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P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解读林建东_第1页
VAP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解读林建东_第2页
VAP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解读林建东_第3页
VAP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解读林建东_第4页
VAP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解读林建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会计学VAP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解读林建东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解读林建东1 12 23 34 4 定义与流行病学 诊断 预防 治疗1 1定义l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炎。撤机、拔管48h内出现的肺炎,仍属VAP。l 早发VAP:发生在机械通气4d,主要由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的病原菌(如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l 晚发VAP:发生在机械通气5d,主要由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MRSA)引起。l 在我国,VAP的致病菌多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 Davis KA.Ventilator-a

2、ssociated pneumonia: a review . J Intensive Care Med, 2006,21:211-226.分期(发病时间)Chastre J, Fagon JY.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2 ,165:867-903.1 1VAP流行病学数据l 国外报道:l VAP发病率为6%52%或(1.652.7)例/1000机械通气日,病死率为14%50%;l 若病原菌是多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病死率达76%,归因死亡率20%30%。l 在我国:l VAP发病率为4.7%

3、55.8%或(8.449.3)例/1000机械通气日,病死率为19.4%51.6%。l VAP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延长5.414.5d,ICU留治时间延长6.117.6d,住院时间延长1112.5d. Davis KA.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 review . J Intensive Care Med, 2006,21:211-226.Chastre J, Fagon JY.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2 ,165:867-903.2Kollef MH

4、et al.Chest. 2006 May;129(5):1210-8.李琼,孙树梅等。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年7月,第6卷第4期。2Fabregas N , Thomas A, et al.Clianal diagnos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revisited: comparative validation suing immediate post-mortem lung biopsies. Thorax,1999,54:867-973.2222331、呼吸机清洁与消毒、呼吸机清洁与消毒2、呼吸回路的更换、呼吸回路的更换推荐:推荐:机械通气

5、患者无需定期更换呼吸回路,当管路破损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3、湿化器类型对、湿化器类型对VAP发生的影响发生的影响建议:建议:机械通气患者可采用HMEs或含加热导丝的HHs作为湿化装置4、HMEs的更换的更换推荐:推荐:机械通气患者若使用HMEs,每57天更换1次,当HMEs受污、气道阻力增加时应及时更换35、细菌过滤器、细菌过滤器建议建议:机械通气患者不常规使用细菌过滤器6、吸痰装置及更换频率:、吸痰装置及更换频率:推荐:推荐:除非破损或污染,机械通气患者的密闭式吸痰装置无需每日更换7、纤维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在ICU内,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常包括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纤支镜诊断(分泌物取样

6、、活检)和经纤支镜气道分泌物引流等。它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提醒我们严格管理内镜的消毒、灭菌和维护。31、气管插管路径与鼻、气管插管路径与鼻窦炎防治窦炎防治推荐:推荐:经鼻气管插管可增加鼻窦炎的发病率建议:建议: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出现难以解释的发热,需行影像学检查评估是否患有鼻窦炎,并及时治疗建议:治疗建议:应用药物可预防鼻窦炎,但不降低VAP的发病率2、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声门下分泌物引流:上气道分泌物可聚集于气管导管球囊上方,造成局部细菌繁殖,分泌物可顺气道进入肺部导致肺部感染推荐: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行省们下分泌物引流3、气管切开的时机、气管切开的时机建议:建议: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气管切开

7、不影响VAP的发病率4、动力床治疗、动力床治疗建议:建议: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动力床治疗可降低VAP的发病率5、抬高床头使患者保、抬高床头使患者保持半坐卧位持半坐卧位推荐:推荐:机械通气患者,在保证患者可以耐受且不影响医疗效果、不增加护理难度下,应抬高床头以降低VAP的发病率6、俯卧位通气俯卧位、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不能降低通气不能降低VAP的发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病率及病死率37、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建议:建议:机械通气患者选择经鼻肠管进行营养支持可降低VAP发病率8、气管内导管套、气管内导管套囊的压力囊的压力建议:建议:机械通气患者应定期监测气管内导管的套囊压力建议:建议:持续控制气管内导管的套囊压

