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全集_第1页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全集_第2页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全集_第3页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全集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全集班级:_ 姓名:_1. 课内阅读。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中描写了_的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_之情。2诗中的“绿”字寄托了诗人哪些情思?_3你怎样理解诗中的“一水间”三个字?_4哪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_5全诗寓情于景,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也让我们知道了他的思乡情。你还知道哪首诗与泊船瓜洲的手法一样,写在下面吧。_2. 快乐读书吧。画眉鸟欧阳修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欧阳修是_代诗人,是“_”之一。2这首诗写了哪几种画眉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_3作

2、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3.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长 相 思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1两首诗词都写到“枫叶”,两者借助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请简要指出。_2请简要分析李煜长相思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4. 课内阅读。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_2长在岩缝中的竹子不屈服于什么呢?_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

3、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4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_,其实是写_,表明了诗人_的精神。5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_,_”。“东西南北风”喻指_。5.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请用“”划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2写出下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吾:_淡墨痕:_夸:_满乾坤:_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句意:_。3诗中表现诗人王冕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_ , _  。4“岁寒三友”指的是_、_、_。“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5历代文人墨客喜

4、欢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节操。请你默写一首课外搜集的描写梅花的古诗。_,_,_6. 诗歌阅读。毕业我们从这里起航/走向遥远的地方/当我们走向明天/又怎能把昨日遗忘回首昨日/那郁郁葱葱的日子/有过青涩也有过芬芳/更有的是/相遇相识相知/那瑰丽的宝藏今天,我们流泪了/那可不是忧伤是歌唱/今天,我们分别了/那可不是遗失是珍藏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宝藏(_)  珍藏(_)2根据词语意思在文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美好蓬勃。(_)(2)形容异常美丽。(_)3诗中“歌唱”的是(_),“珍藏”的是(_)A青春的回忆  B青春的激情4诗中的“昨日”指的是_;“今天”指

5、的是_;“明天”指的是_。5“起航”原指_ ,这里比喻_。6你认为毕业意味着什么呢?_7. 古诗乐园。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花满蹊:花很多,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压枝低:形容花开得十分茂盛,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娇莺:美丽可爱的黄莺。恰恰: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1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的景色。2“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句诗写出了花的_,从“_”“ _”“ _”这几个词可以读出来。3诗句(   )从侧面写出了春花的鲜艳芬芳。

6、A.千朵万朵压枝低 B.留连戏蝶时时舞4江畔独步寻花表达了诗人(   )A.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B.对春天盛开的鲜花的伤感之情。5读了这首诗,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注释写一写。_8. 文言文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_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七八个/星天/外 B.两三点雨/山前C.旧时/茅店/社林边 D.路转溪桥/忽见3下列对这首词

7、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9. 阅读金陵酒肆留别,感受诗中的送别之情。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释)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觞:酒杯。1对题目中的“留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留在酒店话别 B.别后留住金陵C.临行前写

8、诗留赠友人 D.终究不舍决意留下不再离开2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诗句中“欲行”的人指_,“不行”的人指_。这两句诗中能体现离别之情的关键词是_。请用自己的话讲述当时的情景:_。3诗的最后两句将离别的情深意长与_进行了比较,这两句诗与李白的赠汪伦中的“_,_ ”有异曲同工之妙。10. 比较阅读。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对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_)和(_)。A马诗是一首唐朝五言绝句,而石灰吟是一首明朝七言绝句。B马诗是一首边塞诗,我们可以从大漠、燕山、钩、马

9、等意象看出。C马诗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写诗人回忆之前在战场上策马驰骋的激动人心的场景。D石灰吟一诗中的“浑不怕”的意思是毫不惧怕,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粉骨碎身也亳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E石灰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具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马诗的作者是明朝名臣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2马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实际上是诗人自比为_,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石灰吟一诗,诗人以_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_,二是指诗人_。3你还知道写到马和竹

10、的诗句有哪些吗?试各举一个例子。马:_竹:_11. 课外阅读。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释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临:逼近,到,临近。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玉龙:宝剑的代称。(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霜重鼓寒声不起。   (2)用原句填空。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

11、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表现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诗句是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   的易水歌:   。(4)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的“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中的“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B.第四句中的“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六句中的“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

12、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12. 课内阅读。寒食唐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本诗描绘了传统节日_节的景象,前两句写的是_(时间),后两句写的是_(时间),诗人借汉喻唐,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_第一句诗中的“飞”字能不能换成“开”字,下面分析准确的一项是(_)。A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景象,比“飞”字更传神。B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落花随风飞舞时的情态,

13、明写花而暗写风。而“开”字略显呆板,不能表现出风的作用。C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花儿千娇百媚、神采飞扬的形态,而“开”字只写出了花开放得多,不能表现花的神韵。D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里花朵的动态美,而“飞”字不能表达这层意思。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后两句使人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使我们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长安城景色的赞美之情。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D.后两句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官宦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

14、!13. 朗读古诗,完成练习。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磨”的读音为_,“还”的读音为_,“劲”的读音为_。2第一句用了一个_字,充分表达了竹子的_性格。3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_。4理解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_5竹子经历了哪些磨难,仍坚强不屈?  _6全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诵竹子,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14. 小古文阅读。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雨宋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

15、,野塘漫水可回舟。注释耒(li):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1这两首诗都是写_,都表达了_之情,春夜喜雨中表达出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_。2春夜喜雨中描绘了春雨_和_ (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春雨中描绘的是春雨_(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其中后两句中的一个“_”字让人能够想象雨量的充沛。3这两首诗中,杜甫认为春雨好在(_),周邦彦认为春雨好在(_)A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B春雨水量可观 C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  D春雨来得及时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春夜喜雨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如诗句“好雨知时节”;而春雨中采用了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如全诗不见一个“喜”字。 (_)(2)春夜喜雨采用了拟人和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的润物无声和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_)(3)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