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专题复习模拟演练: 地球和地球仪一、选择题1. (2017?襄阳)关于经纬网图(图1)的叙述,正确的是()a. m点位于 n点的西北方向b. m点位于热带, n点位于东半球c. 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d. 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短夜长【答案】 c 【解析】【分析】利用经纬网来判读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m点位 n点的东北方向,故a选项错误;热带的范围是23.5n23.5s(南、北回归线之间) ,m点的纬度为40n,位于北温带,东、西半球的界线是由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n点的经度为160e,正处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既不属于东半球,也不
2、属于西半球,故b选项错误;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即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故d选项错误;030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m点的纬度是40n,属于中纬度,p点的纬度为 0,属于低纬度,故本题选c。2. (2017通辽)读甲、乙、丙、丁四幅经纬网图,完成小题。(1) 某地(28n,85e)在 2015 年曾发生8 1 级地震, 甲、 乙、丙、丁四图中, 能准确显示震中位置的是()a. b. c. d. (2)如果甲、乙、丙、丁四图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 甲图b. 乙图c. 丙图d. 丁图【答案】( 1)b (2)d 【解析】【分析】(1)在经纬
3、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图中的经纬度为28n,85e,故选b。( 2)从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可以看出,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从四幅图所跨经纬度范围比较得知,范围最大的是丁地,所以比例尺应最小,故选d。3. 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 b. c. d. 【答案】 c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
4、道以北叫做北半球,以南叫做南半球。北半球越向北纬度越大,南半球越向南度数越大,四个选项中位于南半球有a、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 度和东经160 度,西经20 度到东经 160 度之间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四个选项中位西半球有c、d;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极圈以内,四个选项中c、b位于极圈内,综上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是c。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虽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4.1519 年 9 月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环球航行,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因卷入当地的部族纠纷而遇难;船员们在他死后继续航行,于1522 年 9 月
5、回到欧洲,首次完成了人类环球航行的壮举。下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麦哲伦船队的这次航行证明了()a. 天圆地方b. 天如斗笠,地如棋盘c. 陆地是中心,大海是陆地的边缘d. 地球是个球体(2)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中航行的大致方向是()a. 向东北b. 向西北c. 向西南d. 向东南(3)麦哲伦遇难的地点位于()a. 低纬度地区b. 中纬度地区c. 高纬度地区d. 极地地区【答案】( 1)d (2)b (3)a 【解析】【分析】(1)麦哲伦船队的这次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2)读图可知,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中航行的大致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方向航行。(3)根据题意可知,麦哲
6、伦遇难的地点在菲律宾群岛,大约的纬度是030,为低纬度地区。故答案为:( 1)d;( 2)b;( 3)a。【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发现过程、方向的判别、高中低纬度的划分,难度不大,把握相关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5. 读经纬网示意图(见图),回答小题(1)关于图中各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a(0,20w )b. b(20n,60e)c. d(0,20w )d. e(60s,60 e)(2)关于图中各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a. b 点在 a 点的东北方向b. c 点在 a点的西南方向c. d 点在 b 点的正东方向d. e 点在 d点的东北方向(3)图中 a、b、c、d、e 五个
7、地点,看不到阳光直射现象的地点有()a. a、c 两地b. a、c、e 三地c. a、b、c 三地d. c、e 两地【答案】( 1)a (2)d (3)d 【解析】【分析】(1)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 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读图可知,图中各点的经纬度为:a(0,20w ), b(20n
8、,60w ), d(0,20e), e(60n,60 e), a对, bcd错。(2)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其中指向北极的一方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相反的方向为西方;读图可以看出:b 点在 a 点的西北方向,c 点在 a 点的正北方向,d点在 b 点的东南方向,e 点在 d 点的东北方向,d对, abc错。(3)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 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66.5, 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90,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图中a、b、c、d、e 五个地点,
9、看不到阳光直射现象的地点有c、e 两地, d对, abc错。故答案为:( 1)a;( 2)d;( 3)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上坐标位置的判定、方向的判读、五带的划分,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解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6. 下图是小月在网上查到的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的几幅图,顺序已乱,请帮她正确排序()a. b. c. d. 【答案】 b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属于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7.
