的环境绩效,但是不同的度量方法以及对环境绩效的度量缺乏理论基础导致实证结果的不一致性。因此,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环境绩效定义为企业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从而对利益相关者期望的实现程度,并根据社会责任绩效模型建立了环境理念、环境处理技术和工艺、环境后果三维度的环境绩效概念框架,确定了环境绩效的理论范畴,从指标中识别出与环境绩效紧密相关的五类环境绩效指标:环保态度和目标类指标、环境管理战略类指标、环境工艺类指标、资源消耗类指标、污染物排放类指

2、标。认为环境影响受到过多的外部因素影响而不属于环境绩效的范畴。由于我国环境绩效相关数据的缺失,研究者采用了环保奖励、环保处罚等作为环境绩效的代理变量,但环保奖励、环保处罚等属于环境影响指标并不属于环境绩效的概念范畴。文章在梳理国外环境绩效指标建立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别环境绩效指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为准确使用环境绩效指标提供指导。【关键词】 环境绩效; 利益相关者; 环境绩效指标体系f234 a 1004-5937(2017)18-0002-07一、导言随着我国环境状况日益严峻,政府和社会各界愈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

3、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首次明确下来,标志着环境保护进入了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已经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了解,为了维护生存环境的安全,人们开始抵制污染企业设立、扩张,甚至爆发群体性事件。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决策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决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环境绩效近年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但是学者对环境绩效的度量方法并未形成统一深入的认识,这导致与环境相关的实证研究往往出现相互矛盾的结论。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对环境绩效的深入认识和准确度量。因此,本文通过对环境绩效相关实证研究进行回顾,在确定环境绩效定义和概念框架的基础上,从稳健性和准确性方面对环境绩效的不同度量方法进行分析

4、,提出实证研究中环境绩效度量的可靠方法,从而对环境绩效的实证研究提供帮助。二、环境绩效度量(一)实证研究中的环境绩效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绩效的定义:一个组织基于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系统成效。对于企业环境绩效,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度量,大致可分为经营绩效类指标和管理绩效类指标两大类。经营绩效指标反映组织经营活动的环境绩效信息,大量的研究以此作为环境绩效评价的标准。例如从经营投入角度通过原材料、水电和土地等的消耗度量环境绩效;从经营过程角度通过环境工艺或技术(如新技术使用、循环利用、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或产品(如配方、包装和设计)等

5、方面的变革来度量环境绩效;从经营产出角度通过废气、废水排放和土地污染(如有毒物质排放、废物排放、放射性物质排放和噪音排放)及产品的环境适用性来度量环境绩效,现有文献中使用该种方法度量的最多;从经济后果角度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和对公司的影响(如诉讼、奖励、惩罚和环境负债等)来度量环境绩效。还有一类度量环境绩效的指标被称为管理绩效指标,包括环保方案和政策的实施、对法规的遵守、财务业绩和与社区的联系等方面。管理绩效指标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影响组织环境绩效所做出的努力,包括组织不同层面上的监测、人员、计划活动和程序等。例如将公司是否拥有环境管理系统作为度量环境绩效的指标,以企业的环境经营战略作为度量环境

6、绩效的指标,或者以企业是否有碳排放管理系统以及碳排放目标和战略等来衡量环境绩效。近年来企业环境绩效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一直是环境会计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因为随着环境状况的恶化,企业越来越多的被要求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环境责任。在这两者关系的背后所隐藏的是未来投资理念之争,决定着社会责任投资能否成为未来的主流投资。但是现有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像研究者所預期的那样清楚明白:有的实证结果表明好的环境绩效能提升公司价值,也有研究显示公司环境绩效和公司价值之间不存在明显关系或者存在负向关系,以及倒u型的关系或者反向的因果关系。这些研究可能揭示了趋势上的方向,但是它们不能提供证据来证明二者

