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_第1页
科学课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_第2页
科学课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_第3页
科学课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科学课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    陆懿“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是科学知识,“行”是人的实践,人在动手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再由此上升到理性认识。十岁左右的孩子,并不缺乏对科学课的喜爱甚至热爱,他们一看到科学书,就兴奋地翻阅起来,可是不到几分钟一本书就翻完了,对科学知识缺乏深度的探究。他们看到科学课堂上的材料,就迫不及待地动手,实验过后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却不够深刻。本文就如何让学生成为科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从实践中得出真知这个问题重点进行探究。一、抓住好奇心,让学生猜测小学生对于自己未知的东西往往充满好奇,当他们对某一个知识点产生

2、疑问时,这个疑问的力量比老师用严厉的话语催促着他们前进还要巨大,同学们在进行自我探索时所表现出的期待和热情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能放过这样的力量?他们愿意尝试,甚至愿意接受失败反复探究,而对于这些难得动手的机会所呈现出的好结果更是珍视有加。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些机会,鼓励其自己动手实践,相信他们将会在快乐的学习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知识。在教授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了几粒大小相同的硬糖,激发他们思考:怎么样可以使糖化得更快?学生通过讨论后,纷纷开始猜一猜:有的想到把糖放入水中搅拌,可以使糖化得更快;有的说,把糖放在热水中化得更快;有的提出把糖敲碎后再放入水中;有

3、的想到了在酒精灯上加热;还有的人想到把这些方法全都用起来一系列的想法从同学们的头脑冒出,在猜一猜的过程中,大家都跃跃欲试。二、备足材料,让学生大胆做试验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人类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来自于三个字“试一试”。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足的探究材料是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准备材料,还可以允许学生带来自己想研究的物体,这样更容易吊起他们的胃口,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光的反射一课中,要做潜望镜。学生们对这样一个小东西很感兴趣,我便临时决定下节课专门花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做潜望镜,可是需要其自己课前充分准备,安排好自习要带的物品。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小

4、组之间便开始自己讨论分配任务。 “你带一个镜子,我带一个镜子再带一个牙膏盒,你不带材料那你带一个剪刀吧。”“另外我来带一个包装纸,把外面包装得好看一点。” “我一个人要带一套材料的,我想自己也做一个。”“我也是!”听着他们快乐地讨论着,我仿佛也能看到他们回家之后快乐地准备材料的样子。三、利用科学现象,让学生观察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把各种各样的科学现象展示给孩子们看,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新奇的、色彩丰富的、与众不同的实验现象来吸引他们的注意,这样,可以使他们认识得更加深刻。如教学“微小世界”单元,讲到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时,可展示放大镜下苍蝇的复眼由许许多多小的眼睛组成,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五彩斑斓的小鳞片

5、;讲到微生物时,可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显微镜下的变形虫、草履虫、眼虫等的样貌以及动作,从而加深学生的兴趣;讲到显微镜的发展时,可展示显微镜下放大近200万倍的sars病毒、大肠杆菌的图片;等等。古话说“眼见为实”,用眼睛看是小学生们最简单直接的观察方式,一些新奇的现象,他们眼睛看见了就能够直观地接受。比如在空气热胀冷缩实验中,如何才能让学生通过现象看一看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是一个难点,因为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于是就可以按照书本上的提示,把套着气球的玻璃瓶放入热水、冰水中,可以看到放入热水中的气球马上鼓了起来,而放入冷水中,气球则瘪了下去,学生们据此就能得出空气热胀冷缩的结论。教师可以对这个实验再改

6、进一下,用锥形瓶的瓶口用肥皂水沾湿,形成一层薄膜,再把瓶子放入热水中,薄膜会很快地向上鼓起,再放入冰水中,薄膜会向下,这样的现象很直观明显,让孩子们在觉得很好玩的过程中,记住了空气的热胀冷缩。四、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动手实践学习科学应该是能动的、主动参与的过程。小学科学课堂往往为学生创设“动手做”的研究环境,让学生操作各种材料或仪器来探究,但在有些情况下,学生们很少能“动”起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不难找到这样的例子。如今的孩子,在父母、老师甚至整个社会的高要求下,不得不活在厚厚的作业本、试卷堆里,他们的大脑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负荷,而双手,除了保证基本生活所需和更多地握紧笔杆之外,却很少再去参与

7、其他的活动。在一节六年级关于滑轮的课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学们在学习了滑轮的概念后,不难举出生活中运用滑轮特性的例子,他们能较为顺畅地表述出如何使用滑轮可以省力,如何使用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当我要求他们用手中的实验材料自己组装不同特性的滑轮时,才发现结果远远没我想象中那么好。一开始他们组装滑轮的速度非常慢,并且毫无头绪,许多同学甚至不知道如何在滑轮上系好一根线。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这是我对那节课最深刻的体会。虽然他们能正确地阐述滑轮理论,却无法自己动手去验证,这样的学习也是低效的。孩子们利用机械的识记进入他们脑中的知识,是肤浅的、暂时的。用腦是对知识的初步理解,而动手实践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深度加工,甚至是一种睿智的创造。看似已掌握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得到强化,让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因此,从那以后的每一节科学课上,我都抓住一切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我让他们不仅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更要用手去触碰去操作,手脑并用,结合各种感官,让科学课堂变成了孩子们探索的乐园。时间一长,我发现他们爱动手探究了,操作的速度和准确性也提高了,在经过动手后能更准确地表述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