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音乐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_第1页
莫扎特音乐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_第2页
莫扎特音乐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_第3页
莫扎特音乐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_第4页
莫扎特音乐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莫扎特音乐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摘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对于儿童的社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情绪调节策略课分为三大类:积极调节策略、中性调节策略、消极调节策略。积极调节策略包括:问题解决、认知重建、替代活动;中性调节策略包括自我安慰;消极调节策略包括:被动应付,发泄。莫扎特音乐具有情绪唤醒的作用,并且存在着莫扎特效应,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研究莫扎特音乐对于儿童情绪调节策略是否产生影响,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北京某幼儿园大中小班的儿童进行实验研究。关键字:情绪、调节策略、莫扎特音乐、莫扎特效应、唤醒1 前言1.1情绪调节近一二十年里,有关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不断增多,这些研究涵盖了诸如儿童的情

2、绪认知、儿童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和预测、儿童对自身情绪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情绪调节的发展是儿童期社会情绪发展的核心成分,近十几年来,随着个体社会化研究的深入和心理教育研究的兴起,情绪调节越来越被心理学家所重视,在这方面有大量的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情绪调节的内涵十分丰富,心理学家对情绪调节的含义的界定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可称之为适应性界定方式,即强调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原情绪和行为反应;第二类可称之为功效性界定方式,即突出情绪调节旨在服务于个人目的;第三类可称之为特征性界定方式,即从情绪调节的某一特征或特性着手,对之加以界定 乔建中,饶虹. 国外儿童情绪调节研究的现状J. 心理

3、发展与教育,2000,02:49-52.。Thospson把情绪调节看作一种结果,同时也是一种过程 张琴琴. 4-6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征及其与同伴接纳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同时,Thomposon指出,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活动过程,它要求人们的情绪反应具有灵活性(非呆板)、应变性(非固定不变)和适度性(非唤醒过度或唤醒不足),以使人们能以有组织的、建设性的方式,迅速而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社会情境 Walden T.A.,&Smith, M.C., Emotion regul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97(21):7-22

4、. Underwood, M.K., Top ten pressing questions about the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97(21):127-143.。情绪调节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上。在学龄前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并发展出于情绪发展有关的交往技能,例如合作,分享、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然而儿童的情绪性都十分强,比如遇到突发的事件容易特别兴奋,悲伤和愤怒,甚至出现一些攻击性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显然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在同伴关系中将会处于一种不利的境地。因此渐渐的,在儿童生

5、活成长的过程中,儿童将会有选择一些策略来调节自己的情绪,选择何种调节策略是至关重要的。1.2莫扎特效应及其产生机制 所谓“莫扎特效应”是这样的:当你听一首莫扎特的曲子之后,你的大脑活力将会增强,思维更敏捷,运动更有效,它甚至可缓解癫痫病人等患神经障碍的病人的病情。Rauscher等(1993)考察了莫扎特音乐对空间推理能力的影响,实验探讨分别龄听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龄听口语放松指导或者静息后,被试空间推理能力的变化情况。发现龄听K.448使IQ总得分和空间推理成绩均高于其他两种情况,并且,这种短暂的促进效应限在10至15分钟内 Rauscher F H, Shaw G L,

6、 Ky K N. Music and spatial task performance J. Nature,1993,365:611.。自从莫扎特效应提出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同时也引起了连续的争论。既有支持性的研究,也有反对性的研究。支持性的研究包括:Rauscher (1995)进一步通过研宄莫扎特音乐对空间推理和短时记忆的影响再现了该效应,而龄听莫扎特音乐对短时记忆没有影响随后,研宄者进一步比较了莫扎特音乐与放松音乐,发现莫扎特音乐提高空间推理能力 WilsonT L,Brown T. Re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 of Mozart's music o

7、nspatial-task performanceJ.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7,131(4):365-370.。反对者认为莫扎特音乐仅微弱地促进了认知能力,而这种促进并不能反映推理能力的提高,并且这种提高很大可能的原因是因为听音乐令被试感受到愉快从而干扰了大脑活动,并且有部分研究重复莫扎特效应报告的原始报告的实验而没有得到相同的结果。然而部分实验研究没有重现莫扎特效应并不能就此说明不存在莫扎特效应,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收到实验操作步骤或者客观实验环境的影响。尽管莫扎特效应收到很多争议,但是很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明莫扎特音乐存在着与其他音乐不同的独特神经生理活

