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6讲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教学案+练习人民版_第1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6讲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教学案+练习人民版_第2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6讲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教学案+练习人民版_第3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6讲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教学案+练习人民版_第4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6讲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教学案+练习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6讲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标要求(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一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时期概况商朝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业中心和大商人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商运活跃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

2、府的重要财源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明清(1)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3)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4)出现“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二 “市”的发展1秦代:对“市”严格管理,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3南北朝:“草市”出现,政府设“草市尉”管理。4唐代:“草市”逐渐成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5宋代:“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饮食服务设施比较完备。三 商业都会的崛起1战国:出现“市井”(商业区)。

3、2汉代: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主要有长安和“五都”。3唐代: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商业较为发达。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汴京的夜市、晓市、庙会集市繁荣。5清代(1)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2)名镇有:盛泽镇、汉口镇及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四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表现(1)西汉:由于开通陆地、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明朝推行朝贡贸易,清朝时期对外贸易逐渐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

4、“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为目的。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 重农抑商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目的(1)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2)安定人心,保障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3表现(1)战国: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2)西汉:汉初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3)唐代:市的设立和废止都决定于朝廷命令,交易时间受限制,商人和市场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4)明清:明太祖强调“原本抑末”;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

5、。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4影响(1)积极: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2)消极: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二 “海禁”政策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2原因(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2)直接原因:明朝为防止倭寇入侵;清朝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3表现(1)明朝: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2)清朝: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4.影响(1)消极:妨碍

6、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这是其主要影响。(2)积极: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但作用有限。三 资本主义萌芽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2出现时间:明朝中后期。3地区和行业:江南丝织业。4标志:劳动力商品化,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5发展:清代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除纺织业外,制瓷业、冶铜业、造纸业等也出现新的生产关系。6特点(1)地区性和不平衡性非常突出。(2)受传统经济压抑,发展缓慢,水平低,易夭折、中断,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7缓慢原因:明清政府压抑工商业发展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知识拓展 古代“市”的基本形态(1

7、)“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知识拓展 古代中国城市发展规律(1)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及晓市、夜市出现。(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

8、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随经济重心南移而相应变化;明清时,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知识拓展 宋元明清时期的三次商业革命从宋元到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最为发达时期,发生了三次商业革命,分别指的是:(1)第一次,宋代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草市兴盛;出现全国性的著名城市;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第二次,明清(前期)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出现商帮。(3)第三次商业革命是指晚清出现的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唯物史

9、观 辩证看待重农抑商政策唯物史观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是从历史上的社会存在解释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和社会意识,“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如对“重农抑商”政策可作如下分析:(1)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2)对“抑商”的辨别与分析:首先,“抑商”主要是“抑制私营工商业”,而非不加区别的绝对抑制,汉唐时期官营工商业的发展就是这一政策的典型体现。其次,“抑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取,比如西汉初年的“抑商”在当时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但是明清时期的“抑

10、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取的:对内以重税、关卡、官营、矿禁等手段限制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规模;对外以“海禁”等政策阻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机会。名词解释 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易混易错 “海禁”和“闭关锁国”的区别(1)“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2)“闭关锁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

11、商来华贸易。清朝中外贸易被限制在固定贸易场所广州“十三行”。“闭关锁国”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知识拓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的有利条件(1)粮食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2)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为手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3)发达的手工业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前提。(4)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为劳动力的商品化奠定了基础。(5)白银的流通提供了充足的货币基础。(6)明清赋税制度的调整有利于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条件。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

12、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东汉班固汉书·贡禹传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

13、流亡者也。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教你读史1.史料一为历史文献类史料,可从史料中农工商的地位和作用角度理解材料的内涵。2史料二为历史文献类记载,主要表明汉代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耗费大。3史料三为古人的专题论著,主要论述了商业和商人的危害,表明作者主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二、三,概括秦汉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答:_答案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富裕大商人很多,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法律上轻视商人。2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秦汉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反而没有抑制住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答:_答案(1)商业利益比农耕大得

14、多,推动了众多人从事商业。(2)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及封建统治者追求享乐奢侈的生活,而离不开工商业。(3)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促进商业的发展等。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1)市场类型多样:城市中有市、庙会等,乡村中有草市。(2)商业城市发达:历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明清时期更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货币种类丰富:宋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5)商业地位低下:商业始终都是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

15、导地位。2影响(1)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2)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3)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公道,赏告奸、困末作而利本事。战国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既禁之后,百货不

16、通,民生日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清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教你读史1.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史料“赏告奸、困末作而利本事”说明商鞅首倡“重农抑商”,目的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国家稳定。2史料二为后人专著。史料“挟其重资,多买田地”说明商人积累的资本投向田地(农业),影响了工商业的资本积累。3史料三为后人文献史料,说明明代政府通过法律规范商业和对外贸易。4史料四为历史评论,解读注意省略号的分层作用。省略号之前的内容反映了“海禁”政策限制了开拓海外市场;省略号之后的内

