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资料--无线传感器网络作物水分状况监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开发_第1页
传感器资料--无线传感器网络作物水分状况监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开发_第2页
传感器资料--无线传感器网络作物水分状况监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开发_第3页
传感器资料--无线传感器网络作物水分状况监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开发_第4页
传感器资料--无线传感器网络作物水分状况监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开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ol26 no.5may 2010无线传感器网络作物水分状况监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开发高峰s俞立2,王涌彳,卢尚琼訂张文安2,于莉洁i(1.浙江农林大学现代教冇技术屮心,临安311300;2.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杭州310032;3.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临安311300)摘 要:该文在 microsoft visual c+ 6.0 和 national instruments labview 8.6 等环境下,开发了 wsn-cwsm 系统的上 位机软件。该上位机软件山后台管理软件和数据管理软件2个模块组成。后台管理软件山数据库、数据处理引禁、图形 用户界血和后台组件4个子模块组成;数

2、据管理软件由参数设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控制输出和数据管理5个子模 块组成。wsn-cwsm系统上位机软件提供了与internet的标准接口,集成了传感器节点的校e引華和传感数据的数据融 合机制,所有人机接口采用友好的图形化界面设计。试验结果农明:所开发的上位机软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完善的功 能性和便捷的人机接口等优点,实现了对各种传感数据和系统数据的有效组织与管理。目前,上位机软件能够满足 wsn-cwsm系统的应用需求。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农作物,监控,上位机,管理软件doi: 10.3969/j.issn002-6819.2010.05.031中图分类号:tp319, s126文献

3、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10)-05-0175-07高 峰,俞 立,王 涌,等.无线传感器网络作物水分状况监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开发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5): 175-181.gao feng, yu li, wang yong, et al. development of host computer software for crop water status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f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0, 26(5): 175181.

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0引言设施农业的核心是対设施内部环境能够有效调控, 营造适于生物生长发育及农产品贮藏保鲜的最佳环境条 件小役因此,研究、设计并开发设施农业环境监控系统 具冇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传统设丿施农业环境监 控系统主要采用有线通信技术(如串行总线技术、现场 总线技术等)进行通信。这种系统虽然具有设备互操作 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存在部署困难、安装及 维护成本高等不足"26-叫 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在设施农 业领域中的推广应用。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5、 wsn)具有无基础设施、能耗低、价格 便宜、精度高、可靠性好、部署与扩展灵活等优点旳叫 研制基t wsn的设施农业环境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克服 传统设施农业环境监控系统的各种缺陷,从而满足设施 农业的应用需求。鉴于上述原因,为适应设施农业环境监控系统b动 化、智能化、网络化和无线化的发展趋势,作者及其所 在的团队专注于wsn及其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 设计、开发了系列应用系统,包括:wsn-pi系统、 wsn-cpi系统、wsn-faeam系统等。收稿日期:2009-04-11修订日期:2010-11-27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施农业环境梢旌 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6、”(2008c22g2100030)作者简介:高 峰(1969),男,江西万载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智能控制等。浙江临安环城北 路88号 浙江农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311300。email: gaofeng此外,在文献7-8的工作基础上,文献1设计、开 发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作物水分状况监测系统,即 wsn-cwsm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感知网络(wsn)、网 关和上位机软件组成,实现了监测区域内倍息采集节点 的口动部署和数据口组织传输,实现了设施环境(包括环 境温度、环境湿度、光照度、c02浓度、土壤温度、土壤 湿度、水分胁迫下植株茎胃径微变

7、化信息等)的自动、远 程、实时监测。文献1重点研究wsn-cwsm系统的硬 件平台设计与实现问题,研制了 wsn-cwsm系统的传 感器节点和网关。文献1同时对wsn-cwsm系统的上 位机软件进行了初步探索,基于nalional instruments labview 8.5开发了 wsn-cwsm系统的第一代上位机 软件。虽然,该上位机软件能够满足wsn-cwsm系统 对传感数据和系统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但 是功能比较单一,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的能 力弱,基本上没有实现数据校正、数据融合和决策分析 等功能,没育实现基丁 internet的传感数据和系统数据的 共享机制,因

