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做中学”的实践研究_第1页
小学低年级数学“做中学”的实践研究_第2页
小学低年级数学“做中学”的实践研究_第3页
小学低年级数学“做中学”的实践研究_第4页
小学低年级数学“做中学”的实践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低年级数学“做中学”的实践研究二师附小 郑钟雯 “在做中学”,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学观点。他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物,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因此,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做中学”不仅仅是一种强调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等的科学教育模式,而且

2、还是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向抽象性过渡的一座“桥梁”。显然,“做中学”的研究,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小学低年级数学“做中学”的实践研究一、小学低年级数学“做中学”的价值取向 (一)促使小学生了解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数学信息,低年级数学所涉及的具体问题更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学就应遵循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向学生提供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如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提一提、试一试等对实际事物进行感知,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与书本知识两者融通,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这样学生

3、就能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把数学学习看成是一项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即使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学生也都会比较有兴趣和自信,尽量想办法克服。 (二)促使小学生了解数学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明确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数学的价值,要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 生活中有许多现成的数学素材,教学时可直接将这些素材作为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例如: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时,除了在课堂上让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买卖物品的模拟活动外,还可以布置一项课外作业,请学生回家逛超市,调查自己喜欢的商品的标价,并用规定的10元钱买东西,可以买哪些,还可以找回多少元。对这项课外作业,学生兴趣盎然,第二天纷纷交流买东西的经历,这样不仅加深对元、角、分的认识,更使学生从中切实感受到在我们熟悉的超市中就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再则数学知识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生活情景,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景中去应用所学知识,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服务性。如在讲解一般复合应用题时,可以请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小红一家跟随旅行团在“五一”从上海出发到杭州游玩,旅行团中有儿童12人,成人的人

5、数是儿童的3倍。问:旅行团一共有多少人?并设计租车方案怎样租车最便宜。每辆120元 每辆160元限乘12人 限乘18人 学生通过探索这样一个具体的生活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既能长知识,又培养了学习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意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旅游活动作为题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三)促使小学生从生活和实践中学习数学 现实生活不但是学习数学的源泉,又给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中逐步体会数学学习

6、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在讲解“毫米的认识”时,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当学生量出数学书的厚度还不到1厘米时,就会感觉到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还不够精确,自然会产生问题:“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1毫米有多长?毫米与厘米有联系吗?有怎样的关系?”同时,教师让学生估一估一分钱硬币的厚度,让学生通过触觉再次感知1毫米厚度,建立丰富的表象、量一量铅笔的长度通过看、摸、描、说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亲自经历、体验学数学的过程,准确地感知1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发现毫米与厘米

7、之间的关系,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不但可以拓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促使小学生初步了解、习惯探究性学习方法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它的价值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思维活动中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并将体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的情境转化为清晰、确定、和谐的情境。探究性学习,一般要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程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自己探索,经过收集和处理信息,经过判断、归纳,得出结论,从而得到发展。 低年级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因此引导低年级学生主动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

8、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引导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可以根据他们的心理需要和教材特点,选择直观的操作活动。如在讲解长方形周长时,让学生通过算一算、折一折、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数一数、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在自主探索中既掌握了知识,又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自主探索的目的不仅在于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而在于对数学方法的学习。在课堂中,教师不能以“能让学生迅速得出结论”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充当知识的搬运工;也不能以梯度小、空间狭窄的问题组织教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师预设的路径展开学习,而应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9、,感悟知识的本来面目,使学生在学到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学到知识背后蕴藏着的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要怎样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和怎样解决问题等等,并形成对这一知识的本质构建。 (五)促使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低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从简单的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创造性思维能力根本无法培养。不少教学案例表明,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如能针对学生好动的心理,把教具变成学具,如让学生在学具袋中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形状的学具;通过拼搭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0、面、棱和顶点的特点等这样指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探究各种形状的特征以及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不但能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同时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并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小学低年级数学“做中学”的实践研究 (一)在数学学具的操作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 所谓学具操作,实质上是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等应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通过学生的操作,把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儿童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具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在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11、在数学学具的操作中观察数学现象 通过学具操作,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观察数学现象。例如,在教学“物体的形状”时,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一些物品的形状,并根据对物体形状的已有认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分类,让学生初步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的形状和名称。接着,将若干物品放人布袋中,请学生上来摸,根据形状猜出物体的名称并说明理由。然后,通过多次操作、观察、实践,进一步感知四种几何体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表面都是“稳定的平面”,可以滑动,但不能滚动;圆柱体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滚动;球体可以沿任何方向滚动。这些数学现象都是学生在学具操作中观察到的,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增强了自主意识,培养了观察能力以及探究新知的意识。

