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江津大暴雨成因分析_第1页
.7.18江津大暴雨成因分析_第2页
.7.18江津大暴雨成因分析_第3页
.7.18江津大暴雨成因分析_第4页
.7.18江津大暴雨成因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7.18”江津大暴雨成因分析    徐靓青武文婧王冠摘 要:高原低槽,配合中低层深厚的低涡是此次重庆江津区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比分析数值预报和实况场,能更准确地把握未来系统的位置及走向,对于预报强降水的量级及落区有非常好的指示意义;探空资料在暴雨前期能量的累积,不稳定度的增加,湿层增厚,对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利用雷达资料判断强对流天气的移动方向、发展和消亡;通过物理量场分析,强的水汽辐合以及明显的正涡度都对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关键词:江津区 对比分析 低涡 能量累积 中尺度系统:p458 :a :1672-3791(2017)

2、06(b)-0119-02国内众多学者围绕暴雨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成果丰富。众多研究表明:大尺度环流形势、风场配置、水汽输送对暴雨的形成和维持有重要意义。中尺度环境场对暴雨也有重要作用,中尺度系统的生产和强烈发展与暴雨直接关联。江津暴雨频发,主要出现在汛期(59月)往往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该文分析了2016年较有代表性的暴雨过程,探讨了汛期暴雨发生的客观机理,为当地暴雨预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1 环流形势分析1.1 500 hpa2016年7月18日08时中高纬地区有一宽广的槽区,槽前不断有短波小槽分裂南下;588线东退至东南沿海一带;川西一带有一深厚的低槽,江津区受槽前西南气流影

3、响。18日20时,低槽东移影响该区,副高的维持对系统东移造成一定的阻塞作用,系统在该地维持12 h左右,18日夜间该区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2 700 hpa18日08时,该区受西南气流控制,陕南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切变,18日20时在东移南压的过程中和西南低涡合并加强影响该区,加之偏南风将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源源不断的输送至重庆,低涡后部有明显干冷空气随着偏北风侵入该地,触发该区西部强对流天气,石蟆镇金刚水库小时雨强达50 mm以上。由于副高的维持对系统有阻塞作用,低涡的停滞为小尺度上升运动的形成和加强提供了必要的环流背景,使该区上空不断有新生的小尺度系统。19日08时系统才开始逐渐

4、东移南压,回波逐渐变得零散,降水效率才开始明显减弱。1.3 850 hpa18日08时该区受南风气流影响,低层的增湿增温使层结更加不稳定。18日20时低涡在重庆市西部生成,急流主体一直维持在广西中部至湖南东部,虽然急流的位置略偏东偏南,但由于低涡系统非常深厚,维持时间也较长,该区出现明显降雨天气过程,直至19日20时低涡东移南压,降水逐渐停止,期间偏西地区有2站达大暴雨,19站暴雨。1.4 地面18日20时该区主要受热低压的控制,白天升温至36.4,能量进一步积累。2 强降水过程实况雨量此次降水过程中,该区有2个雨量站雨量达大暴雨,19个雨量站达暴雨,其余站点为中到大雨。此次降雨时段主要集中在

5、18日19时至19日08时之间,降水初期强对流天气明显,金刚水库站最大小时雨强超过50毫米。降水后期由于系统的稳定维持,历时较长,雨强大,降雨主要集中该区偏西地区。3 探空图资料分析由沙坪坝站t-lnp图可以看出,18日白天,该区上空有大量的能量积累,湿层明显变深厚。由沙坪坝的探空资料可知,18日08时该市西部k指数为41 ,si指数为-1.18 ,整层cape值为575.3 j/kg;18日20时,该市西部k指数上升至45 ,si指数下降到-2.58 ,整层cape值陡升至1 113.5 j/kg,不稳定能量在这12 h内得到积累,层结变得更加不稳定。4 物理量场分析4.1 水汽通量散度场从

6、水汽通量散度时间序列图可以较清晰的看到(图略),18日08时至18日20时,中低层都有明显的水汽辐合,造成18日20时的湿层明显增厚。18日20时至20日08时,近地层至700hpa都为水汽的辐合区,700 hpa以上则有水汽的弱辐散,但低层辐合的强度远大于高层辐散的强度,可见水汽的输送条件较好。4.2 涡度场分析从涡度的垂直剖面时序图可以看出(图略),在18日08时至19日20时近地层至400 hpa都为正的涡度区域,中心强度达到3.5×10-4s-1,上升条件较好。5 卫星云图和雷达分析5.1 卫星云图分析由几江站温度数据,18日14时达到日最高气温为36.4 ,从14时开始,该

7、区开始有对流云团发展,气温开始缓慢下降。到了20时,云团发展已经旺盛,22时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尺度对流云团(mcc)。而mcc造成的总降水量分布就平均而言,越接近中心部位,降水的概率越高,降水量级越大,与降水实况(该市西部大暴雨)相辐合。同时红外云图对应的强降雨区一般位于亮温梯度最大的地方,而该区西部地区有明显的亮温梯度大值区,从而造成了这一区域的暴雨天气。5.2 雷达回波分析从雷达回波上就能清楚地看到此次过程的发展情况。18日20时,低涡系统在该市西部生成,配合偏北冷空气的入侵,触发该市西部的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基本反射率最强达55 dbz,强基本反射率在此次过程中主要反应为短时强降

8、水,金刚水库最强小时雨强超过50 mm;19日00时,回波强度基本维持在3035 dbz,局地有较强50 dbz的回波,随着能量的释放,此时该区主要受系统的影响,以稳定性降水为主;19日04时回波强度基本维持在1525 dbz,降水效率明显降低;到19日08时,回波变得分散,主体已经明显南压,降水逐渐减弱,自北向南趋于停止。6 数值模式检验对比欧洲中心17日20时起报的细网格预报场资料和18日08时的实况风场资料,可以发现实况的低涡系统较数值预报更偏南。而模式预报的雨量大值区主要位于在川东及该市西部偏北的地方,与模式预报的850 hpa低涡位置较为吻合。而由于实况系统偏南,且南风较预报场更强,

9、造成前期数值预报模式对该区暴雨的漏报。7 结论(1)此次过程是受高原低槽,配合中低层深厚的低涡和冷空气侵入的共同影响,从而引发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2)通过探空资料及雷达分析,此次过程能量条件好,前期受冷空气南下触发的对流性天气过程,后期受系统影响稳定性降水,共同造成的这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探空资料在暴雨前期能量的累积,不稳定度的增加,湿层增厚,对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3)通过物理量场分析,强的水汽辐合表明水汽供应好,明显的正涡度表明强的上升运动,都对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4)对比分析数值预报和实况场,能更准确地把握未来系统的位置及走向,对于预报强降水的量级及落区有非常好的指示意义。(5)从三家预报模式的对比检验来看,wrf模式的预报落区和量级把握相对于其他两家模式来说更为准确。参考文献1 井喜,屠妮妮,曾鹏,等.我国西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特征及成因 j.大气科学学报,2011,34(6):725-736.2 赵玉春,王叶红.高原涡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成因的个例研究j.高原气象,2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