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大纲(男子)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13年12月10日版前言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根据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青少年训练大纲修订工作指导意见和国家体操中心体操项目青少年教学训练大纲编写工作指导意见,由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大纲编写组在原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编写的我国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纲领性指导文件。从出版之日起,在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和比赛中推广实施。体操是我国竞技体育传统优势项目,在奥运会、锦标赛、世界杯等世界三大赛中获得了132枚金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新大纲的修订编写工作关系到我国体操事业保持
2、优势、再续辉煌的大局。中国体操协会执行主席、国家体操中心主任罗超毅要求修订工作要把握国际发展前沿,继承优良传统,夯实体操基础,挖掘体操功能,推广体操运动,保持体操的优势,使体操运动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国家体操中心副主任、中国国家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明确指出,新大纲要“以市场经济的思维,广泛、大力地推广快乐体操在中国的普及”。大纲是我国各级部门、相关单位管理、运行、推广体操的纲领性文件,是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体操俱乐部进行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和比赛的依据,对我国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宏观指导作用。大纲分男子、女子二册,结合国际体操运动发展态
3、势和体操项目男子、女子技术特点,正视我国基层体操的现实,着力推广体操运动,扩大体操人口,倡导快乐体操理念。大纲规范了教练员行为准则,适度减缓了训练节奏、降低了动作难度,扩大了年龄范围,重新划分了年龄组别分段,详细、具体地提出了基础训练技术、素质的内容及其评价标准,注重了基本功、基本姿态、艺术性、表现力的训练,强化了蹦床和舞蹈教学的地位,制定了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比赛规定动作及评分规则。为保证大纲的执行和落实,还提出了少年儿童体操竞赛组织安排、大纲执行监督等方面的指导意见。大纲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重点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实现扩充队伍、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培养、多出人才,保持优势的总
4、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纲修订、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在全国体操大集训、全国成年、青年、少年儿童体操比赛期间做了大量的调研、咨询、测试工作,收集了22个省市的资料,多次召开基层教练员座谈会,召开了国家队教练员专题会议,召开了二次全国专家编审会,还多次咨询相关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反复修订、编写,形成定稿,男子部分由魏旭波教授、女子部分由竭晓安副教授统稿,最后于2012年12月在北京举行大纲定稿会。大纲修订、编写工作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体操部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得到中国体操协会、国家队、各省、市、区、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5、。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目录一、编制说明6二、总则7(一)少年儿童体操基础训练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71.指导思想72.总体目标7(二)少年儿童体操教练员行为准则71.师德师训72.教风教态83.教学标准8(三)现代竞技体操特征8(四)体操项目的发展趋势8(五)体操项目对少年儿童教学训练的新要求9三、基础理论10(一)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生理、心理特点及教学训练策略10(二)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特点121.力量素质122.速度素质123.耐力素质134.柔韧素质135.灵敏素质13(三)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特点131.教学内容和年龄段相适应132.兴趣引导、快乐教学143.先下肢后上肢
6、、先悬垂后支撑144.广泛采用保护与帮助14(四)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原则141.面向市场原则142.与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原则153.快乐性原则154.兼顾普及与提高原则155.安全性原则158.艺术性原则169.全面发展原则16(五)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基本方法171.游戏教学法172.环节教学法173.组合教学法174.阶梯教学法175.激励主导法17(六)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运动损伤的预防181.急性损伤的种类及其预防182.慢性损伤的种类及其预防193.运动损伤的处理与治疗20(七)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的选材211.选材的基础原理212.选材阶段213.基础阶段选材方法224.各年龄段选