17、容说明“海禁”使沿海居民贫困化,引发严重社会问题。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指出古代倡导重农抑商的主要目的。答:_答案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国家稳定。2根据史料三概括明初法律的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答:_答案内容: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政策。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海禁”政策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根据史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潜在危机。答:_答案从外部来说,西方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疯狂地对外侵略,开拓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从内部来说,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阻碍了中国

18、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异同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实施时期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目的相同点维护封建统治不同点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内容相同点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同点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相同点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同点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

19、界潮流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2019全国卷·t272018全国卷·t272017全国卷·t272017全国卷·t242017全国卷·t412017全国卷·t262016全国卷·t272015全国卷·t262015全国卷·t27考频5年9考1(2018·全国卷,27)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

20、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考查点知识考查明代朝贡贸易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素养考查(1)历史解释;(2)史料实证答案b解析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祥瑞,这说明明朝君臣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b项正确。图画仍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项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政府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项错误;明朝君臣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外国贡品,体现的依然是“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故d项错误。2(2017·全国卷,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

21、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考查点知识考查古代商业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素养考查(1)时空观念;(2)史料实证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当时两大巨贾均在曹、鲁一带经商,从地理位置看,曹国和鲁国处于中原地区,体现出区域位置对商贸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争霸战争并非只在这一地区进行,且争霸战争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经济的破坏,排除b项;材料无法显示当时的交通状况和城市规模,排除c、d两项。3(2019·全国卷,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

22、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考查点知识考查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素养考查(1)时空观念;(2)历史解释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朝大商人的资本远远超过明朝,表明清朝时期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c项正确。清代商人的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a项错误;清代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开始”说法错误,d项错误。命题角度1古代货币的演变(2019·江西南昌高二期末)以下是15世纪至19世纪前半期中国白银购买力变化表。时

23、期每公斤白银所能购买的大米(单位:公石)15世纪75.1116世纪46.4417世纪前半期31.0717世纪后半期31.7818世纪前半期27.3718世纪后半期15.9219世纪前半期12.30表格数据主要反映了()a农耕技术的提高导致粮食价格下降b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c“海禁”政策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d政治局势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5世纪至19世纪前半期中国白银购买力不断下降,这是由于西方在新航路开辟之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故b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粮食价格在不断上升,故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海禁

24、”政策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如何,故c项错误;从15世纪至19世纪前半期,中国除了17世纪中期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时政局不稳,其他时间政治局势是相对稳定,故d项错误。命题角度2古代市的变迁(2020·江西临川一中适应考)清代中期,棉加工业等“低端”产业大多从苏州市区迁往郊区市镇,但其产品仍主要供应市区消费;苏州市区只保留了印刷业等“高端”产业,其原料大多来自郊区市镇工业。这说明此时的市镇()a经济独立性日益削弱 b区域分工更加明显c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d产业结构出现倒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清代市镇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市区消费,并给市区提供原料,说明市镇依附于城市,经济独立性有所削弱,故选a

25、项。由材料内容可看出市镇经济依附于城市,并不是区域分工明显和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故排除b、c两项;材料没有涉及产业结构变化的问题,故排除d项。命题角度3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2019·天津河东区一模)成书于明朝末年的温氏母训指出,“治生是要紧事”,“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并且认为“通文义的商贾”与“学孝弟(悌)的秀才”“知稼穑的公子”的地位一样。这表明当时()a家训重在灌输封建伦理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d经商谋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通文义的商贾与学孝弟(悌)的秀才知稼穑的公子的地位一样”可知,当

26、时商业和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命题角度4海禁政策的变化(2019·福建三明高二期末)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下,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当时的福建巡抚徐学聚曾言:“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a自然经济加速瓦解 b外贸经济有所发展c外来威胁趋于解除 d财政困难得以解决答案b解析材料“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

27、钱之故”反映了明朝后期部分开放海禁后,对外贸易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故a项错误;倭患基本平定并不等于外来威胁趋于解除,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明朝政府的财政问题,故排除d项。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20·湖北天门起点考)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材料表明()a东周已对商业活动进行限制b寓言故事具有道德教化功能c商业发展要求打破抑商政策d法家重视发展商业增强国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返,市罢”可知,对“市”的经营有时间限制,体现了当时对商业活动的管理,故

28、选a项。b、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2(2019·湖南衡阳一中期中)吕氏春秋·上农载:“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由此可知,倡导“先务於农”主要是为了()a安边境 b尽地利c稳秩序 d抑商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可知,古先圣王倡导“先务於农”主要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故c项正确。a、b两项,均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抑制商业,排除d项。3(2020·河南非凡联盟调研)据史记记载:在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

29、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一年内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由此可以推知,西汉前期()a商业资本比较活跃 b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c商人地位空前提高 d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前期民间借贷现象普遍,商业活动频繁,这说明当时商业资本较为活跃,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后一直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并未被舍弃,b项错误;汉代商人地位仍然较低,材料并未体现商人的社会地位,c项错误;长途贩运较为普遍是在唐宋时期,材料并未体现此内容,d项错误。4(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

