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气道梗阻(上气道堵塞)【病因】(一)发病原因临床上,上气道阻塞虽较为少见, 但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这类原因主要包括:气道瘢痕狭窄:多为气管插管或切开 术等治疗所致:气道壁病变:如咽喉部软组织炎、 咽后壁脓 肿、扁桃体肿大、声带麻痹、喉或气管肿瘤、气管软化以及 复发性多软骨炎等;气道腔内病变:以气道内异物为多见, 以及带蒂气管内息肉或肿瘤和炎性肉芽肿;气道外部压迫:气道周围占位性病变如甲状腺癌,脓肿、血肿或气体的压迫气道内分泌物潴留:呼吸道由血或大量痰液未能咳由,胃 内容物大量吸入等。兹将引起成人和儿童不同解剖部位上气 道阻塞的常见原因,总结于表1,供临床诊断时参考。极少数情况下,功能性声带异
2、常或心理性因素,亦可引起上气道 阻塞。(二)发病机制上气道解剖:呼吸系统的传导气道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细支气管直至终末细支气 管等部分。根据周围小气道和中心大气道在机械力学等呼吸 生理功能上的不同,一般将呼吸道分为3个部分,即:小气道,指管径小于 2mm的气道;大气道,指隆凸以下至直 径2mm的气道;上气道,为自鼻至气管隆凸的一段呼吸道, 包括鼻、咽、喉及气管等,见图 1。通常以胸腔入口或胸骨上切迹为界将上气道分为胸腔 外上气道和胸腔内上气道两个部分。胸腔外上气道包括下颌 下腔(包括可产生Ludwig咽峡炎的区域卜咽后腔(包括可生 产咽后脓肿的区域)和喉部。广义的
3、喉部范围上至舌根部,下至气管,可分为声门上喉区(会厌、杓会厌皱裳及假声带)、声门(包括杓状软骨的声带平面内的结构)和声门下区(为一长约1.52.0cm,由环状软骨所包绕的气道 )。气管的总长度为1013 cm,其中胸腔内的长度约69cm。胸腔外气管的长度约为 24cm,从环状软骨的下缘至 胸腔入口,具在前胸部约高于胸骨上切迹1-3 cm。正常气管内冠状直径,男性为 1325 mm,女性为1021 mm。引 起气管管径缩小的因素有以下几种:Saber鞘气管;淀粉样变性;复发性多软骨炎;Wegener肉芽肿;气管支气管 扁骨软骨成形术;鼻硬结病;完全性环状软骨;Down综 合征。上气道阻塞的病理生
4、理学:正常情况下,吸气时,呼吸 肌收缩使胸内压力降低,气道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气体由外 界进入肺内;相反,呼气时,呼吸肌松弛使胸内压力升高,气 体由肺内排由体外。急性上气道阻塞则可直接影响机体的通 气功能,外界的氧气不能被吸入肺内,机体代谢所产生的二 氧化碳亦不能排由体外,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如未能获得及 时救治,每因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患者死亡。上气道的胸外部分处于大气压之下,胸内部分则在胸膜 腔内压作用之下。气管内外两侧的压力差为跨壁压。当气管 外压大于胸膜腔内压, 跨壁压为正值,气道则趋于闭合;当跨 壁压为负值时,即气管内压大于气管外压,气管通畅,见图 2。上气道阻塞主要影响患者的通气
5、功能,由于肺泡通气减 少,在患者运动时可产生低氧血症,但其弥散功能则多属正常。上气道阻塞的位置、程度、性质(固定型或可变型)以及呼气或吸气相压力的变化,引起患者由现不同的病理生理改 变,产生吸气气流受限、呼气气流受限,抑或两者均受限。临床上,根据呼吸气流受阻的不同可将上气道阻塞分为以下3种:可变型胸外上气道阻塞、可变型胸内上气道阻塞和固 定型上气道阻塞。1 .可变型胸外上气道阻塞可变型阻塞指梗阻部位气管内腔大小可因气管内外压力改变而变化的上气道阻塞。可变 型胸外上气道阻塞,见于患气管软化及声带麻痹等疾病的患 者。正常情况下,胸外上气道外周的压力在整个呼吸周期均 为大气压,吸气时由于气道内压降低