7、之间的关系是由环境绩效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而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者们进一步考虑了两者之间的调节因素,首先要做的是确认环境绩效的影响因素,然后进一步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会否在环境绩效和企业价值之间产生调节作用。对环境绩效和企业价值会产生影响的因素还有消费者满意程度、管理能力、企业成员等。但是,企业环境绩效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影响因素并没有得到清晰的认识。许多学者认为在实证研究中存在多种多样的环境绩效度量方法,这是目前实证研究出现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度量指标的不同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同一家企业采用不同的度量指标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环境绩效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取决于环境绩效的度

8、量方法。clarkson等 1 认为环境绩效好的公司可有效提升公司价值,而环境绩效不好的公司,环境绩效与公司价值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环境绩效不好的公司还有约为公司市场价值16%的潜在环境负债。事实上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考虑企业环境绩效,而市场最终会对企业环境绩效做出反应。clarkson等 2 的研究发现,环境绩效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自愿披露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环境绩效不好的公司更倾向于披露带有强制性的环境信息,而环境绩效好的公司则倾向于自愿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本身具有价值相关性。国内较多文献从环境信息披露的视角研究企业环境绩效,例如,汤亚莉等 3 认为公司规模和公

9、司绩效影响了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尚会君等 4 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布环境信息方面持消极态度,公布的环境信息质量不高。沈洪涛等 5 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显著降低了权益资本成本,再融资环保核查及其执行力度能显著影响环境信息披露程度和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姚圣 6 发现政治关联与环境业绩低下没有显著的关系,但对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吕峻和焦淑艳 7 发现环境披露与环境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环境披露与财务绩效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另外,获得iso14001认证对公司环境披露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公司规模分别与环境披露、环境绩效和

10、财务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吕峻 8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环境披露水平较低;环境绩效较差的公司为了缓解利益相关者因其环境问题而对其正常经营和财务绩效的担忧,披露了更多的环境信息;环境披露和环境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是王立彦 9 认为目前环境报告和环境信息披露的基本格局是重信息数量、轻信息质量,就相关性而言,信息含量并不高,这是因为对于环境报告和披露环境信息没有清晰的界定。我国重污染上市公司很少有公司完整地披露了环境信息的全部内容,披露正面的和难以验证的描述性信息较多,可能有负面影响的资源耗费以及污染物排放的信息则披露较少 10 。endprint(二)值得深思的环境绩效度量方法2010

11、年以后,我国环境会计研究中逐渐出现实证研究,笔者检索了2010年以来在ssci和cssci上发表的关于环境绩效的文章,共21篇,其中在国外期刊发表5篇,国内期刊发表16篇。对其所用到的环境绩效代理指标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环境综合指标、污染物排放、环境奖励和处罚以及环保投入,其中使用最多的度量方法为污染物排放、环境奖励和处罚。所有的文章都没有对环境绩效的概念进行阐述,只是简要说明了选用原因或者列出来源。大部分实证文章对环境绩效的度量采用了单一指标,而环境绩效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李平和王玉乾 11 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综合指标,但是打分和权重具有很强主观性,且数据来源于未经审计的社会责任报

12、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大多未经过外部审计,其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且存在选择性披露的问题。而污染物排放类指标大都采用了使用代理指标间接度量的方法,例如用排污费、绿化费等来代替企业污染物排放。许多学者还使用环境奖惩、社会美誉度、环境责任评分等来代替环境后果,代理指标的可信度取决于政府和社会对企业环境绩效识别的有效程度。而基于声誉的企业环境绩效度量会带来一种“评级基于声誉、声誉来自评级”的风险。总体来看,现存的环境绩效度量方法不存在公认的可靠度量方法,企业的环境绩效值得深入研究。从概念上来说企业环境绩效仅包含了公司自身的行为,其产生的外部经济后果如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排放减少的反应等方面描述的属于另外概念,

