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培训井控管理_第1页
井控培训井控管理_第2页
井控培训井控管理_第3页
井控培训井控管理_第4页
井控培训井控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井控培训井控管理井控培训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1 1、所有施工井必须设计安装防喷器。江苏油田钻井井、所有施工井必须设计安装防喷器。江苏油田钻井井控实行分类管理。控实行分类管理。2 2、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不小于、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75m,距民宅不小于距民宅不小于100m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200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不小于场所不小于500m500m。含硫化氢油气井应按照规定制定。含

2、硫化氢油气井应按照规定制定含硫油气井应急撤离措施。含硫油气井应急撤离措施。第1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3 3、对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对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高压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高压电线和水资源情况以及风向变化等进行勘察和调查电线和水资源情况以及风向变化等进行勘察和调查,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注说明。特别需标注清楚诸如,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注说明。特别需标注清楚诸如煤矿等采掘矿井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和离地表煤矿等采掘矿井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和离

3、地表深度。深度。4 4、井场布局和钻前工程应满足井控、安全和环保要求、井场布局和钻前工程应满足井控、安全和环保要求,在江河、干堤附近钻井应标明干堤、河道位置,在江河、干堤附近钻井应标明干堤、河道位置,同时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规定。同时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规定。第2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5 5、根据地质提供的资料,钻井液密度设计以各裸眼井、根据地质提供的资料,钻井液密度设计以各裸眼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为基准,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为基准,再增加一个附加值再增加一个附加值: :油井、水井为油井、水井为0.05g/cm

4、30.05g/cm30.10g/cm30.10g/cm3或控制井底或控制井底压差压差1.5MPa1.5MPa3.5MPa3.5MPa;气井为气井为0.07g/cm30.07g/cm30.15g/cm30.15g/cm3或控制井底压差或控制井底压差3.0MPa3.0MPa5.0MPa5.0MPa第3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6 6、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岩性、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岩性剖面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剖面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并满足如下要求:套管程序,并满

5、足如下要求:探井、超深井、复杂井的井身结构充分估计不探井、超深井、复杂井的井身结构充分估计不可预测因素,留有可预测因素,留有1 1层备用套管;层备用套管;在地下矿产采掘区钻井,井筒与采掘坑道、矿在地下矿产采掘区钻井,井筒与采掘坑道、矿井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少于井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00m100m,套管下深应封,套管下深应封住开采层并超过开采段住开采层并超过开采段100m100m;第4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6 6、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岩性、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岩性剖面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

6、和剖面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并满足如下要求:套管程序,并满足如下要求:套管下深考虑下部钻井最高钻井液密度、溢流套管下深考虑下部钻井最高钻井液密度、溢流关井时井口安全关井余量关井时井口安全关井余量; ;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高压气井的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高压气井的油层套管、有害气体含量较高的复杂井技术套油层套管、有害气体含量较高的复杂井技术套管,其材质和螺纹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管,其材质和螺纹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第5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7 7、每层套管固井开钻后,要求测定套管鞋下第一个、每层

7、套管固井开钻后,要求测定套管鞋下第一个3m3m5m5m厚的易漏层的破裂压力(碳酸盐地层只做承压试验厚的易漏层的破裂压力(碳酸盐地层只做承压试验,不做地层破裂压力试验)。,不做地层破裂压力试验)。井控装置配套:井控装置配套:井控装置压力等级选择不小于裸眼井段最高地层压力井控装置压力等级选择不小于裸眼井段最高地层压力;防喷器组合按分类选择防喷器组合按分类选择; ;节流管汇、压井管汇的压力等级和组合形式应与全井节流管汇、压井管汇的压力等级和组合形式应与全井防喷器最高压力等级匹配防喷器最高压力等级匹配; ;有抗硫要求的井口装置及井控管汇应符合有抗硫要求的井口装置及井控管汇应符合SY/T5087SY/T

8、5087中中的相应规定。的相应规定。第6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8 8、钻井工程设计应明确钻开油气层前加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钻井工程设计应明确钻开油气层前加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的储备量,以及油气井压力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的储备量,以及油气井压力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第一类井:加重钻井液的储备量为井筒容积的第一类井:加重钻井液的储备量为井筒容积的1 12 2倍倍,加重钻井液的密度应大于在用钻井液密度,加重钻井液的密度应大于在用钻井液密度0.2 g/cm30.2 g/cm3以上以上, ,加重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密度提高加重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

