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博教改形式与目标的统一_第1页
乔博教改形式与目标的统一_第2页
乔博教改形式与目标的统一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改形式与目标的统一查哈阳农场初级中学 乔博一、应试教育的特征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 违背人的发展规律, 以应付升学 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一)基本特征1、“应试教育”是“淘汰”教育,面向少部分学生而忽视多数。2、“应试教育”围绕考试需要,单一设置课程,片面强调知识的 灌输。3、“应试教育”把教育僵化为“一刀切”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用单一目标培养生。4、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5、重视应试能力、轻视实践、动手能力。6、把学习局限于课本范围内。(二)影响1、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2、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应试教育只重视升学率,而较少考虑教育如何为

2、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3、导致学生的平重分化,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制造教育的不4、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5、加重教师负担,加剧教师队伍不合理竞争,影响教师队伍稳6、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7、热衷短期行为,缺乏全面世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和对学生终身负责的责任感。(三)应试教育成本低素质教育 =教育 +趣味。应试教育 =教育。素质教育,也就是说,要给教育的内容加上趣味性,学生越小, 趣味性就需要越多。学生越大,个体分别就越大,兴趣不一致的就越 多,如,有喜欢周杰伦的,也有喜欢李宇春的,教育者还得根据不同 的兴趣施教。所以说,应试教育成本低素质教育的确是一种成本很高的教

3、育, 无论是时间和精力的成本。(四)应试教育下的“三苦”传统教学学生有“三苦” :师生关系紧张之苦;学习负担过重之 苦;校园生活单调之苦。教师也存在“三苦” :教育教学压力之苦;文化生活单调之苦;竞争关系紧张之苦。(五)课改的动力动力来源于良心。 我们看到中国基础教育存在这些问题, 孩子们 在这样的教育下备受煎熬, 我们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吗?我们传统教 育只能是少数学生的片面发展, 而放弃了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发展。 我 们能够忍心让那些孩子的家长的希望通过我们的教育破灭吗?我们 如果是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就一定选择改革, 为中国基础教育 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动力来源于责任。 教育是能够改变

4、一个人一生命运的事业, 教育 也是能够改变一个民族命运的事业, 那么,我们现在的教育能够承担 着这样的责任吗?我们目前的培养模式肯定不能承担起这样的历史 责任。如果我们是有责任的教育人,我们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为了 我们民族的未来,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改革。动力来源于信仰。 我们教育工作者,究竟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发展做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我们就一定会把三个一 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自己的工 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如果我们认识到了传统教育有问题, 我们为了解 决这些问题就一定会不断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就一定选择改革。二、素质教育的推进(一)素质教育与

5、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大体可以从以下 10 点表现出 来:从指导思想上看: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 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 它反映了现代的先进的教育思想; 而应试 教育则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 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 是选拔 式、科举式、淘汰式的陈旧落后的教育。 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 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 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 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 重在 “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

6、育则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 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 的畸型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从课程结构上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主科”,轻视所谓“副科”;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 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都纳入课表, 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性课程”,比如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等。 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应试教育不按课程计划授课,随意增加 课

7、时,超纲授课,加大作业量,考试频繁,复习资料泛滥,各种竞赛 名目繁多,学生课业负担加重;而素质教育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 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 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的个性 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师生关系上看: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 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 系;素质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要求教师 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扶植每一个学生,教师选择使每个学生都 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艺

8、术。 从教育方法上看: 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 死抠书本, 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 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 从教学途径上看,应试教育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 径,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 脱离实际;而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适应 社会、适应生活的新型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 会的“双向参与”机制,使得教学途径增多,教育视野广阔,有利于 从狭隘的完全同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实行开 放式的现代教育。 从评价标准上看, 应试教育以 “分”为导向, 以“率”为标准, 以“考”为法宝,并以此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

