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大沙河泥石流治理_第1页
景泰县大沙河泥石流治理_第2页
景泰县大沙河泥石流治理_第3页
景泰县大沙河泥石流治理_第4页
景泰县大沙河泥石流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泰县寺滩乡大沙河(黄崖坝)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方案书景泰县国土资源局甘肃鑫远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0六年三月目录、八1彳hub 1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21.2气象与水文21.3 土壤与植被31.4地形地貌31.5地层岩性41.6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震51.7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61.8水文地质条件61.9建筑材料72地质灾害概况82. 1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82. 2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92. 3地质灾害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分析103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23.1己有防治工程及存在的问题123. 2治理的必要性123. 3治理的可行性134防治工程规划方案154.1治理任务

2、及工程规模15154. 3建设内容155防治工程方案175. 1防治原则175. 2治理0标175. 3平面布置185. 4排导堤设计185.5过水路面设计205.6清淤工程206投资概算216. 1估算编制依据216. 2人工、设备、材料、机械费的取用216. 3经费概算217防治工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分析267. 1研究工作深入267.2技术力量雄厚267.3施工条件优越277.4防治技术成熟278预期效益288. 1防灾减灾效益288.2环境效益288.3社会效益289结论与建议309. 1结论309.2建议30前目景泰县隶属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北缘。北接腾格里沙漠,南 临黄土高原。黄河

3、近南北走向以峡谷地貌纵贯县域东界。纵跨北祁连 和河西走廊,褶皱山系与构造盆地相间,地貌与地质构造复杂。境内 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土质松散,强降水在荒漠区具极强突发性,滑 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作用较强。景泰县寺滩乡大沙河位于景泰县丙北部,属低山丘陵区,为开阔 的沟谷和山前倾斜平原。由于大沙河内小流域沟道分布众多,沟道内 无防护工程,人们随意堆放垃圾,人工改造沟道,在生产生活中对沟 道内砂石滥采乱挖,流域内山体受地质构造和地震的影响破碎严重, 每逢强降雨天气时沟内都存不同规模的泥石流发生,威胁沟道和沟u 两侧村庄、农田、道路、学校等公共设施和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潜 在威胁沟道两侧的

4、三道趟村、寺滩村的部分村民,约500户,2800 人,耕地35亩,威胁资产约3800万元;威胁由甘肃省国土资源厅 实施的兰州新区易地占补平衡景泰县寺滩乡黄崖坝土地开发整理土 地1607. 6公顷。据资料记载,1974年,寺滩沙河暴发洪水泥石流, 冲毁灌渠55. 5km,建筑物46座,房屋86间,淹没夏秋农作物1万 余亩,冲毁机器10台,粮食9. 6万斤,油料630斤;1985年,暴发 洪水泥石流灾害,冲毁当地农田、房屋和学校。类似情况曾有多次发 生,泥石流灾害不仅给人民财产带来损失,严重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 产生活,为了确保当地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实施寺滩乡大沙河泥石流治理工程迫在眉睫,十分

5、必要。1自然环境概况1.1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寺滩乡位于景泰县以西,东与条农交界,南依寿鹿山,和正路乡、 喜泉镇毗邻,西与天祝、古浪两县接壤,北靠昌岭山,和红水镇、草 窝镇接界。占地面积638km2,海拔1800m左右。界内有景古、宽兴公 路,九支灌区距省道201线仅1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全乡16个行 政村,55个村民小组,4520户,18879人。总耕地面积99391亩, 其中:水地14188亩,老水地1490亩,川旱地1443亩,沟坝地11067 亩,山地5485亩,旱砂地51815亩。近年来,寺滩乡把保持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 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依靠科技支撑

6、,稳抓粮食生产;凭 借条件优势,做强特色产业;依靠资源优势,抓好畜牧养殖;转变观 念,促进二、三产业;加大转移培训,深挖人力资源;做好项g建设, 狠抓扶贫开发;凭借国家政策,落实惠农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 入持续增长,努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1.2气象与水文1.2.1气象景泰县属于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冬冷夏热,昼夜温 差大,干旱少雨,蒸发量大,风沙时间与円照时数长,热量资源丰富。 景泰县年平均气温为8. 0°c。最高气温为38. 6°c(2007年7月24日), 最低气温-27. 3°c (1958年1月15日)。无霜期为159天。景