8、而难以满足设施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文献1的工作基础, 在 microsoft visual c+ 6.0 和 national instruments labview 8.6等环境下,为wsn-cwsm系统设计、开 发了第二代上位机软件。1上位机软件的构件及其功能wsn-cwsm系统的上位机软件主要由2个模块组 成:后台管理软件和数据管理软件。二者协同工作,但 在功能上各冇侧重。后台管理软件侧重于对系统进行管 理,数据管理软件侧重于对各种传感数据进行管理。1.1后台管理软件的构件及其功能后台管理软件主要由4个模块组成:数据库、数据 处理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如

9、图1所示。数 据库负责存储与管理数据,包括系统的配置数据、节点 属性、各种传感数据等。数据处理引擎负责传输网络与 后台管理软件z间的数据交换、数据分析、数据处理; 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从数据库读取数据;将数据按照 某种方式传递给图形用户界面;接收图形用户界面产生 的数据等。后台组件利川数据库中的数据实现一些逻辑图1后台管理软件的构件fig.l components of background management software功能或者图形显示功能,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显示组件、 节点显示纽件、图形绘制纽件等。图形用户界面是用户 对wsn进行监测的窗口,通过它,用户可以了解wsn 的运行状态,可

10、以给wsn分配任务等。1.2数据管理软件的构件及其功能数据管理软件主要山5个模块组成:参数设置模块、 数据釆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输出模块和数据管 理模块li-2j21,如图2所示。参数设置模块的主要功能是: 把环境参数作为控制参数i监测区域内的执行机构发 送,执行机构所接收到的数值是人为要求的设施内部环 境参数的适宜数值,执行机构根据接收到的和应环境参 数设定值进行决策,决定是否需要对与其和连的物理装 置进行启动或关闭,以便为生物生长发育提供相对可控 制的适宜的环境条件。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实现多通道数 据同步采集、波形实吋显示以及数据存储功能。数据处 理模块主要实现对所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处

11、理,包括数 据校止、数据融合、数值计算、标度转换、逻辑判断等。 控制输出模块的主耍功能是:对异常的环境因素给出报 警信号;根据数据显示和报警信号,通过执行机构的操 作界面对设施内部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因素进行调 控。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対传感数据进行笛理,包括 存储、查询、打印、数据分析与统计等。数据诗理软件图2数据管理软件的构件fig.2 components of data management software2上位机软件的关键技术根据1.1节及1.2节的叙述,开发wsn-cwsm系统 的上位机软件,主要涉及以下关键技术:数据校正技术、 数据融合技术、数据库技术等。2.1数据校正技术在

12、wsn-cwsm系统中,数据校正的主耍任务是:1) 数据格式转换。各种传感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使用二进制 数据格式(即比特流),上位机所需的数据为十进制数据 格式。上位机软件必须实现两种数据格式z间的相互转 换。2)静态谋差补偿。wsn-cwsm系统的各个传感器 节点在感知、采集并路由传感数据的过程屮,常常受到 下述因素的干扰:传感器节点周边的环境,例如温度、 湿度等;传感器节点本身存在非线性特性等,导致传感数据与真实数据z间町能存在静态误差。上位机软件必 须对这种静态误差进行补偿,以提高wsn-cwsm系统 的测控精度。为了进行数据校正,需要建立传感器节点 的校正引擎。论文基于ieee std

13、1451.0-2007标准网, 采川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wsn-cwsm系统中各种传 感器节点的校止引擎,基本步骤是:第1步 对传感器节点进行标定试验,获収m个标 定数据(%*:】(也传感器节点的输入,必传感 器节点的对应输出)。为了提高传感器节点校止引擎的精 度,需要对传感器节点进行f次重复标定实验,$。1, :表示传感器节点独立输入变量的个数。第2步 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线性回归模型 尸卩,对通过标定试验获取的标定数据(%必)仁进行 拟合。第3步 计算并输出线性回归模型,即多项式尸能) 的系数6/j!,=0写出最小二乘拟介方程(即线性冋 归方程)y=°(x),它就是对应传感器节

14、点的校正引擎模型。第4步 验证所建立的传感器节点校正引擎模型的 正确性。分别计算与校正引擎模型相关的置信区间、残 差和残差的置信区间、多元可决系数筹,通过这些参数 对传感器节点校止引第模型的止确性进行验证。如果校 正引擎模型合适,则转笫5步;否则,转入第2步。第5步计算结朿。利用所建立的传感器节点校正引擎进行数据校正的 一般过程和原理如图3所示。设有n个传感器节点对某一个环境因子(如温度) 进行测量,如图4所示。这n个传感器节点的方差分别 为/"hz,-,",各传感器节点的测量值分别是 尢(匸1,2,n),彼此互相独立,并且是真值x的无偏估计。传感器打点校正引 幣输入校止:

