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养老院现状调查及其发展研究_第1页
上海养老院现状调查及其发展研究_第2页
上海养老院现状调查及其发展研究_第3页
上海养老院现状调查及其发展研究_第4页
上海养老院现状调查及其发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年度市西中学研究课课题课题:上海养老院现状调查及其发展研究指导老师:张海霞课题组成员:张尹张韵陆瑕坤奚明悦2010年5月上海养老院现状调查及其发展研究分工组长:张尹撰写论文,采访老人,撰写问卷内容,问卷发放组员:陆瑕坤 撰写论文,与老人对话,做记录拍照,问卷发放 张韵制作ppt及柱形图,做对话记录打印,问卷发放奚明悦统计问卷调查数据,问卷发放一、研究目的我们所研究的是上海养老院问题。选择此课题一是为了清晰地展现如今养老 院的现状,并看到一些随着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人的平均寿命 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也在日益上升。老年化的现实和养老问题 已摆在我们面前,其重要性

2、已十分突出,目前城市出现的“空穴家庭和单身老人、 无保老人”并因此延伸出来的社会问题无法忽视,由养老而引发的社会、家庭问 题更是十分棘手。所以,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我们会进行归纳分析,人们对于养 老院的质疑和问题我们也会对其进行调查阐明,让人们去了解养老院的真实现 状,让人们更好地去了解如今的养老院。二是通过各种调查研究的方式去看出养老院在未来的发展可行性和前景。由 于人们对养老院的看法不一,城市对于养老院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展现养老院的 发展前景可以让社会对养老院的建设更加重视,让人们对于养老这一观念有了更 充分的思考,有意识的去关注身边的养老情况,对于社会的发展生活也有很大利 处。二、研究方法

3、一、文献法:查阅养老院发展历史二、问卷调查法:了解公众对养老院的认知与态度三、访谈调杳法:以两个养老院为个案,深入了解养老院的认识。三、研究过程(一)实施研究方案查找资料,以走访养老院并与老人深入对话对话为主,以问卷调查为辅,发放问 卷,统计数据,整理对话内容,提取核心内容,筛选重要信息,分析所得数据, 展开调查研究。(二)具体实施1、与老人与护工对话为了展现养老院现状,我们决定深入养老院,采取直接对话老人的形式,以 达到真实且值得借鉴的结果。于是我们分别访问了曹家渡养老院和信仪敬老院, 以求达到在特殊性中寻求普遍性的效果。特此列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 养老院中的生活到底如何?在与曹姓老人的

4、对话中,我们先行地通过她了解了曹家渡敬老院的状况。养 老院的入院手续是比较便捷的。独居老人登记后,只需经院长同意,在检查身体, 监护人签合同之后便可入住,而孤老则是由养老院主动负责接入。大多数老人的 家就住在敬老院附近,若是亲属要来探视随时都可。这里的老人一般早上6点起 床9点就寝,作息时间极其规律,但并不硬性,也可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自行 调控。三餐都由护工根据老人自身情况调配给餐,营养搭配方面做的也不错。每 天老人的活动便是做操、去活动室。读报是必需的,一周会唱一次歌,还有宣传 卫生保健知识的讲座。这样一了解,我们顿觉养老院中生活似乎也有些乐趣。(2) 老人们选择入住养老院的原因有哪些?从

5、曹姓老人口中得知,为了怕子女担心,大多数老人竟都是自愿到养老院去 的,这与我们原先想的被子女要求入住大是不同,也证明了我们本身的想法:老 人是被迫入住养老院的,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曹老人本人是个豁达之人,她自 觉自己挤在子女家里大是不便,不仅生活习惯上,饮食上等方面都存在分歧,初 始尚能忍受的例如食物不合的种种小事,日积月累,终有一天会爆发,矛盾就此 滋生,对家庭影响当然是不利的。而白天子女都去上班上学,一个人在家的无可 消遣,孤独无聊,最终促使她选择了养老院这一归宿。信仪敬老院中,一位58岁的老人只是腿摔断临时住在这里,目前并没有要 住进养老院的意向,但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后肯定也会来到养

