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利率法摊销详解_第1页
实际利率法摊销详解_第2页
实际利率法摊销详解_第3页
实际利率法摊销详解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际利率法摊销时间:2015-01-19作者:会计知识网一、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认识实际利率法通俗的讲,实际利率法主要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就是折现率, 入账的其实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债务人等,关注 的都是自己实际得到的投资收益是多少, 自己实际付出的费用是多少,所以要有 一个折现率的概念来确定每期的实际收益或者实际费用支出。比如根据票面(名义)利率得到了部分利息,那么实际的收益是多少,这就需要按照实际利率来计 算实际的投资收益,至于差额就是对于之前的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实际利率就是让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现在付出的成本, 由此计算出来 的实际利率就是能获得的收

2、益率, 拿这个收益率和一般的收益率比较,就知道自 己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一般情况下,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时候,由于票面(名义)利率和实际利 率总是会存在差异,那么购入时候的价格和面值总是会有出入, 所以就会存在利 息调整额,这部分差额填补了购买双方心理的不平衡并在以后按照 实际利率法摊 销,这就是利息调整的摊销。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公式:i= (1+r/m)m-1.(实际利率I,名 义利率r,年限m、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分析实际利率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 和贷款这两项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原则是一样的,即都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这是新准则的

3、一个重大变化。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 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使用的利率。 企业在确定实际 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 (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 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考虑未来信用损失。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的摊销, 关键是对摊余成本的计算。但是,持有 至到期投资的采用的实际利率摊销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从投资者角度出发,这个价值应该值多少钱,也就是所谓的摊余成本;对于发行债券的一方 来说,摊余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的债务。 而对于双方来说,实际利率 和票面利率不一致

4、的时候,表面上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也就是根据票面利率计 算的应收利息或者是应付利息,本身并不能准确说明双方实际得到的收益和付出 的成本,因此这里的实际利率法摊销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际利率计算的应付利息是当期债务人应该确认的财务费用,而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是投资者得到的收益。那么在债券市场上,这个投资收益是要形成 债券的公允价值的,也就是债券必需要反应投资者应得的报酬率,因此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增加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另外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 息形成了现金流入,那么对于债券来说就是公允价值的下降, 这个下降同时也反 应了投资者的风险要求,现金流入等量的降低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因此

5、实际期末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票面利率计 算的应收利息。也就是根据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增加了摊余成本,但是现实中收到的应收利息又减少了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摊销 就是上面的思路,一言以概之:就是在购买阶段多付出的费 用或者是提前得到的收益在持有期间的逐期确认为费用或者损失,实际利率摊销的目的就在于调整各个期间的收入问题。 关键是理解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初摊 余成本的计算,上面的公式还可以变通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已收回本金土利息调整(或溢折价)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期初摊余成本-已收回本金+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应收

6、利息(面 值*票面利率)-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三、实际利率法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算流程1、计算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只能是债券投资。后续计量一定是按照摊余成本做期末计 价,并以实际利率计算实际投资收益,用票面利率计算应收利息。比如面值1000, 五年期按年分期付息,期限满偿还本金,票面利率10%,购买价格900,交易费用 50,实际利率为 R,那么根据 1000X 10%X( P/A, R, 5) +1000X( P/S, R, 5)= 950,就可以计算出企业的实际利率。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贷:银行存款 950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 502、计算摊余成本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摊

7、销,需要区分一次还本付息还是分期付息 两种。两种计算方法的原理是一致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确认的投资收益 -票面利率计算的现金流入,如果是一次还本付息的,这个票面利率计算的现金 流入是不存在的,所以摊余成本中不扣除这部分。分期付息的债券摊余成本二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应 付利息=期初摊余成本X( 1+实际利率)债券面值X票面利率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摊余成本二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X( 1+实际利率)3、减值的处理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发生减值迹象的时候要进行减值测试,减值以后的期间 可以转回。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后摊余成本

8、=计提减值前的摊余成本-计提的减值损失四、实例华芳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以20220万元购入艺达公司当日发行 的面值总额为20000万元的公司债券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另支付交易费用 200万;该债券系5年期,按年付息,票面年利率为6%实际利率5.515 %,华 芳股份有限公司对债券的溢折价采用 实际利率法摊销,如果发生减值迹象的,在 期末对于该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减值测试。要求如下:1、写出初始投资时候的分录。2、2008年12月31日应确认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和分录。3、 假如该债券系5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票面年利率为 6%实际利率 4.95 %,发行价格总额为20360

9、万元,甲公司另外支付交易费用 60万元。华芳 股份公司对债券的溢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计算实际利率和2008年12月 31日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4、假设20 08年底,艺达公司发生了财务困难,债券发生减值迹象,公允价值降到18000万,计算应该确认的减值损失和分录处理,以及2009年底的摊余成本。假设企业所得税率为 25%.五、解析1、初始投资的分录处理: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0000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420贷:银行存款204202、2007年末摊余价值=20420+20420X 5.515 % 20000X 6%= 20346.16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0000万元借:应

10、收利息1200贷:投资收益 1126.16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3.842008 年末摊余价值=20346.16+20346.16 X 5.515 % -20000X 6% = 20268.25 万元借:应收利息 1200贷:投资收益 1122.0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7.91附:各年期末摊余成本计算表 13、实际利率计算:26000/ (1+R) 5 =20420万元,计算得出R=4.95% 其中 26000= 1200+1200+1200+1200+212002007年 12月 31 日账面价值=20420X 1.0495%= 21430.79 万元2008年 12月 31 日账

11、面价值= 21430.79X1.0495= 22491.61 万元各年的摊余价值计算如下表 22007 年会计处理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200贷:投资收益1010.7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89.212011 年会计处理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1200贷:投资收益1226.6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6.60借:银行存款26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60004、2008年末摊余价值=20346.16+20346.16 X 5.515 %-20000X 6% = 20268.25万元,实际公允价值18000万,应该确认减值损失=20268.25 18000 =2268.25借:资产减值损失2268.25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2268.25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67.06(2268.25 X 25%)贷:所得税费用567.062009 年末摊余价值=18000+18000X 5.515 % - 20000X 6%= 17787.35 万元借:应收利息1200贷:投资收益992.7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07.3六、实际利率法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财税差异财税 200780 号文认可了新准则按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 利息收入, 可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即新准则与新税法对实际利率法下持有至 到期投资的处理已经协调一致,不再有财税差异。而在旧准则及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