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中考题看散文阅读高频考点及解题策略_第1页
从2020中考题看散文阅读高频考点及解题策略_第2页
从2020中考题看散文阅读高频考点及解题策略_第3页
从2020中考题看散文阅读高频考点及解题策略_第4页
从2020中考题看散文阅读高频考点及解题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看"字"O唐人贾岛有“僧'敲月下门,宋代王安石有春 风又”绿江南岸,炼字可以更好地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字用得好,可以尽显描写对象的特点和主题。2看"词"O散文中那些特殊的动词 形容词 副词 叠 词 拟声词等,往往都寄寓着作者的情感和主体的特点,准确 地把握词语的含义及作用,有助于理解作品的主题。3看"句。抓住关键句的表达,是否使用特殊的句式?是否使用 修辞手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作品的主题与 作者的思想往往就蕴含在这些特殊的句子里。【方法指津】1把握整篇的语言风格了解常见散文的语言风格:平实质朴、自然 清新、幽默风趣

2、、明亮简洁、含蓄深沉、口语化、有地方特色等, 不管哪一种特色Z都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整体的语言风格,决走了 字、词、句的特色及用意,了解散文全篇的语言特色,有助于理解 字、词、句。2明确"炼字遣词"的角度作为被赏析的重要字词,往往都是比较生动准确,且具有一走深义的,除了准确、恰切之外,往往 与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具体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看:看词性:判断词性,比如:动词、形容词、副 词、叠词等,根据词性的特点,判断其修饰的对象和表现对象的特 征。看含义:字、词除了本身固有的含义外,往往还有比喻 义、引申义、临时义等,要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看感情色彩:散文

3、是一种最惬意的文体,是人的学识、经历、思想自然而然 的表达,直截了当,其感情色彩可以根据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随 意依附。比如藤野先生中,在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时用标 致 一词,其感情色彩明显发生了变化Z由褒义转化为贬 义,有力地写出了清国留学生的不伦不类与不男不女, 具有深刻的讽刺作用。看修辞手法:字、词”里有无隐含拟 人、双关、移就等手法,再结合上下文,把其放入语境中理解。不 管是哪一种方式,都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既要理解其浅 层的含义,也要理解其深层的含义,还要善于透过形”来抓住神”体会其中蕴藏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主题。3 明确富有内涵的句子赏析的步?阅读散文,要留意那些语意深

4、刻、耐人寻味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作者独具匠心的表达,是作 者在苦心孤诣中特别营造的,它寄寓着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读这些句子,既要读懂这些句子的表层达意,还要深入地领会作者 的言外之意与弦外之音。为了表达的需要,这些句子往往会使用_ 定的修辞手法,或者是变换特殊的句式,赏析时,要先进行确认, 然后再根据上下文赏析其表达效果。具体步骤如下:®判断句子的特点:看其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比 如山东青岛2020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划线 的句子:树静止时,如大城恪尽职守的卫兵;树摇动时,荡漾出轻 微的波浪般的乐声。这里就是从修辞的角度去赏析:运用了比喻的 修辞

5、手法,将树比作卫兵,生动形象地写出树对城市坚走的守护; 将树摇动时发出的声音比作波浪般的乐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随 风摇动时声音的灵动美好,使城市更有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树的喜 爰和对乡野的热爱。如果没有修辞手法,看其句式上有无特点,从 整句、散句、长短句等的角度看。比如江苏徐州2019年中考现代 文阅读: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闭上眼睛Z并顺势靠在一块 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 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这个句子就是运用动词组成的连贯性句式, 构成一个细节描写,富有动感地描绘了作者喝酒的情态,表达了作 者远离喧嚣,获得野趣后惬意.舒适的心情。阐释句子的含义:结合下

6、上文的语境,阐述句子的含义及作者要 表述的言外之意,要结合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散文能直抒胸臆,它的自由就在于作家、作品的思想与主 题能不受限制地痛快地宣泄出来。所以,对于形式灵活、篇幅 短小的散文来说,无论是叙事、抒情,还是表达哲思,我们都可以 根据字、词、句的特点,激活生活的种种经验,以己之心察写者之 心Z就可以拿到一把打开赏析语言大门的钥匙Z从而抵达我们想要 的高分 O【真题回顾】2020年辽宁省营口市现代文阅读外公Z您看那梨花似雪Z第 17题: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4分)(1)外公在散戏 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拋抑。(品析加 点词的表达效果)(