7、泰县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84. 8mm,最大降水量为298. 9mm,最小降水量为94.8mm。干旱与湿润周期为3_4年,多年平均蒸发量 为2190. 2mm,是降水量的12倍降水集中于7-9月,约占全年降水总 量的61.5%,景泰县气象特征图见图1-2。日最大降水量为57. 7mm (1971年9月2 r);最长无降水天数111天(1990年10月24円 -1991 年2 月 11 日)。景泰县平均风速为1.9m/s,景电罐区特别是二期工程上水后植 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防风林带逐步成林,风沙口数逐年减少。受地形的控制,在南北方向上具有风力分带性1.2.2水文黄河是景泰县唯一的一条过境河流,

8、由泉尾入景泰,途经县境东 界龙湾、索桥、五佛、翠柳等地,由北长滩下五龙旋口出县境,流入 宁夏中卫。黄河水质受上游污染较大,属淡水,矿化度小于0.4g/l。大沙河属间歇性河流,受大地构造和地形地貌的决定,大沙河洪 水及地下水排泄不畅,受干旱区强烈蒸发作用,水质一般具有较高矿 化度,形成多处盐渍化土地。1.3 土壤与植被区内土壤主要为栗钙土和风沙土。植被受土壤及气候条件的影响 为荒漠草原。1.4地形地貌拟治理项目区地貌类型主要有以下类型:(1)强烈剥蚀褶皱的二迭系、三迭系及上新统孤岛状丘陵:海拔 1600 1800m,相对高差30 100m。多为砂岩组成,基岩裸露。山顶 呈犬齿状、平秃状。山顶被切

9、割为孤岛状石质残丘,散布于治理区周 围。(2)具有丘陵的山前洪积粉质粘土平原:海拔15501700m,地 形平坦,坡度0.51° ,地面由北西向南东倾斜。上覆全新统粉质 黏土,厚1 一3m,其下为砂或碎石。基底埋深较浅,为1030m。二 迭系、三迭系砂岩构成的残丘甚多,残丘高1050m。1.5地层岩性项0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1)泥盆系(d)上泥盆系(d3):上泥盆系沙流水组,主要分布于寺滩北部,往 往与下石炭系伴随出露,多呈带状。岩性单一,为紫红色砂岩、粉砂 岩夹泥质粉砂岩,底部具不稳定砾岩。厚度一般不大,为11 一 104m。 与下伏中、下泥盆系、志留系、奥陶系不整合接触,在大断

10、层附近。 岩层受挤压,形成褶曲或倒转。(2)石炭系(c)下统石炭系臭中沟组(clc):分布于寺滩以北,为一套浅海相 沉积。岩性几乎全部为灰岩,底部夹石膏。灰岩岩性相对较柔软,受 构造挤压后,常形成许多小型摺曲。中统羊虎沟组及太原组(c2y+3t),下部为灰色、灰褐色砂岩、石 英砂岩、粉砂岩、页岩互层,夹泥灰岩。上部为炭质页岩、页岩、砂 岩、薄层灰岩夹煤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构造。岩性较稳定,与 臭牛沟组为连续沉积。厚度大于300m。(3)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 河谷阶地的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一至三级阶地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砂砾岩,上部覆盖黄土状粉土。四级以上阶地,在砂砾石层之 上往往

11、覆盖有黄土,厚度不大,一般515m。山前冲洪积阶地的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一、二级阶地均为沟 谷阶地。三级以上为洪积阶地,岩性较单一,为碎石,下部多胶结为 硕岩,厚度一般小于10m,表面覆有很薄(0.2m)的黄土或黄土状土。1.6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震1.6.1地质构造景泰县属祁连山摺皱系东段,以老虎山一米家山北麓的深大断裂 力界跨越河西走廊过渡带及北部祁连褶皱带,主构造线走向北西西。拟治理区属于寺滩一庐阳凹陷,为老虎山、长岭山之间的山间凹 陷,大致呈北西西向展布,面积约600km2。凹陷南侧以毛毛山一老虎 山深大断裂与老虎山凸起相接,北面为长岭山褶皱束。盆地内第四系 较为发育,西部及南部

