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环境管理体系新版标准修订的最新动态及标准主要变化_第1页
12环境管理体系新版标准修订的最新动态及标准主要变化_第2页
12环境管理体系新版标准修订的最新动态及标准主要变化_第3页
12环境管理体系新版标准修订的最新动态及标准主要变化_第4页
12环境管理体系新版标准修订的最新动态及标准主要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SO/14001-2015(DIS)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起草过程和总体框架二、术语和定义的变化三、标准结构的变化四、标准要求的变化一、一、起草过程和总体框架ISO14001改版的背景改版的背景n1996年发布第一版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至今全球的环境保护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全球温室效应”问题。这给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n从2004年之后, ISO/TC

2、207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的国际标准,以不断丰富环境管理的手段。例如:环境标志标准,环境绩效标准,生命周期标准,以及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标准。n如何使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适应全球环境保护的新要求,如何使这一通用的管理体系标准与ISO/TC207发布的各专项的环境管理标准相结合,均需解决。nISO/TC207/SC1决定,近期安排ISO14001标准的再次改版。成立改版特别工作组成立改版特别工作组(Ad Hoc Group)1、 ISO/TC207SC1根据墨西哥里昂会议决定,2010年底决定成立 二个特别工作组,分别研究ISO14001和 ISO14004改版的 问题;2、ISO14

3、001特别工作组由6个国家的代表组成,包括: 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中国、墨西哥、津巴布韦;3、ISO14004特别工作组,包括:瑞典、荷兰、葡萄牙,阿根廷 马来西亚、肯尼亚;SC1成立标准起草组成立标准起草组WG5.WG6n在2011年6月的奥斯陆年会上,SC1已经通过了工作组(Ad Hoc Group) 提交的几个文件: 1、关于ISO14001修订原则的建议; 2、新标准工作项目建议书(NWIP) 3、 ISO14001新版标准框架.n2011年,SC1决定成立专门的起草组WG5和WG6分别具体起草新版ISO14001和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新版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新版标准的起草进

4、程起草进程WG5会议安排会议安排会议会议结结果果文件完成日期文件完成日期1、2012年年2月月 德国德国 柏林柏林Working Draft 1 (WD1)2012年年23月月2、2012年年6月月 泰国泰国 曼谷曼谷Working Draft 2 (WD2)2012年年78月月3、2012年年10月月 美国美国 罗杰斯特罗杰斯特Working Draft 3 (WD3)2012年年1011月月4、2013年年2月月 瑞典瑞典 哥德堡哥德堡Committee Draft 1 (CD1)2013年年3月月5、2013年年6月月 博茨瓦纳博茨瓦纳Comment resolution 6、2013年

5、年11月月 哥伦比亚哥伦比亚 波哥大波哥大Committee Draft 2 (CD2)2013年年1112月月7、2014年年3月月 意大利意大利 帕托瓦帕托瓦Committee Draft 2 (后 CD2)2014年年4月月8、2014年年6月月 巴拿马巴拿马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2014年年9月月DIS定稿定稿9、2015年年2月,月, 日本日本 东京东京Final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DIS)2015年年2月月10、International Standard正式发布正式发布2015年年6月月ISO14001

6、新版起草的原则1、应服从ISO/TMB批准的管理体系通用标准(MSS)的框架结构(HLS),共用子条款、共用正文、术语和定义。2、应考虑“EMS未来挑战”研究组在最终报告中提出的建议。要对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条款进行修订或补充,使之更加明确,以便于使用者理解和实施。3、本次修订提高与其他ISO 14000系列标准要求的兼容性。 在附录A中增加:与ISO 14004, ISO 14005, ISO 14006,ISO14031等标准之间的联系;以及和其他 ISO 相关标准(如社会责任,能源管理)之间的联系。ISO 导则83的要求n标准的总体框架遵从ISO导则 83(High Level Struc

7、ture)的要求;n标准准中的术语要采用ISO导则83中的定义(Terms and definitions)共22个;n标准的子条款应采用导则83中共用的子条款名称(Sub-clause titles),根据体系各自的需要允许增加;n上述共用子条款(共23条)都制定了统一的正文;各专业管理体系原则上均应使用这些共用正文管理体系标准的框架结构管理体系标准的框架结构 (High Level Structure)(1)范围 (Scope)(2)规范性引用文件(Normative references)(3)术语和定义(Terms and definitions(4)组织的环境(Context of

