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铁合金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1 总论1.1 项目背景镍的最大用途是生产不锈钢,耐热钢,其次是生产合金结构钢和合金铸铁。在钢铁工业中已经用镍铁代替部分金属镍。随着炼钢和铸铁工艺技术的发展,氧化镍也代替部分金属镍在特殊钢和合金铸铁中使用。镍的应用在于镍的抗腐蚀性,合金中添加镍可增强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不锈钢与合金生产是镍最广泛应用领域。全球约2/3的镍用于不锈钢生产,因此不锈钢行业对镍消费的影响居第1位。镍在不锈钢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它改变了钢的晶体结构,在不锈钢中增加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形成奥氏体晶体结构,从而改善诸如可塑性、可焊接性和韧性等不锈钢属性,所以镍被称为奥氏体形成元素。x
2、x铁合金有限公司于2003年建成硅铁炉,并投入使用,2010年公司为响应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局、科技局、商务部、统计局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原硅铁冶炼项目技术改造为镊铁冶炼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xx铁合金有限公司委托xx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接受委托后,我中心于2013年7月开始对该公司镍铁冶炼项目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样品采集和检测工作,并根据现场检测资料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职业卫生调查资料、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等,对该公司的职业
3、病危害现状进行了全面、客观、科学、公正的分析和评价,最后编制完成了xx铁合金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1.2 评价依据1.2.1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011年12月31日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1987第105号令(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6号令(5)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第47号令(6)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第48号令(7)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
4、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第49号令(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第51号令(9)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11第591号令(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12)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05年第1号令(13)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14)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15)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16)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第63
5、号(17)xx自治区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档案管理细则(试行)内安监职安字2011151号(18)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19)关于印发<xx自治区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内安监职安字201147号1.2.2 相关技术规范、标准(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
6、13(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8)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铬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7-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13-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镍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16-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碳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28-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氮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2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砷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31-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G
7、BZ/T160.33-2004 (10)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192.3-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1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GBZ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189.82007(1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3)工作场所有害
8、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14)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1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16)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1651-2008(1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1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1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20)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21)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22)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
9、23)钢铁冶炼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技术规范AQ/T4216-2011(2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25)焊接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4-2011(2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2.3 基础依据(1)xx铁合金有限公司5万吨/年镍铁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博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010.8(2)关于xx铁合金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镍合金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备案的批复xx经技发201049号(3)xx铁合金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2014.7(4)xx铁合金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相关资料、健康监护资料等。1.3 评价
10、目的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明确该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针对不同生产企业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为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治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4 评价范围本次评价以该企业现在运行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包括原料堆场、上料、镍铁冶炼、浇铸、除尘生产装置以及辅助的循环水、维修工程设施,主要针对其在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价。1.5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企业
11、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1.6 评价方法根据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情况,对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并通过检查表法评价总平面布置、设备布局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1.6.1 现场调查法采取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了解企业的工程概况、生产运行情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