9、实行的是僵化、 死板的,“一刀切”教育;素质教育则确立社会实践的评价权威,淡 化分数的警告、惩戒作用, 把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潜能优势,实行的 是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教育。从以上 10 点基本可以看出,应试教育只注重应试的功利,不关 心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是塑造适合“教育” 的学生。“应试教育”在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 性,在教育过程上的表面性,在教育成果上的虚假性,对基础教育危 害甚深,对广大中小学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影响极大, 必须通 过切实的努力动摇它、瓦解它、改造它,把它转化到素质教育的轨道 上来。(二)“志远行近”的指导意义“不积跬步,无以

10、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因此要实 现“志远”的战略目标,关键还须“行近” ,关注过程,关注细节, 以每一件小事作为实现“志远”的载体。其指导意义不仅在于对学生的育人教育的科学规律与战略方法 的操作指南;其指导意义更体现在教改的推进的方法与战略指导上。 其精髓告诉我们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更要有扎实可行的实践步骤, 不可好高骛远,更不要一叶障目。(三)课堂素质教育的标志课堂素质教育特点: 一是以学生为起点,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切实 发展。二是以师生关系为基础,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赖以建立的基础。 三是以兴趣为桥梁, 兴趣是学生主体的内在动力。 四是以鼓励为方法, 鼓励是激发学生自我意识、积

11、极进取的手段。五是以成功为原则,成 功是教学效果的最高标准。课堂素质教育的标志:参与、质疑、选择和手脑并用 如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呢?关键在于建立实施素质教育 的课堂教学模式。1、要有明确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学目标。2、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研究表明,高效率、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至少包涵以下四个环节:展示教学目标;达标导学,就是以达标为目的,弓I导学生学 习;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对检测结果实施矫正。3、抓好差生工作。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 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四)素质教育的外在条件1、提高学校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学校素质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内在的、 相对稳定的

12、综合的育人功能。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科学管理水 平,这是学校素质形成的主要因素。二是办学条件,包括固定的经费 来源,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各类设备装备、 基地、场地以及生源、 社会文化,这是学校素质的基础。 三是教育者的教学行为和管理手段, 这是学校素质的关键。2、提高校长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 。低素质的校长,绝 对办不出高素质的学校, 低素质的学校,绝对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提高校长的素质,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成败关键,校长应该在工 作中不断学习、 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时刻注意塑造自我, 要成为师生员工的楷

13、模。3、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素质由“师德”与“师能”构成。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教师素质的灵魂。 “师能”包含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4、动员全社会参与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动力学校的小环境, 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 要广泛宣传素质教育的 性质和意义,切实改变各级领导、社会和家长以“升学率”的高低来 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观念, 要动员他们积极参与教育领域的改革, 构 建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大环境, 形成社会教育的网络, 促进素质教育向 纵深方向发展, 这是各级政府、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 的任务。5、督导评估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督导评估具有为素质教育 “

14、保驾护航” 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推行, 需要“督导”;素质教育的实施,不能离开评估。督导评估的作用是 其他任何机构和部门都不能代替的。 素质教育的成败, 直接取决干“督 政”与“督学”的力度。因此,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机制,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三、教师“四观”的转变(一)观念的转变:1、树立新教育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在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度上的一个最凸显的 特征是:“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大。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理 解,把握:把“人”作为教育的支柱。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从尊 重人的价值、尊严、个性出发,从促进人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着眼认为人(教师、学生)是最重

15、要的课程因素,是课程建构的参 与者、促进者、批判者。充分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全面发展”指 向人的“共时性发展”,侧重于和谐性地综合发展; “终身发展”指向 人的“历时性发展”,侧重于生成性地综合发展。2、树立新教学观 要彻底抛弃单纯重视“尖子”学生,忽视一般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死记轻思考、重传授轻自学、 重接受轻创造、重课堂轻课外,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 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传 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 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 课内与课外相统一以及注重培养自学

16、能力和创 造精神的现代教学观。3、树立新学生观新的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 潜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 观。教育者应该承认差异、 关注差异,看到差异在一定的意义上是财 富,而不是包袱。教育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4、树立新质量观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其主要的含义, 就是要彻底抛弃以考分高 低、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陈腐观念,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 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 我们常讲“全面提高教育质 量”,就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用整体、综合的 观点要求和衡量学生,从过去仅仅看分数转变到全面地去看思想道