7、2分)(2)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 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 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2分)【解题思路(1)】第一步:根据词语本身的特点,作出判断。这 里轻轻地属于副词。第二步:联系上下文,看轻轻地这一 副词修饰的是什么。读词语所在的句子就可以判断出,轻轻地 修饰外公放钱入篮子的状态,动作很轻”写出了外公极其庄重的态 度。第三步: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联系上下文不难发现,轻轻 地 一词,突出表达了外公对演员的理解和尊重之情。【答案示例】(1) 轻轻地"修饰“放”,写出外公放钱时动作 之轻,表现了外公态度的庄重(1分),突出了他对演员的理解和 尊重(

8、1分)。【解题思路(2)】第一步:根据句子的特点,作出判断。从看 到了听到了捡起了”三个相同的句式,可以判断出这个 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第二步:结合上下文,读懂句子在语 言环境中的特走含义,突出了怎样的主题和情感。【答案示例】(2)运用排比修辞(1分),描绘了 我跟随夕卜 公在田间地头玩耍时,欣赏到了大自然的有趣、美好,突出了我童年的快乐。(1分)。高频考点1【考查方式】(1)结合具体的内容,多角度赏析主题、表现手法等。(2)从写作主旨、情感、启示等入手,对词、句、段进行批注。(3)打通文本与自我,写相关的感悟或推荐,表达自我对生活的 启示。【典题回放】1. (2020 四川泸州)标题“

9、古榕酒香飘”中“酒香飘”三 字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3分)2. (2020 江苏南京)你学着“米豆”的批注,给这里的 “吁”写批注。(3分)受“米豆”的批注的启发,你对母亲种荔浦芋头的心理也 作了推测。批注如下:(3分)3. (2020 上海)第(17)段写到:“他百感交集”。如果 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他设计一段独白。【独白:戏 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20字左右)(2分)4. (2020 湖北宜昌)请根据前文提示,将第段横线上的 内容补充完整。(2分)5. (2020 广东)某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 “山水游踪” “人生感悟” “古今论坛”等

10、栏目。你会向哪个栏 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6. (2020 湖南衡阳)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为那些“超越个人 功利”,有大善、大爱、大美的人点赞,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充一 个类似的事例,要求写岀人物的名字和相关优秀事迹。(2分)【备考锦囊】优秀的散文往往为人们的精神打开了一扇窗,正所谓“一切 景语皆情语”。散文的“散”除了形式的多样化、无拘无束之 外,还表现在表达内心情怀时的直截了当,尽“情”舒展。阅读 此类作品,在品读赏析语言时,要结合文意和作者的情感,同 时,要善于勾联,善于打通,既能走进文字、走近作者,又能走 出来,走进自己的生活,用文中的信息启示自我,指导生活与

11、实 践。一、赏析“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独有的特点,作者借助这个特点完成 对生活的艺术反映。赏析散文要在整体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 上,能提炼岀文眼和线索,继而顺藤摸瓜,全面把握文章的思想 与情感。掌握词语、句子、标题的赏析方法,对景物描写、写作 手法、抒发情感等有深刻的认识,能够从内容上、结构上、表现 力度上等多角度品析。答题方法:(1)看文章标题,是否表明了写作对彖,是否是 文章线索或文章主题,是否承载着作者的情感;(2)看中心句, 使用什么修辞手法,或句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抒 发怎样的情感;(3)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表现手法等二、批注是对阅读内容的注解,是读者阅读时的自身

12、感受,是阅读过程 中由文本语言、主题思想、情感等产生的启示、感想、见解、疑 问等,这种切身的思考有助于理解散文的“形” “神”特点。写 批注时要注意描写与抒情相结合,心得与感受相结合,补充注解 与相关联系相结合。视角上鲜明,要点突岀,语言使用规范。答题方法:(1)找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2)找 准表述对象,并对其特点作出准确判断;(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 境,联系上下文疏通,注意内容的延展性。三、推荐经由文本散发出来的信息,根据其关联性,想到与其相通的地 方,以此促进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解题技巧】解题格式一:从内容上,指明了(写作对象特点);从表 现手法上使用了(修辞等);从结构上(引

13、起下文、铺 垫、伏笔、承上启下等);从语言上(修辞角度等),在此 基础上再根据文本内容,进行赏析。解题格式二:深入理解文本,聚焦共同点,打通与自我生活的 联系。【典例解析】(2020 江苏南京)惊叹,由“吁”到“芋”冯杰在我们北中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你就是把全部的龟片翻个 底朝天,也找不到这个小小的“芋”字,文字比它本身走来得要 更晚-些。我开始把它的来历想象成一出乡村传奇:最早,是在很远的一天,我们北中原的先民在田野或荒无人烟 之地苦旅,忽然,看到了那种未曾见过的大叶子,于是,发出惊 叹的语气词一一“吁”!再于是,这种植物就开始叫“芋” 了。这就是它的来历。当然,还得给汉宇戴上一笠遮雨的草

