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论文中小学生的隔代教育现状问题与指导研究_第1页
家庭教育论文中小学生的隔代教育现状问题与指导研究_第2页
家庭教育论文中小学生的隔代教育现状问题与指导研究_第3页
家庭教育论文中小学生的隔代教育现状问题与指导研究_第4页
家庭教育论文中小学生的隔代教育现状问题与指导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文题目:小学生的隔代教育现状问题与指导研究内容提要:现阶段,随着农民工的大量出现,在农村形成了庞大的留守 儿童群体,他们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的弊端是 使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道德、安全、亲子关系等方面产 生了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隔代教育的弊端突出:隔代 监护人的局限性,留守儿童父母的漠视,学校教育的不重视, 制度的缺失等原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给 留守儿童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主题词:隔代教育问题对策小学生的隔代教育现状问题与指导研究近年来,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日益 增多,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或经商。有的家庭夫妻双双外出

2、打工, 他们当中有的将子女带在身边,而更多的是将自己子女留在家 里,由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管,或者寄托在亲戚家里。于 是,这些隔代长辈便成为孩子的监护人,挑起了教育孙辈的担子。 这种教育现象,我们称之为隔代教育。随着我县“做大城区”宏伟蓝图的逐步实现,实验小学与原 东华学区也成功实现了合并。目前,从我校情况来看,有1400 余名在校学生,其中286名是隔代教育子女,隔代教育现象确实 普遍存在。而令人堪忧的是,隔代教育的孩子在品德、个性、心 理、成绩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其他的同龄孩子。我们都知道,农村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农村学生是教育的弱势群体。而现 在,这些长期远离父母,缺少父爱母爱的

3、农村隔代教育孩子则处 于了弱势群体的最低层。可以肯定地说,对这种最弱势群体的关 注和教育,对于当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于进一步推进义务 教育公平化,对于新课程教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那么隔代教育到底是怎么一个现状呢? “留守孩子”的教 育状况又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从学校的角度一起来关注隔代 教育,聚焦“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一、隔代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一)、从几则案例看负面影响案例一 “千元大案”邹远富,是我校五年级学生。父母在三明打工,偶尔回家。 平时由奶奶照看。从2008年9月初开学开始,邹远富在一个多 月的时间里,先后从家里“偷”了近1000元钱,和7个“哥儿们” 买零食、上

4、饭店、泡网吧、摸奖(包奖)、买礼物送人等随意潇 洒,千元钞票几乎花费怠尽。通过调查,得知“哥儿们”、“敲诈 勒索”、“高利贷”等不良社会习气潜伏校园是造成这次事件的主 要原因,八个学生中的六个隔代教育子女是这次事件的始作蛹 者。显然,事件发生的背景就是隔代教育。我们再来看看本人在负责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的一年中,我 校学生违纪犯规等情况的统计表。表一 2008学年我校隔代教育子女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情况统计打架斗殴小偷小摸道德败坏违纪犯规其它次数34293总人次5323215隔代教育子女次4322513比例80%100%100%78%86. 7%从以上可以看出,隔代教育子女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

5、 普遍落后。这是隔代教育的主要弊病。案例二“老不及格”雷鸣,我校六年级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多年,随爷爷奶奶生 活在一起。爷爷奶奶都是文盲,管不了他学习的事。每次都是口 头过过场:“作业写好了吗? ”然后用钱作为鼓励他努力学习的奖 励。而雷鸣一到家就是看电视,看到晚上十点多钟才睡。总骗他 们没作业,或说作业在学校里写好了。在学校里,他也不怕老师 批评,作业老是不做,上课打瞌睡。从四年级开始,语数英三科 大小考试不下百次,可他没有一次及格过。被同学们戏称为“老 不及格”。为比较全面而准确地了解隔代教育子女的学习情况, 我专门做过调查。以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五六年级数学 成绩为例。表二 隔代教

6、育子女学习成绩情况调查(总人数82人)优良一般不合格100-9089-8079-7069-6059-5049-4039-3029分 以下人数810171716743比例9. 8%12. 2%20. 7%20. 7%19. 5%8. 6%4. 8%3. 7%由上表可知,隔代教育子女中成绩优良的仅占22%, 般的 占41.4%,不合格的达到36.6%。可见隔代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成 绩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是隔代教育的普遍问题。案例三“我很孤独”兰伟,我校六年级学生。该生性格孤僻,脆弱,有时很任性。 平时很不合群,与人说话,总是低着头,语气紧张而短促,有时 候口吃。有一次,我做“特殊家庭”情况调查。当问