12、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等。1.6.2 检查表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以及操作规程等,通过对评价项目的仔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1.6.3 职业卫生检测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工作场所中存在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进行检测。1.6.4 职业健康检查按照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相
13、关规定,对企业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进行分析、评价。1.7 评价程序本次现状评价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评价程序的要求,xx建立了符合工作实际的评价程序,确定该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工作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1.7.1 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接受企业委托、进行合同评审,成立评价组,收集和研读评价企业有关资料、研究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技术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编制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质量控制措施及要点,对采样人员进行培训等。1.7.2 实施阶段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作业人员工作日写
14、实;按照制定的检测方案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采样、检测;对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进行核实;并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1.7.3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整理在准备和实施阶段所得的资料、数据,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明确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得出评价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评价报告书进行审核、修改及签发后,向委托单位提交正式报告书。xx铁合金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程序见图1-1。接受建设单位委托1.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2.初步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3.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筛选重点评价项目 拟订现状评价方案确定现状评价方案质控审查
15、汇总、分析资料明确问题和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 编制现状评价报告书 修改并提交正式报告专家审查 依据现状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1.职业卫生调查 2.收集有关资料3.职业卫生检测 4.职业健康监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 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 图1-1 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图1.8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原则:(1)评价机构、评价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2)严格执行我中心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规定,对与该公司签订的合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过程、采样及检测过程、报告的编写过程等评价程序进行质量控制。1.8.1 项目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8.1.1合同签订的质量控制
16、在职业病危害评价项目签订合同之前,对评价机构进行评价范围及评价能力的确认,以确保评价机构的资质业务范围以及现有评价专业人员构成能够满足评价项目的需要。1.8.1.2现状评价方案编制的质量控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结合经验和相关的文献资料,认真解读和分析后编制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评价方案采用统一规定的格式,要求书写规范、内容完整、程序可行。评价方案编制后,中心专家对评价方案进行审核,以确保评价组专业人员的构成、评价范围、评价方法以及职业卫生调查与检测等内容符合评价项目的实际需求以及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最终确定评价方案。1.8.2 评价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1.8.2.1工程分析的质量控制
17、工程分析时要注意:资料收集完整、真实、可靠;分析资料透彻、仔细、全面。1.8.2.2职业卫生调查的质量控制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全面了解岗位工人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现场防护措施等情况,认真填写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表,并经各现场调查人员相互补充、完善。1.8.2.3现场检测质量控制按照xx程序文件“抽样程序”、“现场检测质量控制程序”对采样及现场检测过程进行控制,保证被采集样品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和公正性。(1)根据评价方案中的采样计划对参与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为检测组提供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包括:检测点的设置、检测频次、检测分析方法等内容)。(2)检测组严格按照检测方案进行检测,如检测点、检测时间
18、、检测频次等都严格执行检测方案的规定,不得随意更改。(3)采样、检测、检验的仪器设备必须每年经过检定或定期检定,采样仪器在进厂前进行计量校准。现场采样和测试前也必须进行校正;量程、灵敏度和准确度等性能应满足检测的要求;仪器设备必须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检测过程中进行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质量控制。(4)检测数据严格实行审核制度根据专业知识和现场抽查记录,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抽查核实,发现异常数据或可疑数据时,检查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是否符合标准或规范要求,操作是否准确规范,现场有无出现异常或干扰现象,样品登记、保存和移送是否符合标准操作规范,实验室检验和报告是否出现失误,对于能够纠正的
19、错误及时纠正,需要重新检测的及时进行检测,不能确定原因的不得在评价报告中引用。1.8.3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进行编制。编制后的报告书由校对人校对、审核人审核、中心内审,以确保使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充分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工程分析的完整性;职业病危害识别的准确性、全面性;资料引用的准确性,评价结论的科学、客观及公正性等。审核修改后,完成正式的现状评价报告书,签发后提交委托方。现状评价质量控制工作程序见图12。接受委托方案讨论、审核、修改、确定制订评价方案搜集资料、现场调查采样及检测人员培训、
20、检测仪器校正、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进行采样、检测和检验汇总、分析资料过程质控提交委托方修改完成报告 内部校核、审核、修改 起草报告初稿图12 现状评价质量控制工作程序2 企业概况及运行情况2.1企业概况xx铁合金有限公司铁合金生产项目始建于2003年,建设硅铁炉一座,生产规模为10000吨。为响应国家六部委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及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公司于2010年对原硅铁冶炼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为镊铁冶炼生产线。xx铁合金有限公司建立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在办公室,已建立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公司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2.1.1 生产规模年产镍铁1万
21、吨2.1.2 建设地点2.1.2.1 地理位置xx铁合金有限公司建于xxxx经济开发区高载能工业园区内,位于可镇西南方向。xx地处xx高原南部,位于xx自治区的中部,大青山以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11o31/111o53/,北纬41o23/41o23/。xx-武公路30公里处,境内地形由南至北逐渐低缓,东、南、西三面环山,构成了武川盆地。xx地处xx和浩特市最北端,与包头市和乌兰察布市交界,是xx市通往陆路口岸二连浩特的必经之地。厂区地理位置见附图1。(1)地形、地貌xx境内的地层从太古界到新生界都有出露,构造部位处于华北地台北缘,级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II级构造单元为内蒙台隆(内蒙地轴),II
22、I级构造单元为阴山断隆。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水文县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多为季节性河流。(3)气象条件xx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日照多,蒸发量大,大风天多,同时由于地处xx高原的大青山区,具有冬季漫长,气候严寒,雨热同季,空气较湿润,昼夜温差大。厂址所在地主要气象资料见表2-1。本地区风向玫瑰图见图2-1。 表2-1 主要气象资料表项目单位数值全年主导风向-西风(W)全年最小频率风向-北北西风(NNW) 夏季主导风向-东南东风(ESE)夏季次主导风向- 南风(S) 夏季最小风频-西北西风(WNW) 年平均风速m/s 3.0 年平均气温 3.0 年最高气温36.2 年最低气温-37.
