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藏品库区、技术及办公区调研(1楼)_第1页
博物馆之藏品库区、技术及办公区调研(1楼)_第2页
博物馆之藏品库区、技术及办公区调研(1楼)_第3页
博物馆之藏品库区、技术及办公区调研(1楼)_第4页
博物馆之藏品库区、技术及办公区调研(1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藏品库区由藏品库房、缓冲间、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储藏室,管理办公室等部分组成。藏品暂存库用于暂时存放尚未清理、消毒的各类文物、藏品和标本。储藏室用于储藏陈列和保管中使用的橱柜、台座、屏风、支架、版面箱盒、镜框、瓶罐等器具。暂存库、储藏室、鉴赏室、管理办公室都应布置在藏品库房的总门外。藏品库是存放各类文物、藏品和标本的专设房间,又分为一般库房、珍品库及开放库。珍品库是存放各类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一级藏品及保密性藏品、经济价值贵重的专设库房。它的位置要确保藏品的安全,并有严格的保安措施。珍品库及一般藏品库应布置在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内。当收藏对温湿度较敏感的藏品时,应在藏品库区或藏品库房的

2、入口设面积不小于6的缓冲间,主要用以防止藏品在短时间内经受较剧烈的温湿度变化。开放库主要供专业人员参观、查阅用。极少数开放库可布置在陈列区内,对一般观众开放。一切藏品库房严禁向室外直接开门,以保证藏品安全。藏品库区与陈列室、技术用房、研究用房以及管理办公用房之间要有方便的交通联系。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藏品库区藏品库区域有明确的工作管理流线考虑尺度较大的货梯的设置便于展品的运输,但要注意展品防卫的要求展品向各个展厅运输方便,需注意流线交叉问题便于库区空间的管理和防卫藏品库空间应有独立出入口,形成相对独立空间,内部应有便捷流线技术及办公区技术工作室技术工作室(博物馆保护、修复、

3、制作或复制藏品的专门技术用房)和办公用房办公用房鉴定编目室、摄影室、熏蒸消毒室、实验室、修复工场、文物复制室、标本制作室、研究阅览室(实验室、研究室、图书资料室)、行政办公(管理、办公室)、行政库房、消防监视控制中心等。编目室:根据藏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及其外观与实质,加以概述写出卡片,进行分类、编制目录的房间,编目室内可设暂存库。藏品经过编目后即可入库。修复工场:对陶瓷器、铁器、青铜器、漆器等进行修理复原的场所,包括操作室、翻模翻砂浇筑室、烘烤间、材料工具贮藏室、小型文物暂存库及休息室等、应远离陈列室和藏品库房,独立布置、标本制作室:是自然博物馆技术工作室的主体,由解剖室、浸泡室、消毒室

4、、药品器材库及研究工作室组成。实验室:对历史文物、艺术珍品等藏品进行科学保护、年代测定、真伪鉴别等的实验研究空间。研究室:供博物馆内专业研究人员及专业观众进行藏品研究或陈列策划的房间。设计要求v修复加工部分应与保管贮藏部分联系紧密,利于藏品修复或展览制作时藏品的运输。与管理办公部分及学术科研部分也应有一定联系。v管理办公部分可设单独出入口,或与其他内部人员共用出入口。出于对博物馆整体管理和控制的需要,管理办公部分应同时与他各部分均有较为顺畅的联系。v学术研究部分博物馆中的学术研究部分可设独立出入口,也可与其他内部人员共用出入口,视其规模大小而定。与开放库房及修复加工部分应有一定联系。设计要求v

5、1、大、中型博物馆应设置熏蒸消毒室、物理和化学实验室,其位置要方便藏品运送。v2、鉴定室、实验室、修复室、装裱室、文物复制室、标本制作室等用房,宜北向采光,窗地面积不应小于1:4v3、专用的研究阅览室及图书资料库,应有单独的出入口与藏品库区相通。v4、装裱室 的墙面一般作晾画用,应选用硬质、表面平整光滑且无涂层的木板制作。室内应配备工作给排水系统,同时考虑使用加湿机的位置。v5、剥制工场规模应根据生物标本和浸洗池、不积灰的浅色材料,要布置排除剥制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机械设施。流线关系流线关系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城南唐大雁塔西北1km处,是一座国家级博物馆,投资1.44亿元,建筑面积458