15、引9输出计算机i(运计算机2 (运行上位机符理软件)注:%.传感器节点,的测显值;m传感器节点i的权数;x真值x的估计值(扫1,2,n)图4利用多个传感器节点测量同一对象fig.4 monitoring same object by using multi-sensor nodes注:计算机1和计算机2可以是同一台计算机图3传感数据校正过程fig.3 correction process of sensed data2.2数据融合技术在wsn-cwsm中,传感器节点z间以及传感器节 点与网关z间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由于无线信道存在不 稳定牲,或者节点自身因电源能量不足而失效,导致传 感数据可能发

16、生突变现象而失去意义。因此,上位机软 件必须对传感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以降低数据错误 率,继而提高wsn-cwsm系统的测控糊斐。数据融合 的基本任务是:剔除界常的数据;对剩余的有效数据进 行计算,得出当前时刻设施对应环境因子的准确数值, 例如根据10个温度传感器节点的数据确定当前时刻温室 内部的温度值。论文采用som神经网络i对所接收到的 传感数据进行冇效性判别,采用白适应加权数据融合方 法【对获収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每个环境因子的最终 数值。1)利用som神经网络对所接收到的传感数据进行 有效性判别基本步骤是:第1步 选取特征向量。分别计算出各个传感器节 点在单位时间内若干标定数据的屮值

17、、均值和方差。这 些统计屋可以作为som神经网络的特征向量。第2步 对传感器节点进行分类。把每个无线传感 器节点看成是一个样本,利用第1步获取的特征向量将 这些传感器节点分成两类。一类是能提供准确测量值的 节点,另-类是出现故障不能提供准确测量值的节点。 在数据融合过程中,故障节点的输出数据不参与计算。2)利用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方法计算被测量物理量 的精确值白适应加权数据融合算法对于不同的传感器节点都有相应的权数,即加权因 子,在总均方误差最小这一最优条件下,根据各个传感 器节点所得到的测量值以自适应的方式寻找其对应的权 数,使融合后的f达到最优,即戢接近真值x。显然a nnf =llwixi

18、 (工叱=0(1)/=1/=1总均方误差为n* (2) i=l式中圧各加权因子叱的多元二次函数。根据多元函 数求极值的理论(拉格朗日定理),可求出当加权因子为w;=0 = 1,2,n)时,/为最小值,且(3)1il 0根据式(3)求出各测量数据的对应权值,再通过加 权平均计算,可以获得一纽测最数据的最小方差测最结 果。若冇f &=2,3,)组这样的测量数据,对于传感器节 点j,设2bmin(4)区伙爪万工® (心12,n)k ,/=i那么,此时的估计值为(5)厶 n _1=1可以证明,选取适当的上值(心30), 度极高的估计值。多传感器节点h适应加权数据融合算法的步骤 第1步

19、根据式(5)可以求出丘伙八 第2步(6)可以获得精根据式(3)求出最优加权因子笫3步 根据式(6)计算出融合估计值x o2.3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基木任务是:建立数据库命名规范; 建立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定义标识实体和定义齐实 体的相关属性;建立数据库的操作规程。1)数据库的命名规范。上位机软件的数据库类型为关系型数据库mysqlo 数据库的命名规范是:数据库的命名、表的命名以及属 性的命名均采川有意义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命名;如果名 称为一个单词,但名称过长,则使用缩写;如果名称为 一个词组,则多个单词之间使用卜划线连接;表的首字 母大写。2)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标识实体:定义了两类标识实体

20、,即传感器节点 上传的采样数据(sensor_sample_data)和网络拓扑结构 图(topology )» 实体属性:论文分別为两类标识实体定义了相关 属性,如表1所示。表1实体属性table 1 entity attributes实体属性名称属性描述data_time数据上传的日期、时间epoch显示放大、缩小倍数,默认值为0node_id节点编号parent父节点编号sensor_sample_datavoltage电压值temp温度值humi 湿度值 数据记录的总数(begin.time与loiaicnd.timc z间上传的采样数据)beginjimc开始上传采样数据的