23、0 年平均降水量mm354.1 年最大降雨量mm 553.1 年平均蒸发量mm 1753.3 平均冻土深度cm 235 图2-1 厂址所在地夏季及全年风向频率玫瑰图2.1.2.2 社会环境xx县境东西长110公里,南北最宽约60公里。是xx市地区面积最大、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县。全县辖5个乡,3个镇,县城辖3镇5乡,4个社区居委会和93个村委会,总人口17.2万人。武川工业园区已配备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发达。厂区东侧、南侧为空地,西侧、北侧为同类型企业,厂址所在地不涉及自然疫源地,周围2Km没有居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2.2项目组成厂区内主要生产装置区包括矿
24、热炉车间、浇铸生产区、原料堆场、除尘间以及配套的配电室、水泵房、循环水池、机修间等。该企业基本情况见表22。 表2-2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名称xx铁合金有限公司固定资产 1652.05万元生产规模年产镍铁1万吨主要生产装置主要包括矿热炉、浇铸、除尘、原料堆场等生产装置年操作日330天公用工程供水系统利用工业园区供水管网提供排水工程生产循环利用水,生活污水未设管网。供暖 未设置集中供暖系统,车间采用就地火炉取暖。供电 引自工业园区变电站该企业主要公用:(1)供排水该企业由园区的供水管网提供,用以满足生产、生活、消防及循环水系统的补水。镍铁生产用水点主要有矿热炉矮烟罩水冷壁用冷却水。为储存和冷却循环
25、水,企业建设循环水池,冷却方式为自然冷却。企业冷却水循环利用,不产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设管网。(2)供电该企业用电引自工业园区110KV变电站,厂区设置高压柜以满足矿热炉以及动力用电要求。2.3企业“三同时”执行情况xx铁合金有限公司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试运行期间也未开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企业以前未开展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2.4企业运行情况xx铁合金有限公司于2003年建成硅铁炉,运行良好,2010年技术改造为镊铁生产线,并于2011年3月投产运行至今,除尘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能够正常运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基本到位
26、,至今未发生跑、冒、滴、漏等安全生产事故,也未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2.5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物料及产品2.5.1 主要原辅料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原材料为红土镍矿、石灰石、兰炭、电极糊等,原辅材料种类及使用量见表2-3。表2-3 该企业原辅材料表序号原材料名称单位数量1红土矿t/a800002兰炭t/a30003石灰石t/a80004电极糊t/a100(1)红土镍矿成分企业使用红土镍矿主要从菲律宾、印尼等周边国家进口。红土镍矿的成分见下表。 红土镍矿成分表元素名称NiFeMgOAsPbCoZnCrCaO含量(%)1.9621.2816.40.000040.0360.0880.0360.461.25(
27、2)焦炭焦炭质量为级金焦,就近采购合格料,焦炭成分见下表。焦炭成分表成分固定碳挥发份灰份水份SM40M10块度含量(%)850.8712.997.50.46856.50-3mm、5-75mm(3)石灰石本项目使用石灰石来源为县内石灰石矿。(4)电极糊镍铁生产自焙电极使用标准电极糊。2.5.2公用工程消耗该企业用水由园区的供水管网提供,用电引自工业园区110KV变电站。具体用量见表2-4。表2-4 该企业动力供应表序号燃料动力单位数量1供水万t/a1.652电万KWh/a60002.5.3主要产品及副产品该企业主要产品为镊铁,目前年产量约为7000吨,副产炉渣年产量约20000吨,外销至综合利用
28、厂家。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3.1总体布局调查及评价3.1.1 总体布局调查总平面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置,做到流程顺畅、布局合理有序,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厂前区布置在厂区西北侧,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生产区布置于厂区东侧,布置矿热炉、除尘器、循环水池、库房、原料堆场等。除尘设施布置在矿热炉车间东侧,库房布置于矿热炉南侧,原料堆场布置在厂区东南侧。出入口布置在厂区西侧。厂区南侧预留扩建用地。厂区内道路满足生产运输、消防安全的要求。厂前区、建筑物周边保证绿化面积。厂内运输采用铲车,主要货物有:红土矿、焦炭、石灰石、电极、产品镍铁等。厂外运输原料及产品均采用汽车运输,由社会力量承担。该企业
29、厂区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3.1.2 竖向布置厂区地形平整,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场地雨水通过自然渗透及漫流的方式予以排除。3.1.3 总体布局评价利用检查表法对该公司总体布局进行检查,结果见表3-1。表3-1 总体布局检查表序号检查依据检查内容检查情况检查结果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2.1.1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等合理布局。厂区整个布置工艺流程顺畅,物流畅通,方便生产与管理。厂区分为厂前区、生产区与辅助区,各功能区相对独立。符合
30、2GBZ1-20105.2.1.2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包括建(构)筑物现状、拟建建筑物位置、道路、卫生防护、绿化等应符合GB50187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该企业位于xx工业园区内宽阔场地,厂区设置道路、绿化,总平面布置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要求。符合3GBZ1-20105.2.1.3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功能分区原则应遵循: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整体规划,使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避免分期建设时破坏原功能分区;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较高洁净要求的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隔。公