6、,引起跨壁压增大,其 作用方向为由管外向管内,导致胸外上气道倾向于缩小。存 在可变型胸外上气道阻塞的患者,当其用力吸气时,由于Venturi效应和湍流导致阻塞远端的气道压力显著降低,跨壁压明显增大,引起阻塞部位气道口径进一步缩小,生现吸气 气流严重受阻;相反,当其用力呼气时,气管内压力增加,由 于跨壁压降低,其阻塞程度可有所减轻,见图3。因此,对 该类患者进行动态流量-容积环描记时,表现为吸气流速受限 而呈现吸气平台,但呼气流速受限较轻不由现平台,甚或呈现正常图形,见图 42 .可变型胸内上气道阻塞 可变型胸内上气道阻塞,见于 胸内气道的气管软化及肿瘤患者。由于胸内上气道周围的压 力与胸膜腔内
7、压接近,管腔外压 (胸膜腔内压)与管腔内压相 比为负压,跨壁压的作用方向由管腔内向管腔外,导致胸内 气道倾向于扩张。当患者用力呼气时,Venturi效应和湍流可使阻塞近端的气道压力降低,亦引起阻塞部位气道口径进一 步缩小,但由现呼气气流严重受阻,见图4。对该类患者进行动态流量-容积环描记时,表现为呼气流速受限而呈现呼气 平台,但吸气流速受限较轻,见图4。3 .固定型上气道阻塞 固定型上气道阻塞指上气道阻塞性病变部位僵硬固定,呼吸时跨壁压的改变不能引起梗阻部位的气道口径变化者,见于气管狭窄和甲状腺肿瘤患者。这类患者,其吸气和呼气时气流均明显受限且程度相近,动态流量-容积环的吸气流速和呼气流速均呈
8、现平台,见图5。多数学者认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速与吸气流速之比(FEF50%/FIF50%)等于1是固定型上气道阻塞的特征。但与 阻塞病变邻近的正常气道可由现可变型阻塞,对FEF50%/FIF50%有一定的影响,应予以注意【症状】上气道阻塞早期一般无任何表现,往往在阻塞较严重时 始由现症状。急性上气道阻塞起病急骤,病情严重,甚至导 致窒息而死亡,常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上气道阻塞的临床 表现并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气喘和呼吸困难 其呼吸困难以吸气困难为主,活动可引起呼吸困难明显加 重,且常因体位变化而由现阵发性发作。少数患者夜间由现 打鼾,并可因呼吸困难加重而数次惊醒,表现为睡眠呼吸
9、暂 停综合征。吸入异物所致者,可有呛咳史,常有明显的呼吸 窘迫,表情异常痛苦,并不时抓搔喉部。偶见慢性上气道阻 塞引起肺水肿反复发生而出现肺水肿的表现。上气道阻塞的症状和体征与阻塞的程度和性质有关。临 床上所见的大多数上气道阻塞为不完全性阻塞。主要体征为 吸气性喘鸣,多在颈部明显,肺部亦可闻及但较弱,用力吸 气可引起喘鸣明显加重。由现喘鸣提示阻塞较为严重,此时 气道内径往往小于 5mm o吸气性喘鸣多提示胸外上气道阻 塞,多见于声带或声带以上部位;双相性喘鸣提示阻塞在声门 下或气管内;曲颈时喘鸣音的强度发生变化多提示阻塞发生 于胸廓入口处。儿童由现犬吠样咳嗽,特别是夜间由现,多 提示为喉支气管
10、炎,而流涎、吞咽困难、发热而无咳嗽则多 见于严重的会厌炎。一些患者可由现声音的改变,其改变特 点与病变的部位和性质有关,如单侧声带麻痹表现为声音嘶 哑;双侧声带麻痹声音正常,但有喘鸣 ;声门以上部位病变常 由现声音低沉,但无声音嘶哑;口腔脓肿由现含物状声音。诊断上气道阻塞,关键在于要考虑到上气道阻塞的可 能。对临床上存在以下情况者,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 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活动后明显加重,有时症状的加重与体位有关,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者;存在上气道炎症、损伤,特别是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史者 ;肺功能检 查示最大呼气流速、最大通气量进行性下降,肺活量不变,FEV1降低不明显,与最大通气
