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运用研究_第1页
中国水墨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运用研究_第2页
中国水墨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运用研究_第3页
中国水墨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运用研究_第4页
中国水墨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运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水墨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运用研究    姜之怡摘 要:中国水墨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珍宝,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水墨画也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发挥着光芒。在全球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水墨元素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将水墨元素恰当地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成为人们思考的方向。本文从中国水墨元素的特点出发,以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讨论了中国水墨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关键词:水墨元素;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一、中国水墨元素的特点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画体系重要部分的水墨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产物,

2、同时它在中国艺术史上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地位。随着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以及水墨元素的物质载体、创作手法的丰富,水墨元素也在不断发展,我们根据创作出水墨画的时期和多样的表现技法将其具体分为前水墨画、水墨画和后水墨画。中国的水墨画以其本身光鲜的特点区别于其他画种。水墨画的笔法多变,但都讲求行笔,行笔囊括起笔、运笔、收笔,有“墨分五彩”之说,根据墨原料中水的不同含量,可以分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大致5类。中国水墨画不只是追求“形似”,“神似”更加重要,追求创造一种形神交融、天我合一的意境,就是这种似或不似的、恰到好处的微妙气韵,让看者从山水花鸟人物的形象中体会作者的情义、心怀。二、中国水墨画

3、的历史发展进程(一)开源唐代近现代以来,专家学者对中国水墨画的研究难以率而明言其宗,即使在唐宋水墨大兴的时代也并没有真切的记载。有迹可循的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画家王维提出了“水墨为上”,这使得后人以王维为宗,也侧证了中国画在唐朝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唐代时期,繁荣的社会经济、强大的国家实力、包容的社会环境、国内外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造就了唐代名家辈出,画作色彩纷呈,此时便是水墨画发展的一个可圈可点的时期。(二)鼎盛宋代至宋朝,传统水墨画进入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我国水墨画艺术获得空前发展的时期是在宋代。北宋画坛上,水墨山水画技法日趋完备,它完全摆脱了隋唐以来先空勾后填色的简单作

4、画方法,出现了讲究韵味的擦、点、染等技法,画史上所谓的“宋人格法”便是指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创作,它标志着中国水墨山水画的高度成熟1。宋代绘画手艺逐步完美,门类也加倍详实、细致。宋徽宗将水墨画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门,而相传由蔡京、米芾所编的宣和画谱更是有多达十科不同的分类。绘画的范围增添,绘画主题扩展,绘画技法也更趋完全,既有画工华丽精美,也有淡彩笔墨;既有写尽人世的真实,也有直抒胸意。山水画由于受到了当朝的重视,在水墨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南宋的士大夫更加追求美的意境,将宋代概以全貌的山水画转换为简括、以局部见整体的独特绘画方式,使得山水画的意境中添得几分趣味,这是南宋画家的卓

5、越创造。这些山水景物呈现的不仅是前朝的贵族游玩、士人隐居,更有了民间捕鱼、酒肆等生活场景,极有烟火气息。(三)成熟元代“元四家”是元代绘画的主要人物,在水墨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以“元四家”为主导的元代画家,他们强调文学对画作的启发,将诗书融入绘画之中,并为山水画在审美范畴内增添了“逸”的概念,即将形似置于主观意愿之后,以人的感受作为绘画的前提。这在山水画意境的领域内创造了一个新的标准,虽然元代并不是一个寿命长久的朝代,但水墨画的快速发展,使得后世将“逸”的概念作为山水画的最高准则,并影响无数后辈。(四)衰落明清明清两代,即使有众多的流派,但人们对于山水画的意境已难及前朝,只能仰望前朝的高度,并

6、进入了高度图示化的时期,甚至有董其昌举起了“复古”的旗帜。清中期以后,花鸟画慢慢变作文人画的主流,而“扬州八怪”以抽象的写意花鸟画风闻名于世,此时花鸟水墨画成为了清朝的绘画主流2,甚至出现了与宋代精致的写实花鸟大相径庭的抽象化花鸟。(五)再兴近现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水墨画面临新的时代,经受了生存的考验。一边是风格迥异的西方作品涌入,一边是新时期新的表现手法“新山水画”,傅抱石继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之后提出了“时代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再次提出了笔法、墨法与新时期的干系。水墨画此时进入了中西结合的时代,打破了传统的桎梏。画家徐悲鸿将西方绘画中素描的理念融入到中国水墨画中,创造出了独有的风格。即