31、司厂区整体规划,在规划场地建设,预留远期建设场地。各单体建筑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布置。符合4GBZ1-2010 5.2.1.4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车间布置在两者之间。公司矿热炉、除尘装置位于厂区东北侧,位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NNW)的上风侧。符合5GBZ1-2010 5.2.1.5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
32、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厂区厂前区与生产区分开布置,相隔较远。符合6GBZ1-2010 5.2.1.6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车间、设备应按照GBZ158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矿热炉车间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符合7GBZ1-2010 5.2.1.8高温车间的纵轴应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角度不得小于45度。矿热炉东西向布置,其纵轴与夏季次主导风向(S)垂直。符合8GBZ1-20105.2.2.1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
33、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矿热炉半敞开室外布置。浇铸槽敞开式布置。符合9GBZ1-2010 5.2.2.2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装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水泵房、除尘间单独布置。符合通过上表检查,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竖向布置合理,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对厂区平面布置的要求。3.2 设备布局调查及评价3.2.1 设备布局调查青川铁合金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设备有矿热炉、除尘器、水泵、提升卷扬机等。主要设备见表3-2。表3-2 该企业主要生产设备表编号设备名称型号或参数数量
34、一矿热炉车间1矿热炉本体半封闭、矮烟罩式1座2矮烟罩1座3电炉变压器1台4液压系统1套5炉内水冷系统1套6把持1台7气动系统1套8出炉系统1套9炉衬1套10上料行车1台11下料装置1台12操作台及PLC柜1套13除尘系统布袋式1套二浇铸车间1浇铸设备1套三原料车间1铲车1台四配电1高压系统1套2低压系统1套五泵房1水泵离心式2台六地中衡1台七机修间1台1电焊机1台矿热炉车间:矿热炉室外半封闭布置,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层有炉口,三层为加料平台,二层平台设置配电操作间、工人休息室,浇铸槽位于炉侧。堆场:原料堆场设置在矿热炉东侧、南侧,成品堆场布置于厂区南侧空地。除尘系统:除尘器位于矿热炉东侧,室外布
35、置冷却管道,布袋除尘器集中布置在除尘器间。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布置在矿热炉东北方向,水泵布置在单独的水泵房,循环水池室外布置。3.2.2 设备布局评价该企业主要生产设备按生产工艺及流程进行布置,利用检查表法对该企业进行生产设备布局检查,结果见表3-3。表3-3 设备布局检查表序号检查依据检查项目检查情况检查结果1GBZ1-2010 6.1.1.2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
36、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对移动的扬尘和溢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 本企业加料、上料自动化,矿热炉采取密闭措施,作业人员以巡检与定点作业相结合,减少现场作业时间。符合2GBZ1-2010 6.1.1.3对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尘。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取其他通风、除尘方式。矿热炉设置了除尘系统,加料、上料自动化,矿热炉采取密闭措施。符合3GBZ1-20106.3.1.2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产
37、生高噪声的泵房单独布置,并采用减振基础。符合4GBZ1-20106.3.1.4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符合5GBZ1-20106.3.1.3工业企业设计中的设备选择,宜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符合6使用有毒物品劳动保护条例第十一条有毒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有毒作业场所不得住人。生产车间与办公室、食堂相对独立。符合该企业设备布局有序、合理,实现了各生产系统的优化配置,设备布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4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4.1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4.1.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
38、布原料由汽车运输进厂,自动卸料,装载机堆料,企业设料场。焙烧后红土矿、兰碳、石灰石按比例配料后,经装载机送入料斗,由吊车送入三层给料平台,经下料装置自动送入矿热炉进行冶炼,矿热炉通过自焙电极电弧在高温下产生化学反应,红土矿中的氧化镍、氧化铁经还原后结合生成镍铁,熔融态镍铁从出铁口流入浇铸槽进行浇铸、冷却后脱模、称量后贮存,用车运走。矿热炉产生的烟气引至除尘系统,经空冷冷却,进入袋式除尘器,经除尘处理烟气排放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干法除尘收集到的除尘灰回炉重复利用。为防止高温烧软、烧坏炉顶,烟罩、炉顶等设冷却水套夹,用循环水冷却降温。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见下图:电极糊 电烟气达标排放红土矿(烧
39、结后)通过短网由电极导入加入电极筒中布袋除尘石灰石循环水料斗兰炭空冷补水炉气矿热炉收集烟气中颗粒镍铁液重复利用浇铸出 渣小块镍铁打包注:粉尘,噪声,毒物,高温 高频电磁场 图4-1 该企业镍铁生产线工艺流程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红土矿、兰炭、石灰石等原料在卸载、储存、上料、燃烧等过程中均可能产生粉尘危害;除尘过程产生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原料兰炭在矿热炉熔融反应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镍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原料红土矿成分中含有镍,杂质中含量较大及毒性较强的主要有铬、砷,在其熔炼、浇铸等过程中可能