13、它们与环境绩效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从根本上来说它们超越了环境绩效范畴的影响因子,如果在统计检验时不控制这些影响因子,则势必会造成检验结果的偏差。因此环境绩效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不仅包含了环境的经济后果以及它对公司、利益相关者和环境本身的冲击,还包含了环境责任准则以及决定未来环境经济后果和环境冲击的环境响应过程等。度量环境绩效需要从度量指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面去考虑,该指标应包含经营投入、经营产出、环境工艺、环境战略管理、环境态度和环境目标等方面的内容,而这其中过程和战略更为重要。三、环境绩效概念框架的重新思考(一)环境绩效的多维度特性为了准确度量企业的环境绩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环境绩效的定

14、义。现有的研究没有给出环境绩效的准确定义,trumpp et al. 12 进行文献分析时发现在133篇相关论文中仅有16篇对环境绩效给出了明确定义。对环境绩效的理解应该先从绩效的理解开始,绩效是指公司对其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效率,即对期望的完成程度。目前对环境绩效的定义得到认可程度较高的是iso14001(1999)中的定义,其认为环境绩效是指一个组织对其环境因素管理的结果。但是iso14001的设计主要针对企业的内部环境管理,所达到的结果好坏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认定。作为第三方对企业进行环境评价之时,结果的好坏便没有了具体的衡量标准。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

15、者的利益要求而对企业进行管理,因此,在iso14001(1999)的基础之上笔者把环境绩效定义为“企业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从而对利益相关者期望的实现程度”。这一定义包含两层含义:首先,环境绩效是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期望的实现程度,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期望是评价企业环境绩效好坏的基准;其次,环境绩效是通过企业对其自身环境因素进行管理而实现的,是企业通过对自身资源的合理运用而实现的成绩。那么企业环境活动的哪些具体方面会影响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呢?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在于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出,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节能减排”。这就包括了环境绩效的全部了吗?不是,人们对期望的满足程度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对

16、其未来的预期。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企业的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环境表现,这些因素也应该包含在环境绩效的评价之内。基于此,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环境绩效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关于环境绩效应该包含几个维度尚存争议,最著名的是wood 13 提出的社会责任绩效模型(csp)。该模型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由三个维度构成:第一个维度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则、动机或来源;第二个维度是企业社会响应的过程,即对企业社会责任规范性和动机性概念实施内容的补充;第三个维度是企业行为结果。由于企业环境绩效属于社会责任绩效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沿用该模型。ilinitch 14 在此基础上首先将环

17、境绩效分为过程和结果导向,其次将内外因素组合成四个维度,包括组织制度、利益相关者关系、法规遵守和环境影响。另一个常用的维度划分来自于iso14031(1999),其将环境绩效分为管理绩效(emp)和操作绩效(eop)两个维度。管理绩效关注于管理阶层对于改善组织在经营环境绩效所作的努力,且有助于评估管理效能、改善环境绩效的决策与行动的效果;操作绩效反映组织在环境操作系统上的绩效。trumpp et al. 12 进一步发现eop可能又包括多个细分维度,能源消耗和垃圾排放不属于一个维度。bhattacharyya et al. 15 建立了一个由四个环境管理绩效(组织制度、利益相关者关系、操作对策

18、和环境追踪)和两个环境操作绩效(输入和输出)构成的系统。在所有的环境绩效维度分类中,wood的划分更注重逻辑性,更为贴近环境绩效的概念,更有助于我们理解环境绩效的实现过程,并按照wood的三维度划分来定义环境绩效的概念维度。笔者在wood的社会责任绩效模型的基础上认为环境绩效包含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环境理念,即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原则和动机;第二个维度是环境过程,即企业所制定的环境管理战略、企业的环境工艺等;第三个维度是环境后果,即企业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二)环境绩效的概念范畴国外学者广泛采用了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来证明其所建立结构的稳健性和可靠性,因此在中国适用的环境绩效的维度划分

19、可能需要通过实证检验来证明,但是实证检验离不开理论思想的指导,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是确定环境绩效概念所包括的范畴。环境操作绩效(如污染排放、能源消耗等)是企业环境绩效最直接的体现,环境管理绩效(如环境管理制度、利益相关者关系等)体现的是企业未来环境绩效的“潜力”,这两者纳入环境绩效概念范畴不存在争议。值得思考的是企业的环境影响(即环境事故、環境奖励等)是否应该属于环境绩效的范畴。环境影响是最容易为公众所获知的企业环境信息,其影响范围最大、程度最深,从环境绩效的定义出发来考虑其是否属于环境绩效范畴。环境绩效是企业通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从而对其利益相关者期望的实现程度。首先,环境绩效是企业对利益相