14、帽。中国汉字有个规律, 凡带草字头的,都是绿颜色的汉宇,能发芽的汉字,能种下的汉 字。这是我赋予这种植物诞生记的小引子,自然是禁不起推敲的。 我只不过想用文宇把它打扮一下,好让芋穿着一面面大绿叶子出 场而已。芋因充满乡土情结而可入画。我是首先看到齐白石画的芋叶, 其后,才看到真芋的。在一方小小的邮票上,那芋的肥大枝叶几 乎延伸到方寸之外了。滴下的露水,正在深浅分明的墨叶上流 淌。一边,还有两只歌唱秋风颂的蟋蟀。初春,母亲常常会在集市上买些小芋头。大的煮热,让我们蘸 着小碟子里的白糖吃。小的也不丢,留下来。我看到一小筐里放 着一堆小芋头,一个个顶着绿芽。原来母亲要种。竽头开始在院子里发芽,抽枝时

15、还要随着培土。等到长大时, 芋的风姿有点像陆地上生长的荷叶,大叶子在晚风中缓缓摇曳。 有串门的人也“吁一一,:“你们怎么种了一院子藕啊? ”中国的芋头可能要数广西荔浦芋头最大最好。据说过去都是 “贡品”。母亲生前,我们全家坐在一起,看过那个关于刘墉的 喜剧,荔浦芋头作为角色在里面出场过。那时,曾有黄昏里开心 的笑声。有一年,我随一个旅行团到过荔浦,专门在一个小火炉前买过 一个,双手捧着,边上车边吃,干,而,掉粒,惹得一车人看我 的贪相。别人告诉我,桂林那边也有卖的。等到从桂林回中原,临上车时,想给母亲买个带回去,却怎么 也见不到芋头那毛乎乎的影子了。后来冬天,在北中原的小镇菜市场上,见到了这种

16、荔浦芋头, 是从南方运来的,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两个,让母亲尝尝。母亲嫌太贵。“不贵,芋头都是坐火车来的,那么远。”母亲还用刀片削下几块,说留下来种种试试吧。她以为还会像 过去在集市上买的小芋头呢,一个个都听她的话。来年,荔浦芋头沉默,都没有发芽。(选自泥花散帖,百花文艺出版社)米豆的批注:“吁”这个感叹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哇”, 朗读时声音可以由低到高再到低,而且拖得较长,是一种惊叹的 语气。米豆的批注:母亲种小芋头,可能是想把喜欢的稀奇食物留 在一家人的生活里吧。10你学着米豆的批注,给这里的“吁”写了批注。(3 分)11. 受米豆的批注的启发,你对母亲种荔浦芋头的心理也作 了推测。(3分)1

17、2看到文中汉字与植物的关系时,米豆和你都很兴奋,你们 不禁聊了起来。(4分)米豆:真有意思,用文字打扮的“芋”是什么样的呢?你:(1)米豆:原来,“芋”的穿戴这么好看啊!还有,带草头的字会 发芽生长这一说法很新鲜,让我联想到小石潭记中“青树翠 蔓”的“蔓”字,我好像看到了碧绿的藤蔓不断牵延垂挂、在风 中摇曳的样子。你:你说得真好,我也想起陋室铭中的“苔”字,它让我 仿佛看到(2)【典题详析】10. 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词。批注的时候,我们结合“吁”本 身来批注,它是个语气词,表达一定的语气和情感,所以我们可 以从其表达的情感和语气角度批注,然后联系上下文看其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和语气。这里从串门人的

18、“你们怎么种了一院子藕 啊? ”读到这句话可以推断岀,这个“吁”比前者内容要丰富的 多。声音应该由低到高,一直是上扬的。由此批注就可以了。11.12.让新知与旧知勾联,继而打通生活,是语文素养的一个 重要方面。本题透过仿写及联想,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并由此 延申到灵活应用,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方式。仿写的句子 要与米豆的句子句式一致,要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一幅生动的场 景,且语言上要形象具体,表意要连贯。【错因分析】1 对于批注的写作形式与内容,大部分考生不具备明确的方 向,不能把要批注的字词本身与内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要么脱 离内容只关注“字”本身,要么只关注了 “字”而忽略了文本的 内容