12、2.在数学学具的操作中感知数学元素 在数学学具的操作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让学生充分感知形成有关概念的数学元素,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概念的形成。如:教学11-20的认识时,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能会数出几、十几,甚至百以外的数,但他们对数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尤其是对“数位”和“计数单位”容易混淆。所以在教学时,需要通过操作学具来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可以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教师再引导启发学生去理解:一捆就是一个十,也就是一个单位,一个十是由10个一组成的。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才能又对又快地摆出11,12,13根小棒?最后在计数器上认

13、识数位,学习记数方法。这样操作与计数紧密结合,突出本质属性,从而深刻理解计数单位“十”,形成明确的数的概念。 又如在讲解数的分与合时,也可引导学生边摆学具边有条理地说出数的组成。如教学5的分与合时,指导学生左边摆1个学具,右边摆4个,说出“5可以分成1和4"接着,拿一个学具到左边,说出“5可以分成2和3"。以此类推,有条理地将数的组合不遗漏不重复地表述出来。 3.在数学学具的操作中理解数学概念 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小学数学里的诸多概念,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尤其抽象,学生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一些起始概念,往往很难找到与之有适当联系的已知概念作为基础。

14、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学具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对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进行折叠,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形成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初步认识。当将一个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时,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分法,要求学生剪下它的时,老师提问:“为什么剪下的正方形的的形状不一样,都可以用来表示呢?”学生很自然地回答:“因为都是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的,取其中的一份,所以可以用来表示。” 这样利用学具操作活动不但要求明确,重点突出,更使学生在真实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和建立概念。 4.在数学学具的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操

15、作学具来揭示知识的规律。例如在教学“周长与面积”时,让每个学生用24根小棒围长方形,思考围长方形的多种可能性,从而引发学生猜想“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会怎么样?”学生通过操作,很快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相等。同时,学生在拼搭的过程中,可以将24根小棒的一半看成是长方形长与宽的长度和,在解决了可以围成多个不同的长方形后,老师继而提出“在什么情况下,画出来的长方形面积比较大?有没有规律?”“如果有,怎么去发现呢?”启发引导学生将数据整理后列表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就会比较顺利地概括出“当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时,长与宽相等,面积最大”。这样通过操作揭示知识的规律性,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16、,还为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的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5.在数学学具的操作中感悟数学魅力 著名数学家田刚院士曾说过:“数学的美体现在结论的简单和明确。数学就像是一个花园,没进门时你根本看不到它的漂亮,可一旦走进去,就会感觉它真美。”如何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魅力?作为数学老师,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创设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环境,学生就会在“动”中感知、体会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轴对称图形”这一节内容正是典型地展现数学魅力的好教材。对称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轴对称图形不仅是美的,而且也是十分有用的。生活中对称的图案和建筑物更是到处可见。教学时可借助网络,将各种标志、植物、动物、

17、建筑、脸谱、剪纸等各个领域中的“轴对称图形”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其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体现“轴对称图形”后面所散发的魅力。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给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数学的亲切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二)在数学游戏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 儿童的天性爱玩、爱动,而且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而数学游戏是启发学生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经常组织游戏,有效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人生动活泼的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8、 1.在数学游戏中观察数学现象 在数学游戏中,让学生观察数学现象。如一年级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时,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教师当火车头,将每个小组当成是一个小车站。开到一个“车站”前,请几位学生上车,并及时提问:“你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然后继续往下开,到下个“车站”时,先下去几位乘客,再上来几位乘客,分别请学生列出加减法算式。这个游戏的设计,使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加人到“火车”队伍中。最关键的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加减法的意义,在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同时,又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学习数学真的非常有用,从而再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数学游戏中感知数学元素 在