20、关者期望的影响程度,由于企业相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具有信息优势,利益相关者有时很难获得企业真实的环境信息,企业的环境影响对如何认识企业的环境绩效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企业的环境影响是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行为做出的反应,它已经超出了企业的控制范围(例如,两家同样排放相同污染物的企业可能出现一家受到处罚而另外一家没有受到处罚的情况),见图1。这不符合我们认为的环境绩效是企业对其自身环境因素进行管理而实现的定义,这也是ilinitch 14 所提出的问题,因此他呼吁对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应该回归企业真实环境表现而不是过多依赖于环境事件。基于上述讨论,笔者认为环境影响是一个

21、和环境绩效非常相关但不属于环境绩效概念范畴的维度。endprint四、环境绩效指标体系(一)企业的环境利益相关者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利益相关者为企业提供重要的资源,作为回报企业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需求。但是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函数不同,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期望也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关注的动因多种多样,一个普遍存在的动因是道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企业应该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利益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政府由于其职能和法律的规定对环境保护有责任,近年来,随着环境意识的逐年提高,媒体、环保组织和个人也开始关注企

22、业的环境绩效以敦促企业保护环境。除了道德因素以外,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出于自身不同的利益去关注企业的环境绩效,例如企业周边的居民会关注企业生产是否对他们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影响,企业员工会关注他们是不是在处于事故频发或会造成永久性伤害的环境中工作,消费者会关注企业的产品是不是健康绿色、是否会对他们造成影响。此外,与企业存在经济契约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同样会注重企业的环境绩效。债权人最关注的是企业的盈利稳定性,而环境事件的发生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重大威胁;机构投资者由于政府在贷款、税负方面的优惠会更关注环境绩效较好的企业;消费者和顾客会通过服务(购买)受到社会尊重的企业(的产品)实现社会认同。对于企业的所有

23、者而言,环境绩效提高能避免环境事件,而且企业的经营会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高的环境表现能提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但是,企业的环境保护需要大量的支出,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和利益相关者利益部分存在冲突。企业所有者相比于利益相关者而言会了解的更多,因此,企业可能采用部分披露或者“软披露”的方式来欺骗利益相关者,所以环境利益相关者会要求企业增加环境披露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另外,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需要进行区分。在国有企业内,政府除了本身职能之外也扮演了所有者的角色,政府对国企环境绩效的要求便充满了“纠结”:一方面政府要求国有企业履行更多的环保义务,并对其在贷款和政策上给予补偿;另一方面,对于环境违法的国

24、企,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具有袒护倾向,并且针对环境信息公开特别是污染信息公开往往不及时、不充分甚至不准确。利益相关者关系对实证研究中的变量选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证研究中最困难的问题在于大样本中每个公司具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结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环境绩效诉求。如果是针对某一类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要根据他所期望的方面来选取环境绩效代理变量。例如,黎文靖等 16 选取了企业的直接投资作为环境绩效的代理变量来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国有企业中两者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环境绩效较好的国有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更低的贷款成本和更多的税收优惠。但是

25、,企业的环境直接投资满足的是债权人而非股东的环境绩效期望,实证结果存在的另一种可能解释是机构投资者会投资于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更低的贷款成本和更多的税收优惠的国有企业,而这些国有企业存在大量环境资本支出。如果是企业整体性的研究(例如企业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之间关系),则首先抽象出企业共同的利益相关者结构,然后选取几个主要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环境信息构建综合环境绩效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环境绩效。(二)国外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借鉴环境绩效指标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得到一个公认的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在环境绩效指标的选择标准、指标数量度量、测量技术和指标的标准定义上都存在争议。ilini