7、材内容、指标与标准22四、少年儿童体操基础训练目的、任务和阶段25(一)少年儿童基础训练的总目的和总任务251.总目的252.总任务25(二)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阶段划分和各阶段教学目的25(三)少年儿童各年龄阶段教学训练任务和要求26五、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内容及评价标准27(一)基本功内容及评价标准27(二)男子六项主要基本技术内容、做法及评价标准29(三)基础训练主要动作技术内容33(四)素质练习内容及评价标准35六、少年儿童体操形体训练38(一)5-6岁体操形体、姿态练习381.形体练习382.韵律操403.综合评价40(二)7-8岁体操形体、姿态练习401.把杆练习402.韵律操41
8、3.综合评价41(三)9-10岁形体、姿态练习421.练习内容422.综合评价42(四)11-12岁基本舞步练习421.练习内容422.综合评价43七、少年儿童体操竞赛的组织安排43(一)竞赛工作计划43(二)竞赛工作的管理与要求441.对组织工作的要求442.比赛种类的确定443.比赛的组织与实施44(三)竞赛方法与内容45(四)竞赛工作的评价46八、大纲的执行与监督47九、附件48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比赛规定动作及评分标准(男子)48一、编制说明体操是我国竞技体育传统优势项目。现代竞技体操运动的快速发展,国际体操规则的不断改变,世界各国体操水平的迅速提高,对我国体操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
9、严峻的挑战,我国体操界必须及时认清形势变化,认真思考发展对策,尤其是对少年儿童体操基础训练工作应给予特别的关注。我国体操运动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高度重视体操基础训练。多年来,业已形成了以国家队为龙头,以省市专业队为主体,以基层业余体校为基础的体操三级训练体系。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我国体操积累了良好的经验和做法,如制定了各级训练大纲,推行了业余体操比赛规定动作,每年进行各省、市和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比赛。我国少年儿童体操工作的有效进行,连续不断地为国家培养、输送、选拔了优秀体操人才,确保我国体操人才辈出、持续优势的局面。根据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青少年训练大纲修订工作指导意见,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
10、心成立了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修订工作领导小组,体操部组成了大纲修订工作专家组,制定了工作计划,在前两次制定的教学大纲基础上,修改、补充、制定新的体操教学训练指导大纲。此次修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把握国际体操运动发展前沿,继承我国体操事业的优良传统,结合我国体操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大纲,确实做到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培育、多出人才,为保持我国体操在世界范围内的项目优势服务。根据体操发展规律和体操教学训练特点,本次大纲编写重点放在基础训练阶段,着重关注基本功和基本技术。大纲引领基础教学训练的方向,明确规划基础教学训练
11、的内容,科学把握基础教学训练过程的节奏。为兼顾普及和提高、业余和专业、训练和比赛的需要,帮助年轻教练员掌握教学训练内容、控制教学训练的进度,大纲明确地规划出教什么?练什么?怎么练?练到什么程度等实际问题。大纲是引导教学训练的纲领性文件,可以作为教练员的“教学伴侣”和培养年青教练员的教科书,大纲具体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础训练年龄确定为512岁。2.突出了蹦床在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把蹦床归入技术教学训练内容,并成为少年儿童比赛项目之一。3.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基本功的内容,即柔韧功、倒立功以及并腿功。4.按年龄段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规格质量和评价标准。5.在各年龄段中,规定了形体、姿
12、态训练的内容,强化了艺术性和表现力的要求。6.强调了在少年儿童体操训练中伤病预防的重要性。7.对教学训练内容和比赛规定动作作了适当的区分,教学训练内容相对全面,跨度稍大,具有前瞻性。比赛规定动作难度保持中上水平,重在规格质量,具有适应性。大纲兼顾了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考虑了不同地区体操发展的不平衡性。8.针对不同年龄组训练和比赛的需求,对器械的规格、标准进行了相应的调整。9.为保证大纲的实施和执行,制定了教练员的行为准则和执行监督意见。体操在发展,技术在更新。随着本大纲的颁布和实施,必然会遇到新的问题,我们希望体操界同行们多提建议,使大纲不断得到完善。二、总则(一)少年儿童体操基础训练的指导思
13、想与总体目标1.指导思想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全面发展体操运动,增强少年儿童体质;把握国际体操运动发展的潮流,结合我国体操训练实际,大力加强我国体操运动的推广和普及,着力打造体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发现、选拔、培养更多优秀体操后备人才,保持我国体操运动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促进体操健康、可持续地发展。2.总体目标拓宽基础 选好苗子 精心培育 多出人才 保持优势(二)少年儿童体操教练员行为准则1.师德师训至爱教学、育材为国、授人子弟、爱心为上一视同仁、育人育心、正已树人、为人师表2.教风教态三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四勤:脑勤、眼勤、口勤、手勤3.教学标准无吼声、无打骂、无体罚、和谐快乐。(三)现代竞
14、技体操特征1. 体操是一项功能全面的、内容丰富的体育运动,是各项体育运动发展的基础,堪称“运动之父”。体操适合于少年儿童参加,“从娃娃抓起”是体操运动最典型的特征之一。2. 体操通过徒手、持器械和在器械上进行练习,挑战人体极限,展示人体对自身的控制能力。体操运动对人体各项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把一些看似矛盾的、对立的因素如爆发力和耐力、柔韧和力量、速度和控制等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力、美、难、新、稳的统一。3. 动作难度和质量的统一是体操永恒的追求,难度的主旨是创造,质量的内涵是提升。4. 创新是体操的生命力,教学训练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5. 体操运动归属难美项群,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