21、时间topologyend_time结束上传采样数据的时间nodc_id节点编兮parent_id父节点编号 数据库的操作规程为了方便上位机软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同时确保 原始数据及历史数据的安全性。论文在实现上位机软件 时,釆用了如卜策略:为上位机软件建立一个数据库模 板 template (文件名为 template.dat 刑1 template.log), wsn-cwsm系统在运行过程屮,它并不直接使用该数据 库,而是以template作为模板,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以 h期命名新建数据库。wsn-cwsm系统的所有操作都针 对新建数据库进行。这样,用户的任何谋操作都不会对 原始数据及

22、历史数据造成破坏。3 wsn-cwsm系统上位机软件的实现在开发上位机软件时,后台管理软件与数据管理软 件分别独立实现。后台管理软件在microsoft visual c+ 6.0环境卜实现。数据管理软件在national instruments labview 8.6环境下实现。后台管理软件与数据管理软件 通过共享数据库而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同步。操作系统 采用 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o 数据库类型为 mysqlo具体实现方案是:1)图形化界面设计。为方便用户 使用,上位机软件的全部人机接口采用友好的图形化界 血设计。2)数据存储与数据管理。数据管

23、理软件对传感 数据以天为单位进行存储o wsn-cwsm系统存储两类传 感数据:每个节点的数据以及经数据融介计算所得的当 而时刻每个被测量物理址的“均值”。将采集到的24 h的 实时监测数据以表的形式进行数据的存储,存储的数据 表以数据采集的日期作为文件名称,数据采集的时间和 数据本身作为文件存储的内容。这样可以满足用户对数 据库的操作,同时便于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和打卬操作。3)数据显示与数据查询。采用动态实时曲线图形方式和 表格方式显示各个被测量物理量的实时变化信息。采用 曲线图和衣格方式显示各个监测指标的历史数据查询信 息。4)远程查询及交互操作。利用datasocket k术实现 了上位

24、机软件与internet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 远程访问wsn-cwsm系统采集的各种传感数据,同时 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远程对上位机软件进行操作。4试验及其结果分析1)试验目的 测试上位机软件的稳定性; 测试上位机软件的功能性; 测试wsn-cwsm系统的h组网和响应能力; 测试wsn-cwsm系统的数据错误率。2)试验方案设计目前,wsn-cwsm系统在浙江农林人学植物园屮获 得试验性应用。部署方案描述如下:在监控区域内部随 机部署30个节点,包括25个传感器节点、2个网关(sink) 和3个执行机构。传感器节点分别对温度、湿度、光照 度、co?浓度、土壤温度、土壤湿

25、度进行实时、h动监测, 传感器节点以无线ad hoc方式构成感知网络(wsn)。 执行机构用于控制与其相连的直流电磁阀,实现灌溉了 系统的自动控制。sink实现wsn与intemet/gsm z间的 透明互联。各种传感数据以多跳方式传送至sink, sink 对其进行处理厉传送给internet/gsm,再经internet/gsm 传送到川户的任务管理节点(即上位机)。wsn-cwsm 的系统体系结构如图5所示。图5 wsn-cwsm系统的体系结构fig.5 architecture for wsn-cwsm system传感器节点校止引擎和上位机软件都运行同一上位 机中。该上位机同时兼任w

26、eb服务器的功能。用户通过 internet,可以访问该上位机,并与z进行互操作。试验 过程屮,传感器节点的数据采样间隔设定为30 min。执 行机构则只在接收到上位机的有关指令时才工作,其余 时间处于休眠状态。3)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wsn-cwsm系统及其上位机软件具冇较好的稳 定性。目前,wsn-cwsm系统己经连续运行近6个刀, 能够准确获取包括温度、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 光照度、co?浓度等在内的各种环境信息,用以准确判断 作物需水信息。期间,除了人为因素外,上位机软件一 直稳定运行。 上位机软件具有比较完善的功能性,而ii具有友 好的图形界面。表现在:各种传感数据(温度、湿度、