26、tch et al. 14 认为环境绩效的维度包括组织制度、利益相关者关系、法规遵从、环境影响等方面。curkovic 17 从战略体系、操作系统、信息系统、环境效果等维度测度环境绩效。bhattacharyya 15 则认为环境绩效包含环境管理表现和环境操作绩效两个方面。其中环境管理表现包括环境政策、环境目标、环境过程、组织结构、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内容;环境操作绩效则是企业环境问题产生的后果,包括直接或者非直接的能源消耗连续数据、总耗水量连续数据(立方米)、总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吨)、总污水排放量(吨)、总有害废弃物排放量等。从测量技术上看,环境绩效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01指标:

27、例如,企业是否为员工开展环境方面的培训、企业是否采用iso14001等。绝对指标:例如,废水排放量、罚款与处罚、环境资本/运营支出等。比例指标:单位产品水耗、单位产值水耗等。相对指标:企业单位产品耗水量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等。聚类指标:总有毒气体排放量、总工业废弃物排放量等。在环境绩效指标选取发展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趋势:基于披露选取指标。环境管理绩效指标与环境操作绩效指标的分类得到了越来越高的认可。正常化:对数据进行产量和产值的调整,保证数据年与年之间的可比性。标准化与聚类化:采取同样的标准来进行聚类测量来保证行业间的可比性(例如不具体测量单种有毒气体的排放量而测量有毒气体排放量的总和)。审

28、计:越来越强调第三方审计来保证数据的可信度与完整性。(三)对目前环境绩效代理指标的再思考对目前国内实证研究中所用到的代理指标再次进行讨论与分析。环境综合指标、污染物排放、环保投入符合环境绩效的定义范畴,但是这些指标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余例如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事故、环保奖励等代理指标中包含了过多的企业外部因素,在数据较难获得的情况下,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环境绩效的代理指标,但是其中存在较多“噪音”。我们也看到了我国环境相关信息缺失的严重性。严格来说,一个理想中的环境管理系统应该首先建立企业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体系,在此基础上企业发布环境报告,外部第三方评级机构再根据企业发布的环境报告来对企业

29、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和评级,但是政府、利益相关者、社会组织、学者们需要在目前现状下获知相对可靠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或评级信息。目前,我国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治理主要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以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代表,对企业征收排污费用,对企业的环保升级给予环保补贴,以及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衛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另一条是鼓励企业以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公布其环境信息。在政府监督方面,除对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以外,采用企业申报相关部门核实的手段。在企业自身核算披露方面:首先,建立如iso1403

30、1等环境管理体系的企业数量极少;其次,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并未建立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很少经过外部审计,导致企业环境相关信息披露出现模仿性较高、描述性话语较多、“软性”信息较多以及选择性披露问题。目前的环境管理现状导致外部第三方获得企业环境相关信息的途径单一,可获取的信息量较少。对实证研究文献整理后发现,学者们对企业环境相关信息的获取主要来自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数据的缺失导致研究者大多采用企业的环境影响作为环境绩效的代理变量。但在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环境影响严格来说并不属于环境绩效的范畴,它受到太多企业外部因素的干扰。随着我国环保建设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环境信息能为利益相关者及第三方研究者所

31、获知,对环境绩效的度量应回归环境绩效本身。endprint(四)环境绩效测量指标体系设计思路根据jung et al. 18 的建议,可以将环境绩效的概念维度细化为具体的环境绩效指标 ,见表1。环保态度和目标类指标衡量的是企业的环境理念维度,环境管理战略类和环境工艺类指标衡量的是环境处理技术和工艺维度,资源消耗类和污染物排放类指标衡量的是环境经济后果维度。环境影响虽然与企业环境绩效密切相关,但是它受到太多非公司自身因素的干扰,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衡量企业的环境绩效。这些环境绩效指标具有不同的优缺点。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是对企业环境绩效最直接的度量,因为企业通过消耗资源、排放污染物对自然环境造成