9、密度提高0.2g/cm30.2g/cm3用量。用量。第二类井:加重钻井液的储备量为井筒容积的第二类井:加重钻井液的储备量为井筒容积的0.50.5倍倍1.51.5倍,加重钻井液的密度应大于在用钻井液密度倍,加重钻井液的密度应大于在用钻井液密度0.1g/cm30.1g/cm3以上以上, ,加重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密度提加重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密度提高高0.1g/cm30.1g/cm3用量。油区内部第二类井,在交通便利的用量。油区内部第二类井,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现场可只储备加重浆,加重料可就近集中存情况下,现场可只储备加重浆,加重料可就近集中存放。放。第7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二、钻

10、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8 8、钻井工程设计应明确钻开油气层前加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钻井工程设计应明确钻开油气层前加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的储备量,以及油气井压力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的储备量,以及油气井压力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第三类井:现场储备加重料,不储备加重钻井液。加第三类井:现场储备加重料,不储备加重钻井液。加重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密度提高重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密度提高0.1g/cm30.1g/cm3用量用量。油区内部第三类井,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加重料。油区内部第三类井,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加重料可就近集中存放。可就近集中存放。在易漏地区钻井,现场储备与井筒容积等

11、量、与在用在易漏地区钻井,现场储备与井筒容积等量、与在用钻井液密度相同的钻井液,现场储备能够配制一次堵钻井液密度相同的钻井液,现场储备能够配制一次堵漏浆的堵漏材料。漏浆的堵漏材料。第8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9 9、在可能含硫化氢地区钻井,应对含硫化氢的层位、埋藏、在可能含硫化氢地区钻井,应对含硫化氢的层位、埋藏深度及含量进行预测,并在设计中明确应采取的安全和深度及含量进行预测,并在设计中明确应采取的安全和技术措施。技术措施。1010、欠平衡钻井应在地层情况等条件具备的井中进行。欠、欠平衡钻井应在地层情况等条件具备的井中进行。欠平衡钻井施工设

12、计书中应制定确保作业安全、防止井喷平衡钻井施工设计书中应制定确保作业安全、防止井喷、井喷失控或着火的安全措施。、井喷失控或着火的安全措施。1111、对探井、预探井、资料井应采用地层压力随钻检(监、对探井、预探井、资料井应采用地层压力随钻检(监)测技术;绘制本井预测地层压力梯度曲线、设计钻井)测技术;绘制本井预测地层压力梯度曲线、设计钻井液密度曲线、液密度曲线、dcdc指数随钻监测地层压力梯度曲线和实际指数随钻监测地层压力梯度曲线和实际钻井液密度曲线,根据监测和实钻结果,及时调整钻井钻井液密度曲线,根据监测和实钻结果,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液密度。第9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二、钻井井控相关设

13、计规范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1212、在调整区钻井,甲方应提供邻井注水、注气(汽、在调整区钻井,甲方应提供邻井注水、注气(汽)井分布及注入情况,提供分层动态压力数据;以)井分布及注入情况,提供分层动态压力数据;以正钻井井眼轨迹为中心,半径正钻井井眼轨迹为中心,半径300m300m范围内与设计井范围内与设计井钻遇层相对应的所有井,在钻达该层前钻遇层相对应的所有井,在钻达该层前48h48h,由甲,由甲方落实相应的停注、泄压和停抽等措施,直到相应方落实相应的停注、泄压和停抽等措施,直到相应层位套管固井候凝完为止。层位套管固井候凝完为止。1313、完井转入原钻机试油(气)时,设计人员要对试、完井转入

14、原钻机试油(气)时,设计人员要对试油队、钻井队进行技术交底;射孔、测试、起下油油队、钻井队进行技术交底;射孔、测试、起下油管、换装井口等作业都必须有防喷、防火、防毒安管、换装井口等作业都必须有防喷、防火、防毒安全措施,并纳入试油(气)设计中。全措施,并纳入试油(气)设计中。第10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三、井控管理基本制度三、井控管理基本制度井控工作安全检查制度。井控工作安全检查制度。井控工作安全例会制度。井控工作安全例会制度。井控培训取证制度。井控培训取证制度。( (取证岗位要求:平台经理、取证岗位要求:平台经理、正副队长、党支部书记、钻井工程师正副队长、党支部书记、钻井工程师、技术员、

15、安技术员、安全员、钻井技师、大班司钻、泥浆工程师、司机长全员、钻井技师、大班司钻、泥浆工程师、司机长、正副司钻和井架工。、正副司钻和井架工。“硫化氢防护技术培训证书硫化氢防护技术培训证书”取证岗位要求:在含硫化氢区域从事钻井的所有取证岗位要求:在含硫化氢区域从事钻井的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现场工作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 )井控设备管理制度。井控设备管理制度。第11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三、井控管理基本制度三、井控管理基本制度开工检查验收制度。开工检查验收制度。井控及硫化氢防护演习制度。井控及硫化氢防护演习制度。钻井队按钻进、起下钻井队按钻进、起下钻杆、起下钻铤、空井时发生溢流的