6、老院居住。其 原因是在家中寂寞,若是不小心在家里摔伤,既没有人能及时赶到,徒惹得家里 人担心,还不若住养老院来的安心。而一位98岁的老人,(我们惊诧于她的健康与头脑清醒)已住了一年多,女儿也 已60多岁,家中是四代同堂,由于是个庞大的家族,人员众多,因为姑媲亲家 等复杂的家庭关系,以及居住条件,房屋大小并不能在房间数量上满足人数,又 为了使自己的女儿方便,因而迫不得已地选择了养老院。这让我们隐隐也意识到, 社会是由家庭组成,而家庭之间的和谐相处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家庭因素不容小嘘。另一位85岁的老人住了 4-5个月,家里离养老院很近,因为没人服侍,用 过钟点工,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7、来到养老院之后,子女也经常来看,对现在生活 比较满意。三位老人无一例外说毫无疑问是在家里开心,住进养老院是无奈之举。(3) 老人们是否不适应养老院这种集体生活?集体生活需要的是规章,在养老院中,初始老人们都不大适应这种规律的生 活,但通过老人之间渐渐的熟稔,护工的照料沟通,在思想观念上有了转变,服 老、不争、随流的心态逐渐占据,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想通了。过集体生活,自 然会有争吵和矛盾的激化,这几乎是人类的天性,老人间当然也会因生活习惯、 脾性的不合产生上述的问题,其他老人以及护工会调解,让双方都心里平和,过 后就打开了心结,这大概也是老人们孩子气的表现。据孙姓护工说,老人与老人 的矛盾调解护

8、工也是义不容辞。他们采取分开调解的方法,加以劝说哄骗,耐心 地说服,这些也要建立在了解老人脾气性格的基础上。(4) 老人是倾向在家中颐养天年还是在养老院里安度晚年?问到家好还是养老院住得开心,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家里好,究其原因, 她也便大方地说道在家里独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在养老院中会拘束。这种 行动上与意识上的矛盾,相信每个老人都经历过,基于人之常情,其普遍性也就 不言而喻了。而最终选择养老院也不难理解为是权衡利弊下做出的决定,在随心 所欲与家庭矛盾中权衡,显然天平倒向了右边。(5) 养老院需要具有哪些素质才可吸引老人?曹老人自身经历也具有一定典型性与代表性,她竟是连换了 4个养老院

9、才来 到曹家渡敬老院的,也因此具有比别的老人对养老院到底应何种样貌才算合格拥 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这又反映了特殊性中寻求普遍性的思想。我们捕捉到了老人 对于养老院硬件设施的要求,绿化、地段要好、要有购物之处、房间也要通风, 更为重要的是,卫生条件、交通便利、伙食的好坏是决定性因素,这些点应当是 任何老人都看重的。这点在信仪养老院中,谈到伙食,老人们明显有些不满,纷 纷表示主要是肉类太硬,由于上一辈的节俭传统,觉得倒掉又浪费,感觉十分不 便,而每次米饭量给得过多而存在吃不下的问题,并且没有水果与点心,老人们 希望可以依据每人的食量分食。私立养老院的人事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当然护工 的素质高低也起到一

10、定作用,而原先以为会很受看重的价格问题却不是那么重 要。虽然并非每一位老人都像曹姓老人那样要求严格,但相信以上这些因素应当 占老人挑选养老院的很大比例,对养老院的素质要求,还是非常有借鉴效果。(6) 养老院中护工应具备哪些素质?在曹家渡工作的孙护工,她应该算护工中的领头羊,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因 此找她谈话更具有实际意义。据我们了解,这里的护工都是应聘进来的,平均年 龄都是40几岁,老人还会认准一个护工。刚开始就如同曹老人讲的,老人都不 适应,这还需要护工的悉心开导。至于护工应具备的素质,倒与我们原先所想的 相差无几,心态好,喜欢照顾人,对老人有爱有关怀之心。经过培训后的护工有 上岗证,而专护是