7、使是在现代,水墨画仍为世界所接受,画家乃至其他艺术工作者都将水墨元素融入创作之中,这无疑是对水墨元素的肯定和继承,水墨画这一古老的画种在新时代依然极富生命力。三、水墨元素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联系(一)水墨画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共性首先,水墨画与视觉传达设计同样注重构图,且都重视整体构图,重视主次有别。著名的水墨画画家陆俨少说过:“一相間、二相让、三相犯、四相叠,千变万化,不外乎此。”水墨画取景时总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部分,需要创作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重新组织画面,达到主体物鲜明突出、宾主相依,有时会通过打乱取景重新排序的方法,这样就会让画面更加具有完整性,也更加协调。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也有此特点

8、,许多平面设计也是通过拼接组合的方式来完成作品的,且都忌“满”,即画面不能过满,没有主次之分,从而缺少视觉冲击力。画面中图形与文字都要恰当地结合起来,这也是可以从水墨画中学习到的。水墨画追求的疏密有序可以使视觉传达实际更加丰富,更有感情。其次,水墨画与视觉传达设计都是在二维平面中创作的。水墨画画家通过不同颜色、用笔技法来表现物体,不同的笔法、墨法会使作品产生不同的观感。视觉传达设计师也通过不同的色彩、多变的图案和字形来创作作品。最后,水墨画与视觉传达设计一样重视归纳综合、总结。中国水墨画中的许多形象都注意“传神”“神似”,作品通过用不同的墨来概括不同的形象,墨的原料加上不同量的清水使得墨色有丰

9、富多层次的变化。而现代视觉传达作品需要在有限的画面中,向观者传达一定量的信息,此时学会巧妙概括地表达是设计师的必修课。可以通过借鉴水墨画中墨色的深浅来表现创作,以达到作品错落有序、主题明确的目的。(二)水墨元素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作用水墨画在中国设计界越来越受到欢迎,如今社会的审美取向越来越偏近水墨画。中国水墨画给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带来了设计灵感并丰富了他们的设计理念,我们可以看到,水墨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已经变成一种设计潮流。1.水墨元素可以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水墨画是一种具备深挚的中华文化根底的绘画艺术形式。中国设计师在水墨元素的运用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水墨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0、,早就无声无息地潜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是中国人共同的审美认知。设计师创造出带有水墨元素的作品,观者自然可以联想到中国几千年来沉淀的文化底蕴,这使作品在无聲之中获得了中华文化特色。既然设计作品蕴含的文化内核都是通过作品中具有文化特色的符号、元素体现的,那么中国现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更应运用这一特性来传达中国的民族特色文化,水墨元素便是极好的载体,既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创作形式,更展示了我国的民族精神。此类水墨元素与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融汇,是将水墨元素置于视觉传达设计中思索的表现。2.水墨元素可以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主题我们知道,水墨画注重主题的表达,通过各种表现手法传达出水墨画特有的唯美气韵以

11、及虚实相生的层次美。平面设计中的笔墨形式则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所在,其注重对物质本身具体形象的表达,并且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水墨画追求的“神似”时常用大量留白和洋洋洒洒的笔墨来体现,这样对于主题的突出是非常极致的,留白的空间不会喧宾夺主,且会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此类突出主题的效果可以在视觉传达设计上运用。四、水墨元素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从靳埭强创作的设计作品中,大家能感受到大师善于运用中国传统水墨元素,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水墨元素的存在,田中一光是这样评价靳大师的作品的:“笔和墨描画出来的不是绘画,也不一定是字,只是饱蘸墨液的毛笔在行笔时表现出优美的轨迹来,那些由黑到灰色中,呈现各种奇妙的浓淡度,那是摄人心魄的东方韵律,靳埭强那简洁的画幅,以蜿蜒游动的造型设计成的招贴,虽并不奇拔,却有一种魂萦梦绕、需要发倍投问的依依之感。”他也在招贴作品中大量运用水墨画中的“留白”手法,如此可以突出主题,使观者可以沉浸在似有似无的空灵美感之中,也能让作品充满和谐又对立的“矛盾美”。所以,毋庸置疑的一点,水墨元素是靳埭强许多作品创作的文化内核。中国水墨画的笔法、技法也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表现出力量的美感。气力感可以让作品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