7、起兰伟家庭情 况时,他低着头站起来,不作声。我问道:“你爸爸在家吗?做 什么的? ”“在杭州打工。”语气很生硬。“你妈妈呢? ”好久他都 不说话,脸胀得通红。这时,旁边的同学说:“他没有妈妈。”只 见兰伟顿时掉下泪来。事后,我真诚地同他谈了一次话,了解到 他爸爸在杭州打工,妈妈几年前死了,现在跟着外婆生活。现在 想起他当时泪流满面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孤独,我想爸爸妈 妈。”,我的心还是隐隐作痛。在调查中我发现,缺乏个性、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大多都有隔 代教育的影子。表三 隔代教育子女个性、心理特征调查(总人数82人)个性、心理特征活泼热情孤僻忧郁任性娇纵自私冷漠其它人数181130203比例22

8、%13. 4% 孤单孑影36. 6%24. 3%3. 7%性格开朗娇气十足自我中心说明或举例善交朋友缺少朋友骄横霸道缺乏热情多重性格努力自信郁郁寡欢蛮不讲理没有爱心两面性自卑多疑可见,隔代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健康的发展,性格发生扭曲、变异,心理产生障碍等。这是隔代教育的重要病症。综上所述,隔代教育造成了子女在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个 性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 利。(二)、从两大方面谈产生原因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知道,目前学校教育面临由隔代教育带 来的诸多问题和困扰,要全面消除隔代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要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进一步的调查、访问和分析, 我们得

9、出隔代教育对孩子在道德、学习、个性、心理等方面的负 面影响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亲子分离,缺乏沟通丢下你没商量。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爱,特别是父爱 母爱。它是孩子幼小心灵的避风港,是孩子健康情感的滋长点, 是孩子个性形成和心理发展的重要依托。然而,隔代教育子女长 期生活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里,就像花朵得不到阳光雨露的滋 润,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父母远离家乡,逢年过节过 年才回家一趟。然而短暂的欢聚之后,便要忍受分离的痛楚,这 叫我们的孩子情何以堪。难怪在分离之际,一位9岁的孩子紧紧 抱住母亲的腿,撕声裂肺地喊:“妈妈不要丢下我。”读不读书都一样。有些家长在长期打工过程中,逐渐形

10、成 了 “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如有的父母对子女说:“上不了 学,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助长 了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思想。同时, “打工挣钱”这种意识深入孩子心里,对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产生不良影响。难怪在一次二年级学生班会上,老师问“你长大 想做什么? ” 一位小女孩自豪地说:“今后我要和妈妈一起去外 面打工,挣很多的钱。”我拿什么把你帮。孩子在家里碰到什么困难,在学习上有 什么难题总会找父母亲帮助。可是隔代教育使亲子分离,难以沟 通。平时总通过电话或书信联系,大多是问一下“你身体好吗? ”、 “考试考了几分”等情况,根本不会同孩子谈心,

11、更不要说帮助 孩子解决思想、学习上的困难了。亲子之间这种表面而极其肤浅 的沟通,使孩子心理上和学习上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造成 了孩子在困难面前低头畏缩,甚至放弃,产生厌学的情绪,也形 成了脆弱、自卑的性格。2、隔代长辈,素质低下文盲找校长。现在的隔辈老人大多出生于五六十年代,受教 育程度低,更多的是文盲,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还有的隔辈家长整天忙于搓麻将、打老k,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 心。孩子考试得个位数,心不急,也不批评,认为“天生不是学 习的料。”就连孩子读几年级几班,班主任性别、姓名都不知道。 也难怪下雨天奶奶送伞会到校长室问:“我孙女在哪个班? ”家长 如此“糊涂”,怎

12、能教好孩子?宝贝,奖你钱。隔代长辈缺乏与时代合拍的教育方法,教育 手段落后。他们大多以给零花钱、买玩具作为奖罚的手段。还有 的家长溺爱孩子,对他们总是迁就、护短,甚至一些年迈体弱的 家长,在教育上力不从心,除了一日三餐供应之外,其它方面都 任之由之,根本谈不上教育。所有这一些造成了孩子任性、暴躁、 自我中心等个性扭曲,使孩子染上不良恶习,道德品质败坏,行 为习惯落后。听我的,没错。老人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观念落后,意识陈 旧,不易接受新事物,这对孩子创新个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祖辈们在教育孩子上容易摆“老资格”,觉得自己是“过 来人”,“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都多”,往往脱离科学,靠经验 来