8、the organization)(5)领导(Leadership)(6)策划(planning)(7)支持系统(Support)(8)体系运行(Operations)(9)绩效评价(Performance evaluation)(10)改进(Improvement)新国际管理标准的框架二、二、术语和定义的变化1 1、术语和定义的修改、术语和定义的修改v新版标准共有术语:33个。 2004版中的20个术语去掉6个,剩余14个; 在2004版剩余的14个术语的定义,大部分做了修改。 未修改的术语: 环境影响、环境方针、不符合、污染 预防和程序6个; 新增加术语19个; Terms and def

9、initions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3.1 organization 3.2 top management3.3 management system3.4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3.5 interested party 3.6 environmental policy3.7 documented information 3.8 environment 3.9 environmental aspect 3.10 environmental impact3.11 environmental condition3.12 performance3.13 env

10、ironmental performance 注:红字为新增术语;下划线的做解释;3.1 组织3.2 最高管理者3.3 管理体系3.4 环境管理体系3.5 相关方3.6 环境方针3.7 文件化信息3.8 环境3.9 环境因素3.10 环境影响3.11 环境状况3.12 绩效3.13 环境绩效Terms and definitions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3.14 prevention of pollution3.15 life cycle 3.16 objective 3.17 environmental objective 3.18 risk 3.19 competence 3.20 effe

11、ctiveness 3.21 requirement 3.22 compliance obligation3.23 conformity3.24 nonconformity3.25 corrective action 3.26 process 3.14 污染预防3.15 生命周期3.16 目标3.17 环境目标3.18 风险3.19 能力3.20 有效性3.21 要求3.22 守法义务3.23 符合性3.24 不符合3.25 纠正措施3.26 过程Terms and definitions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3.27 measurement3.28 audit 3.29 continual i

12、mprovement 3.30 procedure3.31 monitoring 3.32 outsource (verb) 3.33 indicator 3.27 测量3.28 审核3.29 持续改进3.30 程序3.31 监视3.32 外包3.33 参数(译注:源自GB/T240312001)三、三、标准结构的变化1 1、标准的结构(标题)、标准的结构(标题)4 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 4.1 Understand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its context 4.2 Understanding the needs and expe

13、ctations of interested parties 4.3 Determining the scope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4.4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5 Leadership 5.1 Leadership and commitment 5.2 Environmental policy 5.3 Organizational roles, responsibilities and authorities 4. 组织组织的的环境环境 4.1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4、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4.4 环境管理体系5. 领导领导力力5.1 领导力和承诺5.2 环境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1 1、标准的结构(标题)、标准的结构(标题)6 Planning 6.1 Actions to address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6.1.1 General 6.1.2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spects 6.1.3 Compliance obligations 6.1.4 Risk associated with threats and oppor

15、tunities6.1.5 Planning to take action 6.2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and planning to achieve them 6.2.1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6.2.2 Planning actions to achieve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6. 规划规划6.1 处理处理与威胁相关的与威胁相关的风险风险和和机遇的措机遇的措施施6.1.1 概述6.1.2 重要环境因素6.1.3 守法义务6.1.4 与威胁相关的风险和机遇6.1.5 措施的策划6.2 环境目标及环境目标

16、及其实现的策其实现的策划划6.2.1 环境目标6.2.2 实现环境目标的策划活动1 1、标准的结构(标题)、标准的结构(标题)7 Support 7.1 Resources 7.2 Competence 7.3 Awareness 7.4 Communication 7.4.1 General 7.4.2 Internal communication 7.4.3 External communication 7.5 Documented information 7.5.1 General 7.5.2 Creating and updating 7.5.3 Control of document

17、ed information7 支持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信息交流 7.4.1 概述 7.4.2 内部信息交流 7.4.3 外部信息交流7.5 文件信息 7.5.1 概述 7.5.2 创建和更新 7.5.3 文件化信息的控制1 1、标准的结构(标题)、标准的结构(标题)8 Operation 8.1 Operational planning and control 8.2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8 运行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应急准备和响应1 1、标准的结构(标题)、标准的结构(标题)9 Performa

18、nce evaluation 9.1 Monitoring, measure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9.1.1 General 9.1.2 Evaluation of compliance 9.2 Internal audit 9.3 Management review 10 Improvement 10.1 Nonconformity and corrective action 10.2 Continual improvement .9 绩效评价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 概述 9.1.2 合规性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

