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感悟实践_第1页
立足文本感悟实践_第2页
立足文本感悟实践_第3页
立足文本感悟实践_第4页
立足文本感悟实践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立足文本感悟实践    陶宏春摘 要文本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想象、比较、表演等形式揣摩、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布局谋篇的精巧,并抓住重要的“点”展开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运用能力。关键词文本 感悟 实践 g623.2 a 1007-9068(2016)19-014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文本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要紧扣文本展开阅读教学。一、走进文本,揣摩感悟引导学生品味、鉴赏文本语言的美及其运用之妙,是阅

2、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研读中充分感悟文本的内涵以及语言表达的艺术。(一)在想象中感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在阅读教学中,要借助想象,还原语言描述的形象,补充语言潜在的形象,延伸语言相关的形象,使学生产生丰富而真切的心理视像,形成对语言的感性认识,进入语言的形象中观察、倾听、触摸、领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感悟。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读到“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这一句,因“轰动”一词比较抽象,学生一时很难体会到。我这样引导:“轰动”是

3、一种怎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能具体描述出“轰动”的情景吗?有的学生这样描述:中国人自己造铁路的消息一传开,顿时大街小巷彩旗飞扬、歌声震天,人们欢呼雀跃、载歌载舞有的学生说:这一重大消息一传开,村里的男女老少奔走相告、喜笑颜开,老人竖起大拇指、捋着胡须笑,孩子乐得拍手跳当学生对“轰动”有具体、鲜明的认识后,我再深入引导:“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担任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心情一定非常复杂。当看到这轰动全国的场面时,他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这样以活化的场面、形象为铺垫,促进了学生与文中人物的深层沟通。他们对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和爱国热情了然于胸。因此,

4、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凭借想象走进文本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二)在表演中感悟角色扮演,是学生感悟文本的桥梁。在阅读教学中,为了缩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进入文本情境,促进学生揣摩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如,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在学习3-6自然段时,抓住文中的语言、动作引导学生品读,初步了解伯诺德夫人、杰克的勇敢、沉着,杰奎琳的可爱、聪明机灵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唤醒学生的情感;接着,请一组学生上来表演这一过程,其他学生观看、评

5、价。通过对人物动作、表情、语言的表演和评价,学生深入地体会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面对敌人的从容镇定、机智勇敢以及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对德军的凶狠也有了充分的体悟。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充当了文中角色,忘记了课堂,忘记了学习,感悟了文本,习得了语言。这样,让他们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课堂上他们兴趣盎然、思维活跃。(三)在比较中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品味、揣摩文本中的一些重点词句,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我出示句子:“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拿)过罐子就要动口。”“山坡上闪(走)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

6、步一声地哭着走来。”将“夺”“闪”分别换成“拿”“走”,让学生体会,并说说用哪个词好,好在哪里。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夺”能表现猪八戒的迫不及待和嘴馋的样子;“闪”是一个非常敏捷、突然的动作,一个年满八旬,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是不能做出这种动作的。这样写,说明她与常人不同,暗示她是妖精变的。这样让学生在语境、语情、语技的联系中,具体而深入地了解词语对当时情境的准确表达。同时,学生还能明白,作者精心选用词语是为了准确描述当时的情境,展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巧用比较,可有效地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学生有了对语言的敏感,再去理解文本、感受语言信息材料,就会水到渠成。二、依托文本,言语实践新课标

7、对语文课程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要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就告诉我们,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即言语实践。因此,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抓住重要的“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一)在文本的动情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要善于捕捉文章的动情点。找准了动情点,可以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一旦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并产生共鸣时,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教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最后一段:“40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

8、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聂将军的救命之恩。”文中没有提及感恩的场景,学生在阅读了前面内容之后,已经对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宽仁大义深刻感悟,也能充分感受到美穗子的感激之情。此时,教师问学生:“如果你就是当年在战场上被救的美穗子,你会怎么感谢聂将军呢?”让学生写一写谢恩的场面。学生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拿起笔来就写。有的这样写道:一见到聂将军,美穗子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聂将军,我终于见到您了!”聂将军笑着问:“请问你是”“我就是当年在您精心照顾下成长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啊!现在,我有了幸福的家庭,这是我的丈夫,这些是我的孩子!” “聂将军,您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这次我是专门来感谢您对我的救命之

9、恩的!”美穗子眼含热泪,激动万分。聂将军笑了笑:“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美穗子让孩子们齐声喊:“爷爷好!” 有的写道:“聂将军,谢谢您,40年前,要不是您救出了我,精心照顾我,送我回国,我哪有今天啊!您真是一个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啊!”说着,美穗子向聂将军鞠了一躬。此时,巧妙地引导学生练笔,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活化课文内容、内化文本语言。课堂上找准动情点,激活学生的言语情感练笔,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二)在文本的空白点许多文本常常在一些地方留下空白,这就给读者有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补白,诱发、激起学生的创造欲望。

10、学生通过想象补白,既能感悟品味语言文字,又能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顾彭德怀和大黑骡子深厚的感情;然后问学生:当彭德怀看到大黑骡子倒下,摘下军帽时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这样写道:“大黑骡子呀!你为我们革命事业做了太多太多,我怎么舍得杀你呢?可是,为了战士们能够走出草地,继续革命,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呀!你为战士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红军战士永远不会忘记你,一定会取得革命的胜利。想着想着,彭德怀流下了热泪”一旦有了真实的感悟和思考,生动的言语就会自然地倾吐出来。在补白过程中,学

11、生走进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这样的言语实践,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效果。(三)在文本的语言点教师解读文本时,要依据教材,站在文学的高度,关注语言的风格、特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文章。在教学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语言,充分领悟其语言风格;还要创设特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向课文“借”语言,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有这样的描写“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我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句子,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自然、率真,感受这样的语言所表现出的作者童年的自由和快乐。然后,我说:“在童年生活中,你们也曾有过自己玩耍时自由自在的快乐吧!请模仿课文中的语言,把自己玩耍时的快乐写出来。”有个学生这样写:“今天玩蹦蹦床的人就我一个。这回,我可开心了,要玩什么,就玩什么。我一个人蹦,太爽了!我想怎么蹦就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