19、数学游戏中,还可以让学生感知数学元素。如在认识面积时,由一个“小组涂色比赛”引人。课前给每人准备一张苹果图片,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的苹果图片大小不一,看哪个小组能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把苹果图片涂满颜色,哪个小组就获胜。在进行了激烈的比赛后,有些同学不服气地说:“不公平!我们根本赢不了!”“关关小组的苹果很小,我们小组的苹果图片都很大,我们要涂完就肯定要慢一点。”就在这个有趣的游戏中,在学生不服气的声音中,学生初步感知了“面积”的含义,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紧接着,老师要求学生摸物体的表面,如:课桌表面,课本封面,并说一说感觉。这些面有什么共同点(平平的,滑滑的)、不同点(有大有小)。通过摸一摸

20、、比一比,进一步感知物体的表面,直至学生理解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学生在游戏中一次又一次地感知“面积”,从模糊到清晰,理解数学学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轻而易举就让学生对面积的概念这一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对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3.在数学游戏中体验计算方法 在数学游戏中,让学生体验数学计算方法。如在讲解“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四张扑克牌,请学生进行“抢24点”游戏,并通过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这一活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是一个能够让学生独立实践并进行小组合作的游戏。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独立考虑、小组讨论、分

21、组汇报和归纳方法等环节组成。从分步列式到列出三步计算的综合算式,老师仅仅在方法的归纳小结上作一两句概括性的说明,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学生个个情绪饱满,非常投人,列出了包括方括号在内的3×912÷4, 9÷3 x (12-4), (1293)×4 , (934)×12, 9÷3×412 ,9(43)×12等十几个综合算式,他们的每一种想法,都是智慧火花的闪现,老师都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 “抢24”点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数学游戏。在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22、,进而建构新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富有个性的过程。 4.在数学游戏中突破教学难点 在数学游戏中,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进一步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设计了“马兰花开花”游戏,请14位学生扮演花瓣,随着教师“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学生问“开几瓣花?15+4瓣花”,学生围成四瓣花后,就会有两个学生落单同样是14瓣花瓣,由于开法不同,开出的朵数也就不同,出现有的正好开成几朵(如2瓣花、7瓣花),有的开出几朵还余几瓣(如3瓣花和4瓣花)等不

23、同现象,由此揭示“余数”的本质特性,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通过“马兰花开花”游戏来构建“有余数除法”的教学意义,学生感到现实、亲切,有助于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在数学游戏中体验学习乐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愈浓,愈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小学生的兴趣往往不稳定、不持久,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激发、不断培养。 在数学口算练习过程中,电脑游戏也能体现个体化辅导与学习的优势。利用电脑随机编制口算游戏可以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同时又是人机交互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口算既是笔算、估算

24、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口算训练题目繁多,学生会感觉到计算教学、口算训练枯燥无味,也没有真正发挥出口算训练对思维品质培养的促进作用。基于这些考虑,我校专门制作了一套供学生练习的“口算训练”计算机软件,对学生视觉、听觉神经系统进行训练。在练习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年级段的口算,还可以规定每次练习的时间,如1分钟、10分钟等等,做完练习提交以后,计算机系统会进行自动批改,作对了则顺利进人下一题,做错了就会有哭脸提醒学生,学生就可以很快知道自己正确与否。这套软件不仅让学生在校内随时进行练习,甚至在家里的电脑当中也可以进行反复练习,而且用鼠标和键盘操作做题,学生

25、不会感到枯燥,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学习数学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去理解、去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因此要从教学生“学会数学”转向让学生“做数学”。在课堂中,让学生“做”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享有足够的亲身实践时间和自主探索的空间,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无限生机,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1.在生活实践中观察数学现象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一年级教学“分类”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去逛文具店或超市,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商场里面

26、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为分类的认识奠定基础。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积累了按用途给物体分类的能力,所以上课时,让学生从许多玩具和书本挑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再请他们观察一下,自己喜欢的物品和周围的哪些玩具和书本是好朋友,就把它放到它的好朋友旁边。这样用学生身边的现象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自然地引出课题的同时,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再一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人手,出示学习单:能不能把你喜欢的玩具或书本再分类?你们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学生在第二次分类时,有的将小动物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的、水生的;还有的将玩具车分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等。