8、力可降低VAP的发病率9、控制外源性感、控制外源性感染染:引起VAP的病原体常可通过医护人员及环境感染患者推荐: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可降低VAP的发病率10、口腔卫生推荐:、口腔卫生推荐: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可降低VAP的发病率11、呼吸机相关性、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气管支气管炎:目前文献报道,VAT的发病率约为1.4%10%,认为是患者肺部感染最终发展为VAP的重要原因建议:建议:治疗VAT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病率12、早期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尚未见研究报道康尚未见研究报道康复治疗与复治疗与VAP发病发病率的关系率的关系31、雾化吸入抗菌药物、雾化吸入抗菌药物建议:建议:机

9、械通气患者不常规使用雾化吸入抗菌药物预防VAP2、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机械通气患、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机械通气患者不常规静脉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者不常规静脉使用抗菌药物预防VAP,如头部外伤或创伤患者需要应用时,应考虑细菌耐药问题3、选择性消化道去污、选择性消化道去污建议:建议:机械通气患者可考虑使用SDD或SOD策略预防VAP4、益生菌:对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益生菌:对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益生菌是否可减少益生菌是否可减少VAP发生目前发生目前仍存争议仍存争议建议:建议:机械通气患者不建议常规应用肠道益生菌预防VAP5、预防应激性溃疡、预防应激性溃疡34治疗策略4一、抗菌药物初始经验性治疗原则1、用药时机:临床

10、诊断为VAP的24h内即开始抗感染治疗。推荐:VAP患者应尽早进行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2、药物选择考虑重点:1-VAP发生时间(早发/晚发)2-本地区(甚至本病区)细菌流行病学监测资料(病原谱及耐药谱)3-患者是否存在多重耐药(MDR)病原菌高危因素(如既往90d内曾使用抗菌药物,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存在免疫功能障碍,住院时间5d以上,居住在耐药菌高发的社区或特殊医疗机构等)4一、抗菌药物初始经验性治疗原则3、单药/联合用药策略:单药治疗:依据患者是否有混合感染或MDR高危因素,结合当地病原菌流行病学资料选择药物,并注意尽可能覆盖可能的病原菌!联合治疗:可覆盖更多病原菌,对混合感染或可能为

11、多重耐药致病菌,可考虑联合用药。推荐:VAP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常规选用恰当抗菌谱的单药抗感染治疗;若考虑病原体为多重耐药致病菌,可选择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1B)早发VAP(5D),存在高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1.90d内曾使用抗菌药物;2.入院超过5d;3.居住在耐药菌高发的社区或特殊医疗机构;4.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存在免疫功能障碍上述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菌(产ESBL)如肺炎克雷伯不动杆菌属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或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B-内酰胺类/B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考虑

12、G-耐药菌感染可联用:1.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2.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考虑G+耐药菌感染可联用:1.利奈唑胺;2.糖肽类4二、抗菌药物目标治疗原则1、充分评估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获取病原学培养及药敏结果的前提下,按照致病菌药敏结果给予相应的抗菌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2、在VAP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一旦获得病原学证据应及时转为目标性治疗。44铜绿假单胞菌VAP临床分离菌特点2011年15家医院6012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2007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2005 the American Thora

13、cic Society (ATS)抗假单胞菌内酰胺类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舒普深阿米卡星舒普深陈先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联合用药的药敏研究. 实用预防医学2006年10月 第13卷4鲍曼不动杆菌2005-2011年年CHINET细菌耐药监测提示:不动杆菌属对头孢哌酮细菌耐药监测提示:不动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舒巴坦耐药率最低菌株菌株(株株) 22774 33945 36001 36216 43670 47850 67231.汪复等.2005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2.汪复等.2006年中国CHINET

14、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1):1-93.汪复等.2007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4.汪复等.2008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295.汪复等.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3346.汪复等.2010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9.(5):32573387.汪复等.2011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0(5):325-

15、3342011年年15家医院家医院6723株不动杆菌属株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鲍曼不动88.6%)细菌的耐药率(细菌的耐药率(%)对多黏菌素的耐药率低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60%()对多数抗菌药的耐药率60%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45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头孢哌头孢哌酮酮/舒巴舒巴坦坦氨苄西氨苄西林林/舒巴舒巴坦坦头孢头孢他啶他啶头孢头孢吡肟吡肟头孢头孢噻肟噻肟环丙环丙沙星沙星阿米阿米卡星卡星氨曲氨曲南南替卡西替卡西林林/克拉克拉维酸维酸亚胺亚胺培南培南美罗美罗培南培南杨青等杨青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6、。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6):342-345N=45株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最高,达舒巴坦敏感率最高,达63%敏感率敏感率(%)体外体外4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 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内酰胺类抗生素等抗菌药物 MDRAB感染:根据药敏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联合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 v2012年中国鲍曼不动共识诊断与治疗共识 4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 XDRAB感染:常采用两药联合,甚至三药联合方案两药联合方案以舒巴坦或含舒巴坦的

