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范文_第1页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范文_第2页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范文_第3页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范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既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又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可分离,在学科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获、赖、潜”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1.学会质疑,在质疑中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获、赖、潜”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3.自读课文,在读中提出问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交流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正确给课文划分层次,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20世纪科技发展成就的课件,引导学生感受

3、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 过渡:同学们,当你们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们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们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们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们知道吗?这一切都是科技的功劳,科技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科技发展、生活变化的文章。 2.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讨论,积极说出心中的疑问。 (1)什么是呼风唤雨? (2)是谁呼风唤雨? (3)为什么能呼风唤雨? (4)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 (5)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什么样的? (6)为什么这个世纪能够呼风唤雨? 4.教师相机板书(谁?靠

4、什么?哪个?什么样?为什么?),并总结学生的提问。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及文章的相关知识。 路甬祥1942年生,浙江慈溪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共.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校长。其作品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和发明 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发现了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的抗生素。 杂交水稻1964年,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寻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从此,中国农业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

5、,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电视电视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各种型号、各种功能的电视迅速地、奇迹般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形色色的电视把人们带进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 飞机莱特兄弟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一号”,并且试飞获得成功。这是人类在飞机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

6、认读。教师相机纠正,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写的字:呼唤(huàn)世纪(jì)技(jì)术程(chén)度超(cho)过百亿(yì)探索(su)奥(ào)秘日益(yì)联(lián)系物质(zhì)任(rèn)何改善(shàn) 会认的字:获(huò)得依赖(lài)潜(qián)入船舶(bó)哲(zhé)学兰(lán)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不懂的地方。 2.引导同桌间交流有

7、问题的地方,教师再结合交流情况讲解重点词语。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预设:在理解这个词语前,教师可先出示神话传说中的一些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呼风唤雨”的意境,然后具体讲解词义。 (2)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 预设:教师可能很难通过实物图片或相关的动作来理解这个词语,那么可以另辟蹊径,通过寻找其近、反义词,在对比中让学生把握词语的意义。 3.指导词语归类。 含近义词的:呼风唤雨欢天喜地良师益友漫山遍野丰衣足食 abb式:慢吞吞静悄悄阴森森皱巴巴乐呵呵笑嘻嘻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阅读与思考。 a.是什么带来了20世纪的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现代

8、科学技术) b.20世纪,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 c.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好处、坏处都有,要全面看待科技成果) 预设:引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找出解答问题的关键词句。 (2)合作与交流。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体概括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指明是科学技术造就了这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采用对比和举例的方法,具体阐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新成就。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写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日益美好。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

9、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不敢想、甚至无法想的事情在科技的推动下都变成了现实。今天我们所享受的各种便捷都是科技的功劳。下节课上就让我们深入课文继续探究,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 小结: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朗读了课文,并合理地划分了层次,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_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交流在这节课中学到的识记生字词的方法。 (2)分组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的技巧。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思考质疑,边读课文

10、边提出问题。 2.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学会有针对性地提问题。 2.了解科技的神奇,激发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随机抽查,并小结指导。 世纪现代科学技术意料程度超过神话神仙愿望幻想纷纷成就形容探索奥秘日益联系紧密呼风唤雨腾云驾雾 2.指名学生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讲述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人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11、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20世纪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就是因为在20世纪,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更推动了一个时代的发展。这节课我们就具体分析课文,体会科技的神奇。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主交流,把握课文。 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自主学习卡 找一找: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比一比:第2自然段说人类在20世纪获得了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你能举例说说吗? 写一写:“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能不能联系我们的

12、现实生活进行补充? 说一说:第3自然段中,引用了两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引用这两句诗是想说明什么? 探一探:课文从古时候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落后写到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成就,这二者形成鲜明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想一想:在新的世纪,科学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请尽情畅想,并写一写。 2.汇报展示,品读课文。 (1)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1小题。 找一找: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说出中心句在文中的位置、地位、作用等。明确了中心句后,再将学生分组,每组交流讨论,分别概括第2、3、4自然