19、。联系串门人的话:“你们怎么种了一院子藕啊? ”很容易 判断出“吁”,是惊讶的语气,相当于我们今天表达惊讶的感叹 词“咦”,且声音是上扬高上去的。学生往往缺少打通,导致判 断失误。2有的考生缺少打通的能力,不能从文本转向生活,因此“对 母亲种荔浦芋头的心理”不能作恰当的推测,一来缺少生活,二 来不能联系上文的批注。另外,对于新旧知识的相互勾联,考题 中经常出现,但有些考生往往学了新知,忘了旧知。以致于忘记 了陋室铭中是如何描写苔的。除此之外,对仿写的要求,有 的考生比较模糊,不能做到句式相同,不能灵活准确地使用拟人 的手法,学生的品渎语言的能力有待于提升。【满分示例】10. (3分)示例:这里

20、的“吁”,相当于现在的感叹词 “咦”,声音由低到高,是上扬的,语气是惊讶的。11. (3分)示例:母亲想能像以前种小芋头一样,把远方又 大又好的芋头种在家里,不花钱就能让家人经常吃到。12. (4分)示例:(1) “芋”是戴一笠草帽,穿着一面大绿 叶子出场的样子。(2)(它让我仿佛看到)青苔慢慢爬上台阶, 将一片绿色铺染开来的画面。高频考点2 分析作者情感【考查方式】(1)理清行文的情感线索,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2)结合全文把握作者的情感。【典题回放】1. (2020.江苏徐州)围绕“红朵百合”,“我”的情感经历 了怎样的变化? (3分)2. (2020 广东广州)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

21、处姐姐两 次流泪的心理有何不同。(4分)3. (2020 湖北随州)文章最后一段文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3分)4. (2020.浙江温州)文章最后一段先写“我”记忆中子规的 “不拙”,再写现在感受到他的“拙”。这样写对情感表达有何作用?结合加点词,联系全文,加以阐述。(7分)【备考锦囊】“文中有我,重在抒情。”读懂散文,首先要读懂两个方面, 一是读到文中的“我”,二是读到“我”的“感情”。在阅读的 过程中,需要留意两个方面:一是带有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从 这些词语中去捕捉作者的情感;二是读好细节,因为细微处最见 真情。当然要想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还要联系上下文,尤其是 结尾的文字,

22、往往蕴含着作者心中的情感。一、答题步骤1.提炼喑含情感的词语和句子,从中窥探作者的情感变化。2梳理线索。这类文章,作者往往会把他的情感隐含在一定的 线索上,经由线索贯穿全文。3.氣注细节掃二个细节都是作者情感的精心雕琢,抓住细节 就是抓住了作者内心的情感。4关注作者抒情的方式,如直接抒情,表现在判断句、陈述句、 感叹句的使用,比较直白、浓烈;间接抒情则比较含蓄,借助叙 述、描写等手法。二、答题方法通读召文,捕捉带有作者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再结合 文章的主题,让情感有具体的落点。留意行文的线索和细节描写,从中发现作者抒情的方式,从而 品析出作者的“情感”。【解题技巧】解题格式一:从(词语/

23、句子),了作表达了作者的 情感。(结合具体词句品析,表述具体,有针对性,有理有据。)解题格式二:细品文章的结尾,理解文章主题,把握全篇的情 感基调。【典例解析】【典例一】(2020 江苏徐州中考)红朵百合罗瑞花当泡桐街的泡桐树下摆满了菜蔬苗和花木苗时,我心里就会激 动起来,上班下班,总会停下脚来瞧瞧它们,问问它们的名字、 性情。在一片嫩绿里,竟然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莺尾, 还有一盆红朵百合。这盆百合像打过“九二零”的芹菜一样高瘦, 七片长长的绿叶,两根圆圆的长茎,几个人在围着赏看,都嫌它 太高,走了。但我还是被它绿色长叶中的四个红色花苞吸引了。这四个花苞 两大两小,长在一根长长的圆茎上,十字形相对,两个较长,显 出即将开放的架势,另两个相对短小,刚打苞。更令人憧憬的是 在绿叶中还长岀了一根矮的圆茎,仿佛一支向上直立的毛笔,笔 头长长的,透着点暗红色,我感觉这也将开出一茎美丽的百合。戴着斗笠的老妇人走过来,笑着对我说:“我只是种菜苗卖, 没想到菜园边野生了这几棵花,它们荫了我的菜,抢了菜的肥料, 我要把它们卖了。”我被老人逗乐了,买下了这盆百合,淋着雨把它抱回了家。这个暗红色的塑料盆实在太不配我的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