15、性,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四)体操项目的发展趋势男子体操总体发展趋势是难度进一步提高,动作更加优美,连接多样化,强调稳定性。其中,团体竞争更加激烈,加入团体竞争的国家、地区更多,强队差别更小,0.3以上的失误次数多少将决定彼此的胜负,要求运动员具备更高的成功率。从各单项发展特点来看,国际体操评分规则依然鼓励创新。 1.难度创新自由体操: 动作转体度数增加,前后空翻的连接更加多样化、均衡化。鞍马: 立体化更突出,类型更多样,尤其是打滚类位移将凸显出来。吊环: 动静结合更加紧密,力量动作更加标准、多样。跳马: 前后两周半空翻转体的复合技术将成为主流,转体度数增加。双杠: 杠上和杠下技术
16、的结合是难度和编排的主体,新动作将会有突破,前后旋空翻下将成新的难度攻克方向。单杠:空翻与空翻的连接,转体与空翻的连接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2.连接创新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连接更加紧凑,高难动作与一般动作搭配更加巧妙,成套动作更加突出立体化,吊环摆动动作与静止用力动作之间连接更加紧密。3.质量创新身体控制更加完美,空翻过程中膝盖和脚尖要求并拢。成套动作的韵律节奏更加流畅,推崇有个人风格特点的艺术,强化落地稳定性。此外,由于各国对基础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高,训练体制不断完善,科学训练水平不断提升,运动器材更加规范,重大伤病减少,运动员的出路更加有保障,运动员出现高水平的年龄将适当延后,高水平运动
17、员运动寿命有适当延长的趋势。(五)体操项目对少年儿童教学训练的新要求1将培养少年儿童对体操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2更加注重对基本功和基本技术规格质量的要求。3. 突出对体操意识和艺术性的培养。4. 对心理素质的教育、疏导提高到更重要的层次。5体能训练和康复训练将放在更突出的位置。6要求教学训练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7要求教练员的知识更全面,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8全能选手的培养要求更突出。9高水平运动员比赛中稳定发挥的能力将是对教学训练的新挑战。三、基础理论(一)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生理、心理特点及教学训练策略内容主 要 特 点教 学 训练 策略生理特点骨骼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
18、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富弹性,但牢固性较差,韧性好,不易骨折,但易弯曲。1. 为避免引起肘关节变形、不宜长时间做支撑练习。2. 为避免引起骨盆畸形,不宜长时间在硬地上做大量的踏跳练习,特别应避免用大腿和臀部发力。3. 通过队列练习、徒手练习、器械体操练习培养儿童站、坐、卧、行、支撑、悬垂等的正确姿势。关节关节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大。1. 5-6岁组儿童的柔韧练习要采取多样化的练习、比赛形式,让儿童在相互的比较中,认识自己和同伴的差距,增强练习的兴趣和自觉性,鼓励儿童学会自我激励。2.儿童少年柔韧练习力度要适中,缓慢用力,严防拉伤。肌肉1.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少,水
19、份多,肌肉和韧带富有弹性。2.在紧张和放松时能更好更多地收缩和放松。3.在承受运动量后能很快恢复。4.肌肉纤维较细,所以力量和耐力较差。1. 从关节周围小肌肉练起,在动作幅度、负荷强度、动作难度上把握从里到外,从小到大的原则。如:小哑铃练习;悬吊的连续半转肩练习;“半支撑练习”、“全支撑练习”、小屈伸练习、深俯卧撑练习、推倒立练习;挂膝引体练习振摆引体向上静态(相对的)引体向上。原地起踵原地小跳跳上跳下等。2. 先抓速度力量,后抓静止力量。3. 先规格后数量。4. 四肢力量优先发展,兼顾发展腰腹力量。神经儿童调节心脑血管系统的神经组织已基本完成,但思维系统尚未发育完成,尚处在感性阶段。1. 儿
20、童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训练中要通过直观法、模仿法、联想法进行教学。2. 要多进行诱导和辅助练习。3. 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表情要轻松自然,要善于欣赏和激励学生。4.儿童神经系统的机能还不完善,神经过程的强度和均衡性相对较弱,兴过程占优势,大脑皮层容易疲劳,单一内容练习时间不宜过长。5.发展上下肢的协调能力和动作的准确性。心肺心肌发育未完成,肺活量小,在肌肉活动时主要靠增加心率来增加输出量以适应肌肉工作需要,随着年龄增长脉博逐年下降,肺活量增加。1.运动负荷不宜过大,不鼓励负重。2.不做憋气的练习,多进行有氧练习。心理特点思维理解力逐步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
21、主要形式,但思维仍然常有很大的具体性,尤其在十岁之前。在感知发展的基础上,观察力获得较快发展,不仅表现出精确性、目的性、顺序性和判断力的良好品质,而且出现从“认识个别对象认识因果关系认识对象总体”这样的阶段性。已从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和理解记忆能力逐步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1.耐心细致的讲解、启发诱导,引导运动员积极思考、想练结合。2.合理进行动作示范。3.多在帮助下进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动作要领。4.培养运动员爱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5.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和喜欢阅读的习惯。训练态度少年儿童存在对体操从无兴趣到喜爱,对训练不主动、不积极到主动积极的过程。1
22、.游戏引导,兴趣入门。2.加强思想引导,树立训练目标。3.关键是让运动员每天都有新鲜感、有进步。意志品质少年儿童意志品质比较薄弱,但可以培养,随年龄和阅历的增加逐渐由弱到强。1.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让运动员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2.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运用欣赏教学和激励教学,要求运动员不气馁、不放弃,不达目的不罢休。注意力儿童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相对较弱,持续时间约25分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1.教学内容的趣味性。2.教学方法的灵活性。3.教学过程的情绪调动。4.教学项目内容的合理转换。(二)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特点身体素质就是指人体运动的能力。体操训练过程中所进行的大部分训练都是