8、动模式。研宄发现莫扎特音乐能够降低脑电频率与提高脑电波幅 EngelA K,Singer W. Temporal binding and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sensory Awareness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2001, 5(1): 16-25.。且有报告听莫扎特音乐可增加大脑半球之间的信息交流(脑电相干性,体现于额叶),而不和谐音乐未见此效应fMRI研宄表明:K.448广泛激活了颖叶,背外侧前额叶、小脑和枕叶 王玲. 莫扎特音乐对儿童表情识别影响及其脑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莫扎特效应产生的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

9、观点:启动说和心境唤醒偏好说。一种持“启动说”观点的学者认为,因莫扎特音乐突出的结构特征与神经细胞的高级组织达到一致 王玲. 莫扎特音乐对儿童表情识别影响及其脑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所以加工音乐的同时触发了某种信息传播活动 RauscherF H, Robinson K D, Jens J. Improved Maze Learning Through Early Music Exposure in RatsJ.Neurological Research 1998,20: 427-432.。持“心境唤醒偏好说”的研究者认为这种效应与音乐类型无关,仅仅是因为龄听音乐后诱发个体唤醒

10、、心境与偏好的变化。本研究首先认为目前的绝大多数实证研究都表明存在莫扎特效应,并且从“心境唤醒偏好说”的角度进行研究,根据该观点,因莫扎音乐独特的周期回旋性,以及该音乐所诱发个体高唤醒度正性情绪,并最终改变个体的认知加工。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探究莫扎特音乐是否会影响46岁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本研究假设莫扎特音乐会影响46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2 研究方法2.1被试选取北京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分别随机选取幼儿被试,其中小班30名(男15,女15,44.0±2.5 月),中班 30 名(男 15,女 15,54.9±3.4 月),大班 30 名(男15,女15,66.1

11、±4.2月)。所有被试身体健康,听力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无精神病史,未服用精神类药物,均为右利手。实验结束后每名儿童均获得玩具作为奖励。所有被试均为正常发展儿童,无身体残障或智能发育问题。2.2实验任务2.2.1音乐材料经音乐专业教师蹄选不同音乐家音乐作品中高唤醒度正性情绪、高唤醒度负性情绪、低唤醒度正性情绪和低唤醒度负性情绪纯钢琴曲各3首,调整音乐响度统一为75dB,并由数名(30人左右,男女比例为1:1)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对包括莫扎特音乐在内的所有钢琴曲进行评分。评分采用形容词检查法,从情绪二因素结构图中选取高唤醒度正性情绪、高唤醒度负性情绪、低唤醒度正性情绪和低唤醒

12、度负性情绪的形容词各3个,分别是高唤醒度正性情绪:兴奋的、兴高采烈的、热情的;低唤醒度负性情绪:昏昏欲睡的、单调的、困倦的;高唤醒度负性情绪:痛苦的、害怕的、紧张的;低唤醒度正性情绪:安静的、心平气和的、放松的53。评分者针对每首音乐分别为12个形容词进行5点量表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最终确定5种音乐,音乐1:高唤醒度正性情绪,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第一乐章,音乐2:高唤醒度正性情绪,猫和老鼠,音乐3:高唤醒度负性情绪,小夜曲(舒伯特),音乐4:低唤醒度正性情绪,肖邦练习曲13,以及音乐5:低唤醒度负性情绪,童年情景(舒曼),并以同样响度75dB的白噪音为控制组音乐。2.2.2情绪调节

13、策略根据以往对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划分,经常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包括发泄、替代活动、分心、寻求他人安慰、被动应付、自我安慰、认知重建、问题解决、他人情绪调节和自然表达等。根据实际情况,本研究在实验情境中预设6类情绪调节策略:问题解决、认知重建、自我安慰、替代活动、被动应付和发泄。由于实验场所只有主试和一名儿童,并无他人,同时主试不会对儿童的负面情绪进行干预,因此去掉了他人情绪调节。另外,把儿童的自然表达按照目的划分到6种策略中。对每种情绪调节策略的具体定义如下:问题解决,一般指积极地面对当前的问题,通过自身的力量,采取一切适宜的行为方法来解决问题,达到目的,以减少消极情绪。包括再次尝试、提出

