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直教生死相许”:中英诗歌中的爱情与死亡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11-9 3:41:55 发布人:lsy1chj2wdh3初读英文诗歌时,即对其中不少爱与死的描写有所感触。如同其他抽象的理念一样,爱情和死亡,在英文文学中,尤其在诗歌中,可以做为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独立存在来感悟,来思辩,来描写,来讴歌。而中国文化中,并没有这种超越现实的理念世界及其相对应的文学表达。爱和死,在英文诗歌中,并不必与具体的客观世界和诗人的现实生活相牵连,因此也没有中文诗歌中那种情景交融的特点,而多是内化的理念思考和抽象化了的感情表达。因此,爱情和死亡的关系,在英文诗歌中似乎比中文诗歌的涉及面更广,
2、表达方式也更多样。比如下面这首细辩爱与死亡异同的尽管我年轻无辩:尽管我年轻无辩本琼生如我之年青,无法细辨,死亡的本意和爱的真谛,尝闻二者皆带箭头,双双的目标是人的心脏。复又听说,各有德性,爱伤于火,死伤于冰;我似恍然有所觉悟,感受的极端结果却一途。恰如断壁残垣,或灰飞或塌坍;又好比我之消亡,似潮退又似闪电;因知爱之燃烧的箭杆,亡我之速有如死神冰冷的魔手;惟有爱火的炽热尚存,惊散坟墓中寒气逼人的霜雾。Though I am Young and Cannot TellBen JonsonThough I am young, and cannot tellEither what death or l
3、ove is well,Yet I have heard they both bear darts,And both do aim at human hearts.And then again, I have been toldLove wounds with heat, as Death with cold;So that I fear they do but bringExtremes to touch, and mean one thing.As in a ruin we it callOne thing to be blown up, or fall;Or to our end lik
4、e way may haveBy a flash of lightning, or a wave;So love's inflamed shaft or brandMay kill as soon as Death's cold hand;Except Love's fires the virtue haveTo fright the frost out of the grave.整首诗是一种虚拟理念的对比思考,没有具体的情景。比喻的事物也以抽象概念和事物的一般类别居多,比如热,冷,生,死,人心,箭头,感觉(),断壁残垣,闪电浪潮,坟墓等。这种思辩性的理念诗歌,在中文中
5、是几乎不见的。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死,死而不可变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似乎比较类似生死的思考。但这仍旧是一种模糊性的感性思维,而不是理性的思辩。爱情与死亡在诗歌中最常见的结合方式,大约是用死亡来表达爱情的强度和极限了。生命的极限是死亡,人的情感之深之久,用生命的极限来衡量,是很容易理解的。这倒是中英诗歌中都有的。比如诗经中便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毂(车应为禾)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脍炙人口的元好问迈陂塘有:“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离中更有痴儿
6、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情是何物生死相许,似有问,但无答,更无辩。只是一种情的表达。英文诗歌中也有相应的以死相许的爱情誓言,但更突出的,是将死亡和爱情做为两种抽象理念的关系,来对应关联。因此英文中才会有“只要上帝允许,在死后我爱你将只会更加深情。”的诗句:葡萄牙十四行诗(第首)伊丽莎白勃郎宁我究竟怎样爱你?让我细数端详。我爱你直到我灵魂所及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我在视力不及之处摸索着存在的极致和美的理想。我爱昵象最朴素的日常需要一样,就象不自觉地需要阳光和蜡烛。我自由地爱昵,像人们选择正义之路,我纯洁地爱昵,像人们躲避称赞颂扬。我爱你用的是我在昔日的悲伤里用过得那种激情
7、,以及童年的忠诚。我爱你用的爱,我本以为早以失去(与我失去的圣徒一同);我爱你用的笑容、眼泪、呼吸和生命!只要上帝允许,在死后我爱你将只会更加深情。How do I love thee? Let me count the ways.I love thee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and heightMy soul can reach, when feeling out of sightFor the ends of Being and ideal Grace.I love thee to the level of everyday'sMost quiet ne
8、ed, by sun and candle-light.I love thee freely, as men strive for Right;I love thee purely, as they turn from Praise.I love thee with the passion put to useIn my old griefs, and with my childhood's faith.I love thee with a love I seemed to loseWith my lost saints-I love thee with the breath,Smil
9、es, tears, of all my life!-and, if God choose,I shall but love thee better after death.“,”读来不仅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且有一种超越死亡限制的升华感觉。这也是东西方文化之差异在文学作品中的一个表现。即西方文化中有宗教和超越现世的世界,因此可以说死后更加爱你。另外,这首著名诗词对爱情的描写有许多与众不同。王佐良的评说:“我自由地爱你,这就使情诗脱出了一般卿卿我我的格局,而结尾处反顾童年的激情,前瞻死亡之并非终结,更使意境深远起来。”(见英国诗史)其实,意境深远还是中式的评语,思辩的理性情感,才是此诗的特点。据
10、说勃郎宁夫人在婚前的恋爱中写下这多首爱情十四行诗,直到婚后才悄悄放入丈夫口袋,并说如果他不喜欢就烧掉它们。勃郎宁读后说,我决不敢私藏自莎士比亚以来无论任何语言中最美的十四行诗。因此,这些诗得以印行。勃郎宁夫人的自谦自守,倒是很类似中国传统女性的德行。如果说虽然我年轻无辩和在死后我爱你将更加情深还是借用死亡的生命终极含意来比喻爱情的深厚,那么罗赛蒂的歌,则是一种神秘主义情调的展现,而很难说作者表达了什么:歌克里斯蒂娜。罗赛蒂在我死了以后,亲爱的,不要为我唱哀歌;不要在我头上栽种玫瑰,也不要栽种成荫的松柏;但愿你成为雨露滋润的绿草,铺盖着我坟墓上的山坡。如你愿意就怀念我,如你愿意就忘记我!我将看不