40、产生镍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噪声:矿热炉运行、上料、浇铸、循环冷却水泵运行过程中均可能产生噪声危害。高温:矿热炉运行、铁水浇铸过程中可能接触到高温。高频电磁场:矿热炉使用大电流、高电压使石墨电极产生电弧,工人在炉前作业,可能接触到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变压器、供配电设施可能产生工频电场。工人在检修焊接作业时可能接触到电焊烟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锰及其化合物、臭氧、噪声、高温以及紫外线危害。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见表4-1。表4-1 主要工作场所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表作业场所 产生职业病危害 因素的主要设备接触方式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
41、素粉尘有毒物质物理因素原料堆场铲车操作粉尘噪声上料处卷扬机半自动粉尘噪声冶炼车间矿热炉巡检、操作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镍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高频电场浇铸浇铸槽自动操作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镍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变配电变压器、配电设施巡检噪声、工频电场除尘间布袋除尘器巡检、出料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镍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噪声循环水泵房水泵巡检噪声维修场地被检修设备操作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等噪声、高温、紫外辐射4.1.2生产环境及劳
42、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不良气象条件: 该企业地处寒冷地区,该项目主要设备室外布置,工人在作业时,冬季时节容易出现低温伤害。(2)工作场所照度不足或者光源布置不合理导致的不良照明等。(3)职业心理紧张:轮班作业和单调作业可引起职业心理紧张。(4)强制体位:检修等生产劳动过程中有时需要劳动者长时间保持特定的姿势或处于一种强迫体位。(5)密闭空间作业危害:电极筒维修时,工人处在相对密闭的空间。(6)视屏作业相关危害主要存在于办公室。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可引起视屏显示终端(VDT)综合症。VDT作业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照度低、屏面眩光闪烁、空气负离子少、电磁辐射、不适的工效学、精神紧张等。4.1.
43、3劳动定员及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4.1.3.1劳动定员企业年工作330天,年生产7920h,生产工人实行三班二运转工作制,管理部门实行一班制。本企业现有劳动定员48人,具体岗位定员见表4-2。 表4-2 本企业岗位定员序号岗位生产班次每班人数定员一、操作工人371上料工3132炉前工35153配电工3134除尘工3135出炉工3396电焊维修1117铲车司机313二、管理人员111经理1112副经理1113办公室3334财务2225经营2226磅房222合计484.1.3.2岗位工人工作情况调查铲车司机:驾驶装载机将堆场原料按比例混合,运到矿热炉底层料斗,并负责堆场整理,每班工作约6小时
44、。上料工:操作卷扬机将料斗原料提升到矿热炉三层平台,并操作下料设备加入矿热炉内。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炉前工:负责巡检矿热炉燃烧、运行情况,并定时打开炉门用长铁杆捅旺火苗,每班约工作8小时。配电工:在配电室(与矿热炉毗邻)对矿热炉进行配电操作,每班工作时间12小时。出炉工:将铁水包中铁水引出,缓慢流入浇注槽,冷凝为镍铁小块成品后,并将成品打包。每班工作约3-4小时。除尘工:负责巡检布袋除尘器运转情况,并将除尘灰装袋。同时负责巡检冷却水泵运行情况,每班作业约4小时。电焊工:负责对生产设备进行维修焊接,每班工作大约4小时。通过作业现场调查,了解作业人员生产活动情况及其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归纳详见下表
45、。 表4-3 该企业作业工人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工种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每班工作时间铲车司机粉尘、噪声6h上料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镍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8h炉前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镍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高频电磁场8h配电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镍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噪声、工频电场12h出炉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镍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3-4h除尘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46、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镍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噪声4h电焊工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噪声、高温、紫外辐射4h4.1.4 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本次评价重点考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工人可能造成的影响。本次评价筛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氧化碳及视屏作业影响。二氧化碳:矿热炉原料兰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本身无危害,当其浓度超过5-7倍时,才可引起中毒性知觉丧失。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所致危害与氧分压降低程度成正比,仅在高浓度时,尤其在局限空间内,才有危险性。但企业生产环境处于半敞开式,通风条件非常好,因此不会存在二氧化碳的高浓