11、量下降不成比例者;或FEV1降低,但闭合气量正常者。【饮食保健】【护理】【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气道梗死有重要意义【检查】上气道梗阻较常见感染,如感染时血象白细胞可升高1 .肺功能检查 最大呼气流量(速)-容积曲线(环)是诊断上 气道阻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上气道阻塞时,流量-容积曲线由现明显的变化,具有诊断价值。如前所述,根据流量-容积曲 线形态的改变可判定不同的上气道阻塞。可变型胸外上气 道阻塞,其流量-容积曲线表现为吸气流速明显受限而呈现吸 气平台,呼气流速则基本正常,故 FEF50%/FIF50%1;可变 型胸内上气道阻塞,其流量-容积曲线表现为呼气流速明显受 限而呈现呼气平台,FEF50
12、%/FIF50%1;固定型上气道阻塞, 其流量-容积曲线表现为吸气和呼气流速均明显下降,且程度相当,呈现为一矩形,FEF50%/FIF50%=1 。其他肺功能指标,如 FEV0.5、FEV1.0降低,PEFR、 MVV 进行性下降, FIF50%w 100L/min , FEV1.0/PEFR > 10ml/(L miF)EVl.0/FEV0.5 > 1.5闭合容积肺活量而 VC和CV正常时,提示可能存在上 呼吸道阻塞。但肺功能检查对有急性呼吸窘迫的患者不能进 行,且对上气道阻塞的敏感性不高。2 .放射检查(1)颈部平片:针对气管的平片,对渗由性气管炎、气道 异物及无名动脉压迫所致
13、的上气道阻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但对喉或气管软化的敏感性较差。吸气相颈部平片对喉气管 炎和会厌炎具有鉴别价值。喉气管炎的典型征象为 尖塔”征 声门下区狭窄多见于喉气管炎患者,但亦可见于会厌炎。会 厌炎在颈部侧位片可显示肿胀的会厌和咽下部扩张。气道平 片对上气道阻塞的诊断虽可提供重要信息,但其准确性较 差,应与病史和体征相结合进行判断。(2)胸部CT扫描:气道CT扫描可以了解阻塞处病变的 大小和形态,气道狭窄的程度及其与气道壁的关系,以及病 变周围组织的情况。增强扫描尚有助于明确病变的血供情 况。(3)胸部MRI检查:具有很好的分辨能力,可预计气道闭塞的程度和长度,以及评价纵隔情况。3 .声学检查呼吸音频谱分析发现,正常人峰值频率和频 率谱群主要位于 200Hz以下。胸外型上气道阻塞患者,其呼 吸音的峰值频率显著增加,大多大于基线的3倍,频率谱群增宽并移向大于200Hz的高频区。上述变化在吸气相均大于 呼气相,且颈部的信号强于胸部。可变型胸内阻塞时,呼吸 音的频谱变化则为呼气相大于吸气相,胸部信号更强。因此,呼吸音频谱分析对判断气道阻塞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安服务合同签订
- 哪位有中原手房买卖合同
- 海洋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 中建主体结构劳务分包合同
- 保洁物业管理合同
- 抵押担保借款合同书
- 健康驿站采购合同范本
-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2
- 小升初专题11 判断题
- 车库出租商用合同范本
- 手卫生与无菌操作
- 宠物直播方案
- 骨科关节置换术后康复PDCA循环案例
-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查房
- 质量经理能力培训课件
- 光伏并网前单位工程验收报告-2023
- 2024年重庆出版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研究生
- 【高中历史】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案例教程 课件 第5、6章 幼儿情绪表现的观察分析与指导、幼儿认知发展的观察分析与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