13、教育孩子,这与学校教育相悖,使孩子容易形成两面人格。二、学校在隔代教育问题中的对策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隔代教育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 很大的难处,造成了一些矛盾。但我们要明确这已是不可回避的 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的实际。谁也不能在短时期内解决这个问 题和矛盾。因此,作为担负教书育人大任的学校和教师,我们要 勇敢地去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积极地去承担这分教育责任,努 力地去思考教育的对策。除此之外,我们别无他路。(一)学校 家庭:改进两条渠道家庭是孩子教育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 孩子一生的成长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直以来,在教 育过程中,家校互通,友好合作。然而,由于父母

14、外出打工或经 商,使农村家庭体系发生了裂变,导致了隔代教育的产生。这样, 它就破坏了原先那种比较稳定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局面,也使家校 之间友好互通的教育途径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动荡的家庭, 残缺的教育,甚至是家庭教育真空。因此,学校要从当前家庭教 育实际出发,重新寻找促进家校有效合作与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以摆脱家庭教育及家校沟通的不堪现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两条 渠道。1、请进来。办好隔代家长学校。据悉,上海等地已经开办了隔代家长学 校。这是一个大胆而很好的尝试。我们农村学校也要尽力办好这 种学校。我们可以利用双休日,或者假期里把隔代家长请进学校 里来学习。让有关教育领导向他们介绍国家的教育方针

15、政策、学 校的培养目标,和他们谈素质教育、新课程教学;让教育专家或 教师给他们讲授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让优秀班主任 或教师给他们做学生个性发展、品德形成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讲 座等等。通过学习,使他们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和 指导孩子的方法、手段等,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 要性,提高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开设隔代家长学校,全面提高隔 代家长的素质素养,这对于从根本上走出家庭教育真空和摆脱学 校德育“5+2=0” (学校5天的教育加上家长2天的不正确教育, 其教育效果等于0,甚至还是负数。)的尴尬局面有着重要的意 义。改善家校联系方式。“家校联系单”、“书信联系”、“电话联

16、 系”是以往家校联系的主要方式。然而,在隔代教育环境下,学 校要联系的家长是隔辈老人。他们对这种远距离的沟通方式心理 上感到陌生、紧张、不亲切。他们需要的是面对面的交流、促膝 式的长谈。照顾农村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我们学校要改善家校联 系的方式,要多采用面对面的互动式交流和沟通,以切实增强联 系,提高家教实效性。如设置"行政接待日”。由学校行政班子、 班主任老师等与隔代家长面对面,认真听取家长们反映的意见、 建议和想法等。再如开设“家长开放日”,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 里来,让他们深入到课堂中去,深入到学生中去,实现家长与学 校零距离,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子女,了解学校教育。2、走出去改革家访

17、形式。教师传统的家庭访问往往是“告状式”、通 报式”。这种家访学生历来很厌恶,老师一来家访,孩子就跑出 去了。而且这种家访容易引起家长的紧张情绪,特别是隔代家长, 他们年龄较大,心理脆弱,受点刺激就容易犯糊涂。他们往往把 老师讲的每句话都看作大事,常常小题大做。久而久之,就会身 心焦虑,对教育孩子失去信心。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提 倡“聊天式”、“商讨式”的家访。这种家访形式,家长、教师、 学生都在场,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这样家长和学生都容易接受, 教师也容易了解孩子真正的一面,从而对症下药,起到实效。家长会开到村组去。一般的学校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全校 性的家长会。传统的家长会是把家长请

18、来学校,集中时间、地点, 然后按“领导训话一一班内交流”的形式开展。家长对这样的家 长会反映很大,说收获不大,没什么意义,家长们往往是匆匆而 来,悻悻而回。当前,农村隔辈家长居多,他们有些年老体弱走 不了,有些不爱走动怕麻烦,有些家中无人有顾虑。因此,针对 这种情况,学校要改变传统开家长会的模式,把家长会开到村组 去。我们可以根据生源情况,由行政班子带领班主任、任课教师 等错时分批地召开家长会。这样一来照顾到了隔代老人,同时显 得学校有诚意,另外,教师不仅可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还可听 取一些村民的意见,对学校教育来说,这可是一举多得。(二)学校 教师:开展两种培训教师是学校的重要财产,是学校教