13、段的意思。 (2)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2小题。学习第2自然段。 比一比:第2自然段说人类在20世纪获得了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你能举例说说吗? 预设:指名学生说说这两个词语的异同。教师可给出20世纪人类取得的成就,启示学生思考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示例:“发现”和“发明”,从字面看,二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14、 正确区分下面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a.人们登上月球前()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月球上没有生命。 b.人们为了()海洋深处的秘密,()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 (3)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3、4小题。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20世纪,科技飞速发展,人类能呼风唤雨,有了很多发明创造。那么在这之前呢?人类究竟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3自然段,体验一下古时候人们的生活。 写一写:“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能不能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补充? 预设:“那时”的生活,因为离学生现在的生活比较远,所以他们会感觉比较陌生。教师可引导学生说

15、出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先进的高科技产品,进而让他们体会没有这些东西的生活。 说一说:第3自然段中,引用了两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引用这两句诗是想说明什么? 预设:课件出示这两句诗的出处,讲解诗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大雪纷纷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经常被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两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

16、喜。 (4)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5小题。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20世纪,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功不可没。现代科技带来了哪些突出的成就?它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下。 探一探:课文从古时候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落后写到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成就,这二者形成鲜明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这一题集中考查学生对第3、4自然段的理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过去的落后与现在的成就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的,进而引导他们去探究对比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5)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6小题。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科技具有无限的潜能,它创造了并创造着

17、一个又一个神话,带给人们无比美好的生活。未来,相信科学技术还能创造更多奇迹,使我们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对于未来,你们有哪些美好的设想呢?我们一起来发挥想象,说一说。 想一想:在新的世纪,科学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请尽情畅想,并写一写。 预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学生可适当补充。要使学生认识到畅想不是漫无边际的空想,学生的设想也是基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示例:a.未来的汽车能(),能(),能()。 b.未来的房子,不仅(),而且()。 c.未来的学校(),学生们能()。 d.未来的家具,既能(),又能()。 三

18、、拓展阅读,赏析名段。 过渡: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同时也真实地体验了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但科技在带给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是不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隐患呢?请同学们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分组讨论,再按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出示科技发展带来的利与弊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过渡:同学们,请观察这几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电视、手机等这些娱乐工具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这些正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些弊端呢? 2.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并简单记下讨论要点。 3.小

19、组代表发言,说出对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的看法。 示例:汽车的发明,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手机的发明,为人们通讯带来了方便;电脑的发明,为人们工作带来了方便从古到今,科技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以前从广州到北京,坐马车需要几个月,现在有了飞机,只需要几个钟头。以前遇到不懂的问题,还要翻箱倒柜地寻找书籍解决,现在只需要上网查找,既方便又快捷。但是科技发展确实也有弊端,它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不过,凭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度,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们便能想出对策去减少污染,让地球资源再生。总之,科技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我们要做的就是趋利避害,让科技推动人类文明

20、不断向前。 4.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科技发展的两面性。 小结:同学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学技术也是如此。它在带给人类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它的弊端,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我们要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好好利用这种“利”,让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科技飞速发展,高端产品日新月异,我们享受到了古人不能想、不敢想的便利。这是一个的时代,也是一个拥有无限潜能的时代。我们是这个时代的获益者,也是未来的创造者。让我们努力奋进,学习更丰富的知识,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创造更

21、大、更多的奇迹,造福人类的下一代。 小结:今天这堂课上,我们从最基础的字词学起,接着学习了句子、语段,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在学习中,我们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更掌握了理解文章内容的技巧。最后,我们还就科技发展带来的利与弊进行了讨论,加强了对科技发展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的认识,这些对我们语文能力的提升是大有益处的。这节课上,同学们的表现让老师非常满意,_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交流在这节课中学到的学习方法,教师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摘抄、积累文中喜欢的词句。 (3)积累形容科技发展迅速的成语、关于科技的名言等。 形容科技发展迅速的成语 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疾风劲草瞬息万变 关于

22、科技的名言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美国爱因斯坦 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其日益扩充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 瑞典诺贝尔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华罗庚 五、作业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2 教学要求: 1.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 教