11、要住在养老院中的,夜晩还要巡视,看老人是否有需求,总之 是十分辛苦的工作。更有甚者,有些脾性孩子气的老人还会毫无理由地骂护工, 这时候需要的就是护工的包容和宽恕,心态的重要性不容质疑。不仅是护工与老 人的矛盾,这位护工自己也表示,她认为老人应当住养老院,这对晚年生活是一 个保障。(7) 养老院与周围环境是否协调,周边居民对其的态度?通过曹老人,我们还了解到因养老院隔音设备差,在他们周六日唱歌时会吵 到周边上夜班白天睡觉的居民,部分居民将其反映到养老院,社会中群体与群体 间无意识地又形成一道划分线,矛盾又一次产生。对于我们提到的居民反映老人 唱歌影响周边,孙护工也表示这确实令他们头疼,于是尽量在

12、周六日不活动,通 过院长和护工调适,居民大都会理解,也不会大吵大闹。(8) 养老院是否有注重老人精神上的关怀?通过曹姓老人,了解了令我们诧异的事,平时基本没有居民来看望一下这里 的老人,所以老人看到我们这些学生来都是很开心的,我们原先都以为老人会很 厌烦,不想全然错了,如此老人还是缺乏关爱且希望别人关心的。养老院似乎更 应多加关注老人的内心,而不只局限于物质上的满足,这也要求护工能在老人之间没有矛盾时也能悉心照顾到他们精神上的缺失与逐渐变老的恐惧。“室内的电视机也坏了,浴室不怎么干净,反正在这里就是吃了睡,睡了吃 的生活,都老了嘛。”信仪养老院中的她们这样笑说。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听出了 他们话中

13、深藏的无奈,对于逐渐老去这种事,需要的心理准备和源于深处的恐慌, 究竟应由谁来排解?养老院所需在精神上的抚慰调节上做的果然还有很多。综上,养老院之存在显然是必要的,老人们在挣扎中选择了养老院,内心 深处又觉得家里自由,但家庭矛盾,生活习惯,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没 有安全感,孤独寂寞,不给家人添麻烦等众多因素迫使老人选择了养老 院。虽然在物质上养老院似乎做得都不错,但在精神上老人明显感到缺失,因此 有学生来看望就十分高兴,虽然家人也会经常来,院方仍然需要在精神层面多照 顾老人,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抚慰,这也是养老院以后可以纵向发展的空间。 还值得一提的是,养老院应附带一个医院,老人的身体脆弱,医

14、院是不可缺少的, 虽然就目前情况来看,似乎所需资金太高,可绝对是具有可瞻性的,也是横向发 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图-h询对养老院的满意度2问卷调查、17 1835 3655 56'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各年龄阶段人群普遍对养老院的满意度为一般,少数人则没有 概念,而对养老院满意度表示较差甚至极差的在18一35年龄段的人群高于其他年 龄段人群,经过调查研究及探访,这主要是根据各年龄层次对养老院的关心程度 不同而决定。18一35岁年龄的人较会留心养老院方面的信息,而其他年龄段的人 群则不太会关心这方面,但也不能以点盖面来分析问题,这只能说明一般现象。从图二可以看出各年龄阶层较能接受500-2500的

15、价位,而3655年龄段的人更 多地较能接受1000-2500的价位,据了解,这和个人的收入是分不开的,同时, 36一55年龄段的人更希望在养老院生活时,自身的利益能得到保障,因此,价格 较高的养老院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仍只能说明大多数情况,对于少数,不排除 单独特例。图三看重养老院的方而 '17 1835 3655 56"从图三中可以得出,各年龄段人都较重视养老院的软性素质即管理制度和养老院 卫生情况,与此同时,17岁以下人群更关注内部器材设施、周遭环境及饮食, 18一35岁的人普遍都较关注,而36一55岁人群更多关注饮食方面,56岁以上人最 看重卫生情况,其次是饮食。根据我