12、厚达3余米,向东、向北基底逐渐抬升,至 庐阳、条山一带厚仅1030m。1.6.2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新生代以来景泰县域内,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特别是第四系以 来表现非常明显,活动方式以区域不均衡升降运动为继承性的沿老构 造线活动,通常表现为山区长期上升,山前地带及河谷地带震荡上升, 山前平原及山间盆地沉降以及褶曲、断裂、地震等。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本项h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为第二组,地震动反应 谱特征周期为0. 45s。1.7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项目区岩体类型简单,主要为巨厚

13、层状砾岩、砂岩夹泥岩岩组(n 一q,)。分布于盆地周边,由第三系和第四系下更新统地层组成。泥 质、钙质胶结,固结程度相对较低。巨厚层状构造,产状平缓。项目区土体类型为黄土状土、碎石双层土体。分布于沟谷洪积阶 地及河谷三级以上阶地。地表分布薄层黄土状土,下伏碎石。一般不 含地下水1.8水文地质条件(1) 碳酸盐岩溶裂隙水分布于寺滩的下石炭系后层灰岩区。单泉流量小于0.01- 3.81l/s,钻孔涌水量0.48312.727l/s。一般为微咸水或咸水。补 给形式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和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条件差。以蒸 发和泉形式排泄。(2) 盆地浅层松散岩潜水寺滩一庐阳等盆地,为凹陷盆地,松散岩沉积

14、厚度较大,浅部一 般存在相对隔水的粘性土层,构成盆地浅层潜水。埋藏浅,蒸发量大, 水质差,接受大气降水、农田灌溉水、地表水的补给,径流方向复杂, 一般以蒸发和泉的形式排泄。(3) 松散岩孔隙承压水寺滩一庐阳等盆地,松散岩深部地下水一般具有微承压性,盆地 中央水头高出地面构成自流水。盆地深部地下水,水质好,水量大。 接受周边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径流条件好,一般排泄不畅,主要以越 流形式补给盆地浅部潜水。1.9建筑材料工程所需砼砂石料,可采用黄河内砂石料厂,该料场砂石料储量 丰富,砂石料质量良好,可满足工程需要。石子成分主要为砾岩、变 质砂岩、花岗岩、石英岩等,结构中密,强度高,符合砼粗骨料质量 技

15、术要求。砂子由于含泥量较高,使用时须用水冲洗干净,使之达到 砼细骨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块石料产地位于勘察区附近采石场,岩性为三叠系中统中厚层变 质青灰色砂岩,坚硬、完整,料场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满足砌体 工程块石质量技术要求。其他材料可直接从县城购买,交通便利。2地质灾害概况2.1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寺滩乡大沙河流域属低ill丘陵区的开阔沟谷和ih前倾斜平原,区 内岩体裂隙发育,风化强烈,加之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动强 烈,地震频繁,土质松散,滑坡、崩塌、坍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十分活 跃,流域内地形及丰富的固体松散物质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 条件。大沙河连通的流域广,松散固体补给物质丰富,

16、其堆积区又在 狭长开阔的沟谷地段,人口及基础设施分布集中,突发的泥石流灾害 极为严重。区内地貌呈现出中山一山前倾斜平原一低山丘陵波状递减梯状 的地形,中山形成的洪水,在山前倾斜平原前缘的沙河汇聚,产生沙 河河谷型泥h流。大沙河流域泥朽流的形成从固体物质补给类型和方 式来说,主要有滑坡补给、沟岸滑塌补给和坡面松散物质补给。从补 给位置和方式来说,主要为主沟和支沟混合补给,以及单纯由支沟泥 石流补给两种。(1)滑坡补给型大沙河流域内支沟众多,危害严重的泥石流支沟大多由滑坡提供 松散固体物质。在这些沟谷中均分布有多处滑坡体,大多堵塞了沟道, 后被水流切开,形成冲沟,在水流冲蚀下,滑坡体前缘不断滑塌并