17、复合制剂为基础的联合: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多粘菌素E、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以多粘菌素E为基础的联合: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或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或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多粘菌素E、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三药联合方案: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或舒巴坦)多西环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利福平多粘菌素或妥布霉素等v2012年中国鲍曼不动共识诊断与治疗共识 4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 PDRAB感染 常需通过联合药敏试验筛选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方案鲍曼不动杆菌易对多粘菌素异质性耐药,但异质性耐药菌株可部分恢复

18、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因此多粘菌素联合内酰胺类抗生素或替加环素是可供选择的方案,但尚缺少大规模临床研究结合PK/PD,尝试增加给药剂量、给药次数、延长给药时间等方法设计给药方案v2012年中国鲍曼不动共识诊断与治疗共识 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CHINET耐药监测结果可见:2005年至2009年间大肠埃希菌ESBL检出率从38.9%逐渐上升至56.5%;产ESBLs克雷伯菌属检出率从2005年的39.1%上升至2009年的41.4%;而奇异变形杆菌ESBL检出率也从6%升至16%。2011年14家医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抗菌药物耐药率抗菌药物耐药率产ESBL(6015株)非产ESBL(

19、4530株)产ESBL(6015株)非产ESBL(4530株)阿米卡星8.12.8头孢哌酮/舒巴坦12.12.6庆大霉素58.234.3头孢西丁15.66.7哌拉西林96.945.7亚胺培南1.01.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93.1美罗培南1.31.2头孢唑林98.729.9厄他培南3.01.7头孢呋辛97.420.1环丙沙星70.839.0头孢噻肟97.515.5复方磺胺甲噁唑75.257.1头孢他啶49.47.5磷霉素9.63.9头孢吡肟41.26.22011年14家医院克雷伯菌属的耐药率(%)抗菌药物耐药率抗菌药物耐药率产ESBL(2668株)非产ESBL(3711株)产ESBL(266

20、8株)非产ESBL(3711株)阿米卡星18.48.7头孢哌酮/舒巴坦23.211.4庆大霉素58.217.1头孢西丁32.110.5哌拉西林96.727.4亚胺培南9.39.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412.4美罗培南10.99.1头孢唑林98.224.0厄他培南10.711.5头孢呋辛94.920.8环丙沙星42.917.3头孢噻肟96.418.6复方磺胺甲噁唑72.829.9头孢他啶65.315.3磷霉素11.211.5头孢吡肟43.412.7v2013年中国ESBL专家诊治共识(草案)4MRSA多项RCT研究分别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治疗MRSA所致VAP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

21、-两者在临床治愈率、病死率编辑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2-但利奈唑胺的微生物学总治愈率显著高于万古霉素,可能与利奈唑胺具有强效的肺组织穿透性有关。MRSA的耐药率MSSA约80%和71%的MRSA对TMP/SMZ和磷霉素敏感MSSA对内酰胺类、磷霉素、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10%(TMP/SMZ 16.6%)无利奈唑胺或替考拉宁耐药株4三、经气管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经气管局部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提高肺组织的药物浓度,同时减少全身用药的相关副作用。 最常使用雾化抗菌药物为氨基糖苷类药物(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也有少数研究使用头孢他啶、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多粘菌素等。推荐:对多重耐药非发酵菌肺部感染,全身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联合雾化吸入氨基糖苷类或多年菌素类等药物治疗(2C)4四、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1、抗感染治疗疗程:推荐:VAP抗感染治疗疗程一般7-10d,如患者临床效果不佳、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免疫功能缺陷则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1B)2、抗感染治疗的降阶梯治疗:对VAP患者行抗菌药物初始经验性治疗4872h后,需及时评估患者临床情况,根据细菌学监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为可覆盖病原菌、窄谱、安全及经济效益比值高的药物。推荐:VAP患者抗感染治疗推荐降阶梯治疗策略(1C)4四、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3、动态监测血清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