16、四种工况分岗钻杆、起下钻铤、空井时发生溢流的四种工况分岗位、按程序定期(正常情况下,每班每月每种工况位、按程序定期(正常情况下,每班每月每种工况不少于不少于1 1次,确保每口井至少次,确保每口井至少1 1次)进行防喷演习;次)进行防喷演习;钻开油气层钻开油气层100m100m前,应进行由全体人员参加的防喷前,应进行由全体人员参加的防喷演习,不合格不得打开油气层。目的层钻进期间,演习,不合格不得打开油气层。目的层钻进期间,作业班每月不少于作业班每月不少于1 1次(确保每口井至少次(确保每口井至少1 1次)不同次)不同工况下的防喷演习。工况下的防喷演习。第12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三、井控管

17、理基本制度三、井控管理基本制度井喷及硫化氢泄漏事故报告制度。井喷及硫化氢泄漏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井喷或硫化发生井喷或硫化氢泄漏,应立即逐级上报。重大井喷、井喷失控或氢泄漏,应立即逐级上报。重大井喷、井喷失控或硫化氢泄漏事故,应立即上报油田应急指挥中心办硫化氢泄漏事故,应立即上报油田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同时报业主方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油田在公室,同时报业主方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油田在4h4h内上报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发生井喷内上报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发生井喷、井喷失控或硫化氢中毒事故,事故单位应按应急、井喷失控或硫化氢中毒事故,事故单位应按应急预案要求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施

18、工单位预案要求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收集资料,保持通讯联络和现场道路畅应安排专人收集资料,保持通讯联络和现场道路畅通。通。防火防爆、防硫化氢中毒制度。防火防爆、防硫化氢中毒制度。具体执行具体执行SY/T5225SY/T5225、SY/T5087SY/T5087、SY/T6610SY/T6610、SY/T6137SY/T6137、SY/T6277SY/T6277和和Q/SHS003Q/SHS003等标准。等标准。第13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四、钻井施工井控管理要求四、钻井施工井控管理要求1 1、油气井钻井施工按设计和井控规定要求安装井控装、油气井钻井施工按设计和井控

19、规定要求安装井控装置,油气开发井井控装置可在打开油气层前安装。置,油气开发井井控装置可在打开油气层前安装。2 2、钻前井场及井场道路布置应能满足井喷或硫化氢溢、钻前井场及井场道路布置应能满足井喷或硫化氢溢出时人员和设备撤离的要求。出时人员和设备撤离的要求。第14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四、钻井施工井控管理要求四、钻井施工井控管理要求3 3、含硫化氢区域或新探区钻井施工,钻井队应按以下标、含硫化氢区域或新探区钻井施工,钻井队应按以下标准配备气防设施,做到每人都会熟练使用、维护和检准配备气防设施,做到每人都会熟练使用、维护和检查。查。配备配备1515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另配一定数量的公套正压式

20、空气呼吸器,另配一定数量的公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配备充气机配备充气机1 1台,大功率报警器台,大功率报警器1 1套,备用气瓶不套,备用气瓶不少于少于5 5个个按按1 1个班次实际人数配备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个班次实际人数配备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配备固定式硫化氢监测报警仪配备固定式硫化氢监测报警仪1 1台,探头分别安装台,探头分别安装在钻台上、钻台下圆井、振动筛、泥浆罐处和房在钻台上、钻台下圆井、振动筛、泥浆罐处和房区等部位区等部位高压气井应配备量程为高压气井应配备量程为1000ppm1000ppm硫化氢监测仪硫化氢监测仪2 2套套。第15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四、钻井施工井控

21、管理要求四、钻井施工井控管理要求4 4、开钻前钻井队技术人员应向钻井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开钻前钻井队技术人员应向钻井现场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地质、工程、井控装置、井控措施、应急预案进行地质、工程、井控装置、井控措施、应急预案和防硫化氢设施等技术措施交底,明确职责和分工和防硫化氢设施等技术措施交底,明确职责和分工,并提出具体措施。,并提出具体措施。5 5、含硫化氢区域或新探区钻井作业,应建立该井应急、含硫化氢区域或新探区钻井作业,应建立该井应急预案,并报当地县、乡政府审查或备案。钻至油气预案,并报当地县、乡政府审查或备案。钻至油气层前层前100m100m,应将可能钻遇硫化氢层位的时间及危害,应将可能钻