11、见松柏玫瑰,也感觉不到草地洒满了雨水;我将听不到夜莺的啼唱,彻夜诉说心中等苦悲。我住在不生不灭的混沌世界,没有黑夜,也没有日出的光辉。也许我偶然想起谁,也许我偶然忘了谁!SongChristina Rossetti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Sing no sad songs for me;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Nor shady cypress tree: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And if thou wilt, remember,And
12、 if thouwilt, forget.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Sing on, as if in pain: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htThat doth not rise nor set,Haply I may remember,And haply may forget.据说,罗赛蒂这位英国拉裴尔前派诗人,常在梳妆台前写诗,追求精神世界的纯粹和自我克制。这首著名的诗歌,确实如此。诗人的思绪似乎化作一个灵魂
13、,象在对爱人述说,又象是自言自语。既不要哀歌,玫瑰,松柏成荫,又盼望绿草雨露。怀念与忘记,想起与遗忘,都似乎可有可无。虽然此诗没有前面两诗的精细思辩,但却用超越现世的神秘色彩表达了忧郁哀伤的情调。这种超越现世的神秘,也很少见于中文诗歌。从坟墓或可联想到苏轼著名的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也是生死,孤坟和断肠的情爱,这里是诗人切身的现世感受,超越也只是基于生活的梦境。这也是中英诗歌传统的一个区别。如同抽象概念一样,
14、英文文化中有另世的神秘主义世界,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则是现世文化。而且,英文诗歌作者,有许多是职业诗人,以写诗为生。而中国古代诗人,写诗多为功名举试的训练。即使有归隐山林,那也是功名无望的退避,并非自由的纯粹诗人。因此,中国诗人的作品,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而少跳出尘世的,无所具体对象情景的纯内心感念或神秘主义心态的表达。似的爱与死亡,现世与另世的描写,还可以举一首英文诗歌:爱的乐园威廉姆布莱克我曾访问爱的乐园,目睹了我前所未见:殡仪馆矗立其中,那里是我曾嘻戏的草地。而殡仪馆的大门紧闭,门上大书行人止步;我只好转向爱的乐园,那里曾有无数美丽鲜花开放,映入眼帘的却是遍地坟茔,墓碑取代了鲜花林立:黑
15、袍牧师们蜿蜒绕行,用荆棘捆绑着我的欢乐和欲望。The Garden of LoveWilliam BlakeI went to the Garden of love,And saw what I never had seen:A Chapel was built in the midst,Where I used to play on the green.And the gates of this Chapel were shut,And "Thou shalt not" writ over the door;So I turn'd to the Garden of
16、 Love,That so many sweet flowers bore,And I saw it was filled with graves,And tomb-stones where flowers should be:And Priests in black gowns were walking their rounds,And binding with briars my joys & desires.爱的乐园里,青草地上建起了大门紧闭的殡仪馆,花朵盛开的地方,堆满了坟茔和墓碑爱与死亡似乎只是一个恍忽,一个梦,一个意念的区别。这种将爱情和死亡做为两个抽象的生命象征联系起来,令人想起精神分析关于爱情和死亡的分析。精神分析大师之一的佛罗姆,将爱情看做是人类克服成长过程中个体独立带来的分离,孤独,隔膜的一个必然。爱使人与人回归结合,重新融为一体。而另一位弗罗伊德的早期追随者,则认为死亡是人逃避出生与母体的分离的创伤,而企望回归母体的安宁,统一的本能。如此看来,因爱而死,无论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或是理智的决断,或是实际的行动,则可以看做是两种本能的殊途同归,一举两得。人因失去爱而分离,因生而分离,又因爱而回归,由死亡而回归。那么,因爱而死亡,当是一种最彻底,最丰富的回归。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泵类销售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保安队长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自动化测试工程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游戏数值策划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浙江省丽水市四校联考2025届高二下化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安徽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高二下化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山西省同煤一中联盟校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浙江宁波市北仑区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公用澡堂制度管理办法
- 幼儿园户外活动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
- 栈桥专项施工方案
-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至三册一词多义和熟词生义清单
- 高温作业引发的电气事故
- 肝癌疑难病例护理讨论
- 旅游规划与国土空间开发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服务方案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件)
- 全国居民身份证前6位查询电子档
- 公司变更登记(备案)申请书
- 2023年医技类-超声医学(副高)考试历年真题集锦附答案
-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