17、补 给到水流中而形成泥石流。当沟槽宽度和高度发育到一定程度后,滑 坡体再次滑动,并堵塞沟道,新一轮的泥石流形成过程重新开始。(2)沟岸坍塌补给型沟岸坍塌补给型的泥石流支沟一般面积较大,比较缓慢,谷底开 阔平坦。受区域地质环境的控制,大沙河流域内老泥石流堆积物非常 发育,它们和其它沉积物一道分布在沟谷内和沟谷两侧,组成沟槽的 岸壁。在一般水流作用下,它们可保持稳定,当遇到较大规模的水流 冲蚀时,沟底常被冲蚀下切,岸壁垮坍后移,其松散固体物质补给水 流,从而演变为泥石流。该类泥石流支沟中滑坡、崩塌等现象一般不 够发育,故物质补给量较小,个别有滑坡分布的支沟,因沟道宽阔, 滑坡前缘不能伸入到沟槽中,

18、更无法堵塞沟道,因此,泥石流规模较小,容重较低。2.2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倾斜的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和突发的巨大水动力是工作区 泥6流形成的基本条件。2.2.1地形条件寺滩乡大沙河与低山丘陵区的沟谷型泥石流沟流域地貌复杂,流 域面积较大,有数平方公里,形成区、流通区与堆积区一般跨越多个 地貌单元,堆积区呈条带状,主沟纵坡降较小,横断面在拓宽u型谷 与平坦型之间。坡面水流和支沟洪水迅速获得能量在主沟内集中,加 速了主沟流体能量升级和转化,高能量流体在流动过程中起动泥沙能 力和掏蚀冲刷能力很强,流体容重迅速增加、流体性质迅速转化,使 泥石流的规模和峰量快速升级,短时间内即可形成高峰景、大规模灾

19、 害性泥石流。2.2.2固体物质条件松散的固体物质是形成泥石流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其种类和来源 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本次调查,寺滩乡大沙河流域松散物补给主要包 括三个方面:坡面侵蚀、沟床堆积、沟岸崩塌等三种物源。调查发现, 寺滩乡大沙河流域内缓坡耕植范围较广,沟床堆积物较多,因此坡面 侵蚀和沟床堆积物再搬运力该泥石流主要的补给来源。区内基岩山地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基岩风化层岩性松散破碎程度 高,断裂、节理、裂隙发育,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严重,沟底坡 积及松散堆积物丰富,使基岩山地具有丰富的泥石流松散固体补给 物。流域内早期泥石流物质在搬运过程中沿沟道堆积,后期侵蚀冲刷 为下一次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

20、。大沙河属沟谷型泥石流,山前戈壁更是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补给源。2.2.3降水条件降水是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寺滩乡大沙河泥石流发 生的唯一水动力来源。大沙河泥石流属暴雨型泥石流,因此,雨强大、 历时短是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因素。尽管工作区气候干旱,多年平均降 水量仅右184. 8腿,而突发暴雨单日最大降水量可达57. 7mm,小时最 大降水量达22.3mm。这种高强度降雨完全可以满足泥石流的激发因 素和水源条件。2.3地质灾害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分析从现状勘查结果定性分析,寺滩乡大沙河泥石流目前稳定性差, 随着降水的变化,泥石流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严重威胁沟道两侧村 庄、农田、道路、学校等公共

21、设施和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潜在威胁 沟道两侧的三道趟村、寺滩村的部分村民及由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实施 的兰州新区易地占补平衡景泰县寺滩乡黄崖坝土地幵发整理的土地1607.6 公顷。3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景泰县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它对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变干 所带来的影响反映十分敏感和剧烈。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 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不合理的生活h益加剧,这 不仅增加y成灾的机率,同时,也大大提高成灾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程 度。由此可以看出,寺滩乡大沙河今后遭受泥石流严秉危害的可能性 极大,其灾害损失也将远远超过以往。3.1己有防治工程及存在的问题(1) 寺滩乡大沙河现状下无任何