22、遇硫化氢层位的时间及危害、安全事项、撤离程序等告知、安全事项、撤离程序等告知3 3公里范围内人员。公里范围内人员。第16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四、钻井施工井控管理要求四、钻井施工井控管理要求6 6、钻开油气层审批制度。钻入油气层、钻开油气层审批制度。钻入油气层100m100m之前,由钻之前,由钻井队(平台)井控小组按验收标准组织自查自改;井队(平台)井控小组按验收标准组织自查自改;按相关规定向主管部门提出钻开油气层申请,经检按相关规定向主管部门提出钻开油气层申请,经检查验收合格并获批准后方可钻开油气层。严禁未经查验收合格并获批准后方可钻开油气层。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决定钻开高含硫化氢油气层。

23、审批擅自决定钻开高含硫化氢油气层。7 7、坐岗观察制度。开发井从打开油气层前、坐岗观察制度。开发井从打开油气层前100m100m,探井,探井从安装防喷器到完井应有专人从安装防喷器到完井应有专人24h24h坐岗监测钻井液坐岗监测钻井液液面变化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液面变化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第17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四、钻井施工井控管理要求四、钻井施工井控管理要求8 8、实行干部、实行干部24h24h值班制度。开发井从打开油气层前值班制度。开发井从打开油气层前100m100m,探井从安装防喷器到完井均应有干部跟班作业。,探井从安装防喷器到完井均应有干部跟班作业。9 9、浅层气井、高产高

24、压油气井应制定井控安全特别措施、浅层气井、高产高压油气井应制定井控安全特别措施。1010、裸眼井中途测试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井控措、裸眼井中途测试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井控措施。尤其在高压含硫气层测试时,应采用抗硫油管。施。尤其在高压含硫气层测试时,应采用抗硫油管。对高压、高产井测试时,应准备充足的压井材料和设对高压、高产井测试时,应准备充足的压井材料和设备,以满足正反循环压井需要,避免发生井下复杂情备,以满足正反循环压井需要,避免发生井下复杂情况和井喷失控事故。况和井喷失控事故。第18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四、井控装置的管理四、井控装置的管理1 1、钻开油气层前、钻开油气层前50

25、m50m100m100m,井队每班应对井控装置检查:,井队每班应对井控装置检查:防喷器控制系统压力防喷器控制系统压力: :蓄能器压力蓄能器压力17.5 MPa17.5 MPa21MPa21MPa、管汇压力、管汇压力10.5MPa10.5MPa,环形防喷器压力,环形防喷器压力10.5MPa,10.5MPa,气源压力气源压力0.6MPa0.6MPa0.8MPa0.8MPa;防喷器控制系统各控制手柄与设备实际位置一致;防喷器控制系统各控制手柄与设备实际位置一致;防喷器控制系统油箱的油量达到要求防喷器控制系统油箱的油量达到要求, ,各控制管汇不漏油;各控制管汇不漏油;防喷器操作手柄、节流压井管汇各闸门

26、挂牌正确防喷器操作手柄、节流压井管汇各闸门挂牌正确, ,标明关井极标明关井极限套压;限套压;井口装置、节流压井管汇及控制系统清洁卫生,周围无障碍物井口装置、节流压井管汇及控制系统清洁卫生,周围无障碍物钻井液净化、搅拌、加重设备良好;钻井液净化、搅拌、加重设备良好;方钻杆旋塞阀灵活、好用;方钻杆旋塞阀灵活、好用;节流、压井管汇必须保持畅通(防冻措施可靠);节流、压井管汇必须保持畅通(防冻措施可靠);第19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四、井控装置的管理四、井控装置的管理2 2、电测或完井作业前应活动、电测或完井作业前应活动1 1次防喷器。次防喷器。3 3、钻井队井控装置日常维护保养分工、钻井队井控

27、装置日常维护保养分工司司 钻:司钻控制台、液控箱;钻:司钻控制台、液控箱;副司钻:远程控制台、液控管线;副司钻:远程控制台、液控管线;井架工:井口装置、节流管汇、压井管汇;井架工:井口装置、节流管汇、压井管汇;泥浆工:液面监测仪器、仪表、加重装置、加重钻泥浆工:液面监测仪器、仪表、加重装置、加重钻井液、加重材料;井液、加重材料;场地工:液气分离器、钻井液除气器;场地工:液气分离器、钻井液除气器;内钳工:报警装置;内钳工:报警装置;外钳工:内防喷工具。外钳工:内防喷工具。第20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五、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验收五、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验收1 1、地质录井人员