10、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 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b. 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c. 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d. 此时,光线直射北回归线(2)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a. 四季变化b. 五带的形成c. 昼夜交替d. 影子长短的变化【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面对地球仪时,应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故a不正确;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时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故b正确;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灯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
11、半,故c不正确;读图可知,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北极圈以内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 d不正确。(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结合图示得知,此实验能较好的演示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现象。故答案为:( 1)b;( 2)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的特点,与地球公转对比记忆较好,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8. 人类对地球的形状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因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类对地球面貌的认知进入到图(a)中()a. 阶段b. 阶段c. 阶段d. 阶段(2)从
12、任何角度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如图中所示),地球都是一颗蓝色星球,因为()a. 每个半球上的陆地面积都大于海洋b. 世界上的每个大洲都被海洋包围c. 地球表面大约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d. 世界海洋面积大约占全球的50% (3)读图( b) ,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答案】( 1)b (2)c (3)b 【解析】【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是天圆地方说,再是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后来的卫星照片。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是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伟大发现,但由于那时候没有
13、更先进的设备,只能认为地球是个正球体,而没有认识到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b正确。从任何角度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地球都是一颗蓝色星球,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超过陆地面积,故c正确。读图( b),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先进入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后进入太平洋,又进入印度洋,最后又回到大西洋,故b正确。故答案为:( 1)b;( 2)c;( 3)b。【点评】( 1)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牢记即可。(2)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3)本题考查四大洋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9
14、. 仔细判读经纬网图,右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 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b. 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c. 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d. 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答案】 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小红站在40w 经线上,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故a错误;b.小刚站在0纬线上,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b正确;c.小兰所在的地方位于热带,气候终年炎热,故c错误;d.小明站在40n 纬线上,位于北温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五带的划分、综合性较强。读图理
15、解解答即可。10. 一艘邮轮地出发,经过地和地,到达地,根据下图,回答小题。(1)邮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a. 东经 130,北纬10b. 东经 150,南纬30c. 西经 130,南纬10d. 东经 150,北纬30(2)邮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a. b. c. d. (3)图中地位于地的()a. 正西方向b. 正东方向c. 西北方向d. 东南方向(4)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 昼夜现象b. 昼夜交替现象c. 四季变化d. 昼夜长短变化【答案】( 1)a (2)c (3)a (4)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6、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人们把赤道定为0 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 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 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度,在 0 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 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 ),度数向西越来越大。读图可知,图中邮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东经130,北纬10。故 a正确。(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 160e 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 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图中地的经度是130e,地的经度是140e,地的经度是16
17、0e,地的经度是 180。即位于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地。故c正确。(3)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地位于地的正西方向。故a正确。(4)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产生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故b正确。故答案为:( 1)a;( 2)c;( 3)a;( 4)b。【点评】( 1)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读,熟练掌握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本题考查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8、4)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11. 关于经纬网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m点位 n点的西北方向b. m点位于热带, n点位于东半球c. 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d. 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短夜长【答案】 c 【解析】【分析】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我们通常以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
19、东西半球,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 20w 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30、60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地区,030为低纬度地区; 3060为中纬度地区; 6090为高纬度地区。据图可知:m点位于 n点的东北方向; m 点位于温带,n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夜等长。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既有在经纬网上判别方向,又有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的知识,学生综合理解,在日常学习中多联系此类型题。12. 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计算以下两题。(1)r点的经度是()a. 20owb. 16
20、0oec. 110owd. 60oe(2)y点(东五区)与“北京时间”相差几个小时()a. 3 b. 5c. 2 d. 1 【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及区时的计算,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 160e 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 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左边是西半球,右边的东半球。因此可以判断,左图中左侧的经线是160e,右侧的经线是 20w 。 r点所在的经线位于160和 20w 的中间,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可知,r点的经度是110ow 。故 c正确。(2)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
21、差一小时,往东每跨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往西每跨一个时区减一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东加西减。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y点在东五区,因此y点(东五区)与“北京时间”相差3个小时。故a正确。故答案为:( 1)c;( 2)a。【点评】( 1)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及经度的变化规律,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2)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理解解答即可。13. 从赤道某点向北行1000 千米,再向东行1000 千米,再向南行1000 千米,最后向西行100 千米,则回到原点的()a. 正东b. 正西c. 西北d. 与原出发点重合【答案】 a 【解析】【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