27、光照度、co2 浓度等)经网关和广域网,能够实时地传送至远程上位 机;上位机软件能够准确解读并转换各种数据和指令, 能够対各种传感数据进行校正并进行数据融合,能够对 各种传感数据按照约定的格式进行存储、统计分析、查 询并打印,能够对各种实时传感数据及历史查询数据以 图形或图表形式进行显示,能够准确显示传感器网络的 拓扑结构,并实时反映拓扑的动态变化惜况;执行机构 可根据上位机的指令准确驱动直流电磁阀;用八可以通 过internet访问上位机上的各种传感数据并对上位机进行 操作;用户可以远程操作现场的执行机构,进而控制现 场的物理装置。如图6所示。咖揑制i| j 统运彳r正常启动i i i i皿

28、吨一m 破上限设定徧一q|52vodtidparentepochvolta<«tpmubiucht可二.ir>e0126562215.4223.83100002009-3-31 13:50:07s6丁02213.1218 90%000f2009-3-31 13 50 05*520o"13.1217 73zoocfr f尸g厶jau m mu49004613 1817 25100002009-3-31 13 50 0648004913.2415 21»000020w-3-31 13:50:0122004613 3615 53100002009-3-31

29、13 50 0625003813.1219 97100002009-3-31 13:50:0746647013 1218 19t00002009-3-31 13 50 074700487 00k sn00002009-3-31 13:50 04138004913 2419000020w-3-31 13 49 52djimsbrt dtto 2009.3.31 (nodti dv parent epoch, voltact, twp, hu»> .upload ti««)values c0w, *126*, w56 "22 15 42: *23.93

30、1匚 *0000 *2009-3-31 13 e"、vi / ;2546节占潟庶节宜号诗b15 2035节点湿度13 75-5存入数18表格名称 2k 75-145-25-<20 r8u至jii芫成d s lj8j o 既 loot ;:60http:/p!0.33.60.b/lab.htsl - windovs internet explorer文件a)査看强)收藏夹®帝助a)0收磁逹卩网站程电oj后电卜讥如礼囂http 7/210 33 60 s/ld> huld© 口总员面安全s)工具*欢迎访问wsn-faeam系统上位机管理软件图6在inter

31、net上访问上位机软件fig.6 access host computer software with internet wsn-cwsm系统具冇快速组网和快速响应能 力。表现在:传感器节点的通信半径平均大于15 m,部 署完毕后传感器节点町在2 min内(指节点开机到拓扑生 成完毕所需的时间)以无线ad hoc方式建立多跳传感器 网络;节点的删除或新节点的加入,都会导致wsn拓扑 结构的动态变化,所需调整时间小于1 min (指从增加或 删除节点开始计时到拓扑重新生成的时间为止); wsn-cwsm系统在稳定工作状态下,执行机构对各种 控制指令的响应时间小于15so wsn-cwsm系统具有

32、较低的数据错误率。表现在:经数据融合后,传感数据的错误率(指上 位机接收到的界样传感数据与全部传感数据的比值)约 为如表2所示。表2 wsn-cwsm系统的传感数据错误率分析table 2 error rate analysis of sensed data of wsn-cwsm system试验时间节点数错误 记录正确记录测控精度未进行 数据融合进行数据融合未进行 数据融合进行数据 融合/%3月16日1525119 6381962101.260.1283月20日2525622 198222 448140.11()3月24日3022521 986212 0001.02006注:1)试验时以温

33、度节点为观测对象,节点数指在试验过程中参与计算的 节点数。2)未进行数据融合时.传感数据的钳误率约为1%,这个误差主要 是由于采用无线通信引起的。5结论论文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开发wsn-cwsm系统的上 位机软件。该上位机软件由2个模块纽成:后台管理软 件和数据管理软件。后台管理软件主要包括4个子模块: 数据库、数据处理引擎、后台组件和用户图形界血等。 数据管理软件主要包括5个子模块:参数设置、数据采 集、数据处理、控制输出和数据管理等。论文在microsoft visual c+ 6.0环境下开发了后台管理软件;利用national instruments lab view 8.6开发了数据管

34、理软件。后台管理 软件与数据管理软件通过共享数据 库实现相互z间的数 据同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对各种数据(包括传 感数据和系统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上位机软件具有良好的稳定 性、完善的功能性和便捷的人机接口。此外,山于在上 位机软件中实现了传感器节点的校正引擎,设计了传感 数据的数据融合机制,所以,wsn-cwsm系统具有较低 的数据错误率,约为1%。,从而有效提高了 wsn-cwsm 系统的可靠性。这些特性使得所开发的上位机软件基本 达到了预期设计日标,能够满足wsn-cwsm系统现阶 段的应用需求。但是,距离设施农业牛产实践的要求,还存在一定 的差距:在wsn