28、应加强地层对比,及时提出可靠的地、地质录井人员应加强地层对比,及时提出可靠的地质预报,尤其是复杂调整区块和高压油气层前标识质预报,尤其是复杂调整区块和高压油气层前标识层的预报。重点井进入油气层前层的预报。重点井进入油气层前50m50m100m100m,应按,应按照下步钻井的设计中的最高钻井液密度值,对裸眼照下步钻井的设计中的最高钻井液密度值,对裸眼地层进行承压能力检验,以满足井控要求。地层进行承压能力检验,以满足井控要求。2 2、施工调整井的钻井队应指定专人检查邻井注水、注、施工调整井的钻井队应指定专人检查邻井注水、注气(汽)井停注、泄压执行情况,并及时向上级主气(汽)井停注、泄压执行情况,并

29、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情况。管部门反馈情况。3 3、钻井队技术人员向钻井现场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工程、钻井队技术人员向钻井现场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工程、地质、钻井液、井控装置、气防设施和井控措施、地质、钻井液、井控装置、气防设施和井控措施等方面的交底,并提出具体要求。等方面的交底,并提出具体要求。第21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五、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验收五、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验收4 4、以班为单位,落实井控责任制。作业班每班每月应、以班为单位,落实井控责任制。作业班每班每月应进行不少于进行不少于1 1次不同工况的防喷演习,各班组应能次不同工况的防喷演习,各班组应能正确、熟练地完成

30、各种工况的开、关井操作。钻进正确、熟练地完成各种工况的开、关井操作。钻进和空井状态应在和空井状态应在3min3min内正确控制井口,起下钻作业内正确控制井口,起下钻作业状态应在状态应在5mim5mim内正确控制井口,并将演习情况记录内正确控制井口,并将演习情况记录于于“防喷演习记录表防喷演习记录表”中。此外,在各次开钻前,中。此外,在各次开钻前,特殊作业(取心、测试、完井作业等)前,都应进特殊作业(取心、测试、完井作业等)前,都应进行防喷演习,达到合格要求。行防喷演习,达到合格要求。5 5、钻井队组织全体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防火演习,含硫、钻井队组织全体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防火演习,含硫地区钻井还应进

31、行防硫化氢演习并做好记录,检查地区钻井还应进行防硫化氢演习并做好记录,检查落实各方面预防措施。落实各方面预防措施。第22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五、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验收五、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验收6 6、建立、建立“坐岗制度坐岗制度”,定岗位、定点观察溢流显示和,定岗位、定点观察溢流显示和循环池液面变化,定时将观察情况记录于坐岗观察循环池液面变化,定时将观察情况记录于坐岗观察班报表中班报表中各种工况的坐岗分工:各种工况的坐岗分工:正常钻进正常钻进井架工或场地工井架工或场地工起下钻作业起下钻作业泥浆工或地质工泥浆工或地质工电测(空井时)电测(空井时)井架工、场地工井架工、

32、场地工下套管及固井作业下套管及固井作业泥浆工、场地工泥浆工、场地工固井候凝期固井候凝期放压人员、泥浆工放压人员、泥浆工7 7、强化钻井队干部在生产作业区、强化钻井队干部在生产作业区24h24h轮流值班制度,轮流值班制度,负责检查、监督各岗位,严格执行井控岗位责任制负责检查、监督各岗位,严格执行井控岗位责任制,发现问题立即组织整改。,发现问题立即组织整改。第23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五、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验收五、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验收8 8、钻井队应按验收标准进行自查自改、钻井队应按验收标准进行自查自改, ,通过全面自检通过全面自检,确认准备工作就绪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汇

33、报自检,确认准备工作就绪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自检情况,并申请检查验收。情况,并申请检查验收。9 9、检查验收组由钻井公司和油田相关部门有关人员组、检查验收组由钻井公司和油田相关部门有关人员组成成, ,按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由钻井公司向上级主管按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由钻井公司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由甲方组织油田相关部门进行验收,检部门申请,由甲方组织油田相关部门进行验收,检查验收情况记录于查验收情况记录于“钻开油气层检查验收证书钻开油气层检查验收证书”中中。1010、检查验收中,如存在井控隐患,当场下达、检查验收中,如存在井控隐患,当场下达“井控井控停钻通知书停钻通知书”,钻井队按,钻井队按“井控停

34、钻通知书井控停钻通知书”的要的要求限期整改。检查验收组复查合格并经检查人员和求限期整改。检查验收组复查合格并经检查人员和施工方在检查验收书上签字,验收方负责人签发施工方在检查验收书上签字,验收方负责人签发“钻开油气层批准书钻开油气层批准书”后,方可钻开油气层。后,方可钻开油气层。第24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五、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验收五、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验收1111、严格执行油气层、严格执行油气层“七不钻开七不钻开”规定规定未严格执行井控设计;未严格执行井控设计;未执行钻开油气层申报审批制度;未执行钻开油气层申报审批制度;未按要求储备重泥浆和加重材料;未按要求储备重泥