16、们的访问,这主要取决于不同年龄段对生活 的要求不同,年轻人注重娱乐以及环境,而中年甚至老年人大多数牙齿不好或者 肠胃不好,因此对于饮食方面的要求比较高。40et17 1835 36、55 56"从图四与图三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人们虽是最看重养老院的软性素质、卫生情况 及饮食,但同时对其也是最不信任的,这可以说明养老院在公众所关心的几方面 所做的还不够好。图五是否令将家中老人送往养老院的想法根据图五,可以看出,各种年龄段选“否”占很大的比例,这就可以看出养老院 目前发展的还不够完善,也进一步说明传统观念的顽固性,很多人不愿意将家中 老人送入养老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表现“孝”之道还体现

17、在居家养老上。才艮据图六,多数人的原因是老人自己提出住养老院以及家属无法尽心照料老人, 这与前面对话中曹姓老人的叙述不谋而合,老人都是在内心挣扎于家庭矛盾,害 怕自己拖累家人,一个人在家寂寞,最终选择养老院。图七认为养老院在未来能否呈现上升趋势能會根据图七,多数人认为养老院养老可以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养老院显然是具有进 一步发展空间的。研究结论及其发展建议老人,作为一个独立而特殊的群体,立于社会中。而养老院,无疑是一个提供给老人中的部分更为特殊的群体的一个机构。养老院,它的性质多样且复杂,集公益性与兼容性为f,是个极为特别的社会机构。在上海这个大城市中,伴随着物质即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公民精神层

18、面的抚慰也应当相应有所措施。考虑到上海老龄化的日渐加重,以及城市进程的脚步飞速前进,养老院这样一个提供给老人安身之地,同样是分担正值家庭支柱地位的中年人负担的一个机构,无疑成为了日趋关注的话题。养老院与家庭,亲情,社会情,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责任义务息息相关。它不仅反映了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更是体现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的原理。我们得出三点前提结论:崔囱此我们得出巨点前提结论:. 6. j _.>a1在上海这个高速发展的城市中,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即意味着不久将来,老年人占城市人口比重将逐渐增大。二幕2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每家每

19、户几乎都为独生子女f即意味着在父母长辈年紀逐步增大的同时:不存在多子女奉养商位老人,而是独生子女奉养双亲。3伴随着改革开放,思想进步f人们相对正面地考虑养老的问题排除心理障碍,并 - , | » » i - < ' 以晚年舒适度作为第-考虑要素,多数人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倾向于居家养老,让子女奉养自己晩年,祈更愿一分钱二钮舒适度地入住养老院茶:女奉养自总之,养老院的走势调查,我们认为是呈现上升趋势,逐渐被人们所重视rfd o进一步发展建议1.要进一步改变目前人们对于养老院的e卩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我们了解到对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养老院这个概念依旧陌生,它的

20、运作模式,它的入住标准,它的价位以及它所带来的作用及其本身的意义仍不被大家所熟知。这也是阻碍养老院发展的一个因素。除去家周围有坐落养老院,或者因家中老人而感到负担时会有意识地搜寻此方面信息,从 而了解养老院外,绝大部分人下意识地认为养老院远离自己的生活,或者与自己 生活无关。这一方面可以部分说明在上海这个发达城市的大背景下的人们,对于 自身生活一种可以做到自我负责的态度,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岀养老院这个机构至 少在过去并未处在社会需求的高峰阶段。而普遍透露出的的谈吐中,无不隐示岀似乎养老院中的老人都是由于家庭不 和睦,子女未尽到孝道,撒手不理而被迫入住养老院。显然这个想法与目前真实 养老院情况大相