27、学生体会到分类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的。由于在教学时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整个学习过程一直处于轻松愉悦、兴致昂然的气氛中。 2.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元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课内、课外多种学习途径的结合,重视学校课程与更广泛的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元素。 如三年级教学“千克、克、吨”时,教师在课前布置了一个准备工作:请学生走进超市观察各种产品包装上印刷的商品重量,并掂一掂各种商品有多重,以增加他们对物体质量的实际感受和体验。学生在饼干、糖果、冷饮等小包装食品袋上找到了“克”,在面粉、大包装牛奶等商品包装上找到了“千克”,对它们

28、进行了记录,在收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记录和归类。学生在整理信息时就意识到了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来做单位,较重的物品一般用“千克”做单位,初步感知了质量单位,并真切体会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上课时,学生所学习的部分素材是由学生自己提供的,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合理的解释。例如,学生对物品的净重做出如下解释物品去掉外包装后的重量;桥的承重量是一座桥能够承受的重量。有了课前实践活动对质量单位的感知,学生对许多物品已经具备了质量意识,所以能够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并对物品做出合理的估测。 3.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

29、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如,在教学“分类”后,让学生把书包里的学习用品分类整理,比一比看谁做得好。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如,学习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后,让学生计算铝合金窗户用了多少玻璃和铝条。学生在计算时,就要考虑铝条和玻璃分别指的是玻璃窗的周长还是面积?怎么算?这样周长和面积的空间意义就被演绎到测量玻璃窗的长与宽、计算周长和面积的动作里,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将理解得更为深刻。 再如,在让学生认识“小数”时,我们请小朋友到超市看商品标价,体验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选择小朋友喜欢的商品,

30、进行“货比三家”的活动。在解决“去哪个商店买东西比较便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交流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多种方法,既可以将两个小数都改写成几元几角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找到一个适当的整数为中介,通过它间接地比较出两个小数的大小。经过这样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体验到了有条理地进行数学思考的过程。 4.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直接影响并决定着他今后的数学学习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会了分类和加减法的意义后,我们让学生小组合作,到校园寻找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并将算式做

31、好记录。学生兴趣盎然地投人到这个活动中。在校园里,他们找到了“领操台左边有5棵树,右边有4棵树,一共有9棵树。”“教学大楼前左边有2把椅子,右边也有2把椅子,一共有4把椅子。”“五星红旗上有5颗星,其中一颗是大星,有4颗小星。”等加减法问题。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了把同类物体相加减的加减法算式的含义。 同时我们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探究知识搭建舞台。教学“东西南北”时,布置一个室外学习任务,请学生到操场上去观察领操台的东西南北分别有什么,再请学生完成一张我校操场的平面图。学生在活动中,根据已有认知“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我国朝南房子日照较充足”等,并通过实地考

32、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甚至还有学生会问,“是否在南半球人们会比较喜欢买朝北房,因为那里是朝北房日照较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些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孩子的思维变得更活跃,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还使学生体会到一种发现结论的成就感。 5.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力 创造学认为,人的创新意识不是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是活跃在形成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适时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人学习,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力。 对小学生来说,要有敢于做、说、想的创新意识。教学

33、中,学生不能只等着教师把学习结论揭示出来,要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要敢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也要敢于批评别人的意见。例如在“分一分”一课中,学生分积木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每组分的标准尽量不一样,学生就可采用按厚薄分、按大小分、按长短分、按形状分、按大中小分、按轻重分、按颜色分等方法。有的组先按颜色分,再把颜色不同的积木按大小分。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了提高。又如,教学“从加到乘”时,在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后,再请学生看图列算式: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好地算出答案。学生想出了:(1)5×34;(2)5×41。第(2)种想法更有创造性。同学们在讨论中说:“假如第四堆也有5只橙子,就有4个5,但结果会比实际多1个,所以最后要减1”从他们的交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脉搏在跳动。同时,在最后的拓展练习中还设计了“水果放人果盘中,求总数”的实践活动,发给每组12只菠萝,4只水果盆,请小朋友在果盘里任意摆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