35、浆和加重材料;井控装备未按要求试压或试压不合格;井控装备未按要求试压或试压不合格;井控装备及加重装置不能满足关井和压井要求井控装备及加重装置不能满足关井和压井要求;内防喷工具配备不齐全或失效;内防喷工具配备不齐全或失效;井控监测仪器仪表、辅助设施及安全防护设施井控监测仪器仪表、辅助设施及安全防护设施未配备或配备不齐全。未配备或配备不齐全。 第25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1 1、钻井队应严格按工程设计选择钻井液类型和密度值。、钻井队应严格按工程设计选择钻井液类型和密度值。采用地层压力预测和监测技术,做好地层压力监测工采用地层压力预测

36、和监测技术,做好地层压力监测工作,掌握地层压力变化。探井钻进中工程与地质相结作,掌握地层压力变化。探井钻进中工程与地质相结合进行随钻压力检测,当发现设计与实际不相符合时合进行随钻压力检测,当发现设计与实际不相符合时,应按审批程序及时申报,经批准后才能修改。但若,应按审批程序及时申报,经批准后才能修改。但若遇紧急情况,钻井队可先处理,再及时上报。遇紧急情况,钻井队可先处理,再及时上报。2 2、钻开油气层后,每次起钻完对闸板防喷器开关一次,、钻开油气层后,每次起钻完对闸板防喷器开关一次,确保其灵活可靠。进入油气层时,井口旁必须挂有标确保其灵活可靠。进入油气层时,井口旁必须挂有标有地层破裂压力值的压

37、力警示牌。有地层破裂压力值的压力警示牌。3 3、认真选好、用好钻头,尽量减少在油气层钻进中的起、认真选好、用好钻头,尽量减少在油气层钻进中的起下钻作业次数。下钻作业次数。第26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4 4、专人坐岗观察井口溢流显示和钻井液液面变化,发现、专人坐岗观察井口溢流显示和钻井液液面变化,发现溢流、井漏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溢流、井漏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5 5、提高钻井液密度时,必须均匀加重,每循环周以提高、提高钻井液密度时,必须均匀加重,每循环周以提高0.02 g/cm30.02 g/cm30.03g/cm30.03g/c

38、m3为宜。在加重时应注意调整好为宜。在加重时应注意调整好钻井液的其它性能。钻井液的其它性能。6 6、需要泡油、混油或加入其它低密度处理剂之前,必须、需要泡油、混油或加入其它低密度处理剂之前,必须以钻井液密度的下降值进行计算,严格控制混入速度以钻井液密度的下降值进行计算,严格控制混入速度和密度降低幅度,保证循环周内井底压力不低于裸眼和密度降低幅度,保证循环周内井底压力不低于裸眼井段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否则应同时加重。井段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否则应同时加重。第27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7 7、每只钻头入井开始钻进前以及每日白班开始钻进前

39、以、每只钻头入井开始钻进前以及每日白班开始钻进前以1/21/21/31/3正常排量测正常排量测1 1次低泵速循环压力,并做好泵冲次低泵速循环压力,并做好泵冲数、排量、循环压力记录。当钻井液性能或钻具组合数、排量、循环压力记录。当钻井液性能或钻具组合发生较大变化时应补测。发生较大变化时应补测。8 8、下列情况需进行短程起下钻检查油气侵和溢流:、下列情况需进行短程起下钻检查油气侵和溢流:钻开油气层后第一次起钻前;钻开油气层后第一次起钻前;溢流压井后起钻前;溢流压井后起钻前;钻开油气层井漏堵漏后或尚未完全堵住起钻前;钻开油气层井漏堵漏后或尚未完全堵住起钻前;钻进中曾发生严重油气侵但未溢流起钻前;钻进

40、中曾发生严重油气侵但未溢流起钻前;钻头在井底连续长时间工作后中途需短起下钻前钻头在井底连续长时间工作后中途需短起下钻前;需长时间停止循环进行其他作业(电测、下套管需长时间停止循环进行其他作业(电测、下套管或油管、中途测试等)起钻前。或油管、中途测试等)起钻前。第28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9 9、短程起下钻的两种基本作法、短程起下钻的两种基本作法一般情况下试起一般情况下试起1010柱柱1515柱钻杆,再下入井底循环柱钻杆,再下入井底循环1 1周,周,钻井液无油气侵,可正式起钻。钻井液发生油气侵,钻井液无油气侵,可正式起钻。钻井液发