35、-cwsm系统应用于设施农业生产实践 之前,需要针对特定的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品种,建立 决策支持系统,实现设施内部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环境条 件的自动、智能控制。否则,wsn-cwsm系统永远只能 停留在半口动化的水平上,难以满足设施农业生产实践 的需要。我们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创造条件,研 制针对性强、实用性好的专家系统,实现上位机软件的 决策与支持模块,不断完善上位机软件的功能。参考文献1j髙峰,命立,张文安,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作物水 分状况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卩.农业工程学报,2009, 25(2): 107-112.gao feng, yu li, zhang wen9an, et

36、 al. research and design of crop water status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9, 25(2): 10711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2高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施农业环境自动监控系统 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gao feng research on the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

37、nsor networks for facility agriculture en vironmentfdl.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3|高峰,俞立,卢尚琼,等.国外设適农业的现状及发展趋 势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 26(2): 279-285.gao feng, yu li, lu shangqiong, et al.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in

38、foreign countries j.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2009, 26(2): 279 285(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4梁竹君,武丽.环境监控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jj.安 徽农业科学,2009, 37(16): 7672-7673, 7753.liang zhujun, wu li. applic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the protected agriculture|jl. journal of anh

39、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9, 37(16): 76727673, 775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赵金才测控装置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分析j.安徽农业 科学,2009, 37(11): 5127-5128, 5206.zhao jincai.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measurement device in facility agriculturej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9, 37(11): 5127-5128, 520

40、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6 高峰,俞立,张文安,等.现代通信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 应用综述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 26(5): 742-749.gao feng, yu li, zhang wen?an, et al. review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facility agriculturejl.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2009, 26(5): 742749. (in chinese wi

41、th english abstract)7 高峰,俞立,张文安,等.基于作物水分胁迫声发射技术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精量灌溉系统的初步研究j.农业工程 学报,2008, 24(1): 60-63.gao feng, yu li, zhang wcn'an, c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precision irrigation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of acoustic emission technique for crop water stress!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42、, 2008, 24(1): 606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81高峰,俞立,张文安,等.基于茎宜径变化的无线传感器 网络作物粘量灌溉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8, 24(11):7 12.gao feng, yu li, zhang werfan, 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crop precision irrigation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or stem diameter microvariationjl. transactions of th

43、e csae, 2008, 24(11): 7-1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9j garcia-hernandez c e ibarguengoytia-gonzdlez p h, garcia-hernandez j, et 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a surve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network security, 2007, 7(3): 264273.10 baronti p, pillai p

44、, chook v w c, et 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survey on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e 802.15.4 and zigbee standiudsj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2007, 30(7): 1655-1695.ill yick j, muklierjee b, ghosal 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urveyfj. computer networks, 200& 52(12): 22922330121张保华,李士宁,滕文星,等.基

45、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 室测控系统研究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8, 25(5): 154-157.zhang baohua, li shining, teng wenxing, et al.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greenhouse testing 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j. micro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200& 25(5): 15415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3|蔡义华,刘刚,李

46、莉,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信 息采集节点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9, 25(4): 176-178.cai yihua, liu gang, li li, et al. design and test of nodes for farmland data acquisition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j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9, 25(4): 176-17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4 ieee 1451.0: ieee std 1451.0-

47、2007, ieee standiird for a smart transducer interface for sensors and actuatorscommon function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nd transducer electronic data sheet (teds) formats s15 杨占华,杨燕.som神经网络算法的研究与进展j.计算机工程,2006, 32(16): 201-202, 228.yang zhanhua, yang y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clf-organizin

48、g maps algorithm!j. computer engineering, 2006, 32(16): 201 -202, 22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6 费文.多传感器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在测量排气温度的应 用卩.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7, 26(12): 4-6.fei wen. multi-sensor self-adaptive weight added fusion method applied in testing exhaust temperaturejj. foreign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2007, 26(12): 4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development of host computer software for crop water status monitoring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gao feng打 yu li2, wang yong: lu shangqiong3, zhang wen*an2, yu lijie1(1. c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