22、防护措施,当暴雨來临时,沟 道内水流汇积,从而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2) 拟治理的寺滩乡大沙河河岸和沟道缺乏统一整治,已有拦 挡工程被砂石等填满,沟道内采挖严重,致使水流不畅。3.2治理的必要性(1) 寺滩乡大沙河泥石流灾害威胁沟道两侧的三道趟村、寺滩 村的部分村民,约5户,2800人,耕地3500亩,威胁资产约3800 万元,威胁由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实施的兰州新区易地占补平衡景泰县 寺滩乡黄崖坝土地幵发整理的土地1607.6公顷。(2) 寺滩乡大沙河流域多出现短历时的强暴雨,当暴雨持续增 强,坡面固体松散物质中渗入的水来不及排出,而达到饱和状态,抗 剪强度锐减,水压力增大,加上周围降雨汇流

23、作用,斜坡松散固体物 质将启动,沿坡面向沟道中汇聚形成携带泥沙、巨砾的特殊洪流,进而猛烈冲蚀沟岸堆积物、沟岸残坡积物,使其不断塌入水流而带走,并掘起早期沟床堆积物而形成泥石流向下游流动,从而造成非常严重 的泥石流灾害。这已严重影响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其实施治理 已是迫在眉睫,十分迫切。3.3治理的可行性寺滩乡大沙河泥石流灾害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和不 利因素,根据防治的h标与标准、防治指导思想与原则,防治的对象 为三道趟村和寺滩村的居民及由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实施的兰州新区 易地占补平衡景泰县寺滩乡黄崖坝土地开发整理的土地。根据以上的 主导思想,结合现场情况,本次治理工程主要采用排导工程

24、为主的治 理措施。3.3.1治理技术路线完备对类似泥石流治理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工程措施在国内外己被广 泛应用,在我省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治理措施行之有效。3.3.2研究工作深入扎实寺滩乡大沙河泥石流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2007年甘肃省地质 环境监测院对此进行过详细的勘查,并完成了甘肃省景泰县地质灾 害调查与区划报告,从而积累了大量详实的资料,为此次治理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省内相关科研机构也在该地区进行过调查研究, 积累了宝贵经验。3.3.3技术力量雄厚我省存一批长期从事泥石流研宄工作的专业队伍,具存丰富的泥 右流防治经验,为寺滩乡大沙河泥h流治理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综上所述,寺滩乡大沙河

25、流域泥石流危害面广,可能造成的灾害 损失巨大,防灾形势十分严峻,洪水灾害不仅给人民财产带来损失, 严重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为了确保当地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 生活,对该流域泥石流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其 治理完全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建 立和谐社会所必须的,是西部大开发中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 战略部署,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福及子孙的好事、实事。3.3.4防治区便利的交通和设施工程区位于景泰县寺滩乡,距离景泰县城较近,勘察区省道穿越 大沙河,对外交通条件较好,建筑材料可以很方便的运送至现场。大 沙河内较宽,有简易公路,具备大中型运输车的通

26、行能力。治理工程 区两侧均为居民,施工用电可通过协调,可从附近村庄就近接入施工 用电至施工现场。施工用电条件较为优越。4 防治工程规划方案4.1治理任务及工程规模4.4.1工程任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对寺滩乡大沙河的勘查,正确认识泥石 流地质灾害的特征,并针对泥石流灾害的特征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在 综合分析的情况下,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确保工程防护区 在设计泥石流标准下不受灾害的威胁和破坏。工程措施的任务主要是在寺滩乡大沙河的河道北侧进行排导堤 的修建工作,进一步完善河道堤防和河道治理工作,完善泥石流治理 体系规划,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4.4.2工程规模根据项目整体规划