23、为了增强这种能力。身体素质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这些素质虽各有特色,但彼此关系密切。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要特别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高难技术动作的基础,是运动员承担大负荷训练和激烈比赛的基础。身体素质训练往往十分艰苦,是培养运动员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未来高级运动生涯防止受伤,延长运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1.力量素质少年儿童阶段,由于身体处于缓慢发育时期,力量素质提升的幅度变化不明显。这个时期运动员骨骼生长较快,骨胶原水分较多,骨强度不高,肌纤维长且细,不宜进行最大负荷的力量训练。但力量素质依然是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练习的重要内容,训
24、练中应注意掌握少儿时期力量增长发育的趋势,科学地安排力量训练,不可进行大强度训练,以动力练习为主,要发展全身的力量,尤其在十岁之前不宜过早强调与专项运动技术相结合。2.速度素质少儿时期是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应该重视发展速度素质。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是发展的重点,可以在体操训练中加大比重,发展位移速度以短距离的跑、跳为主要内容。3.耐力素质现代生理学、训练学研究成果表明,少年儿童时期不宜进行过多的耐力训练。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发展不应作为重点,安排练习时必须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采用多种手段交替使用,可选取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为内容实施持续训练法。4.柔韧素质对于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来说,柔韧
25、练习既是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也是基础训练的组成部分。少年儿童时期是柔韧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应该抓紧加强柔韧素质的训练。训练过程中要应该循序渐进,采用小强度、高频次、较长时间的自压拉伸和外力加压,配合以踢腿、控腿,增加肌肉、韧带的弹性,达到软而不弱,刚而不僵。切忌简单、粗暴的大力压迫,更不允许带着负面情绪进行惩罚。此外,发展柔韧素质要与发展力量素质协调安排,注意素质之间的负作用。5.灵敏素质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是其他四种素质的综合表现。少年儿童时期是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体操训练中要注重安排一定
26、比例的灵敏素质训练。(三)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特点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必须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体操项目发展特点和训练规律,要求由低到高,动作由简单到复杂,进行科学的、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主要教学训练特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教学内容和年龄段相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运动能力、生理心理特点有很大差异,教练员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年龄因素,根据项目技术类型的动作排列顺序进行安排,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训练。2.兴趣引导、快乐教学兴趣和爱好是行为的动力源泉,体操动作中有着许多娱乐的元素,通过巧妙的组织,合理的安排,可以对小朋友产生吸
27、引力,使少年儿童自愿进入体操锻炼的小天地,让少年儿童在愉悦、快乐的氛围中进行练习是获取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3.先下肢后上肢、先悬垂后支撑人类在少年儿童时期,下肢的发展比上肢相对要快,悬吊能力比支撑能力相对要强。因此,根据从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特征,应该首先进行以下肢为主的各种跑跳练习和蹦床练习,再进行以上肢为主的其他练习;先练习以悬吊为主的动作,后练习支撑较多的动作。4.广泛采用保护与帮助体操项目有一个鲜明的教学训练特点,就是教练员通过直接助力或间接的方式保护运动员的安全,帮助运动员进行训练,加速运动技能形成,这种方法在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教练员保护和帮助的能力对教学训练进度和
28、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四)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原则1.面向市场原则面向市场原则是指在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过程中,要逐步运用市场化的理论,不遗余力地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参与体操训练,动员更多的家长关注体操运动,扩大体操人口数量,塑造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体操形象,使体操馆成为既是世界冠军的摇篮,更是广大少年儿童拓展生活技能、发掘身体潜能、培养良好个性、快乐健康成长的乐园。实行面向市场原则要求教练员改变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使自己的工作从单一的培养冠军中走出来,树立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教学对象的思想,创造更多的产品服务于社会,使中国的体操运动兼顾普及和提高,协调发展、持续发展。2.与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