19、10 改改进进10.1 不符合与纠正措施10.2 持续改进2、标准的层次结构、标准的层次结构n第一级:7章n第二级:21节(其中 5节仅为标题)n第三级:15条(在上述 5节之下)n共计:31条要求3 3、标准简化了对程序的要求、标准简化了对程序的要求n仅有一个条款要求“建立程序” 8.2 应急准备和响应n有4个条款要求“策划并实施”一个过程,包括: 6.1.1 概述( 6.1 处理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 7.4.1 概述 ( 7.4 信息交流)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9.1.2 合规性评价 9.2 内部审核 3、标准简化了对程序的要求(例)n8.2 应急准备和响应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

20、立并实施程序,规定如何对潜在的环境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做出响应。n6.1.1 概述概述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一个过程以满足6.1中的要求。n8.1 运行运行的策的策划和控制划和控制 组织应策划、实施并控制需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过程,并实施 6.1和 6.2中所确定的措施,4 4、标准未提、标准未提“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岗位岗位5.3 Organizational roles, responsibilities and authorities Top management shall ensure that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authorities for rele

21、vant roles are assigned and communicated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to facilitate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Top management shall assign the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for: a) ensuring that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nd b)

22、 report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o top management5.3 组织组织的的作用、职责及权限作用、职责及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指定环境管理体系中相关作用(角色)的职责和权限,并在组织内部传达,以便于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最高管理者应分派职责和权限以: a)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符合该国际标准的要求;以及 b) 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包括环境绩效。四、四、标准的要求的变化标准要求的变化n1、强调与企业

23、的战略和经营管理相结合;n2、更加重视环境绩效n3、提出对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的观点n4、标准条款的要求更加明确1、强调与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管理相结合、强调与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管理相结合4.1 了解组织及其环境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目的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成果的能力的外部 和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所有能够影响组织或受组织影响的环境状况。5.1 领导和承诺领导和承诺 确保环境方针及环境目标适合于组织的战略方向和环境; 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流程6.1.1 概述概述 在6.1中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须考虑4.1中涉及的问题和4.2中所述的要求。6.1.5 措施的策

24、划措施的策划 b) 如何将这些措施融入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并予以实施;6.2.2 实现实现环境目标的策环境目标的策划划活动活动 组织应考虑如何使其实现环境目标的行动融入组织的业务流程;A4.1 Understanding the 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了解了解组织组织的的环境环境与组织环境相关的内部和外部问题可包括,但不限于:a) 与气候、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地利用、现存的污染、自然资源的可用性、生物多样性等有关的环境条件。这些环境条件可影响组织的目的,也可能被组织的环境因素所影响。b) 外部的文化、社会、政治、法律法规、规章、财务、技术、经济,自然和竞争环境,

25、无论是国际的、国内的、地区的或当地的。c) 内部的特性或组织的状况,例如:其产品、活动或服务,战略方向,文化或能力(人员、知识、过程、体系)。对组织环境的了解,可形成一种认识,这种认识常用于指导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参见4.4)的努力。对于组织或者对与环境管理体系(6.1.4)可导致威胁相关的风险和机遇的、内部和外部问题需要予以关注(6.1.5)并予以管理(6.2, 8.1, 8.2 and 9.1)。2、更加重视环境绩效、更加重视环境绩效4.4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体系 组织应根据本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以提

26、高其环境绩效,5.1 领导领导力力和承诺和承诺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能实现其预期成果 指导并支持员工为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作出贡献;5.2 环境方针环境方针 e) 包括关于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5.3 组织组织的的作用、职责作用、职责和和权限权限 b) 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包括环境绩效。9.1.1 监视监视、测量、分析和、测量、分析和评价评价 组织应评价其环境绩效,并向管理评审(参见9.3)提供输入,以便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组织应将其有关的环境绩效信息,进行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9.3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 d) 组织环境绩效的信息,3、提出、提出对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的观点生命周期管理的观点6.1.2 重要重要环境因素环境因素a) 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及相关环境影响,此时应考虑生命周期观点;8.1 运行运行的策的策划和划和控制控制按照生命周期的观点,组织应:a) 对产品和服务的采购,确定环境要求;b) 建立控制手段,以确保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交付、使用和生命终了处置的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要求。c) 将相关的环境要求通报外部供应方,包括合同方;d) 在产品或服务交付期间,在产品使用期间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