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语文“快乐课堂”备课 导学案 主备:龚老师 课题 寻找理想 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在了解文本思路的前提下筛选提取信息;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2.了解筛选提取信息的基本思路,学习写批注、写感想片段的学习方法。 3.帮助学生树立“追求集体的幸福和荣誉”的崇高理想。【教学过程】:1、 情景创设巴金,少年时在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3年赴上海读书毕业后,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1928年冬回国,主要作品有著名的“爱情三部曲
2、”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东渡日本。1936年后,投身抗战,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
3、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小结:从上述材料中,我们看到巴老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遭遇过挫折、打击和失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想,凡是有志青年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巴老是怎样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呢?从他那里,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奋斗我们能获得怎样的启示呢?二、自主探究1、 了解作者2、 字词积累3、 初读课文,了解文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我的为难 我的乐观 我的迷惑 我的理想 我的追求 我的希望2、 合作探究 教学预设:在学生自 主学习的基础上,设计几个主问题,让学生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目的,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观。文本比较杂,可能学生阅读兴趣不大,可以用概括每段内容的方法进行逐层的阅读,从
4、而解读全文。1、谈到理想,不少同学也和10名写信少年一样有困惑。巴老在寻找理想中有什么困惑?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是什么? 2、读“我的希望”(第9段),说说作者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希望?3、如何理解“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3、 交流展示 交流文本内容和合作探究的1、2、34、 拓展延伸 读了本文,谈谈你自己对理想的认识。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理想:追求 全人类 幸福 繁荣希望:珍惜时间 崇高理想 不停追求 勇敢自信 课题背影【学习目标
5、】、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 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3、标题的含义与作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情景创设二、自主探究:词语积累,文本解读1、课文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2、 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 3、全文有几次提到“背影”?请将它们找出来并制作表格完成。4、全文有几次提到“我”流泪?请将它们找出来并制作表格完成。三、合作探究与交流展示小组朗读课文,讨论填表,师
6、生交流。注重学生朗读文本。全文共有四次提到“背影”。四次描写“背影”,首尾两次是虚写,中间两次是实写。文章着重描写的是第三次。教师小结:明确本文线索及其作用:“背影”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结尾思念再现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全文共有四次提到“我”流泪。那么,“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一般来说,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
7、”送行,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 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 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
8、,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四、学生再读文本,感受文中的父子情深。 5、 教学反思 第二、三课时【学习目标】1、 理清文本结构2、 分析刻画父亲的方法3、 分析题目的含义4、 赏析文本语言特色1、 情景导入 鲁迅先生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可朱自清先生却另辟蹊径,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父亲的背影,同样取得了感人的艺术效果。那么,作者所描写的背影是在什么境况下的一个背影呢?它为什么能那样感人呢?让我们继续来研读课文。二、自主探究 理清文本思路(一)1写对父亲的思念,从“不相见”到“不能忘”,引出对“背影”的回忆。(二)26回忆父子二人由
9、徐州相见到浦口告别的经过,描写父亲穿铁道、买橘子的背影,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挚感情。1、简述回家奔丧的经过,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境况。2、写车站送别时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3、描写父亲穿铁道、买橘子的“背影”,表现父子间深挚的感情。(三)7写“我”别后对父亲的思念,通过接读来信、回忆“背影”,再次点题,照应前文。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突破重点: 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背影”的?1、 我们已经知道了全文共有四次提到了“背影”,那么文章开头所说的“最不能忘记”的“背影”是指哪一次? 第6小节中所写的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也是作者描写得最详细的一次“背影”。2、
10、这次“背影”为何会给“我”留下最难忘的印象?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3、学生用饱含感情的语气读第三次提到“背影”的句段。4、交流小结:作者从穿着、行动两方面对父亲的背影进行具体描写。 写穿着,照应了前文所述的惨淡家境,也与父亲为我做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 写行动,选用了“探”、“攀”、“缩”、“倾”等动词和“蹒跚”、“慢慢”、“努力”等形容词,抓住了父亲年事已高、行动诸多不便等特征,集中反映了父亲深挚的爱子之情。所以这个“背影”给“我”留下了最难忘的印象,这“背影”中凝聚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也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感激与怀念之情。5、体悟作者平实中见真情的语言风
11、格。 作者善于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或动作,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去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体会一下。如:()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作为全家顶梁柱的父亲,在祖母去世和丢了差使的逆境中,心情无疑是沉重、难过的,但是在儿子面前,父亲不仅不把自己沉重、难过的心情外露,而且还反过来安慰儿子,更可见父亲的体贴。)()“他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父亲的“不放心”正体现了对儿子的关心爱护。)()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忙着”讲价钱;终于“讲定”了价钱,为“我”“拣定”了座位;“嘱”“我”小心,又“嘱托”茶房照应“我”。 表现了