21、径庭。可得出,传统印象中养老院是接纳孤苦老人的场所不符于 老人大多因客观因素入住养老院,并且日趋心甘情愿。2要进一步改善养老院软件硬件环境.满足社会及老人对养老院设施的理 想要求。从采访中我们得知了老人对养老院现状喜忧参半的心态,既有排斥心理,又 暗合无奈之情。通过采访四位老人以及一位护工,秉持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的原理,我们总结了老人心目中期待养老院所应具备的素质有:绿色的环境以及 通风的窗口、四周便利的通行以及良好的卫生保障、营养均衡的三餐以及态度称 心的护工。纵观多家养老院,总有突出的方面与薄弱的环节,往往顾此失彼,并 非面面倶到,其中软性设施,如护工服务周到,或是为老人考虑的方面,更有

22、待 提咼加强。3要加大对老人入住养老院心理研究,引导对养老院的正确认识。老人的心理非常值得深究。会因为年纪渐增同时丧偶,独居时感到彷徨害怕而主动要求住进养老院,以求有个心理上的慰藉;会因为担心儿女不便麻烦儿女,担心日子一长产生抵触心理被厌烦,而提出住进养老院;会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或是手脚不便,儿女担心独居岀事而被送进养老院的。入住时,有担心不适应群居生活,甚至排斥的;有只带着试住心理并不愿常住的,心甘情愿满怀乐观的,少之又少。而入住后,也会偶尔感叹还是家中好,有尚处在磨合期与适应阶段的,也有根本无法适应,一直拗着不愿面对的。这些缤纷的心态所反映的,几乎都综合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老人们并非心甘情愿

23、入住养老院,只是在诸多因素的综合利弊权衡下,或是外界因素的无奈下,入住进了养老院,继而被迫适应,逐渐融入,最终安于现状,知足常乐。由此我们知道,养老院面向社会大众的形象,仍 旧不够积极主动,它是以一个强加的态度迫使大众接受它,而并非人们主动接近。 它的状态依旧被动。由于上海养老院现状收纳老人,年龄段多在70岁以上,或 是更高龄,因此对于70岁以上年龄段老人而言,居家养老的观念依旧根深蒂虱而6070岁的老人,甚至更为年轻乃至中年人,年轻人,自愿入住养老院的居 多,更愿意出一分钱,得到一份值得的享受服务医疗等。4要提高养老院护工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作为养老院软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护工素质,也是提供

24、可靠保障的衡量标准。将其学历教育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护理人员学历低。护理人员的教育体系是:大部分初中毕业上护理中专,小部分高中毕业上护理大专、本科。本科在护理人员中算是高学历了。在我国,在岗的本科护士的比例低于1% ”大部分为中专学历护士。这种高端护理人员的缺乏性,在素质和技术层面上是一种考验。 而不可否认的是,除却良好的谈吐及其专业性,社会公益心,道德心以及责任心 也是成为优秀护工的必备素质。因此,我们了解到,当前养老院的护工就是用不 错的耐性与爱心弥补了自身在学历专业上的不足。从调查中看,养老院虽然漏洞不少,却让原应在家中备受尊敬的老人重新过上了集体生活,让使老人统一有规律地作息,和谐相

25、处成了可能,甚至日趋完善这种年长者共同生活的模式。它的存在让老人们的晚年多了一重保障z让年老者有了另一种选择,并且撇开服务对象老人,养老院的运作更是社会面向大众一种责任爱心的展示,是让我们有了奉献爱心的途径,是让我们感受公益的场所。无论如何,伴随养老院随之而来的那些理念思想,都是一笔社会进步的财富。结合调查统计中路人对于养老院的展望,我们坚信,养老院的发展总趋势是 前进的。养老院的发展暗合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养老院的完善途中,不是 一帆风顺的,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在前进中曲折,在曲折中前进。居家养老是中国的传统养老模式,而养老院的运作完全可以视作是对老龄人 在生活上,精神上的一种新的保障。