41、生油气侵,应循环排出受侵钻井液,测出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油应循环排出受侵钻井液,测出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油气上窜安全时间,如起下钻所需时间不超过油气上窜气上窜安全时间,如起下钻所需时间不超过油气上窜安全时间,可起钻;否则应先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安全时间,可起钻;否则应先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重新测出油气上窜速度,再决定能否起钻。重新测出油气上窜速度,再决定能否起钻。特殊情况时(井下情况复杂需要起钻或需要长时间停泵循特殊情况时(井下情况复杂需要起钻或需要长时间停泵循环时),将钻具起至套管鞋内或安全井段,停泵观察环时),将钻具起至套管鞋内或安全井段,停泵观察1 1个起下钻时间或需要停泵循环时间,再下回井

42、底循环个起下钻时间或需要停泵循环时间,再下回井底循环1 1周,测出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油气上窜安全时间,起周,测出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油气上窜安全时间,起下钻时间应在油气上窜安全时间内,实际停泵时间不下钻时间应在油气上窜安全时间内,实际停泵时间不能超过油气上窜安全时间,否则应采取措施方能起钻能超过油气上窜安全时间,否则应采取措施方能起钻。第29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1010、起、下钻中防止溢流、井喷的技术措施、起、下钻中防止溢流、井喷的技术措施保持钻井液有良好的造壁性和流变性。保持钻井液有良好的造壁性和流变性。起钻前充分循环井内钻井

43、液,使其性能均匀,进出口起钻前充分循环井内钻井液,使其性能均匀,进出口密度差不超过密度差不超过0.02g/cm30.02g/cm3起钻应连续或每起钻杆起钻应连续或每起钻杆3 3柱、加重钻杆柱、加重钻杆2 2柱、钻铤柱、钻铤1 1柱向柱向环空灌满钻井液,并作好坐岗记录,及时发现、报告环空灌满钻井液,并作好坐岗记录,及时发现、报告异常情况异常情况钻头在油气层中和油气层顶部以上钻头在油气层中和油气层顶部以上300m300m井段内起钻速井段内起钻速度不得超过度不得超过0.5m/s0.5m/s第30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1010、起、下钻

44、中防止溢流、井喷的技术措施、起、下钻中防止溢流、井喷的技术措施在疏松地层,特别是造浆性强的地层,遇阻划眼时应在疏松地层,特别是造浆性强的地层,遇阻划眼时应保持足够的排量,防止钻头泥包保持足够的排量,防止钻头泥包起钻完应及时下钻,在安全的情况下应多下钻具,不起钻完应及时下钻,在安全的情况下应多下钻具,不得空井检修设备。如起钻中途检修设备时间较长,应得空井检修设备。如起钻中途检修设备时间较长,应下钻到井底循环至少下钻到井底循环至少1 1周,正常后再起钻周,正常后再起钻每下每下1010根根244.5mm244.5mm及以上尺寸套管,或每下及以上尺寸套管,或每下2020根根244.5mm244.5mm

45、以下尺寸套管,应向套管内灌满钻井液,方以下尺寸套管,应向套管内灌满钻井液,方能继续下套管,油气显示活跃时应加密灌钻井液能继续下套管,油气显示活跃时应加密灌钻井液下钻发生堵水眼,应首先向钻具内灌满钻井液下钻发生堵水眼,应首先向钻具内灌满钻井液第31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1111、发现气侵应及时排除,气侵钻井液未经排气不得重新、发现气侵应及时排除,气侵钻井液未经排气不得重新注入井内。注入井内。1212、若需对气侵钻井液加重,应在对气侵钻井液排完气后、若需对气侵钻井液加重,应在对气侵钻井液排完气后停止钻进的情况下进行,严禁边钻进边加重

46、。停止钻进的情况下进行,严禁边钻进边加重。第32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1313、加强溢流预兆及溢流显示的观察,做到及时发现溢流、加强溢流预兆及溢流显示的观察,做到及时发现溢流。施工井从表层套管鞋开始到完井,要有专人负责监。施工井从表层套管鞋开始到完井,要有专人负责监测钻井液液面变化情况,正常钻进(包括循环泥浆)测钻井液液面变化情况,正常钻进(包括循环泥浆)至少每至少每2020分钟监测记录一次。起下钻杆每分钟监测记录一次。起下钻杆每3 3柱监测一次柱监测一次,起下加重钻杆每,起下加重钻杆每2 2柱监测一次,起下钻铤每柱监测一次,起