27、,寺滩乡大沙河泥石流治理工程共分为三段进 行治理,主要保护当地村庄和耕地,治理工程三段总长度共计4. 3km; 在己有的公路上修建过水路面,长300m;对河道进行清淤,总长9km。本工程主要防护因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威胁,工程受益 区为三道趟村和寺滩村,受益人口 2800人,受益耕地3500亩。以及 由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实施的兰州新区易地占补平衡景泰县寺滩乡黄 崖坝土地开发整理土地1607.6公顷。4.3建设内容根据对寺滩乡大沙河河道演变、河道现存工程的修建状况、以及 该流域的生态环境的综合调查,结合该流域的地形特征,防护工程的 现状,经过技术经济综合分析与比较,本次寺滩乡大沙河泥石流治理

28、 工程建设内容确定为:排导堤堤身填筑、过水路面和清淤等。5防治工程方案5.1防治原则寺滩乡大沙河泥石流对寺滩乡的三道趟村和寺滩村以及巾甘肃 省国土资源厅实施的兰州新区易地占补平衡景泰县寺滩乡黄崖坝土 地开发整理的土地构成了严重威胁和危害,因此,作为寺滩乡大沙河 泥石流治理方案应以保护危险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任务,其 治理方案的确立和防治措施的布设也以此为中心,做到以人为本,综 合分析,制定出经济合理、美观大方的工程治理方案和措施。根据寺滩乡大沙河地形条件、固体松散物质分布、泥石流、斜坡 发育特征、引发因素、稳定性、成灾方式和为害特点等,结合治理目 的和任务,拟定如下治理原则:(1) 全面

29、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减轻和防止灾害发生。(2)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除害兴利的方针。(3) 结合实际,做到经济合理,技术上可靠5.2治理目标寺滩乡大沙河泥石流治理工程属防灾减灾工程,其h的是通过治 理工程的实施,顺畅排导泥石流,避免其进入村庄和破坏农田,以减 轻泥石流灾害隐患,降低泥石流灾害的危害、危险性,保护受威胁区 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归结而言,本次寺滩乡大沙河泥石流治理工程 的主要任务是:对寺滩乡大沙河予以重点治理,主要采取排导工程措 施,通过治理保护沟道两侧村庄安全,减轻排导沟的过流压力,初步 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5.3平面布置本次工程排导堤设置的目的,主要为归顺泥石流,防

30、止泥石流对 岸坡的冲刷,防止泥石流对村庄和耕地造成破坏。根据以上g的和要 求及确定的排导沟宽度,排导堤布置中采取以沟道流向为主,顺应河 势,尽景顾及原有岸线和枯水河槽的弯曲形态,有机联系,上下展开, 充分利用现有汇入u、河堤、护岸等节点,对北岸进行布置,上下游 平顺衔接。对寺滩乡大沙河排导堤进行平面布置,对堤线角度小于165°的 转角处,直接采用折线连接,施工时对堤线转角点进行圆角处理即可, 对角度大于165°的堤线转角,采用转角内切圆弧连接,平面形态指 标采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过渡段弯道:r = (13) b;式中:r为圆弧半径;b为设计排导沟宽度。本工程最后确定采用的过

31、度弯道段半径100150m;本次治理工 程拟建排导堤共分为三段进行施工。三段总长4. 3km。5.4排导堤设计5.4.1 i型排导堤设计对靠近三道趟村的右岸进行防护,该段长度为800m。排导堤基 础埋深确定为1.2m,设计排导堤形式为重力式挡土墙,采用浆砌块 石砌筑。断面尺寸为:高5m (其中地面以上高度3.8m),胸坡坡比 1: 0.5,背坡坡比1:0. 3,墙顶宽0. 5m,墙底宽1. 55m,堤趾宽度0. 2m, 堤趾高度1. 0m。墙顶采用c25混凝土压顶,压顶厚5. ocm。墙体下部预留一排泄水孔,泄水孔横向间距2m,内置4)100pvc管,排水管坡 率为5%,进水口用反虑土工布包裹

