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园林风景构图 第一节景与造景第一节景与造景 一、景的观赏 1、静态观赏与动态观赏 静观 要有游人驻足的观赏点。 动观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静态观赏是指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这种风景是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观赏到的。 (一)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1、景物的最佳视距 一般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30cm,对景物细部能够看清的距离为40m左右,能分清景物类型的视距在250300m左右,当视距在500m左右时只能辨认景物的轮廓,因此,不同的景物应有不同的视距。 2、视域 正常的眼睛,在观赏静物时,其垂直视角为130,水平
2、视角为160;但能看清景物的水平视角在45以内,垂直视角在30以内,在这个范围内视距为景宽的1.2倍。在此位置观赏景物其效果最佳,但这个位置毕竟是有限的范围,还要使游人在不同的位置观景。 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需预留较大一个空间,安排休息亭榭、花架等以供游人逗留及徘徊观赏。园林中的景物在安排其高度与宽度方面必须考虑其观赏视距问题。 一般对于具有华丽外形的建筑,如楼、阁、亭、榭等,应该在建筑高度1倍至4倍的地方布置一定的场地,以供游人在此范围内以不同的视角来观赏建筑。 在纪念性园林中,一般要求其垂直视角相对要大些,特别是一些纪念碑、纪念雕像等,为增加其雄伟高大的效果,要求视距要小些,且把景物安排在较
3、高的台地上,这样就更增加了其感染力。 (二)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 在园林中,景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景物要在不同的位置来观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一般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划分为: 平视风景:平视风景是指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俯,就可以观赏的风景。这种风景的垂直视角在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范围内 。这种风景一般用在安静休息处、休息亭廊、休疗场所。在园林中常把要创造的宽阔水面、平缓的草坪、开辟的视野和远望的空间以平视的观赏方式来安排。 仰视风景:当游人在观赏景物,其仰角大于45时,由于视线的消失,景物对游人的视觉产生强烈的高度感染力,在效果上可以给人一种特别雄伟、高大和威严感。 仰景的造景方
4、法一般在纪念性园林中常使用,纪念碑、纪念雕塑等建筑,在布置其位置时,经常采用把游人的视距安排在主景高度的1倍以内的方法,不让游人有后退的余地,这是一种运用错觉,使对象显得雄伟我国在造景中使用的假山也常采用这种方法,为使假山给人一种高耸雄伟的效果,并非从假山的高度上着手,而是从安排视点位置着眼,也就是把视距安排很小,使视点不能后退,因而突出了仰视风景的感染力。 俯视风景:当游人居高临下,俯视周围景观时,其视角在人的视平线以下,这种风景给人以“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这种风景一般布置在园林中的最高点位置,在此位置一般安排亭廊等建筑,居高临下,创造俯视景观。另外,在创造这种风景时,要求视线必须通透,能
5、够俯视周围的美好风景,如果通视条件不好,或者所看到的景物并不理想,这种俯视的效果也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华山、泰山等为著名的俯视风景二、造景 1、主景与配景 2、前景、中景与背景3、借景 4、对景与分景5、框景、夹景、漏景6、造景手法 常用的突出主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主景升高 为了使构图主题鲜明,常把主景在高程上加以突出。 (二)中轴对称 在规则式园林和园林建筑布局中,常把主景放在总体布局中轴线的终点,而在主体建筑两侧,配置一对或一对以上的配体。中轴对称强调主景的艺术效果是宏伟、庄严和壮丽。 (三)对比与调和 配景经常通过对比的形式来突出主景,这种对比可以是体量上的对比,也可以是色彩上
6、的对比、形体上的对比等等。例如,园林中常用蓝天作为青铜像的背景;在堆山时,主峰与次峰是体量上的对比;规则式的建筑以自然山水、植物作陪衬,是形体的对比等1、主景与配景 (四)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 园林中常把主景放在视线的焦点处,或放在风景透视线的焦点上来突出主景。 (五)重心处理 在园林构图中,常把主景放在整个构图的重心上。 (六)动势集中 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例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色要有动势,趋向一个视线的焦点上。 (七)抑景 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是反对一览无余的景色,主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先藏后露的造园方法,这种方法与欧洲园林的“一览无余”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7、2、前景、中景与背景 前景 又称近景。比较接近观赏点的景物。在安排空间序列时,近景常作为中景(一般为主景)的陪衬。陪衬的方式(即构景手法)有夹景、框景、隔景、漏景、烘托、呼应、顾盼、对比等 中景距观赏点较适中的景物,通常为主景。在安排空间序列时,主是的位置至关重要,要在主景的前方或周围选定最佳观赏点,并从最佳观赏点出民来设计主景的形态、体量、色彩以及规划其位置、方向等。 背景又称远景。距观赏点较远的景物。一般作为主景的反衬,用对比法来突出主景。背景与主景的对比或反衬常通过体形、体量、色彩、光影、质感、动势等方面来达到。 3、借景 借景一般是指将观赏者所在的园林范围以外的景观一定方式“借”入园来