14、反驳理由,提出改变达到自己目的的条件等。认知重建,指儿童面对压力情境时,会从一个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困境,赋予其更加积极的意义。例如,儿童在完成任务失败后出现不开心的表情,但是却告诉主试“不难过,我参加了这个游戏就很开心了,这个游戏很有趣。”自我安慰,指在面临负面情绪时,能自我安慰,或者寻求他人的安慰和帮助。包括行为、语言上的。语言安慰主要是指儿童运用语言安慰自己,比如我妈妈也会给我买这个礼物的。行为上的安慰主要是指儿童重复相同的身体动作,例如摆弄手指等。替代活动,指儿童表现出的具体分心行为,把注意力从压力情境中转移出来,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其它活动中,比如能与主试说话,玩玩具等行为,以此来摆脱负面

15、情绪。被动应付:不主动地采取任何行动来应付所面临的问题,面对挫折“不作为”,如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发呆、盯着某处。发泄,一般是指用破坏性、伤害性的行为来表达和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不是使用适宜的方法解决当前的问题。由于主试是陌生人,因此儿童除了哭闹、破坏行为等比较极端的方式外,还会使用一些比较温和的发泄方法,比如用眼睛斜视主试表达不满,或者缠着主试强求得到小礼物等,这些行为虽然没有破坏性,但是同样属于发泄。本实验采用6 (音乐类型:1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 (第一乐章)、2猫和老鼠、3小夜曲、4肖邦练习曲13、5童年情景、6白噪音)X3 (年级:大班、中班、小班)混合实验设

16、计。因变量是儿童采取的情绪调节策略(问题解决、认知重建、自我安慰、替代活动、被动应付和发泄)。2.3 实验程序2.3.1过程实验者和幼儿单独走进实验室里,里面播放音乐,先让幼儿认真聆听房间里的音乐3min,整个实验过程都播放一首音乐,一共有六种音乐可以选择(音乐类型:1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 (第一乐章)、2猫和老鼠、3小夜曲、4肖邦练习曲13、5童年情景、6白噪音),每种音乐播放5(五个被试)×3(大、中、小班)次,随机选择幼儿进行实验。幼儿进入房间认真听完音乐后,桌子上摆放着各种玩具:小汽车、不倒翁娃娃、机器猫、小熊、甲虫玩具、建筑工人玩偶、卡通手机座、奥特曼、喜羊羊

17、等,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并让其自由玩耍12分钟。之后实验者告诉幼儿:“你不是很喜欢这个玩具么,我们来玩个硬币游侠好么?如果你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三个硬币竖起来,这个玩具就送给你,如果你没有把三个硬币都竖起来,那么就不能得到这个玩具,老师在时间快要到的时候会倒数十个数10、9、83、2、1”。实验者宣布开始游戏,幼儿开始尝试竖立硬币,在他还剩一个硬币没有竖立起来时开始倒数,倒数结束后,宣布停止激发幼儿的消极情绪并说:“时间到了,很可惜,小朋友没有完成竖立硬币的任务,不能拿到你最喜欢的玩具了。”实验者再给幼儿一次完成任务的机会,并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消极情绪。指导语1: “很遗憾硬币没有全部

18、竖立起来,老师给你一次机会,重新再来一次,还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你还想再试一试吗?”如果幼儿选择继续玩,那么又回到第一步,之后的程序一样。指导语2:太遗憾了,你没有(仍然没有)完成任务,所以老师不能给你最喜欢的那个玩具。直到幼儿选择放弃玩硬币游戏。最后询问幼儿再次激发幼儿的消极情绪:1.这次你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没有拿到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心理难过吗?回答三种:不说话,也没有任何反应;自我报告不难过;难过。2.在幼儿回答不难过的情况下,接着问为什么?对这个过程进行录像,并截取每次实验者说完能激发幼儿消极情绪的指导语之后幼儿反应的片段,并进行编码。2.3.2编码与计分将六种情绪调节策略氛围三

19、大类:积极调节策略、消极调节策略、中性调节策略。计分分别为积极调节策略计1分,消极调剂策略计-1分,中性调节策略0分。对儿童的行为每5秒钟进行一次策略编码。其中,自我安慰策略的持续时间要达到5秒钟以上才能编码为自我安慰行为。这样可以蹄除儿童的一些随机行为,可多重编码。下面的表格为具体规则:积极调节策略问题解决主试说“停”的时候1.幼儿还在尝试努力的立硬币,为了积极的完成任务;2.主动要求主试再给一次机会立硬币;3.寻求主试帮助,询问主试立硬市的方法或者要求主试示范。认知重建1.(完成任务的)时间太短了;2.这个任务很难(硬币很滑),而且以前没有练习过,所以没有完成;3.这个任务很难,但是我玩这个游戏就已经很开心了。替代活动1.主动地玩玩具;2.转移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