29、原则与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原则是指各级体育、教育管理部门、教师、教练员要大力在幼儿园、中小学开展体操进校园的活动,使体操的基本元素、基本动作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体操运动非常适合青少年练习,把快乐体操、生存技能体操和竞技体操带进校园,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提高社会各界对体操运动的认识,使体操运动真正植根于广大民众中。3.快乐性原则快乐性原则是指在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过程中,要大力推行快乐体操的理念,以人为本,爱护运动员、关心运动员、尊重运动员,采用合理的内容、科学的方法、良好的态度来组织、实施体操教学训练,使少年儿童运动员在积极、健康、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技术、提高技能
30、、发展身体、感受愉快、获得自信。4.兼顾普及与提高原则普及是指让更多的少年儿童参与游戏体操、技能体操、形体体操练习,使大多数少年儿童获得体操独特的锻炼效果。提高是指一部分有特殊天赋的少年儿童可以参加竞技基础体操训练,将来成为优秀体操运动员,承担参加世界大赛,为国争光的特殊任务。5.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指在进行体操运动的过程中必须把安全训练作为第一要务,要求教练员做到制定教学训练计划时有安全意识,组织教学训练时有安全措施,教学训练课前、课后有安全要求。6. 系统性原则体操教学训练的目的是逐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运动素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努力获得最佳运动成绩。而这一切都有赖
31、于通过系统训练,使运动员的机体在解剖、生理、生化等方面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良好变化。这种生物适应性的过程也就是超量恢复过程,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体操动作技术由简单到复杂,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自成系列。根据体操技术的特点,必须进行长期的、有层次的、系统连贯的教学训练。7. 区别对待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在体操教学中有以下两方面的理解和运用。一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性别、年龄、身体形态、素质、能力、意志品质、神经类型等方面的差别。这些差别要求教练员在教学训练内容、进度、要求、方法、手段、完成标准等方面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情况制定教学训练计划,因材施教。二是体操动作技术有着不同类
32、型,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素质、能力、特长来选择技术类型,这种局面要求教学训练必须区别对待,发挥个体优势,以取得良好的教学训练效果。8.艺术性原则艺术性原则是指体操是一项力与美紧密结合的运动项目,动作的形态、动作的幅度、动作的力度、动作的韵律是构成动作艺术性的重要因素,体操意识、审美意识、艺术表现力必须从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时开始培养,使运动员内在的气质与外在的表现高度统一,逐步形成个人风格,展现独特魅力。9.全面发展原则全面发展原则是指儿童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展最为活跃的阶段,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以体操专项而言,要兼顾男子六项、女子四项的有序发展,要注意到技术、
33、素质、能力的关系。以人体生长而言,要注意身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更应注意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练员更应该关注运动员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五)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基本方法1.游戏教学法游戏具有趣味性、益智性、规范性和竞争性。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在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中,可以利用体操的场地、器械、动作等作为元素,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练习,鼓励少年儿童在玩中练,在练中玩。2.环节教学法体操动作由多个环节构成,体操动作教学过程应该按照技术环节顺序制定计划、安排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手段。3.组合教学法组合教学法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任何一个
34、体操动作技术教学训练,都离不开心理、体能和技术三个基本要素,教练员在具体动作教学中,对以上三个要素进行正确合理的组合运用。另一方面体操项目多,内容丰富,项目合理搭配,既能提高儿童练习兴趣,又能防止身体局部负担过重引起运动损伤,这是安全教学训练,提高练习效果必须掌握的方法。4.阶梯教学法体操动作由简单到复杂,为技术教学训练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对应该学习掌握的动作进行层次的、阶梯式的教学。5.激励主导法在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中,教练员应经常采用欣赏的态度来激励运动员,要善于用“放大镜”来发现运动员的优点和进步,欣赏催生自信,自信产生热情和勇气。正面的激励能够促进运动员
35、训练态度的转变,够充分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要我练”变为“我要练”,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动机,形成体操馆的正能量。(六)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运动损伤的预防在体操教学、训练、竞赛过程中,由于项目特点和技术、技巧的复杂性,各种因素的不可预见性,运动员身体素质、能力的差异性,有可能出现一些伤害事故。这些在体操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统称为运动损伤。同人类生活中时常会遇到伤病情况一样,体操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也时有发生,不可绝对避免。对于少年儿童体操训练来说,首要的任务是预防,尽可能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了伤害事故,教练员、运动员应该运用正确的知识、合理的方法来救护、治疗,使负面影响