6、00m,文物收藏设计容量30万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之一。案例1 陕西历史博物馆主入口后勤藏品入口藏品通过藏品藏品通过藏品入口进入藏品入口进入藏品库房,然后再库房,然后再分派到各展区分派到各展区进行展览进行展览首层平面首层平面技术办公区技术办公藏品区二层平面案例2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v 东馆是美国国家美术馆西馆的扩建工程。由14306的美术馆与10404的视觉研究中心组成。v 东馆的成功之处:贝聿铭准确的把我了东馆设计的主要矛盾,这就是新建筑的用地条件与老馆的对称序列间的矛盾局面。以一条著名的斜线,将场地划分成一个对称的等边三角形和一个小直角三角形。使两大功能区主次分明,各

7、得其所。案例3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工程档案设计单位: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人员:黄捷、曹栩、江国练、叶蔓蓉等建设地点:广州市黄浦区长洲岛设计时间:2009年8月2010年7月竣工时间:2011年9月用地面积:77338m2建筑面积:18227m2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建设基地定在广州长洲岛南面临江地段,东面是广州造船厂的用地,西面临中山公园,南面紧临珠江支流新担涌,北面临长洲岛的主要交通干线金州北路。用地红线呈不规则状,南北长,东西窄。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广州市黄浦区长洲岛。到这里有一所闻名中外的黄埔军校,还有东征阵亡烈士墓园、 北伐纪念碑、中山公园、 长洲炮台等人文历史遗迹,宛如

8、一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遗迹的展示场。 正因为如此,长洲岛很早就被广州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岛上建筑低矮,密度不大,加之幽静葱郁的自然景观和淳朴的民风,很好地保留了经济大发展前的岭南风貌。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总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包括陈列区13200平方米,藏品库区1000平方米,观众服务及配套设施2000平方米等。展厅总面积6350平方米,共有3大陈列部分,包括1个主题陈列和2个专题陈列。概念“共和之路”是投标方案主题。设计方案运用“象征”手法,极简派的设计风格,以“路”的主题展开,并衍生出“石”和“足迹”两个相关的副主题。(1)“石”艰难险阻,象征着以满清王朝为代表的旧势力,革命

9、征途中的阻力。建筑造型如一方石块,平静地置于历史的长河(水)之中。蕴含万千,含蓄内敛。石块已被凿开,隐喻辛亥时期英烈们开天劈地的勇气和艰苦卓绝的历程。(2)“足迹”“路”的延伸,将参观者的行为定义为“寻迹之旅”。广场设计线条流畅,具有指向性的地景灯带和纪念馆中庭内墙上的条形灯带将人流自然引入建筑,步入百年辛亥的寻迹之旅。(3)“路”共和之路,求索之路、牺牲之路,象征着辛亥先驱们走向共和的“探索历程”。建筑入口是一座跨越水面,插入石穴的“路”寓意“共和之路”。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辛亥英烈在走向共和之路上前仆后继,百折不挠。技术及办公区区域及流线各层平面主要展厅的入口在2层,1层有临时展厅和专题陈

10、列厅。而藏品库及其技术用房则被收纳在1层的北边。细长的体块主要起辅助作用,具有游客活动中心和一些设备、办公用房。其中一层主要放置设备和游客活动中心。后勤出入口设在建筑的东面,共5层,与展览部分同高,呈条形廊道式布置,竖向交通自成一体,在首层、 三层设有与纪念馆其他部分的联系通道。库房辅助用房办公用房建筑形体构思源于一方石块,一条“路” 自南向北将顽石分为东西两半,确定了总体的功能布局:西部为展览功能区,东部为后勤功能区,“路” 为参观主轴线。西部由四个288mx288m的方块组成,北向的方块作为多功能报告厅和库房使用,南向的三个方块作为展览空间。南北方块间距略微拉大。形成了一处西向辅助出入口,主要用于疏散多功能报告厅人流。 东西两部分由一个单层的立方形体联系在一起,功能设定为观众活动厅、 配套功能及设备用房。案例4 兰阳博物馆 台湾宜兰藏品区主要设在一二层,三层很小,四层没有办公区主要设在一二层主入口次入口藏品区办公用房 办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