30、,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 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说明唐玄宗时期绢布绫罗丝绵可以当货币进行物物交换;“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可知,交换的在市价一千以上的,也可以钱物兼用,否则违者科罪。这说明政府没有认识到物物交换与货币交换之间的区别,没有认识到货币交换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打破原有交易

31、规范,只是以立法的形式维护物物交换,a项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政府没有认识到物物交换与货币交换之间的区别,没有认识到货币交换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没有顺应经济发展趋势,d项错误。5(2019·河南名校高二期末)下表为唐代诗歌中有关社会经济的记述。据此可以推知()记述出处“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唐杜荀鹤送友游吴越“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唐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商船)。”唐杜甫舟中a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 b民间草市出现了繁荣c农业生产日趋专业化 d重农政策得到了落实答案a解析根据以上诗句可知,农民“种橘”“莲”“桑村挑叶去”,表明农业

32、生产不再单纯种植粮食作物,而开始种植经济作物,种桑养蚕等使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故选a项。b、c两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重农主要是要求种植满足人民温饱的粮食作物,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6(2020·安徽定远中学周测)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a宋朝的城市管理水平落后于唐朝b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c商业发展必然严重影响城市交通d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答案d解析从材

33、料中的“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可以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政府被迫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管理制度,故选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排除。7(2019·福建厦门高二期末)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的市舶条例中写道:“市舶的勾当,是国家大得济的勾当。咱每这田地无用的伞磨合罗、磁器、家什、帘子,这般与了,博换他每中用的物件来。”其中体现的市舶通商原则()a反映了当时落后的物物交换观念b顺应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c说明元政府对商业采取抑制政策d有利于

34、促进内外贸易的发展答案d解析元世祖时期的市舶条例中指出通过“市舶”,用中国无用的物件,换回“中用的物件”,结合所学可知,d项正确。根据“市舶”的“抽税”职能和元代外贸的史实可知,a项错误;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已经完成,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市舶制度和相关的条例是对官方贸易的管理和重视,c项错误。8(2020·海南等级考模拟)万历初年,北京市场上,除了鸡、鹅、羊、猪之外,鱼是一种稀罕之物。20年后,北京市场上的鱼、蟹反而比江南便宜,而且蛤蜊、银鱼之类也非常丰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商业繁荣后南北货物广泛流通b饮食的地域性差异逐渐消除c北方市场的水产品供应量充足d南方的影响力明显超

35、过北方答案a解析北京市场水产品由稀缺到丰富,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长途贩运贸易的发达使南北货物广泛流通,故选a项。材料强调北京市场水产品由稀缺到丰富,不涉及饮食地域性差异消除问题,并且饮食的地域性一直存在不会消除,排除b项;北京市场的水产品供应量充足,不等于北方市场水产品供应量充足,排除c项;材料是北京市场的水产品供应问题,不能由此说明南方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北方,排除d项。9(2019·陕西汉中高二期末)北宋官员郑至道提出:“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穡;工勤于技艺,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这一观点可以佐证,宋代时期()a传统经

36、济观念发生转变 b尊卑等级秩序逐步弱化c社会平等意识显著增强 d商人逐利意识逐步淡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可知,宋代官员提出士农工商都是国家根本,与原来的农本商末思想不同,这反映出宋代已经有了“工商皆本”的先进理念,传统经济观念发生转变,故选a项。b、c两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商人的目标就是获利,材料体现商人的作用就是“积财货”而不是商人逐利意识淡化,d项错误。10(2020·河北衡水摸底)明朝中后期,苏州和杭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松江的一些暑袜店主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加工,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史学界称上述现象是资本主义萌芽

37、的表现,主要依据是()a苏州、杭州、松江是纺织业发达地区b机户和暑袜店主进行的都是商品生产c机户和机工、暑袜店主与当地居民形成雇佣关系d丝织业和暑袜制造业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故选c项。11(2020·湖北部分重中起点考)清初规定“取具船户不得租与匪人甘结”。雍正九年(131年),朝廷为使“盗匪即无人假管”,规定:“嗣后商、渔各船照票内舵工水手各年貌项下。将本人箕斗验明添注,均于进口、出口时按名查验,一有不符,即行根究。”据此分析雍正帝的主要意图在于()a注重维护国家海权完整b开始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c以天朝观念应对外国人d防止

38、人民在海外聚众反清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不得租与匪人甘结”“为使盗匪即无人假管”可知,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故选d项。a项不是雍正帝的意图,排除;b项“开始”说法错误,排除;c项不是厉行海禁的原因,排除。12(2019·江西模拟)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和广东澳门开埠,使

39、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此时是16世纪,世界也因新航路的开辟而日益连在一起,故选c项。闭关锁国政策没有终结,在鸦片战争前一直存在,排除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中的时间“明朝”不符,排除b项;虽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20·海南等级考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董仲舒对于当时社会贫富不均,豪富广占土地的现象极为不满意,然于国家直接统制各种事业亦极反对。后人转述其言云:“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武帝)一面与商人角力,一面开疆拓土,安能容纳董仲舒之策。武帝之算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