32、,排水孔高出地面0.5m。依据排 导堤平而位置,间隔10m设伸缩缝,缝宽2.0cm,缝内沿墙内、夕卜、 顶三边填塞橡胶嵌缝条或沥青麻絮。该段排导堤背侧临空,应在堤背 侧修筑顶宽1.5m的堤身,其外侧边坡比为1: 1,要求堤身夯实相对 密度大于0.6。5.4.2 ii型排导堤设计对己修建拦挡工程下面进行治理,该段长度为1100m。排导堤基 础埋深确定为1.5m,设计排导堤形式为重力式挡土墙,采用浆砌块 石砌筑。断面尺寸为:高6m (其中地面以上高度4.5m),胸坡坡比 1: 0.5,背坡坡比1:0.3,墙顶宽0.5m,墙底宽1.7m,堤趾宽度0. 2m, 堤趾高度1. 3m。墙顶采用c25混凝土

33、压顶,压顶厚5. 0cm。墙体下部 预留一排泄水孔,泄水孔横向间距2m,内置(1u00pvc管,排水管坡 率5%,进水门用反虑土工布包裹,排水孔高出地面0.5m。依据排导 堤平面位置,间隔10m设伸缩缝,缝宽2. 0cm,缝内沿墙内、外、顶 三边填塞橡胶嵌缝条或沥青麻絮。该段排导堤背侧临空,应在堤背侧 修筑顶宽1.5m的堤身,其外侧边坡比为1: 1,要求堤身夯实相对密 度大于0. 6。5.4.3 iii型排导堤设计对由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实施的兰州新区易地占补平衡景泰县寺 滩乡黄崖坝土地开发整理的土地进行防护,该段长度为2400m。排导堤基础埋深确定为1.2m,设计排导堤形式为重力式挡土墙,采用浆

34、 砌块石砌筑。断面尺寸为:高4m (其中地面以上高度2.8m),胸坡 坡比1: 0.5,背坡坡比1:0.3,墙顶宽0.5m,墙底宽1. 55m,堤趾宽 度0.2m,堤趾高度1.0m。墙顶采用c25混凝土压顶,压顶厚5. 0cm。 墙体下部预留一排泄水孔,泄水孔横向间距2m,内置choopvc管, 排水管坡率5%,进水口用反虑土工布包裹,排水孔高出地面0.5m。 依据排导堤平面位置,间隔10m设伸缩缝,缝宽2. 0cm,缝内沿墙内、 外、顶三边填塞橡胶嵌缝条或沥青麻絮。该段排导堤背侧临空,应在 堤背侧修筑顶宽1.5m的堤身,其外侧边坡比为1: 1,要求堤身夯实 相对密度大于0.6。5.5过水路面

35、设计拟修建过水路面长300m,宽4m,过水路面两侧采用浆砌块石进 行防护,避免泥石流对路基造成冲蚀。过水路面两侧浆砌块石基础深 1.0m,路肩宽0.2m,底宽1. 0m。过水路面下部采用碎石土穷填,压 实度大于0.8以上,中部采用m10浆砌块石衬砌,厚0.4m,顶面采 用c25混凝土浇筑,宽4m,厚0. 2m。5.6清淤工程为了保障寺滩乡大沙河沟道对泥石流排导通畅,对沟道内的淤砂 及建筑垃圾进行清理整平。6投资概算6.1估算编制依据6.1.1甘肃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1996年);6. 1.2甘肃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白银地区基价(2001年) 6.1.3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定【88】水规设字第8号

36、; 6.1.4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及基价表。6.2人工、设备、材料、机械费的取用6. 2. 1关于调整甘肃省建设工程人工单价的通知甘建价(2006) 443、(2007) 435、(2008) 97 号;6.2.2设备费用以当前市场价为准;6.2.3材料费以当前景泰县市场价为准,再加景泰一工程地点的 运杂费为本工程的估算材料价;6.2.4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及施工机械台班费 定额(1996)。6.3经费概算根据以上依据及费用标准,寺滩乡大沙河泥石流治理工程总投 资1583.71万元(见概算表)。工程总概算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和费用 名称建安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占一三部 分投资额(%)第一部

