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与景观规划策略应用_第1页
生态城市建设与景观规划策略应用_第2页
生态城市建设与景观规划策略应用_第3页
生态城市建设与景观规划策略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态城市建设与景观规划策略应用    宗颖俏摘要:城市化背景下城乡规划失衡现象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研究及实践应用,从景观规划角度对人居环境优化及未来城市建设途径进行探讨。关键词:生态城市;景观规划;人居环境;城市化1前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基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城市生态环境成为居民聚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适宜尺度公共空间缺乏的城市布局、过度依赖机动车的交通体系、环境污染、能源浪费、土地过渡扩张等城市化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协调好经济建设与

2、自然环境的关系,始终是规划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运用能够引导生态系统演化,营造优质的人居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生态城市理论基础2.1理论发展概述国际上对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处于不断更新发展中。其思想起源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芝加哥古典人类生态学派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及当代人居环境科学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理查德-瑞杰斯特,他于1979年提出生态城市的具体定义,即指“生态健全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并提出“以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建立高质量的城市”、“就近出行”、“小规模地集中化”、“物种多样性有益于健康”四项建

3、设原则。生态学家亚尼斯科基总结出“生态城市的设计与实施矩阵”理论,在时间-空间、社会-功能、文化-意识三个层次上进行生态城市设计。国内学者结合最新的生态经济理论,进一步提出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则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上述研究成果构建出日趋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框架及实践方法。2.2理论内涵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它既包含人与自然环境及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又是一个自行组织、自我调节的共生系统。总体来说,生态城市从技

4、术融合理论层面解决土地和空间、能源和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等问题,环境质量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3生态城市实践与景观策略响应3.1生态城市实例分析美国伯克利市作为第一个生态城市在1992年实施建设。依据生态城市原理,基于步行尺度选择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建设相对紧凑的“点”状中心发展模式。在中心商业区合理减少办公空间和高层建筑,增加居住空间,优化建筑与街道、公园和停车场公共空间布局。通过恢复河流、种植沿街果树、建设慢行道路、利用可再生能源建造绿色建筑等方式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结构。纽约曼哈顿的high line公园由废弃铁路改造,通过城市建筑与生态的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德国埃尔兰根

5、具有紧凑、功能混合的城市形态特征,实施鼓励步行和公共交通政策,贯穿城市的绿色地带连接市内及周边绿地,注重节能节水。生态城市理念在以上地区实践中,基于景观规划设计方式的充分应用,在功能格局、新型复合社区、能源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建筑等方面实现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3.2城市轉型的景观策略生态城市建设管理重点涉及规划、建筑、交通、能源、经济和公众行为等。在向生态城市转型过程中,可以响应的景观规划策略包括:(1)城乡布局结构调整。形成“亦城亦乡”的城市格局,从城市空间层面引导土地利用模式,聚居点布局紧凑,节约土地和能源,保证人在城市中的活动尺度。(2)绿色出行方式引导。打造以自行车和轨

6、道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网络,如街道适度变窄、可达性依赖于就近出行。(3)能源循环利用、保护土壤及增加生物多样性。城镇建设应与景观风貌相协调,重视利用新能源材料。(4)城市生态体系构建。强化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营造人性化空间。生态城市思想和技术的综合是生态城市理论的核心。景观策略实施需遵循的相应规划原则是:(1)土地规划,开展生态城市的概念性规划;(2)经济生态规划,包括产业功能区划和发展机制;(3)交通规划,疏解交通模式,同时考虑生物的栖境和廊道;(4)功能规划,满足人的心理和社会需求;(5)情景规划,预测可能发生的变化和风险。总结:建立生态城市既是未来城市的演变方向,也是人类经过长期反思后的理性选择,更加切合当前复杂多变的城市发展现实,生态城市丰富的理论原则体系对我国今后的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对城市进行设计、建造和操作的人类活动都会对自然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被动影响。而景观关注的不仅是植被、土壤、水,更连接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因此,通过紧密结合景观规划途径建设生态城市,培育生物多样性、恢复土地和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