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中用户密码存储与传输的方式_第1页
移动应用中用户密码存储与传输的方式_第2页
移动应用中用户密码存储与传输的方式_第3页
移动应用中用户密码存储与传输的方式_第4页
移动应用中用户密码存储与传输的方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移动应用中用户密码存储与传输的方式    王舒 李佳骏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应用层出不穷,现如今的移动应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时通讯、网上支付等功能在方便人们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小觑的网络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当今热门应用和互联网环境中不同密码存储与传输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移动应用程序用户密码存储与传输的方式。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程序支持自动登录等功能,用以保持用户会话,这就不得不将可以标识用户身份的重要信息存储在终端设备中,如何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性成为首要问题。近年来信息安全漏洞日

2、益剧增,移动应用密码泄露事件层出不穷,对公众的隐私和财产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网络信息安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用户密码存储与传输的方式就是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开发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探究密码存储与传输的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合理可靠的解决方案。关键词:移动应用;密码存储;密码传输:tp311 :a :1009-3044(2018)23-0091-021 密码存储现状1.1采取明文方式存储密码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密码存储的方式,开发者将用户的密码直接存储在文件系统或数据表中。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是一旦系统被入侵且入侵者获得了系统管理员权限,用户所有的密码信息将直接

3、暴露给入侵者。1.2采取非明文方式存储密码1.2.1使用对称或非对称加密算法对密码加密后存储使用des等对称加密算法或rsa等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明文密码加密后存储在文件系统或数据表中,使用密码时采用密钥进行解密。对称加密算法在加密和解密时使用同一个密钥,非对称加密算法在加密和解密时使用不同密钥,不过都需要开发者将密钥存储在终端设备中。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户的安全,但一旦入侵者获取到密钥信息即可解密用户数据。这种密码存储做法也出现在早期手机淘宝中。1.2.2使用哈希加密算法对密码加密后存储使用哈希算法对明文密码进行加密后存储在文件系统或数据表中。哈希算法不能通过逆向运算得出明文数据,但入侵

4、者可以使用字典破解或彩虹表破解的方式对密文进行破解得到用户数据。1.2.3使用哈希加密算法对加盐密码加密后存储随机盐(随机字符串)与明文密码拼接后使用哈希算法进行加密后存储在文件系统或数据表中。既避免了逆向运算得出明文数据,同时增加了使用彩虹表等方式对密文破解的難度,即使数据泄露,也可以将影响降至最低。linux系统正是使用这种方法存储账户的密码。以上的两种方法都避免了入侵者逆向运算从而得到用户密码等信息,但我们仍不希望把用户信息直接运算得出的数据存储在终端设备中,同时还希望用于表示用户身份的数据能够时刻变换,这样才能尽可能保证用户密码等信息的安全。2 密码传输现状2.1传输安全协议现如今许多

5、应用已经开始使用https(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安全超文本你传输协议)传输重要数据,使用https可以有效防止数据在传输中途被窃取,同时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改变。2.2传输数据加密在用户密码传输这种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rsa非对称加密算法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以上做法对服务器资源的开销较大,许多开发者不愿或不得不选用http协议以及其他的加密方式传输重要数据,降低了服务器压力但却提升了用户信息传输的风险。3 移动应用用户密码存储与传输的整体方案设计3.1服务端用户信息解决方案3.1.1用户密码存储方案使用base64算法将强随机

6、数生成器生成的定长随机byte转换为随机盐,与用户明文密码进行拼接,将拼接后的数据使用sha-512算法进行加密,将密文和随机盐同时存入数据表。3.1.2用户访问标识生成方案为了避免终端设备被木马等恶意程序侵入并潜伏,故需要设计定期失效的用户唯一标识信息,当系统检测到用户存在安全异常时立即删除访问标识,可以有效防止由于个别用户账户存在安全风险影响其他用户,同时受影响用户不必升级客户端或修改密码,也可以保证用户信息不被泄露。当用户首次登陆成功后,服务器将生成随机盐,并与用户名进行拼接,使用aes加密算法对拼接字符串进行加密后存储,作为短期用户标识信息,同时存储信息过期时间(根据软件安全性需求定义

7、,通常为7天)、终端设备imei标识。在用户以后的登陆请求中使用aes密文进行身份验证,从而避免终端设备存储用户信息,同时降低rsa解密给服务器带来的压力,也使用户控制更加灵活。3.2移动应用程序用户信息解决方案3.2.1用户登录解决方案移动应用程序不应将用户信息的明文数据进行存储,而是将短期用户唯一标识进行存储,使用3des加密算法对短期用户唯一标识加密并存储,当标识过期时清除标识数据并要求用户重新登录,当服务器因账户安全问题拒绝登录时,清除标识数据同时提示用户原因,建议用户修改密码并要求用户重新登录。移动应用程序应该在启动时检测当前系统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例如android系统开放root权

8、限),当存在风险时要求用户重新登录。3.2.2用户信息传输解决方案针对用户信息传输时务必要采用rsa-1024及以上位数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推荐rsa-2048)进行加密并使用https协议进行传输,公共密钥使用3des加密算法加密并存储。4 结论用户信息安全是不会被终结的话题,无论是开发移动应用程序还是网页程序,作为开发者,都应始终把用户信息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根据应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安全性保障方案,既保证了用户安全又能避免不必的资源开销。随着密码学的不断发展以及硬件设备的更新迭代,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加理想的用户密码存储与传输方案给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网络环境。参考文献:1 张俨娜,周珂.基于用户身份鉴别的密码存储方式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9).2 屈晓,梁进杰,莫秀玲,等.密码存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