37、分:建筑工程1316.451316.4585.62第二部分:临时工程15. 1215. 120.98第三部分:其他费用206. 01206. 0113.4.建设管理费72. 85二勘察设计费106. 53三其他26.63第一三部分合计1537. 58100基本预备费46. 13占一三部 分的3%工程总投资1583.71其他费用概算表续表1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计算式合计第三部分其它费 用元2060057-建设管理费元7284901建设单位管理费元建安费x2%2663142工程施工监理费元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3805763招标代理服务费元国家计委计价格 2002 1980 号文81600二

38、勘查设计费元10652541勘查设计费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1065254三其他费用元2663131施工安全措施费元建安费xi. 5%1997352工程保险费元建安费x 0.5%66578临时工程概算表续表1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预算金额(元)单价合价第二部分临时工程1512001办公室m250200100002住房、生活福利设施m2100180180003仓库m2500150750004脚手架m250009.6448200建筑工程概算表表2单位: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第一部分:建筑工程13164485. 73-排导堤工程9475066. 411机械开挖基础(iv

39、类土)m?15980.005.4587091.002基础夯填m?7968. 0012.99103504. 323墙后回填m?56715.0014. 19804785. 854m10浆砌块石m:i20121. 00380. 007645980. 005c25砼压顶m3129.00437. 2056398. 806伸缩缝m253. 30168.768994.917泄水孔m2365. 0029.4569649. 258砂砾反滤层m?1715.14407. 35698662.30二过水路而462919.321机械开挖基础(iv类土)3m2100.005.4511445.002基础夯填3m480. 00

40、12.996235.203m10浆砌块石m3870. 00380. 00330600. 004c25砼路面3m246. 00437. 20107551.205仲缩缝m242.00168. 767087. 92三清淤m31350000. 002.393226500. 00建筑工程及临时工程单价概算汇总表单位:元序号工程项冃单位单价其屮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费用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1机械开挖基 础(iv类土)m35.450.380.002. 640. 120.310. 350.430.800. 422基础夯填m12.997.800.042. 420.060. 430. 380.58

41、0.850. 443墙后回填m!14. 198. 590. 043. 120.070. 320. 290.470. 850.444ml0浆砌块石m3380. 00107. 54198. 520.000.2411.5711. 5715.6222. 9611.975c25砼压顶m437. 2046. 74250. 9826. 630. 8816.4318.4926. 7433.0717.246伸缩缝m2168. 7612. 57120. 550.010.005. 765. 768. 3710. 355. 397泄水孔m29. 451. 3522. 720. 000. 120.850. 741. 1

42、41.670.878砂砾反滤层m407. 3523. 76321. 380.000. 129.819.8113.2419. 479. 769c25砼路而m3437. 2055.89276. 2812.760.619.8310. 9319.3833.8717. 6510清淤in32. 390. 110. 001.630. 180.070. 070. 100. 150.087防治工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分析泥石流是水土流失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地壳在 内营力作用下,不均匀地抬升和外力不断剥蚀夷平过程中出现的不良 地质现象。因此,要彻底根除泥石流作用是很困难的,但通过人为的 控制和因势利导,

43、消弱其外力的侵蚀强度,减缓其发展势头,有计划 的保护一些熏要的设施,达到减灾防灾的h的视完全右可能的。7.1研宄工作深入白银地区的泥石流研究在国内是比较深入的,从六十年代起,先 后有科研、教学、地矿、水保、交通等许多部门对该区进行过调查和 观测,并开展了一系列防治工程试验,基本上摸淸了泥石流的各种规 律,建立了一些流速流量计算公式和工程设计办法,积累了丰富的防 治经验。特别是对区内其他地区滑坡泥石流的成功治理,为本区滑坡 泥石流的小流域整治工作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技术路线。省内有一批长期从事滑坡泥石流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不仅 存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完成过国内外多项秉要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规 划和设计,具有丰富的防治经验。当地的水保、城建和公路部门也有 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木队伍,他们在与泥石流灾害的长期斗争中,不断 学习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经验,在泥石流的防治方面有许多独到 之处和实践经验。两支队伍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可保整治工程的顺 利进行。7.3施工条件优越景泰县人民在与泥石流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