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浅谈_第1页
中国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浅谈_第2页
中国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浅谈_第3页
中国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浅谈_第4页
中国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浅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浅谈    蒋海斌摘 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982年至1986年,党中央和国务院连续下发中央5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强调了“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尝试性对农业发展途径进行阐述。关键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f320 a1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经营模式,开启了我国改革篇章。在当时的条件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时

2、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挤占农村发展资源、破坏农业发展环境等困扰农村发展的因素增多;以家庭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2 制約农业经济发展因素当前,人们对土地保护力度不够,良田毁坏严重;对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热情不高,投入较低,生产落后,人才缺乏;城乡差距拉大,厌农弃农现象严重等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 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尝试性探讨当前情况下,我们需要主动协调,调动积极因素,解脱农村发展的困境;探索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新途径新模式,筑牢国民经济发展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3.1 严格保护耕地,守住红线土地是农业的根本,没有土地,农业的发展

3、是无从谈起,当下,耕地的保护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3.1.1 粮食安全是最大的安全“家有余粮,心中不慌”,粮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百姓生活幸福的头等大事。一个农业大国,粮食不能自给,必将受制于人。然而近年来,我国的粮食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这些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觉。我们不仅要重视粮食“量”,还要重视“质”。其一,农药、化肥滥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土壤退化,药肥残留也对人们心身健康造成了伤害;其二,工业污染对土地、农作物损害,也直接或间接对人造成伤害。另外,转基因作物对人影响和伤害还

4、在争议中。首先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那么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可从容应对。3.1.2 坚守土地红线,不越雷池一步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尚有19.51亿亩,随着建设占用耕地,工业污染等因素,当前可用耕地逼近红线,必须把保护耕地提高到战略高度。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保护我们的未来。国家提出坚守18亿耕地红线,落实“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特别是为政一方的地方主要领导,要坚决贯彻党和国家“守红线、保耕地”的底线。对于以牺牲耕地为代价的发展,要坚决抵制,对侵占基本农田的违法法纪行为要坚决查处。我们在保护耕地这个大计上,要实行硬杠杠,不能

5、搞变通。其一,要落实国家大规划,切实保护好耕地:(1)保护粮食主产区。保护粮食主产区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粮仓。粮食主产区耕地,谁也不能动,谁动了就动谁。全力保护优质、集中、连片的高产农田,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平原和东北松嫩平原这三大农区,应给予高度重视,绝不能丢。(2)保护基本粮田。把各地的优质耕地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行编号管理,永久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占用。在建设规划中,要把对基本粮田的保护,特别是大面积平坦耕地、适合规模作业的片区要予以规划保护。(3)保护优质土壤。土壤形成至少需要上千年时间,形成优质土壤层更是需要数千上万年的积淀,要强化对优质土壤的保护意识。对必须占用的基建

6、区的土地,要由政府负责统筹规划,由建设单位负责移取优质土层,改良贫脊地或异地造田,确保不因建设占地导致耕地减少。其二,要合理有序开发,杜绝乱占滥用耕地(1)要科学设置开发区。要有统一规划,不能随意开发。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各地为了创造所谓的经济增长,到处划圈征地,盲目上项目搞开发,占用了大量土地,甚至是大片良田。国家要有大布局,科学设置开发区,以荒山荒滩盐碱地块为主,杜绝占用良田,制止乱占地和无序开发行为,防范开发过程中对土地的污染损害。(2)林牧养殖综合开发不能占用良田。农村发展畜牧养殖业等多种经营时,为减少成本,出现对交通便利的大片地和水利条件好的良田占用现象。林牧养殖等多种经营开发项目,要

7、结合退耕还林还草等协调发展,不能破坏环境和生态,更不能占用基本粮田保护区。其三,防止土地过度使用树立土地休生养息的意识,采用施放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技术以及轮播耕作方式育肥培肥土壤。防止过度开发使用和化肥农药滥用等对土地造成不可逆的破坏。3.2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我国的农耕文明曾领先了世界五千多年,现在我们的农业落伍了,停留在以重体力劳动为主的耕作阶段。需下大力气,转换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建设农业强国。3.2.1 树立大农业观,转换农业生产模式当前,我国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老人、妇女和儿童成为农业的主力

8、军,农村萎缩,抛荒撂荒严重,农业生产后续乏力、后继无人;大面积耕地被分割,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破坏,靠天吃饭现象严重等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更不适合现代化,需要转换经营模式,以国家农场、集体农场、合作农场等方式经营土地,实行规模化、基地化经营,加快现代化进程,使农业走上科学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快车道,提高农业生产能力。3.2.2 加强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不完整,基础就不牢固,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无法真正实现。当前我们工业、国防、科技现代化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步入先进国家行列,但我们的农业生产是非常落后的。长期对农业投入不足的,

9、导致农业长期落后,我们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研力量,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农业并不是孤立的简单劳动,涵盖了生态循环、产业规划、基础保障、种子产业、生产作业、加工储运、产品流通等各环节,与工业、商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在整个系统加大科研投入力量,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体系,与现代工业、国防、科技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突出农业生产这个重点环节,迅速提高生产能力。当下农业生产落后、效率低下,制约了发展,依托现代科技和工业,加快农业生产作业机械化、信息化。用现代化机械、智能机器人等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以千万数量级甚至百万数量级的

10、农业从业人员,就能保障全国人吃饭问题。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成为有知识有技术的现代农民,农业成为人们向往的职业;土地成为最宝贵的資源,农村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当然,我们的现代农业也可以像其他产业一样走出国门,巩固好国内“阵地”,开拓好海外“战场”,成为不断增强国家实力的生力军。3.2.3 加大对基础建设投入,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也是战略产业,为确保农业的稳定发展,必须加大对水利、防护林(带)等基础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2.4 加快农业信息化,提高供给效率把全国的农业进行一个大的产业规划,在生产总布局和土地休生养息做总体调整。在生产管理和农产品商业流通方面

11、全面实现信息化,满足人民的最大需求,保障供给,减少浪费。3.2.5 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精细化转变粗放型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精细化,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生产价值。3.3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3.3.1 改善居住环境一方面鼓励已脱离土地的农民进城置业,采取政府回收方式,对其农村房屋估价回购补贴其进城购房,或以农村房屋置换城镇楼房。另一方面,对交通不便的贫困落后村、偏远村、空心村等进行撤并搬迁、整体规划,形成居住相对集中的农村城镇。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节约土地,保护环境。3.3.2 开发就业岗位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量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脱离土地后,要重视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保障和提高农民生活。要加强对失地居民技能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要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帮助就业,比如服务行业、工艺品加工业、能工巧匠培育等等。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农村与城市公共服务无差别,农民与市民社会服务保障无差别。在生活方式和文化教育上积极引导,促进其向市民化转换。4 结语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