36、减小到最低,为伤痛康复创造条件。因此,教练员必须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理论,熟悉有关的方法、手段。体操运动损伤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上重视不够。在思想上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危害认识不清,在教学训练运动中存在急躁、蛮干或畏难心理。(2)运动水平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差,机体的运动能力不能满足运动的要求,专项技术动作存在隐患或错误,心理素质水平低也会导致产生伤害事故。(3)运动负荷安排不合理。局部运动负荷长期过大,或一次运动强度过大,或连续大运动负荷训练。身体功能状态不良,休息不够,患病或伤病初愈,过度疲劳。(4)教学、训练或比赛的组织安排不当。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不做准备活
37、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对比赛的不适应以及缺少保护和自我保护措施。 1.急性损伤的种类及其预防急性运动创伤是指在运动中突然遭受直接冲击或间接冲击而造成的人体创伤。体操运动常见的急性损伤有以下几种:(1) 关节扭伤或撕脱由于训练场地、器材布置不合理,或运动员落地角度偏差,造成运动员关节扭伤。扭伤主要是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扭伤多发生在起跳或落地时踝关节、膝关节受伤,腕关节及腰部也比较常见。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如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二三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就医治疗。急性腰扭伤可以让患者仰卧在
38、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严重的扭伤也可伴撕脱性骨折,若保守处理后疼痛仍明显和伴有活动障碍,要及时作x-ray检查。因此,我们在体操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布放和器诫的安装。(2) 表皮擦伤或开裂训练用品如护掌、保护带不合格或破损,进行双杠、吊环、单杠训练很容易造成运动员手皮或其他部位表皮的擦伤或开裂。一般擦伤表皮部位较浅,可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创伤后再用喷雾胶布。教练员在训练中要经常认真检查护掌、保护带、绷带等辅助用品。(3)肌肉拉伤和韧带断裂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速度快、强度大的外作用力将运动员的关节韧带严重拉伤。如过快大力牵拉韧带时,极易使运动员
39、的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或内侧副韧带拉断;膝关节的十字韧带及内侧副韧带在由空中落地动作不合理的情况下也极易断裂;肘关节的内侧副韧带不合理的强力支撑也会造成韧带断裂或骨骺撕脱的严重后果。为预防肌肉拉伤和韧带断裂,在牵拉韧带圧腿时不可过重过快,给青少年一个充分的自我牵拉的时间,要教会运动员正确的落地姿态和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4) 脱臼、骨折脱臼即关节脱位,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偶尔发生。一旦发生脱臼,应停止练习、保持安静、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应送往医院就医。骨折在体操训练中也较常见,通常可有明显的外观改变和运动障碍。一般多
40、见于四肢关节、长骨,偶尔出现于椎骨。一旦判断运动员骨折后,应该及时用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如开放性骨折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治疗,接骨。特别要注意的是头、颈部、腰椎等部位出现急性运动损伤时要慎重处理,不可轻举妄动。如头部受伤,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将呕吐物吸入肺内。如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如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仰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以免加重伤情,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2.慢性损伤的种类及其预防慢性运动创伤是
41、指多次反复的细微的小外伤所致的劳损,是典型的慢性运动创伤。劳损是人体运动系统包括肌肉,骨骼,软骨,肌腱,韧带等局部过度训练,产生炎症,造成萎缩,甚至断裂,坏死等严重后果。( 1) 骨垢炎,在青少年体操训练中较常见的有:跟骨结节骨垢炎,过量的大幅度腰部运动造成的脊椎骨骺软骨炎,长时间的体前屈造成的坐骨结节骨骺炎,过多的鞍马训练造成的桡尺骨茎突骨骺炎,过度支撑或由急性转慢性造成的肱骨小头骨骺剥脱性软骨炎。这些损伤基本上是多次重复某一动作的练习,时间过长而造成的。也有一部分是急性创伤未好就又开始训练,由急性转为慢性。此类伤不易康复,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训练计划的安排中要控制好训练量,并且要及时转换
42、训练内容。(2) 腰骶骨炎,是腰肌及腰椎筋膜的劳损而引发炎症未经治愈,重复刺激而造成腰骶骨骺或腰椎间盘损伤。在训练时要注意不要让少年儿童进行过量的腰部大幅度运动,如过度的体前屈或体前屈大负重提拉,这多易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腰部造成损伤。(3) 股骨头损伤, 也称为股骨颈骨垢炎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这多发于女子少年体操运动员。这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因为这种创伤对人伤害极大,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要严格避免长时间重力下压运动员的后胯韧带,严禁双腿前后架高悬空外力压腿。后髋大幅度长时间外力下压,会破坏少年儿童股骨头的供血系统而造成无菌性坏死。同样也要避免让运动员单腿在较硬的地方多次重复跳起落地(负重或较高