47、下钻铤每1 1柱监测柱监测一次,空井(或其它)至少每一次,空井(或其它)至少每1h1h监测一次。将观察情监测一次。将观察情况记录于况记录于“起下钻坐岗观察班报表和起下钻坐岗观察班报表和“钻进坐岗观察钻进坐岗观察班报表班报表”中,遇特殊情况应加密观察。发现溢流、井中,遇特殊情况应加密观察。发现溢流、井漏及油气显示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司钻。漏及油气显示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司钻。第33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1414、钻进中发生井漏应将钻具提离井底,方钻杆提出、钻进中发生井漏应将钻具提离井底,方钻杆提出转盘,以便关井观察。采取定时、

48、定量反灌钻井液转盘,以便关井观察。采取定时、定量反灌钻井液的措施保持井内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平衡,防止发的措施保持井内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平衡,防止发生溢流,其后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井漏。生溢流,其后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井漏。第34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六、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1515、电测、固井、中途测试应做好如下井控防喷工作、电测、固井、中途测试应做好如下井控防喷工作:电测前井内情况应正常、稳定;若时间长,应电测前井内情况应正常、稳定;若时间长,应考虑中途通井循环再电测考虑中途通井循环再电测下套管前,应换装与套管尺寸相同的防喷器半下套管前,应换装与套管尺寸相同

49、的防喷器半封闸板;固井全过程(起钻、下套管、固井)封闸板;固井全过程(起钻、下套管、固井)应保证井内压力平衡,尤其防止固井候凝期间应保证井内压力平衡,尤其防止固井候凝期间因水泥浆失重造成井内压力平衡的破坏,甚至因水泥浆失重造成井内压力平衡的破坏,甚至井喷井喷中途测试和先期完成井,在进行作业以前观察中途测试和先期完成井,在进行作业以前观察1 1个作业期时间;起、下钻杆或油管应在井口个作业期时间;起、下钻杆或油管应在井口装置符合安装、试压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装置符合安装、试压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第35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七、报废井井控管理要求七、报废井井控管理要求1 1、封堵报废井施工作业应有

50、施工设计,并按程序进行、封堵报废井施工作业应有施工设计,并按程序进行审批。作业前应进行压井,待井内液柱压力平稳后审批。作业前应进行压井,待井内液柱压力平稳后方可进行其它作业。一般报废井应打水泥封堵。方可进行其它作业。一般报废井应打水泥封堵。2 2、已封堵的井口套管接头应露出地面,并用厚度不低、已封堵的井口套管接头应露出地面,并用厚度不低于于10mm10mm的圆形钢板焊牢,钢板面上应用焊痕标注井的圆形钢板焊牢,钢板面上应用焊痕标注井号和封堵日期。号和封堵日期。3 3、对已完成封堵的报废井,每年至少应巡回检查一次、对已完成封堵的报废井,每年至少应巡回检查一次,并记录相关巡井资料。建立报废井的各项基

51、础资,并记录相关巡井资料。建立报废井的各项基础资料,实行动态管理。料,实行动态管理。 第36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1212、在调整区钻井,甲方应提供邻井注水、注气(汽、在调整区钻井,甲方应提供邻井注水、注气(汽)井分布及注入情况,提供分层动态压力数据;以)井分布及注入情况,提供分层动态压力数据;以正钻井井眼轨迹为中心,半径正钻井井眼轨迹为中心,半径300m300m范围内与设计井范围内与设计井钻遇层相对应的所有井,在钻达该层前钻遇层相对应的所有井,在钻达该层前48h48h,由甲,由甲方落实相应的停注、泄压和停抽等措施,直到相应方落实相应的停注

52、、泄压和停抽等措施,直到相应层位套管固井候凝完为止。层位套管固井候凝完为止。1313、完井转入原钻机试油(气)时,设计人员要对试、完井转入原钻机试油(气)时,设计人员要对试油队、钻井队进行技术交底;射孔、测试、起下油油队、钻井队进行技术交底;射孔、测试、起下油管、换装井口等作业都必须有防喷、防火、防毒安管、换装井口等作业都必须有防喷、防火、防毒安全措施,并纳入试油(气)设计中。全措施,并纳入试油(气)设计中。第37页/共43页井控管理井控管理三、井控管理基本制度三、井控管理基本制度井喷及硫化氢泄漏事故报告制度。井喷及硫化氢泄漏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井喷或硫化发生井喷或硫化氢泄漏,应立即逐级上报。重大井喷、井喷失控或氢泄漏,应立即逐级上报。重大井喷、井喷失控或硫化氢泄漏事故,应立即上报油田应急指挥中心办硫化氢泄漏事故,应立即上报油田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同时报业主方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油田在公室,同时报业主方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油田在4h4h内上报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发生井喷内上报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发生井喷、井喷失控或硫化氢中毒事故,事故单位应按应急、井喷失控或硫化氢中毒事故,事故单位应按应急预案要求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施工单位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