23、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喜欢哪种鸟?(谈感受) 2.师出示“搭船”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船的鸟。 二、检查预习。 学生读文,纠正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自读自悟。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的形

24、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

25、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一下子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

26、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3 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

27、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篇,并说明理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4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28、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干吗讨厌批评来访搞不清刀叉压根儿差不多 4.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只狗为什么要学叫?都向谁学了?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于什么心理教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表现怎样?从文中

29、找关键性的词语与句子。 (小鸡-同情、杜鹃-怜悯、狐狸-嘲笑)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尊心强并可怜的狗。) 五、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只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六、联想续写,布置作业。 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这样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来表

30、达自己的心声。 为此文加上第四个结局,能像一样,在文中有一个关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同情 小狐狸嘲笑 杜鹃怜悯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4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31、。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

32、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

33、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34、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

35、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

36、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以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写法。 4.把课文与“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想象的奇妙。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37、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播放以花为主题的音乐片段(如民歌茉莉花、世界名曲花之圆舞曲等),让学生静静倾听,并谈谈听曲的感受。 导语:同学们,老师刚才给你们播放了几段乐曲,它们都是以花为主题的,有民歌,有流行歌曲,还有西方的古典音乐。你们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了曾经见过的花朵的模样呢?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花之歌”。今天我们要学习纪伯伦的花之歌,这是一首散文诗,是一首花的赞歌。学习这篇文章,也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就像刚才大家听那些美妙的音乐一样。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引发思考。 思考:“花

38、之歌”,单从字面上看,我们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它会唱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中的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另四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雨之歌浪之歌。纪伯伦的散文诗充满浓郁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礼物”。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标注读不通顺的

39、地方。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预设难词:苍穹天空。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泛指帽子。 祭献祭祀供奉。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很浓。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朋,伦比。 心驰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或思慕之极。 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孤,单独。孤芳,单独的一枝花。 (2)各自练读,或小组内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可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 一读:重在感知形象。要从整体感知花的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 二读:重

40、在体味情感。要读得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及语气的轻重抑扬,要体现出散文诗的抒情性。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从中感受到的花的形象,在横线上加一个修饰语:_的花。 预设:此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是引发学生思考,把握主要内容。回答可能是:美丽的花、永远变化的花、可当礼物的花、自由的花、快乐的花 2.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小组合作探究。 过渡:这么富有诗意的花,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花在诗人的笔下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自主学习卡 (1)议一议:读“阅读提示”,思考其中的问

41、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花? (2)说一说: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理清课文的思路,再分别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3)想一想:这篇课文只是单纯地写花吗?在花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4)学一学:课文中的语言十分优美,恰当地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请标示出相关语句,借鉴写法,进行仿写训练。 3.汇报展示,品析美文。 (1)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1小题。 预设:引导学生发现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第一人称叙述。虽然文中并无一个“花”字,但通过文中的“我”可以很容易理解本文把花当作人来写,说出了花的话,唱出了花的歌。特别是本文的前四段,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花的特征。可让学生分别说说从第14

42、自然段中可以看出花的哪些特征。 明确:在第1自然段中,“大自然说出来”喻指花开,“又收回去”喻指花落,“然后又说一遍”喻指花开花落的循环往复。 第2自然段交代了花的整体形貌和生长环境,远观那一朵朵花儿就犹如绿草中亮丽的星星点点。 第3自然段是说花的四季变化。 第4自然段是说花的功用,它可以作为表达情意的礼物,可以作为婚礼上的装饰,还可以作为葬礼上的祭献。 (2)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2、3小题。 预设: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及语言表达上来划分文章层次。比如课文前四个自然段都以“我是”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描绘,具体描述了“我”是什么,所以这几个自然段可以归纳为第一部分。剩下的三个自然段主要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绘花的形象,可以归纳为第二部分。但划分层次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予以肯定。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这部分对花的形象展开了描绘,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贡献。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这部分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绘花的形象,分别写了“我”的一天如何度过,“我”怎样和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以及“我”在享受着世界无私地给予的同时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和行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