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机械运动 单元备课 一树剧市! 1认识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4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6了解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简单的物质运动形式,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本章主要内容有:时间、 长度的测量,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速度的口算和测量等。由于速度的计算与路程和时间有关,所以本章首先介 绍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这些工具,使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有限的工具 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从而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提高学生善于联系生活

2、实际的能力。本章涉及的主要考点 有: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的应用;对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概念的理解;计算速 度、路程和时间。其中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的题目,经常在各类考题中出现,题的难度不大。有关 物体的运动的计算,考查点一般集中在平均速度的计算上,多与体育赛事和生活中的交通运输等实际问题结合在 一起,体现出“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 1 对于本章中出现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要掌握这些知识难度不大。可在学 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实验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2对于速度,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所熟悉,这里

3、进一步学习,学习难度不大。但学生对速度 单位“krnlT和“in/s”之间大小的比较和互换有一定的难度;对“噂中公式的应用以及计算过程中要用到的公式和代 入单位还不熟悉,常常会忘记,应多加练习。 3学生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知识拓展不开,不能正确选择参照物。对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 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不是很理解。应多举例说明。 1 对于测量工具、机械运动现象,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所以本章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和理论知识来逐步展开,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2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强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既要让学生明白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

4、的现象, 又要让学 生明白“静止”物体的存在,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可利用想象的思维方法,选择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 准,判断所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由于刚刚接触物理学中的计算问题,要求不要太高,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变速问题,可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将其当成简单的匀速直线运 动来处理。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医1阍自知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度与时间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2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某个事件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 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

5、观 通过有关长度和时间测量的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 验习惯。 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桥景导入生成问题 有甲、乙两幅图,请不用测量比较甲图中线段A8与C。的长短,比较乙图中中心的两个圆的大小。 请你回答: (1)你实际估测的结果是怎样的? 请再实际量一量,看看你有何发现? fl 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长度的测量 自主阅读教材Pu)7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e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 (n】m)、微米(叩1)、纳米(nm

6、)等。 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 观察图中的刻度尺,回答问题: 在使用刻度尺前, 我们应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 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反映了它的测量范围, 分度值决定了它 的测量精确程度。 4观察下图A、8两种读数方法中,正确的读数方法是g,铅笔的长度为4.00耐=0.0也_如 知识板块二时间的测量 自主阅读教材P|37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砂/符号为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亳秒(ms)、微秒Qis), 6 如图所示是两种常见的计时工具,甲表的分度值是l_s,指针一周的最大读数是l_h:乙表的分

7、度值是 L min,指针一周的最大读数是I2_h 甲 乙 归纳总结:各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如下: 小时分 秒名秒微秒 VVVV 60 60 I 000 1 000 知识板块三误差 自主阅读教材Pu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7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测量时,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可以同消除错误一样消除误差 B 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确 C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使误差增大 庭作一究 对学: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 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

8、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 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方案 完成教材P12的实验,总结归纳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答:使用前三“看”: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零刻度线; 使用中两“要”:刻度尺一要紧靠被测物体,二要与物体边沿平行: 读数时三“注意”:一注意视线与刻度尺垂直,二注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三注意数据要带上单位。 当堂演琳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第2行运动的描述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 1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通

9、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认识运动的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课外的拓展学习了解运动的有关知识,感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精彩纷呈的特技运动效果。 重点:参照物概念的理解。 难点:利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椅景导人生成问题 如图所示,图中的小明和小丽同司机有不同的看法。 请你思考:小明和小丽与司机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机械运动 自主阅读教材巴67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 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例:甲:正在飞奔追赶猎物的猎豹:乙:天空中下落的流星:丙:小明骑车上学: T:月亮每天都在绕地球

10、转动。总结这四个实例,它们共同的规律:位置发生(选填“发生”或“没有”)改变, 都是机械运动。 甲 乙 丙 知识板块二参照物 自主阅读教材PI77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 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 小强连续拍了两张照片,如下图甲、乙所示,黑蜗牛相对于水杯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白蜗牛相对于水杯的 位置不变。以水杯为参照物,黑蜗牛是运动的,白蜗牛是静止的。 甲 乙 4.如图所示是特技跳伞运动员在离地面3 000 m的高空表演时形成的一定造型。以A运动员为参照物,8运动 员是静止(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知识板块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1、 自主阅读教材Pi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我国已全面掌握大型加油机的空中加油技术。 如图所示, 位于上面的是加油机, 位于底下的是受油机。 要 实现空中加油,两架飞机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1: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皿。 问题2:受油机相对于地而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运动。 胡作网究 对学: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 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 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

12、难。 交流晨岳生成能力 方案 做一做:把课本放在桌子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问题1:选择桌子作为标准,尺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运动的。 问题2:选择课本作为标准,尺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静止的。 问题3: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问题4: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为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 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当堂演琳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第3节运动的快慢 且制JJ翎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速度的概念。 2理解匀速直

13、线运动的特点。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多媒体图象的观察,认识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摄影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感受到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重点: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难点:利用。=,及变形公式求相关物理量。 桥景导人生成问我 如图所示,大家一定还记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 动的路程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取 胜。 1 填空。 2 .请提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1底梵 知识板块

14、一速度 自主阅读教材P|92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图解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2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为三3 3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nVso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nVho 1 ni/s = 3.6 km/h。 友情提醒:速度由物体本身的运动情况决定,公式是用来计算速度数值大小的,不能简单地认为V与S 成正比,。与f成反比,即。与物体本身的运动情况有关,与S、,无关。 知识板块二匀速直线运动 自主阅读教材P202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4物体做机械

15、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运动 和变速运动。 5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6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常常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为了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 们可以使用平均速度,其计算公式为总。 知识板块三速度公式的应用 自主阅读教材P2I7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7 一位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他家距离学校3 km,若他必须在10 min以内赶到学校才不会迟到,那么他骑车 的速度至少要多少米每秒? 解:路程5=3 km=3 000 m,时间t= 10 min = 600 s,骑车的

16、速度。=:=可黑尸=5 m/s0 t ouu s 答:他骑车的速度至少要5 m/s。 8如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 车站 里程/km 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 0 7: 12 莆田 105 7: 54 7: 56 泉州 174 8: 17 8: 19 厦门 276 9: 02 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列车在7: 55的瞬时速度为多少? 解: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路程5=105 km,从福州到莆田的运行时间f=42 min=0.7 h,平均速度 105 km ()y |1-=150 km/h。 (2)由表得7: 55时刻列车处于静止状态,故瞬时速度为零。 归纳忌结: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研究的运动过程,用这段过程的总路程和运动的总时间计算平均速度, 在速度公式中S一定是f时间内通过的路程;r 一定是通过路程$所用的时间。 合圈搦究I 对学:分享独学18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 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问题内容 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