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中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练习第29讲(精编版)_第1页
2016届高中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练习第29讲(精编版)_第2页
2016届高中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练习第29讲(精编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 / 5 必修二第十二单元第 29 讲一、选择题 1被称为 把封建骑士阶层炸得粉碎和 水手之友 的发明分别是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a印刷术、造纸术b火药、印刷术c指南针、造纸术d火药、指南针 答案 d 火药传到欧洲, 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 ,故被称为 水手之友 ,d 项符合题意。 2在唐中期有了用硝石、硫磺、木炭制成火药的方法, 至唐末用于军事, 到宋代则出现了 突火枪 等管形武器;战国时已有司南, 后来人们用磁针制成了指南针,北宋用于航海;在印刷术方面, 毕升在唐代雕版印刷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上述材料突出说明宋代科技 a是对传统的继

2、承创新b居于世界领先地位c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d开始形成理论体系 答案 a 题干在描述任何发明的时候都提到前代的发展情况, 故选 a 项;题干并没有将该发明与世界同期其他地区相比, 故 b 项错误;题干所提及的发明与生产生活关系不大,故 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理论问题, 而且中国古代的科技更多的是技术, 没有形成理论 , 故d项错误。 3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上书汉武帝, 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后来携书不便现象得到改变, 首先得益于发明了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 答案 a 依据题干中 竹简 携书 等有效信息可判断出, 是用于书写、携带方便的纸的发明 , 故选 a项。 4培根指出:

3、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这种变化如此之大 , 以致没有一个帝国, 没有一个教派,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 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 影响 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2 / 5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答案 a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三大发明 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这一信息, 故只有 a项符合。 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 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 替 xx改革开路 ,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的发明是 a指南针和印刷术b火药和指南针

4、c造纸术和火药d印刷术和造纸术 答案 d 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替 xx改革开路 , 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对社会改革、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印刷术和造纸术。 6若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从理论上讲 , 你可以看到哪些技术的运用 用活字印刷术印刷麻纸书籍利用火药开山采矿运用指南针航海翻阅授时历计算日期abcd 答案 d 授时历是元朝郭守敬编制的, 故排除含的项, 选 d项。 7 甘薯传入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增加与粮食不足问题, 甘薯传入后不久 , 就有一部图书写下了详细的生产指导, 用以推广甘薯种植。这部图书是 a 齐民要术b 农书c 本草纲目d 农政全书 答案 d 甘薯传入中国时间是明

5、代,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 故 a 项错误;农书出现在元代 , 故 b项错误; 本草纲目主要是医学方面书籍, 故 c项错误;农政全书 成书于明代 , 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故选 d项。 8我国古代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 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b 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c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d郭守敬创制的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答案 d 在汉武帝时期 , 中国古代科学家已使用浑仪确定天体坐标。郭守敬只是 革新, 而不是 创制 , 因此 d项错误 , 符合题意。 9 民以食为天

6、 , 古代农书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下列有关农书齐民要术的表述 , 不正确的是 齐民要术a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 3 / 5 b主要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c是北魏贾思勰所著d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答案 b 齐民要术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 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 故 b项表述错误 , 选 b项。 10 某学者在研究四大发明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方面 , 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学而优则仕 影响了科学理论研究b隋唐以后的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c天文历法、

7、医学不需要理论研究d小农自然经济的影响 答案 d 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缓慢, 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不高, 因而使科技发展缺乏动力 ,这导致实用性科技发达, 科学理论成果少, 故选 d项。 11古代中国是一个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许多门类的学科与近代西方科学原理相通, 不过传统的学科思维模式难以用西方理论进行系统解释, 与源于欧洲的现代科学不太相容。 但是在今天的 非典 和 禽流感 中, 中国古代文明却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是 a 九章算术b 齐民要术c 伤寒杂病论d 授时历 答案 c 从材料中的 非典 和禽流感 可知 , 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应该是医学的著作,a项是数学著作 ,b 项是农学

8、著作 ,c 项是医学著作 ,d 项是天文学著作, 故 a、b、d项均不正确 ,选 c项。 12 1954 年 英 国 科 学 家 李 约 瑟 发 表 巨 著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即科学与文化史, 中文翻译为中国科学技术史。从中英文标题的不同可以看出 a中国古代的科技实质上全是生产工艺b中西方对于科技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c西方以文化视角来认识中国古代科技d中西方科技发展水平和特点明显不同 答案 b 中国古代的科技并不全是生产工艺, 故 a项错误;从二者的标题看, 李约瑟认为中国的科学没有和生产结合, 因而称作科学与文化史, 而中国认为科学转化成了技

9、术,故选b项; c项表述不全面, 故 c项错误;中西方科技发展水平和特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故 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 . 4 / 5 13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时期科技发明总数 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数占科技发明总数的比重 件数占科技发明总数的比重 公元 1400 年45 28 62 17 38 公元 4011000 年45 32 71 13 29 公元 10011500 年67 38 57 29 43 公元 15011840 年472 19 4 453 96 根据材料 , 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地位上的变化。 列举三项中国领先西方约千年的科技成就。 答案 变化:秦汉至明朝前期,

10、中国科技发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明朝中后期到鸦片战争前 , 中国科技发明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成就: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约早于西方2 000 多年;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 早于西方 1 700 多年;华佗发明的麻沸散, 早于西方1 600 多年等。14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 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 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 沟通了中国南北, 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 主要是为加强中央集权, 满足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

11、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 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 但是罗盘针可以看风水亦可导航;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 , 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 , 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 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 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 古圣贤的道德、 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 是古代辉煌的象征, 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 , 言必称三代; 著文 , 开篇子曰诗云; 行事 , 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 ,不思变革 , 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 色彩 。材料三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 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 中西对比500 年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材料二所说的 进取的阻力 指的是什么? 结合明清有关历史, 论证材料三中费正清的观点。 答案 特征:双重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