26、我们不难发现,养老院的现状只是一个初具 规模的雏形,需要逐步填充其精神层面的设施以求提高其素质,追求个性化的特 色,满足普遍的基本要求,从而让更多的人看到养老院的功能性与重要价值,并 赢得安心放心的口碑,最终达到造福老年群体,是社会和谐的更高目标。五、后记组员感想陆琅坤: 从确立课题到具体实施,我敢说我们做的够多,深入两家养老院与老人面对面的对话,最直接了解养老院的现状,了解老人对养老院的看法,了 解养老院对整个社会起到的影响,了解老人们入住其中的原因。从进养老院起感觉到的是善良的目光与暖意的微笑,老人们果然如孩童般天 真可亲,与其对话过程中我还在隐隐担心这些问题是否会触到老人的伤处,可事 实

27、证明我全然想错了,他们并没有扭捏尴尬,而是极度大方地畅所欲言,使我不 禁佩服起他们的胸襟与气度。客观地给予我们答案,对我们的问题会认真思考后 再回答,褒贬不一地呈现他们对养老院的态度,对其应具有的客观素质和主观上 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都加以叙述,极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课题的研究,可说是课题 能做成的绝大部分因素,怎能不感谢他们的知无不言,他们的真心配合?问卷调查的发放也是饱含着热情发出去的,那些收到问卷的学生、老师、父 母们也都会认真慎重地填写,对不清楚的地方还会发问,使得我们真正感到课题 的研究可以进行下去,充分坚定了我们的信念。通过这些具体实施,养老院的现状虽不尽如人意,却也是较令人满意的,其

28、发展空间可由物质层面横向转入精神层面上的照顾,这样,相信未来的养老院不 难发展的越来越好。张韵: 和睦,互助,关爱一一这是几次探访养老院后,我在老人们慈祥 亲切的话语中读出的字眼。“养老院”,已不再是冷冰冰的硬板床,老人间冷漠的 人情,亦或是子女不孝的代名词,小小的养老院勾勒出属于老人的小家园,在这 里,闲着无聊可以三三两两下下棋,聊聊家常,或是出去走走,晒晒太阳,老人 在养老院的晩年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在这里,我们和老人倾心交谈,质朴温情的上海话里虽然还希望养老院能有 些改进,但言语中已满是老人的愉悦和满足,在闲聊时,正巧遇上老人的家人来 探望,于是我们便离开了,许是怕打扰了他们,又或是这样

29、的温情实在不便我们 在场吧。几次下来,的确对“养老院”这陌生的词有了些了解,当今社会,经济飞速 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到了人思想上的开明,人们更多地把养老院看成了一个解决 家庭困难的选择,而不是以前的“老人安置点”把老人寄养在养老院里便置 之不理。因此,上海养老院定能发展得越来越好!奚明悦: 对于养老院的研究已经过了一个半学期了,从一开始对于这个课 题有些茫然,到我们四人一起讨论出方案,再去走访养老院,采访老人,这个过 程带给我许多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从中,我看到了一个我不曾注意的世界。来到养老院,看着那些老人们坐在一起聊着天,看着电视,突然有些拘谨, 不敢去打破那个美好的画面。在我印象中,住进养

30、老院的老人要么是孤老,要么 就是行动不便、残疾的老人,沉默寡言,甚至有些遛里遗遢的那种。但是,当我 看见那些老人容光焕发地聊着天、下着棋、锻炼身体时,我疑惑了,我开始怀疑 我以前的想法。于是,带着疑问和好奇,我随着同伴一起去采访了养老院的负责 人,她也同样居住在那里。我原先是负责记录和拍照的,但是,当我听着张尹和那位老人的聊天,我 不禁放慢了写字的频率,沉浸其中,作为了一位聆听者,聆听着老人的一次次经 历和感悟。到后来,我便从记录员转为了听众。老人讲述着她为何选择住养老院的原因,让我非常感动。原来她的先生去 世后,为了不去麻烦女儿一家,自己主动提出要住进养老院。为了孩子的方便, 宁可自己出去住,也不要给孩子添麻烦,这是一种怎样的母爱啊。这点真的令我 非常感动。想着平时在家把父母的爱当作天经地义的我,就有一种惭愧感油然而 生。五次的奔波,终于让老人安定了下来,选择了曹家渡敬老院。我们从她的 身上体会到了坚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