8、,使园内之人能看到园外之景。 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明计成园冶) 所以在借景时必须使借到的景是美景,对于不好的景观应“屏之”,使园内、外相互呼应。 一般借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远借、邻借、仰借、俯借。 远借一般指将园外之景借入园内。与绘画的“三远”法有密切联系。远借可望而不可即,发人遐思。把远处的园外风景借到园内,一般是山、水、树林、建筑等大的风景; “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 园冶计成 山楼凭远,纵目皆然。园冶计成 悠悠烟水,淡淡云山 园冶计成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 远借的措施:
9、 堆山叠石,在高处还可以建亭台楼阁,以抬高视点, 达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在可借景的方向留出视线“走廊” 设置框景以引导游人注意 设置水面借取倒影 种树莳花,招引鸣禽蜂蝶,或看取霜叶红紫 种竹听风声,种芭蕉、荷叶听雨声。 邻借又称近借 借取邻近之景,主要指园外邻近之景。把邻近园子的风景组织到园内,一般的景物均可作为借景的内容 。 “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 园冶计成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仰借由低及高,借高处可赏之景。可以体验“高山仰止”的心情,因而产生肃然起敬的意念。借到的景物一般要求较高大,如山峰、瀑布、高阁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西个黄鹂
10、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眺望高台,搔首青天哪可问;凭虚敞阁,举杯明月自可邀。” 园冶明计成 俯借登高,远则可眺,近则俯瞰。指利用俯视所借景物,一般在视点位置较高的场所才适合于俯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高原极望,远岫环屏” 园冶明计成 “俯流玩月,坐石品泉” 园冶明计成 应时而借随时随地可以借到而又变化无穷的借景方式。凡因时序推移,气候变化而产生的景象,都在应时而借的范围,如秋天红叶,黄昏夕照、残荷雨声、遥山雪色、月落乌啼、莺啼燕啭,都很富有诗意。 “收四时之烂漫,纳千顷之汪洋。” 园冶计成 4、对景 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对景可以使两个景观相互观望
11、,丰富园林景色,一般选择园内透视画面最精彩的位置,用作供游人逗留的场所。对景可以分为: 严格对景:严格对景要求两景点的主轴方向一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道路、广场的中轴线端部布置,或以轴线作为对称轴, 错落对景:而错落对景比较自由,只要两景点能正面相向,主轴虽方向一致,但不在一条直线上即可。 5、分景 分景指交风景区或园林划分为有不同景观特点的较小部分,使空间多样变化,丰富多彩。可借助建筑、墙一垣、花木、山石、水泉、堤桥、岛屿、游路、台阶、铺地、栏杆、篱栅、地形高差、标志物等手段来实现。 其内部包括两部分:即功能分区与空间组景。 “景愈藏,意境愈大;景越露,意境愈小”。 障景在园林绿地视线中,
12、凡是能抑制视线、引导空间转变方向的屏障物。障景可作为分景手段,也可作为过渡方式,它又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中国风景园林常用的手法之一。 隔景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景区的景物。利用隔景可以将大空间划分为许多小空间,以增加景深。隔景可分为实隔与虚隔两种:实隔多作围墙、有墙壁的建筑物、山石等;虚隔则多为疏林、空篱、栅栏、花架、空花墙、无墙亭廊、水、桥、道路、铺地、地面高差、柱表、雕塑等手段。在大范围的园林中,这两种手段常结合使用。 6、框景、夹景、漏景 、添景 框景指有意识地设置门窗洞或其它框洞,使观者在一定的位置通过框洞看到景物。框景的特点: 能约束并引导人们的视线; 摒除粗俗而选取精美的景色摄入视野,宛如剪裁的一幅图画; 使景色清晰。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夹景构景手法之一,通常与对景相结合,在所对景物的轴线两侧排列成行的景物限定并引导观者的视线朝向主景。夹景的手段一般有树木、房屋、墙垣、崖壁、雕塑等。夹景除约束视线,引导观赏方向外,也有空间序列意义,还有对比与反衬作用。 漏景一般指有虚隔的两个空间透过虚隔物(如花墙、漏屏风、漏隔扇、树干、疏林、柳丝等)可以看到对方的景物。看到局部的为漏景或泄景,看到大部的为透景。 漏景可以造成悬念,引起探胜寻幽的浓厚兴趣和强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楼策划方案
- 愚人节主题方案(范文15篇)
- 青春砥砺心共筑美好梦
- 夏季安全教育家长会
- 手术室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 幼儿音乐活动方案(15篇)
- 家长会经典讲话稿(15篇)
- 初级会计实务-历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真题节选
- 智研咨询-中国社区团购行业市场调查、产业链全景、需求规模预测报告(2024版)
- 基于改进模型参考自适应的直线感应电机模型预测推力控制研究
- 营销策划 -丽亭酒店品牌年度传播规划方案
- 2025年中国蛋糕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润滑油过滤培训
- 护理组长年底述职报告
- 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13年6月22日下午湖北省公务员国家安全局面试真题
- 2024-2030年中国生命体征监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唐山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全国高考大联考信息卷:数学试题试卷(3)含解析
- 未成年上班知情协议书
- DZ∕T 021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石灰岩、水泥配料类(正式版)
- 温泉经营规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