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交往中的沟通与交流_第1页
师生交往中的沟通与交流_第2页
师生交往中的沟通与交流_第3页
师生交往中的沟通与交流_第4页
师生交往中的沟通与交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省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省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林斯坦林斯坦ST.L 职业成功人士的成功因素中,职业成功人士的成功因素中,75%75%靠沟通,靠沟通,25%25%靠天分和能力。靠天分和能力。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教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教育成功秘诀之一。良好的沟通是育成功秘诀之一。良好的沟通是一门需要学习,而不会一门需要学习,而不会“自然生自然生成成”的艺术。的艺术。教师的沟通能力比学识背景更重要。教师的沟通能力比学识背景更重要。一位台湾学者的话一位台湾学者的话:教师电子信箱(教师电子信箱(EmailEmail):即时通信软件即时通信软件QQQQMSN

2、MessengerMSN Messenger:BBSBBS论坛(班级论坛)论坛(班级论坛):网络聊天室网络聊天室 适宜地丰富表情:实验表明,人在适宜地丰富表情:实验表明,人在接受外界信息时,总体效果接受外界信息时,总体效果=7%=7%言语言语+38%+38%声音声音+55%+55%的面部表情的面部表情 适当的肢体接触:如对低年级的、适当的肢体接触:如对低年级的、同性的学生摸摸头、拍拍肩,可以同性的学生摸摸头、拍拍肩,可以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促进沟通。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促进沟通。罗猴实验(罗猴实验(19581958,哈洛)结论:身体,哈洛)结论:身体接触的舒适比食物对依恋的形成起着接触的舒适比食物

3、对依恋的形成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更加重要的作用。1.就事论事:就事论事: 不针对学生的个性、品格。不针对学生的个性、品格。 不损及学生的家庭不损及学生的家庭2.寻求合作寻求合作: 将学生看作合作的一方。将学生看作合作的一方。 谨慎地给学生体验独立机会。谨慎地给学生体验独立机会。 少用命令方式,减少学生防卫性反应。少用命令方式,减少学生防卫性反应。 避免与学生争辩,改变上课气氛比设法改避免与学生争辩,改变上课气氛比设法改变学生的想法,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合作变学生的想法,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合作3.接纳与认清接纳与认清 向学生提出要求使用非批评的语言向学生提出要求使用非批评的语言 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能

4、站在他角度思考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能站在他角度思考 提供机会让学生提意见,不固执已见提供机会让学生提意见,不固执已见4.可愤怒但不可侮辱可愤怒但不可侮辱 可以宣泄怒气但不抨击学生的品行可以宣泄怒气但不抨击学生的品行 教师应当熟悉不带侮辱的表达自己愤怒的教师应当熟悉不带侮辱的表达自己愤怒的方法方法 纠正或处罚学生时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纠正或处罚学生时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5.5.不给学生贴标签不给学生贴标签贴标签就是伤害。贴标签就是伤害。处置学生问题时要尽量避免评断和处置学生问题时要尽量避免评断和预测。预测。 6.6.正确使用对学生的影响正确使用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具有接受教师教诲的天然倾向。学生具有接受

5、教师教诲的天然倾向。学生能够区别教师发出的良性或是学生能够区别教师发出的良性或是恶性信息。恶性信息。7. .不要敌意地盘问或讽刺不要敌意地盘问或讽刺 学生遭到敌意的盘问时,就像任人拷打追学生遭到敌意的盘问时,就像任人拷打追问,要努力避免有害无益的盘问。问,要努力避免有害无益的盘问。 尖酸刻薄语言尤其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尖酸刻薄语言尤其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老师的工作是帮助,不是伤害。老师的工作是帮助,不是伤害。8.8.简明扼要简明扼要 对学生犯错不要喋喋不休、长篇大论。对学生犯错不要喋喋不休、长篇大论。 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细究过去的经历和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细究过去的经历和将来的责任。来的责任。

6、如果忽略学生的情绪而采取如果忽略学生的情绪而采取啰啰嗦复杂的逻嗦复杂的逻辑解释,学习就难以进行。辑解释,学习就难以进行。10.10.不急于救助不急于救助 学生出现负性情绪时要谨言慎行,不要学生出现负性情绪时要谨言慎行,不要扰乱学生的感觉。扰乱学生的感觉。 学生出现困难时,迅速的安慰亦帮助不学生出现困难时,迅速的安慰亦帮助不了他们。了他们。 聆听、重复、澄清,让学生自己想解决聆听、重复、澄清,让学生自己想解决的办法。的办法。 11.11.纠正即指导纠正即指导 学生需要的是指导,不是苛责学生需要的是指导,不是苛责 纠错要具体,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及改纠错要具体,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及改正方向正方向 对学生的意见与表现,给予正向回馈与增对学生的意见与表现,给予正向回馈与增强强向在座的老师们学习,你们辛苦了! 子路问:子路问:“闻斯行诸?闻斯行诸?” ” 子曰: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之?” ” 冉有曰:冉有曰:“闻斯行诸?闻斯行诸?” ” 子曰:子曰:“闻斯行之。闻斯行之。” ” 公西华曰:公西华曰:“由也问由也问闻斯行诸闻斯行诸,子曰子曰有父兄在有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