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及初步评价_第1页
安徽省定远县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及初步评价_第2页
安徽省定远县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及初步评价_第3页
安徽省定远县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及初步评价_第4页
安徽省定远县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及初步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安徽省定远县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及初步评价    赵超【摘  要】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定远县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勘察报告的搜集整理,提出定远县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并归纳总结出各区的宏观工程地质特征并提出初步评价。【关键词】工程地质分区  工程地质评价  定远县1 前言定远县地处安徽省中部,位于江淮分水岭北侧,地理座标为东经117°122118°522北纬32°12632°4222,全县总面积2891km2。境内分池河、窑河两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2条

2、。随着国家对基建工程的投入不断加大,需要提高对定远县工程地质条件的整体认识,使勘察工作具有针对性,本文根据定远县地形地貌、自然地质条件、水系河谷特点等情况,对定远县进行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希望对定远县土地的总体利用规划有所裨益。2 资料来源和分区依据2.1 资料来源本文根据定远县近五年来90多份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经过分析、筛选,选择近800个钻孔资料,并参阅相关区域地质报告1,进行归纳整理而成。2.2 分区依据2.2.1地形地貌。定远县大部处于江淮波状平原区,东南局部处于沿江丘陵平原区的江北丘陵平原亚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为起伏不平的山区,中部为广大的波状平原

3、区,南部为河谷平原。2.2.2地质构造。郯庐断裂带的主干断裂定远池河肥东西山驿断层和内部断裂藕塘巢湖市清水涧断层自北向南斜贯县区东部。郯庐断裂带北侧属华北地层,南侧属华南地层区。2.2.3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定远县北部发育有岩溶较发育的碳酸盐岩,属崩塌、滑坡低易发区,池河中下游受非法采砂活动影响存在崩岸现象,广大的波状平原地带,表层膨胀土发育,存在膨胀土变形地质灾害。2.3工程地质分区综合上述因素,定远县可划为类高山区、类中低丘陵区、类波状平原区、类河谷平原区。类高山区可再分为北部高山亚区(1)和东部高山亚区(2);类河谷平原区可再分为窑河平原亚区(1)和池河平原亚区(2)。各区具体分布见

4、图1。图1  定远县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图3 各区工程地质特征3.1北部高山亚区(1)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在县城东南的泉坞山也有零星分布,总面积约193.2km2,占县国土面积约6.4%。组成物质主要为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坚硬的薄中厚层状碳酸盐类夹碎屑岩岩组,岩性主要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或两者的互层夹层,地基承载力高,但岩溶较发育,可能产生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在发育有河流的地段,两岸表层还发育有69m厚第四系上更新统粉质粘土,多呈棕黄棕红色,硬可硬塑状,含铁锰质结核及灰白色高岭土,底部含较多砂砾,构成河流两岸的河漫滩或一级阶地,承载力标准值180220kpa,压缩模

5、量5.06.0mpa,饱快粘聚力3040kpa、内摩擦角1014度。3.2东部高山亚区(2)主要分布在县境东部,总面积约204.1km2,占县国土面积约6.8%。组成物质主要为扬子地层区燕山早期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以及中元古界蓟县系变石英角斑质凝灰熔岩和变石英角斑质凝灰岩。上述岩石抗风化能力弱,地表多为全强风化。区内主要地质构造以北东向的断层为主,对于大开大挖的工程还可能产生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3.3中低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高山亚区南侧和池河主干的左右岸,多呈零星散布,总面积约165.4km2,占县国土面积约5.5%。表层组成物质主要为白垩系棕褐色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底部为砂岩夹砾岩,

6、具有遇水软化失水开裂现象,强度较低。在部分小山丘之间的河流两岸表层尚有以下三层堆积物: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以粉质粘土为主,厚1.58.0m,灰黄或灰色,可塑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主要构成河流两岸河漫滩,承载力标准值110130kpa,压缩模量4.55.5mpa,饱快粘聚力2030kpa、内摩擦角1014度;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以粉质粘土为主,棕黄色,硬可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层厚4.015.0m,具弱膨胀潜势,易引起建筑物地基的膨胀变形,承载力标准值180220kpa,压缩模量6.08.0mpa,饱快粘聚力3045kpa、内摩擦角1015度,构成河流的一级和二级阶地;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

7、物,以粉土为主,灰黄色,可塑,局部夹薄层细砂,层厚1.05.0m,承载力标准值150180kpa,压缩模量6.07.0mpa,饱快粘聚力1020kpa、内摩擦角1823度。3.4波状平原区()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的大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581.2km2,占县国土面积约52.8%。受池河和窑河两岸支流切割影响,波状平原区呈岗冲相间地形,微地貌为岗坡地、岗冲地,构成池河和窑河的二级阶地。表层组成物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坡积、冲洪积物,厚度一般大于20m,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夹少量灰白色次生粘土,棕黄灰黄色,硬可硬塑,具有弱膨胀潜势,易引起建筑物的基础变形。承载力标准值180240kpa,压缩模量6.58

8、.0mpa,饱快粘聚力4060kpa、内摩擦角1315度。3.5窑河平原亚区(1)主要分布在县境西部,合徐高速公路以西,总面积约219.3km2,占县国土面积7.3%。表层组成物质可分为两层: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以粉质粘土为主,层厚0.53.0m,局部缺失,灰黄灰色,可塑,承载力标准值110130kpa,压缩模量4.55.0mpa,饱快粘聚力2025kpa、内摩擦角1012度,构成窑河河漫滩或一级阶地;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底部含少量砂砾,含铁锰质结核,灰黄棕黄色,层厚1020m,构成窑河二级阶地。承载力标准值200240kpa,压缩模量7.0mpa,饱快粘聚力4050

9、kpa、内摩擦角1215度。3.6池河平原亚区(2)主要分布在县境东部,池河左右岸,总面积约634.8km2,占县国土面积21.2%。表层组成物质可分为两层: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以粉质粘土为主,层厚1.05.0m,灰黃灰色,可塑,承载力标准值110130kpa,压缩模量4.55.0mpa,饱快粘聚力2025kpa、内摩擦角1012度,构成池河河漫滩;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物,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棕黄色,承载力标准值180240kpa,压缩模量6.07.5mpa,饱快粘聚力3555kpa、内摩擦角1520度,层厚515m,构成池河一级和二级阶地。池河河槽内多含有可供建设工程所用的优质中粗砂,经多年采砂,池河两岸多形成崩岸现象,建议对采砂由无序开采转为有序开采,对已发生崩岸部位采取块石护坡处理。4 结束语(1)本文所收集的资料大多来自相对集中城镇,资料的分布相对不均,部分分区界线控制点较少,局部分界线尚需进一步验证。(2)池河平原亚区的资料大多集中在分区界线附近,其中心的资料较少,地层地质结构情况尚待进一步验证。【参考文献】1安徽省地质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