12、父亲不辞辛苦、不厌其烦、事事都要替儿子安排好的心情(无微不至的关心);而“我”当时只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还“暗笑他的迂”,“我”当时的不理解恰恰从侧面反衬出父亲深挚的爱子之情。()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我”理解了父亲的爱,对父亲产生疼惜之情。)()橘子买回来后,父亲“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满足。()临别时,父亲说的话虽然很简单、朴实,但里面包含着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深情。()“他触目伤怀,自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背影” (两个“自然”表现了“我”对父亲更深的理解
13、,泪光中的背影已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其中还包含着老境颓唐、每况愈下而又爱子心切的老年父亲的影子,寄托着作者对父亲更为深切的疼惜、怀念之情。)6、疑点探究。、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交代了朱自清当时的家庭状况,这段叙述是否属多余笔墨? 家中“祸不单行”,遭受不幸的变故,家境衰败,这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下文父亲送别时对儿子的满腔挚爱形成对照。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的父亲的“背影”,不同于随处可见的普通的背影,更充满感情、饱含深意,更显示出父爱的崇高。(这一段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看似偏离话题,实则紧扣中心。)、以“背影”为题的作用。(课题能否改为“浦口惜别”
14、?) 以“背影”为题含蓄隽永,“背影”既是人物形象的素描,又是人物精神的写照,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结点。四、拓展延伸、创新思维训练。A、有人曾说:“10岁时,我们仰慕父亲;20岁时,我们鄙弃父亲;40岁时,我们敬重父亲。”其实,父亲仍是那个父亲,但不同年龄的我们却会有不同的感情。十六七岁的你对父亲的情感是怎样的,请列举一例,说说自己与父亲的情感。B、热点争鸣。以下两个论题自由选择一个,结成小组进行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由于多数学生反对,2003年9月曾传闻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其理由为:背影中“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
15、故将背影逐出中学语文新教材。对此你有何看法?、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认为:“背影短短千把字的小品里,作者便流了四次眼泪,也未免太多了一点。 时至今日,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 今日的少年应该多读一点坚毅豪壮的作品。”对此你有何看法?扩充阅读:三毛的同名作品背影。五、写作特色了解()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并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这个背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背影,实际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是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的情况下,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
16、影。它既是父亲形象的素描,又是他爱子精神的写照:父亲肥胖而吃力的“形”,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老境颓唐、心情忧伤的“神”,都表现在这个背影上。同时这个背影也成为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联系和怀念,全都融化在这个背影里了。()在叙事和描写中进行抒情。(“我”的感情变化也是伏笔)()围绕中心剪裁,详略得当。六、教学反思 课题: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两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刘墉2、 学习如何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一、情景导入 由读书能让人享受快乐导入。二、自主探究 理清文本思路1、了解作者刘墉以及作品。刘墉(1949年2月 ),台湾当代著名作家。
17、现居美国。他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籍经常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被称为“沟通 青少年心灵的作家”。 他是一个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多次在各国展出,受到世界的瞩目。他是一个多产的作家,有三十多部文学作品问世,文章如诗如画,或抒情、或议论,都能在平实之中显现出深刻的哲理,教人深省,教人奋进。 有声书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飞扬、在灵魂居住的地方励志书萤窗小语、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文学经典作品花痴日记、母亲的伤痕、杀手正传、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处世系列人生的真相、我不是教你诈、你不可不知的人性、把话说到心窝里、不要累死你的爱 刘墉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平时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儿子刘轩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的
18、博士,茱丽叶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音乐、时尚达人。女儿刘倚帆是刘墉在美国与妻子生的第二个孩子,由小学到初中毕业,学业成绩全A,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成绩优异。做个快乐读书人是刘墉写给他女儿的一封信,文中批评了几种不正确的读书目的和方法,提出了作者自己对读书的一些看法,谆谆教导女儿要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2、词语积累3、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对读书的看法。 在课文的前四个部分中,分别批评了哪几种不正确的读书方法?(边读边用笔划出相关重要语句。)三、合作探究与交流展示4、思考:文章批评了几种不正确的读书方法?作者对读书的见解又是怎样的? 读书只讲数量和速度,不讲理解(质量)。 只管比赛考试,不去欣赏、享受。读书要记住,要读懂,要会欣赏和享受,才能获得 读书的乐趣。只知道“学”,不知“习”和“思”。 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引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宜春学院《现代舞技术(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大学《全球变化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2024-2025学年四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山东现代学院《中级英语阅读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知识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无线宽带接入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版品牌加盟合作协议书
- 综合研究论证
- 英语演讲艺术
- 医院“双培养”制度
- 时区与区时课件
- 许慎《说文解字》(全文)
- DB34∕T 1948-2013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档案立卷标准
- 国内外桥梁垮塌事故案例分析
- GB∕T 20721-2022 自动导引车 通用技术条件
- 通用门座机安装工艺2
-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综合练习计算
- 养老机构服务高质量115项明细
- 圆管涵结构计算
- 船舶首制船设计任务书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