22、相交的弧线,也叫子午线,都是半圆形,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都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条纬线之间的间隔始终相等。根据题意可知,从赤道某点向北行1000 千米,再向东行 1000 千米,再向南行1000 千米。根据经纬线的特点可知,向正南走的经线和向正北走的经线长度相等,向正东走的纬线比向正西走的纬线要长。因此可知,从赤道某点向北行1000 千米,再向东行1000 千米,再向南行1000 千米,最后向西行100 千米,则回到原点的正东。故a正确。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经纬网地图上判
23、断方向的方法及经纬线的特点,难度解答,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14. (2017?齐齐哈尔)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 北回归线b. 0经线c. 赤道d. 180经线【答案】 c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 20w和 160e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故选: c。【点评】 在地球仪上,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15. 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居住在这里的因纽特人为白种人b. 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和周围的亚洲、欧洲
24、、北美洲c. 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d. 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间是7-8月(2)图中甲的的经纬度是()a. (80n,120e)b. (80n, 150e)c. (80n,150w )d. (80s,60w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居住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为黄种人;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和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北部;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间是7-8 月,因为此时是暖季,并且有极昼现象。故d正确。(2)人们把赤道定为0 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 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
25、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 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度,在 0 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 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 ),度数向西越来越大。读图可知,图中是北极地区,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图中甲的的经纬度是(80n,150w )。故c正确。故答案为:( 1)d;( 2)c。【点评】( 1)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居民、范围、自然环境等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读,熟练掌握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综合题(共5 题;共 45 分)16. (2017?襄阳)读
26、“竖版世界地图”(图5),回答问题。(1)b地的主要人种是_。(2)c国的居民主要要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种语言是_。(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_板块。(4)b地所在国家与c国间的合作称为_。(5)写出 a点的地理坐标 _。【答案】( 1)黑种人(2)英语(3)太平洋(4)南北对话(5)(0,75e)或( 75e,0)【解析】【分析】(1)b地位于非洲南部,属于黑色人种。(2)c国是澳大利亚,据题意可知,使用的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即英语。(3)d地所在的位置时太平洋,所属饭块是太平洋板块。(4)b国所在位置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属于发展中国家,c国是澳大
27、利亚,属于发展中国家,这两个国家的合作属于南北对话。(5)a点所在的纬度是赤道,即0,根据图中所给数据穿过非洲最西部的那条经线是15,由于此经纬位于英国西部,所以为 15w ,与其对应的165经线即为165e,这两条相差180的经线间隔6 个空隙,也就是每个空隙相差30,15w 与 a点的空隙是3 个,即相差90,且 a点位于 15w 的东侧,所以a点经度为75e,故 a点的坐标为:( 0,75 e)。17.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图后填空。(1)写出 a,b两点的经纬度。a_、_; b_、_ a点位于 b点的 _方向。(2)一天中, a,d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这两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带。(
28、3)正午时, d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此时太阳在公转轨道_处(填数字),北极将出现_(极昼或极夜)现象。(4)4 月下旬我们正在进行期中考试,地球将由公转轨道中的_处向 _处运动。宜兴市的白昼将变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填“增加”或“减少”)。【答案】( 1)20n;30w ;40s;0;西北(2)d;热(3);极昼(4);长;增加【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 e表示, 以西为西经, 用符号表示, 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 用符号来表示
29、; 有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30w ,20n;b点的经纬度是0,40s;根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a点位于 b点的西北方向。(2)一天中, a、d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d,这两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3)正午时, d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此时太阳在公转轨道处,北极将出现极昼现象。(4)读图可知,是春分日即3 月 21 日;是夏至日即6 月 22 日;是秋分日即9月 23 日;是冬至日即12月 22 日。 4 月下旬我们正在进行期中考试,地球将由公转轨道中的处向处运动。宜兴市的白昼将变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增加。故答案为:( 1)2
30、0n;30 w ;40s;0;西北;(2)d;热;( 3);极昼;(4);长;增加。【点评】该题以读地球公转图和经纬网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经纬网的判读,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18. 读我国某地某日日历及太阳光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图中的日历填写完整:2017 年_月 22 日_(冬、夏)至。(2)请在右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3)图示时间,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_。站在丙地影子朝向_(南或北)。(4)丙、乙两区面积较大的是_ 。(5)澳大利亚位于北京的_方向。【答案】( 1)6;夏(2)(3)昼长夜短;南(4)丙(5)东南【解析】【分析】本题考
31、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和地区运动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读图可知,此时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 月 22 日。(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如图所示。(3)北京位于北半球,图示时间,即夏至日昼长夜短。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因此站在丙地影子朝向南。(4)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读图可知,丙、乙两区所跨经纬度相同,但丙纬度较低,因此面积较大。(5)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大利亚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故答案为:( 1)6;夏;( 2);( 3)昼长夜短;南;(
32、4)丙;( 5)东南。【点评】( 1)本题考查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属于基础知识,牢记即可。(3)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及影子朝向的变化规律,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本题考查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读实际范围的大小,了解纬线的长度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本题考查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9.a 图所示的国家人口约450 万人,国土面积约27 万平方千米; b 图所示国家人口约127 亿,国土面积约37 万平方千米; c图为世界主要板块分布略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比较 a 图和 b
33、图所示国家的半球位置、人口密度的差异,完成下表内容 东、西半球 人口密度大小图 a _ _ 图 b _ _ (2) a 图和 b 图所示国家均为_ (选填“岛国”“内陆国”), 气候均具有 _ (选填“海洋性”和“大陆性”)特征。(3)a 图所示的国家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结合图c,推断 b 图中所示的国家是否多火山地震,并说明原因。【答案】( 1)西半球;小;东半球;大(2)岛国;海洋性(3)是,该国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日本、新西兰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 160e 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 160e以东为西半球。根据图中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交流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买卖物品合同范本
- 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实验高中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纳雍县鸽子花农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农夫山泉公司劳动合同范本
- 创业投资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公司系统服务合同范本
- 全体村民土地流转合同范本
- 中考英语复习阅读理解-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
-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分析(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隋唐时期
- 【生物】蒸腾作用-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2024)
- 摩根大通金融科技支出
- 《井巷掘进作业》课件
- 银行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TCPIP协议基础》课件
- 2019年大学学术规范测试版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 养老院院长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
- 农村砍树赔偿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