32、直接的影响。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和环境绩效最直接相关的指标。但是,使用这种类型的指标来度量环境绩效也存在种种不足。首先,每一个公司都会消耗多种不同的资源,排放不同类别的污染物,这些数据很难完整地被监控到。其次,不同公司由于产品和业务流程的不同,所消耗资源和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也会不同,因此,跨行业比较难以实现。最后,不同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在进行综合衡量时所占比重难以确定,现行的方法中权重的赋予往往充满了主观性。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数据包络方法是一个可能的突破口。更进一步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关注企业的当前环境绩效,更关注企业未来的环境绩效,因为污染的治理是一件并非能在短期中产生效果的巨大工程。资源

33、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是一种历史回顾性指标,它并不能提供企业未来环境绩效的相关信息,这是这类指标存在的最大一个不足。环境工艺和环境管理战略类指标能解决这方面的不足,例如,执行科学的防范和高安全标准相比过去从未出现过环境事故在防范未来出现环境事故的作用方面一定更大。环境工艺和环境战略类指标也只能提供一个较短时间期间内的信息,企业是否能够长久地保持较好的环境绩效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理念。拥有正确环保态度和理念的企业制定长久的环境保护战略,增加在环境方面的投入。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环保条例,才能在未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污染物排放的减少。根据统计学理论,测量的质量来自于测量的有效

34、性和可靠性。从环境绩效的概念范畴出发考虑了指标的有效性后,还应对指标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企业环保理念和目标的相关信息很难被量化,而且外部可核查性也会较差,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类指标则具有相反的特点,它能很好被量化也能够被外部所核查。基于前面的讨论,笔者从与有效性相关的三个方面以及与可靠性相关的三个方面对环境绩效的五大类指标进行了分析,见表2。总而言之,环境绩效的不同度量指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要描绘完整的环境绩效情况,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应该包括表1所提到的五类环境绩效指标,即环保态度和目标类指标、环境管理战略类指标、环境工艺类指标、资源消耗类指标、污染物排放类指标。五、结论环境问题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

35、环境会计的建设应保证各领域齐头并进,因此,在現阶段研究一套相对可靠、可行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方案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在选用环境绩效指标时首先应注意要满足环境绩效的概念框架,其次应以所研究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为基础进行指标选取,最后还应注意不同类别环境绩效指标的优劣之处,合理搭配使用指标。总体来说,我国环境会计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缓慢,但却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并且需要不断发展的新兴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第一,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对环境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已经将企业的环境保护策略和成效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第二,从研究角度来看,很难准确获得企业层面的环境相关信息(如污

36、染数据),这严重制约了该研究课题的纵深发展;第三,事实上很难发展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准确的环境绩效测量方法,缺乏评价企业环境绩效的标准或准则,这使得对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存在一定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环境绩效的度量方法);第四,从目前来讲,即便是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也十分困难,因为缺乏标准的环境信息披露框架,现有框架还缺乏公信力。上述原因直接导致对该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难有太大突破,多数文献都是从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环境信息披露的有用性以及环境绩效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等方面着手研究。从该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有真正理解了公司环境保护战略的属性,对其环保意识有了更准确的认识,才能使该课题的研

37、究取得更有价值的成果。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绩效的评价问题。周守华和陶春华 19 认为探索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的环境绩效评价或评级体系,研究我国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因素是未来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的研究为实证研究中环境绩效指标选取提供指导,也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主要参考文献】1 clarkson li, richardson,vasvari. revisi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an empirical analysi

38、sj.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8,33(4/5):303-327.2 clarkson p m,overell m b,chapple l.environmental reporting and its relation to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j.abacus,2011,47(1):27-60.3 汤亚莉,陈自力,刘星,等.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1):158-159.4 尚会君,刘长翠,耿建新.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的实证研究j.环境保护,2007(8):15-21.endprint5 沈洪涛,游家兴,刘江宏.再融资环保核查: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j.金融研究,2010(12):159-172.6 姚圣.政治关联、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业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11(4):78-85.7 吕峻,焦淑艳.环境披露、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109-116.8 吕峻.公司环境披露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12):1856-1863.9 王立彦.环境会计与报告:具有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