43、),会使股骨头反复撞击而引发炎症,使股骨头变形,严重的会出现坏死。(4)骨膜炎,一般多见女子少年儿童。由于过早地安排在较硬的地面长跑,而引发胫骨骨膜与腓骨骨膜的炎症,严重的会造成疲劳性骨裂。因此要尽量避免安排超长的长跑练习。(5) 髌腱炎, 也称髌腱末端病。这种慢性运动创伤也多见女子少年运动员,痛发点在髌骨与胫骨的接缝处,一般是深蹲跳过量练习造成的。综上所述,慢性运动创伤多是没有充分考虑运动员受伤后疼痛的原因,训练安排不科学造成的,应引起教练员的高度重视。3.运动损伤的处理与治疗 (1)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的有效四原则也称为“rice”原则疗法。其中r是rest,指休息、停止
44、运动。i是ice,指冷敷、降温。c是compression,指加压,防止水肿。e是elevation,指抬高伤肢。因此,应对急性运动损伤可以采取制动、冷敷、加压、抬高这四个方法进行应急处理。(2)广泛开展保护与帮助 保护与帮助是体操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的必要的教学手段。有效的帮助能够让运动员养成正确的技术,掌握一些应急的自我保护方法。 运动员在进行高器械练习时,教练员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贴近运动员随时准备保护,防止初学者练习失误而受伤。同时,可较多地运用海绵坑、海绵包、保护带等辅助器材进行保护与帮助。(3) 避免局部负荷过重体操项目动作多、内容多,需要大量的训练时间。如果未
45、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和运动负荷,很容易造成运动员局部负荷过重,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慢性运动损伤。因此,少年儿童体操训练要严格贯彻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负荷原则,避免蛮干、苦练、磨时间带来的伤害事故。(4) 伤后恢复可辅之以轻微力量练习长期的体操运动实践表明,在训练中经常安排一些关节的小力量练习,可预防关节的损伤并有助于伤后的积极恢复。体操运动创伤多见于人体的关节部位,在训练中经常安排一些关节的轻力量练习,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起到稳定关节作用,对预防关节急性创伤有积极的作用。在发生创伤后,小力量的练习对伤后的恢复也是有较好的作用的。(七)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的选材1.选材的基础原理运动员选材是指把先天条
46、件优越、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争潜力、适合从事体操运动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选拔出来,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培养,以便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考察、测试和选拔过程。良好的选材是成功的一半,少年儿童体操训练实质也是一个不断考察,不断挑选的过程。在体操运动员选材过程中,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是选材的依据,人类遗传学是选材的基础,人类生存环境是选材的参考要素。此外,还应当结合体操项目技术特征、优秀体操运动员模式和运动员身体条件补偿的可能性来实施具体的选材活动。重点考察运动员的先天因素、内在因素和潜在因素。在运动员选材中,先天性因素最为重要,先天条件好的运动员成功的几率更大。内在因素是指不易看到和发现而对运动员
47、影响较大的因素,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运动素质都属于内在因素的范畴。潜在因素与先天和内在因素有关,更多地是考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实施运动员选材应该遵循多样性原则,必须从生理、生化、心理,以及遗传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和多指标的选材。应该考虑补偿性原则,体操是多项目的运动,各项目之间的差异对运动员的形态和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影响。例如,鞍马和单杠要求运动员上下肢都长,但吊环则要求上较短,自由体操和跳马要求下肢短而粗壮有力。这些矛盾客观存在,无法统一,必须采用形态、素质和基本技术进行相互补偿,发展优势,回避或弥补劣势。选材还必须坚持长期的动态性原则,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体操的动作技术、难度
48、也是动态发展的。因此,体操运动员的选材亦必然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选材是从少儿时期开始,在从小到大的整个生长发育时期,运动员许多选材因素在变化,这种变化有直线的,也有曲线的,因而选材也是一个层层衔接、逐级进行挑选的过程。因此,体操运动员的选材必须是动态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和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人才。2.选材阶段我国体操运动员选材分为基础、初级、中级、高级选材四个层次。每个层次有初选、复选、精选、决选四个阶段,基础与初级选材是运动选材的基础层次,主要是通过对那些先天的、不可控的、相对稳定的因素进行测定和评价,探测少年儿童运动潜力,初步挑选运动人才。中级与高级选材是运动选材的高级层次,其任务是
49、最终选拔出优秀运动人才。在这个层次中,测评先天的、相对稳定的因素比例相应减少,而主要是测评那些后天的、可控的、相对变化的因素,比如技战术、运动素质、心理和智能等方面的因素,选拔出接近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模式的人才。选材层次越高,各指标标准就越高,测评考察更细致。3.基础阶段选材方法(1)遗传选材方法人体的形态、机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运动素质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先天遗传对选材十分重要,选材工作中要对选材对象的父母、祖辈进行疾病、身高、体重、身材比例等情况进行了解与调查。(2)形态选材方法主要是考察、测量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选材。包括身高、体重、四肢长度及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等