47、度聚集,因此二氧化碳不作为该企业此次评价的重点评价因子。视屏作业影响:接触视屏作业的岗位为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因国家对视屏作业没有相应的卫生标准及检测指标,另外视屏作业只要操作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作息制度,就可以大大减少对操作者的不良影响。综上所述,该企业本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确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粉尘、电焊烟尘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镍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高频电磁场。4.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该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见附件1。4.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2014年7月我中心对该企业生产过程中
48、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采样检测,并且对工作场所照度、气象条件等进行了检测,粉尘游离二氧化硅由于采样原因,导致结果异常,于8月份对其进行补测。镍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三种样品委托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了检测。现场检测时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投入使用,各系统生产设备正常运转。4.3.1 检测依据、分析方法及采样点的设置(1)粉尘粉尘检测点的设置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和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的要求设置。粉尘的检测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22007)进行检测。(2)有毒物质毒物检测点设置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
49、范的要求设置。根据作业人员现场作业记录情况进行定点采样,测定出作业人员短时间接触浓度。毒物的检测按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规定方法进行检测。(3)有害物理因素噪声检测点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GBZ/T189.82007)的规定并结合现场噪声源情况设置,按照GBZ/T189.82007进行检测。高温检测按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高温(GBZ/T189.7-2007)规定方法进行检测。工频电场按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工频电场(GBZ/T189.3-2007)规定方法进行检测。(4)其他照度按照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规定方法进行检测。气象条件按照高
50、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规定方法进行检测。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分析方法见表4-4。表4-4 职业病有害因素测试方法及执行标准监测项目方 法执行标准现场检测仪器粉尘浓度(定点)滤膜质量法GBZ/T192.12007粉尘采样器DS-21B粉尘分散度滤膜溶解涂片法GBZ/T192.32007DS21B型粉尘采样器游离二氧化硅焦磷酸法GBZ/T192.4-2007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Z/T160.29-2004QC-2B大气采样器、多孔玻板吸收管二氧化硫甲醛缓冲液-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Z/T160.33-2004QC-2B大气采样
51、器、多孔玻板吸收管一氧化碳直读法GBZ/T160.28-2004GXH-3011A红外线气体分析仪镍及其化合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160.16-2004DS21B型粉尘采样器砷及其化合物原子荧光吸收光谱法GBZ/T160.31-2004DS21B型粉尘采样器铬及其化合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160.7-2004DS21B型粉尘采样器二氧化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160.13-2004DS21B型粉尘采样器噪声直读法GBZ/T189.82007噪声频谱分析仪高温直读法GBZ/T189.72007WBGT指数仪工频电场直读法GBZ/T189.32007场强仪照明室内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TES-1332A型照度计车间气象条件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 TES-1360A型温湿度计4.3.2检测时间及频次4.3.2.1尘毒检测条件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款合同范本中介版
- 云南购房合同范本
- 从化学校食堂承包合同范本
- 保洁公司人员合同范本
- pu线条安装合同范本
- fob合同范本日文
- 包架子合同范本
- 公司代管合同范本
- 共同经营餐厅合同范本
- 三方合作民宿协议合同范本
- 2016届高三备考建议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 2021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庞中华硬笔字帖-2500常用字-硬笔书法-描红-全集-打印版
- 上海市崇明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 英语试卷(含答案)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培训课件
- 国家电投《新能源电站单位千瓦造价标准值(2024)》
- 粮食储备库内圆筒钢板仓及附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原发性肺癌临床路径
- 学校科技节活动方案
- 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