19、育的本钱。在新形势下,加大对教师的投资,将来必定有丰厚的回报。在当前,这对于全 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摆脱学校在隔代教育问题上的困境具有积 极的意义。1、加强理论培训。教师的素质素养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 量的关键因素。当前,新课程教学对农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隔代教育问题又深深地困扰着我们的教师。因此,加强对教师 的理论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素养,显得尤其迫切。首先要加 大教师学习的投入力度,如购买教育教学理论用书、建立教师图 书室、设立教师学习室、请特级教师来给老师们讲座等。其次, 教师的学习要建立制度,形成学习的有效机制。通过学习能帮助 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教学的方法,有效

20、地指导教 师开展调查和研究,从而使学校面临的隔代教育问题得到更快更 好的解决。2、注重师德培训。这里我们强调师德培训,主要是为使教师摆正观念,特别是学生观和人才观。观念是一个人思想的反映。只有观念正了,教书才正,做人才正,才有师德可言。因为受传 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现在的许多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陈旧观 念的羁绊。如抱着“权威主义”不放,心中还存有对优秀学生和 问题学生不同的好恶之情,“子不可教也!”等等。众所周知,受 隔代教育的影响,我们农村学校的“问题学生”普遍存在。在这 种形势下,如果教师还不能真正摒弃那种陈旧的学生观和片面的 人才观,那么可能这会葬送一大批的孩子,甚至是我国的素质教 育。

21、所以,学校要十分注重师德培训。首先,领导要高度重视。 要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组织制度,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其次, 师德培训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丰富化。如教育讲座、经验交 流、事迹报告等。通过师德培训,使教师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 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没有一朵鲜花不 美丽,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没有不会读书的学生,只有不会 教书的先生”这种新型的人才观。这样,则学校教育幸甚,我们 的孩子幸甚,素质教育幸甚!(三)学校学生:实行五管齐下这里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实行“五管齐下”要先说明两点: 一是这里的学生是指隔代教育家庭子女。包括已受隔代教育影响 的“问题学生”,和其余“非问

22、题学生”两类。二是实行“五管 齐下”这种教育措施是坚持预防和救治两种方针。预防是指防止 “非问题学生”转变为“问题学生”,救治是指对“问题学生” 开展积极的转化措施,使他们健康成长。1、管实行集中管理是指把这些隔代教育子女集中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管 理。这是开展教育的前提。学校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和管理小组, 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活动。具体的内容有:(1) 小集体管理。根据他们在学习、个性、品德等方面的共性,或根 据地域关系把大整体划分为若干小整体,开展小集体的管理活 动。由大化小,有利于提高管理和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2) 专项档案管理。建立隔代教育教育子女的专项档案,详细

23、记载这些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父母的通 信地址、电话,并做到定期查访。这可使学校全面地了解每位学 生的情况,利于调查和研究。(3)集中教育。这是不可缺少的内 容。如集体开会、听报告,或者请派出所、交警队同志给他们做 讲座、请隔代家长现身说法等等。同时,还可根据他们在品德行 为偏差、心理障碍等不同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 教育、情感教育等,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爱开展爱心教育这是转化学生的关键。每个孩子都需要爱,特别是长期脱离 父母的怀抱,享受不到父爱母爱的那些隔代教育子女。可以说, 他们的一切缺憾都和爱有关。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写 道:"教师

24、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 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 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所以,我 们的学校和教师要更多一些爱的教育。我们的教师,特别是我们 的班主任,在将爱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的时候,也要对那些缺少 爱的同学有些倾斜。我们要用爱去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用爱去 激励他们向上的信心,用爱去感化他们孤独的灵魂。在他们缺少 父爱母爱的时候,至少能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师爱”。这对于这 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3、帮开展帮教结对这是教育好这些隔代教育家庭子女的有效方

25、法。不可否认,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也正因为如此,他 们才更需要帮助和关爱。学校可以通过结对子的形式来加强对这 部分学生的教育。让学校行政班子、班主任、任课教师,或者少 先队大队干部等与他们结对子,开展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 各种形式的帮教工作。从正面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行为 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这样可以更全面而及时地发现问题,并 有的放失地进行教育。这样化整为零,从面到点,分散教育,细 化操作,可使学校和教师准确地把握其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实 现超前引导,触及其深层次的思想道德问题和心理层面,从而起 到良好的教育效果。4、辅加强心理辅导这是教育和转化问题学生的必要手段。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 康教育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 然需求。我们农村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 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并落到实处。这一点对于性格有缺陷、心 理有障碍的隔代教育子女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意义深远。对这 些学生我们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学校要设立“心理健康 辅导室”,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同时,开设“悄 悄话信箱”“悄悄话热线”等,让学生倾吐自己家庭的境况和心 理疾苦。可以肯定地说,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解决隔代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