50、。(3)机能选材方法机能选材法指通过对运动员生理机能、生化指标的测评进行选材。常用的生理测评有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测评。常用生化测评有血乳酸、无氧阈、血红蛋白、血睾酮等。(4)身体素质选材方法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发展,是选材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5)心理选材方法主要从意志品质、个性、情感、思维、注意力、记忆等方面进行观察。(6)运动技能选材方法考察运动员技术基础的牢固程度,动作要领的正确性,动作概念的清晰度,未来发展的潜力。在运用上述方法实施选材的过程中,还应当总结以往选材的经验和教训,追溯、借鉴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评价备选运动员。选材工作要
51、注意指标的有效性,测量的客观性,数据的可靠性。4.各年龄段选材内容、指标与标准分类内容年龄形态特征素质特点技术标准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综合评定78(初选)1. 身高体重偏小,(同年龄人群中属中等或偏小);2. 地面坐撑时,臀离地23cm;3. 肩宽,髋窄,上下肢比例协调;4. 骨骼:上下肢骨要直,膝关节不要过大,脊柱自然弯曲度要小,肩、髋关节平展,脚指、脚弓和腕关节不要过分松软。肌肉富有弹性,粗细适中,小腿肌肉上提。1. 具有较好的跑跳、支撑、悬吊、腰腹等基本能力;2. 各项柔韧指标均达到大纲要求。3. 倒立功正确、控制力强。4. 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如蹦脚尖、紧臀、紧腰)5.达到78岁大纲力量素
52、质训练标准。1. 在扶持下做手倒立,身体能充分伸直;2. 做侧手翻时,方向感好,姿态好,动作协调;3. 做简单的节奏操时,动作协调,节奏好,模仿快;4. 完成大纲各项目规定动作。1. 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健康正常;2. 骨骼肌肉系统正常;3.反应快。1. 练习积极性高;2. 注意力较集中,神经类型较稳定;3. 模仿能力强。1. 体型均称、身体健康;2. 力量素质较平均;3. 柔韧达标;4. 有勇气、肯练; 5. 反应快; 6. 模仿能力强; 7.注意力较集中。910(复选)同上达到910岁大纲力量素质训练标准。1. 达到910岁大纲技术训练标准;2. 有专项素质特点;3. 各项基本技
53、术正确。1. 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健康正常;2.骨骼发育与日历年龄相同或稍晚12年;3 .神经系统属稳定型、亚稳定型、灵活型、亚灵活型、中间偏稳定型、中间偏灵活型。1. 胆大心细;2. 勇于表现自己,自信而不甘落后;3. 注意力较集中,神经类型较稳定;4. 有较好心理素质。1. 上下肢发育均称;2. 力量素质有特点3. 柔韧较好、协调性好。 4. 有勇气、肯练; 5. 学动作快; 1112(精选)同上达到1112岁大纲力量素质训练标准1. 完成基本功和基本技术;2. 达到1112岁大纲技术训练标准;3. 有明显的项目优势和技术优势;4. 无明显的弱项。同上同上1. 训练有目的,有想法
54、;2. 有勇气、有毅力;3. 基本功、基本技术较好4.专项素质较好5. 接受能力强; 6. 敢于表现,善于表现;7.思想集中、控制能力强。四、少年儿童体操基础训练目的、任务和阶段(一)少年儿童基础训练的总目的和总任务1.总目的普及体操、健民强国;发现苗子、培育人才;争创佳绩、为国争光。2.总任务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培养体操兴趣,养成锻炼习惯,铺垫艺术修养,掌握体操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高规格、高质量完成基本功和基本技术,夯实体操发展、提高两块基石。(二)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阶段划分和各阶段教学目的 阶段 内容类别基 础 训 练 阶 段基 础 前 期基 础 初 级基 础 中 级基 础 高 级5一6岁7一8岁9一10岁11一12岁教学性质播 种 教 学育 苗 教 学培养方式幼儿园、业余体校业余体校、俱乐部、体操学校(省专业队预备期)教学训练目的1.了解各项目器械特性。2.培养体操兴趣,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到体操运动中。3.发展各项身体生理机能。4.学习各项基本功和基本动作。1.高规格、高质量完成大纲规定的基本功。2.掌握各项基础动作和基本技术。提升基础动作和基本技术的规格、质量。1. 高规格、高质量完成各项基本技术。2. 掌握各项基础难度。高质量完成各项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进入发展和提高阶段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少年儿童各年龄阶段教学训练任务和要求 年龄阶段内容任务和要求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宿费合同协议
- 2025年安徽休宁城投集团本部及下属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贵州瓮马高速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会计师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资源配置要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相关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湖南省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
- 乡村全科医师考试新态势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理解考试要义的图书管理员试题及答案
- 《社会网络分析法》课件
- word个人简历空白
- 2024年江苏安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如何在Python中创建循环结构
- 新生儿吸入综合征护理查房
- 屋面炮楼连梁平台架体搭设施工方案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2023北京四中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100个真实民间故事文案
- 四年级下册劳动教育全册教学课件
-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中班数学活动《营救汪汪队》超清有声动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