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针》的叙事结构研究_第1页
《鸳鸯针》的叙事结构研究_第2页
《鸳鸯针》的叙事结构研究_第3页
《鸳鸯针》的叙事结构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鸳鸯针的叙事结构研究    李娜【摘 要】鸳鸯针是一部真实反映晚明儒林生活、揭露科举弊端、针砭社会时弊的拟话本小说,它不仅在思想上具有独到之处,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独特的叙事艺术。【关键词】鸳鸯针;拟话本小说;叙事结构一篇叙事作品的结构,由于它以复杂的形态组合着多种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因而它往往是这篇作品的最大的隐义之所在。鸳鸯针从创新的小说程式、独特的叙事元始、多条线索并进的对比结构模式三方面论述其叙事结构,从总体上感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1.创新的小说程式华阳散人创作的鸳鸯针是一部中篇拟话本小说,从某些方面上依然保存了

2、话本和拟话本的体制。例如,在每个故事前,仍保留入话的形式,开头、中间和结尾处多插有诗词。话本及拟话本小说这种前有“头回”,后有正话故事的大小组接的被称为“葫芦格”结构的程式,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也在走向僵化。“一种文体的成熟必须建立自己的规定性,但这种规定性在习惯成自然的惰性作用下往往趋于程式化,使文体的成熟逐渐僵化。因此,又必须以创造精神打破程式,避其僵化而保持文体的活力。”鸳鸯针的创作与宋元话本及以后的拟话本体制有所不同,有其创新之处。首先,明代拟话本,如“三言二拍”则将故事收在一起编为回目,每回写一个故事;鸳鸯针有所不同,总本共有四卷,每卷写一个故事,每卷又由四回组成。小说打破了宋元话本

3、及明代拟话本的体制,创造了独特的多回连本的形式,为以后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其次,每个故事前面的入话也有所不同,话本和拟话本的入话多是故事,与正文相同或相反,而鸳鸯针的入话多半以议论为主,有时虽写故事,但也是为前文议论的观点服务的,并不独立成文。再次,话本拟话本最后都是以二句或四句诗词作结,鸳鸯针只有第四卷以诗结尾,前三卷都是以散文化的笔调交代主人公最终的团圆结局,形式更自然,内容也更充实,而这样创新的程式也为以后李渔十二楼的创作提供了借鉴。2.独特的叙事元始叙事文学作品的开头,往往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形式,比如,章回小说的引首或“楔子”,元杂剧的“楔子”,话本小说的入话等,作为程式化的结构体例的

4、有机部分,与其余部分处在不同的叙事层面上。叙事元始是因中国叙事文学对开篇的异乎寻常的重视,以及开篇在整体性时间观念和超越的时空视野中的丰富的文化隐义而得名。“叙事元始,乃全篇的命脉枢纽所在。”华阳散人所创作的鸳鸯针是一本拟话本小说,他创作的独特性在于他的创新,承前启后。鸳鸯针的卷首总序言与章回体小说的叙事元始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它已有向其转变的趋势,是四卷文本真正的叙事元始,是总体结构框架中的精神和哲学内涵。华阳散人在鸳鸯针卷首序言中,首先以“扁鹊望而却走”的典故为依托,传达“医王活国,先工针砭,后理汤剂”的重要命题。以古喻今,在时间上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跨度,但应看到,这种跨度不是朝代更替的流动

5、,而是凝止于各个朝代中的不变的人生哲理思辨之中。华阳散人称:“世人黑海狂澜,滔天障日,总泛滥名利二关。智者盗名盗利,患者死名死利,甚有盗之而死,甚有盗之而生,甚有盗之出生入死,甚有盗之转死回生。”世人或许看到了国家由盛而衰的转变,却未能真正看透衰败的真谛,但作者一语点破:“名” “利”二字,因为朝代与历史的更替确从未逃出“名”与“利”的轨道。作者抛弃古人“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的观念,“道人不惜和盘托出,痛下顶门毒棒。此针非彼针,其救度一也。”作者以传统的儒家道德观作为金针,对这些在名利场中沉浮的世人进行救赎,从而救国于此。从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到整部书的结构,更能看到作者对于历史、人生

6、及艺术的理解。3.多条线索并进的对比结构模式鸳鸯针这部短篇白话小说集,每卷的创作都是多条线索联结进行的,突出一条主线,用曲折的情节和意料之外的巧合来安排结构,以正反的强烈对比突出作者的价值观。第三卷“真文章从来波折,假面目占尽风骚”,主要描写了山东东昌府平原县的两个秀才宋连玉和卜亨的故事。宋连玉学识过人,并不畏权贵,敢于弹劾佞臣。卜亨不学无术却偏要假冒名士,虽然曾也一时飞黄腾达,最终被人揭穿,出尽丑态。对比中显示了作者对假名士以及腐败官场的强烈的批判和对真儒士的赞美。鸳鸯针采用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方法,使每一个情节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故事和画面之间的转化非常自然,不着痕迹。叙事过程对世界的多维性包括真实时空的多维性和幻想时空的多维性,不可避免地需要不时切断某一线头,插入另一线头,要想使众多线头在切断和重提之间不致杂乱无章,就必须精心在切断时埋下伏笔,在重提时作出呼应,从而获得血脉流贯的审美效应。鸳鸯针叙事作品的结构超越了具体的文字,而在文字所表达的叙事单元之间或叙事单元之外,蕴藏着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以及艺术的理解。因此,结构乃是叙事作品中具有宏观意义的创造工程,一个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