17、德、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身体心理健康等全面素质 的提高。(二) 地位的变化首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认清自己的角色 地位的变化:(1)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 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 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 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 生命的呼唤。(2) 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

18、,要变“牵着 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 ,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 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3)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 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 与学生共建课堂, 与学生一起学习, 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 为学生的学友。(4)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 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 而且要交换信息, 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 的双向或多向交

19、流 ,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5) 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 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 桶水可能已经过时, 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 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 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6) 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让学生解 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 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 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 中教师随时

20、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7) 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 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 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 。教师应该 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 再是居高临下的, 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 在平等的 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三) 作用的发挥在目前新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形势下, 教师应该努力发挥自己 的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新课程学习提倡以学生为本, 就 是强调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 让

21、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和 活力,但是中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求知阶段,还不具备完全独 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知识结构也不完善, 如果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 用,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不可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不是天赋的, 而是在后天的教育活动中在教师指 导培养下, 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逐步形成的, 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取 决于他是否学会了学习, 学生完全靠自己获取知识费时过多, 难度过 大,若无教师的及时指导, 学生的独立学习也易产生盲目性,失去主 动性,积极性,因此,强调学生自主,其本意不是排斥教师指导,也 不是推卸教师教育学生的责任。 所以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

22、者。 这 种指导指的是学生学习思路的指导, 研究方法的指导和各种信息资料 来源的指导。(2)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新课程提倡学生自 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把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但这些学 习活动都是分散的,为了保证活动质量,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 还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 具体说来, 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 情境,进行小组之间的汇报和交流, 一旦发现小组活动质量有问题要 找学生谈话,教育学生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 立信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3) 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新课程提倡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 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

23、识的传授者, 而是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 关系。作为参与者,教师的任务就是经常深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了 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需求,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认 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 愿意没有拘束地在一起讨论, 大胆地发表自 己的看法。(4) 学习过程的评价者。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 “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 价结合起来。学业的完成, 需要经历必要的过程;思想政治素质的状 况,更要在一定的过程中表现。 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 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全面、准确。 ” 可以看出,新课标更加强调了学习评

24、价的过程化。所以,关注学习过 程的评价往往面向的是学生的现在和未来,重在学生发展的评价。(四) 家长的诉求 做为家长对于子女的最高诉求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随着 教育的深入,家长对子女的认识的全面性与理性化, 其标准就会降低。所有家长的诉求底线是:我的孩子,我认为是最好的,他一定会 成为有用之才的。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诉求是: 学校和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承担大部分责任或全部责任。 孩子是否成才取决于学校和老师这是相当 一部分家长的共识。(五)自身的压力1、教育改革中的现实“压力” 作为教师,在新的历史时期,除了要面对诸如家庭结构、学生群 体等的变化所带来的教育上的新问题, 还要应对经济改革带来

25、的更高 要求。经济的开放使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蜂拥而至”,“现代化教育媒 体”作为改革的 “宠儿”迅速占领传统的学校教育阵地成为学校教育 改革的软硬件设施。教师也就成为必须掌握前沿“技术”的生力军, 为信息、为网络忙得不可开交,同时也为通过 NIT 等级考试而疲于奔 走于培训中心与学校之间,这样无形之中心中又多了一块“病” 。另外,教师为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那么提高教师的学 历层次也就在情理之中,这样一来,无论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考虑,还 是为了符合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都必须对自己的学历提升而努力奋 斗。2、教师角色转变的“压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即在实施教育的共性

26、指导的 同时,更应重视教育的个性差异。 这其实是教师面对学生的现实压力。 因为,事实上,学生并不像教师期望的那样在“控制”中成长。毕竟 考出好成绩才是他们心中硬道理。 如果仅注重于学科研究与教育, 则 无法适应充满个性的学生在成长中的各种要求, 但重视了又面临了社 会、家长的期望的“压力” :如果成绩不好,他们会错误认为教师无 能,没责任心,教学水平差劲,管不好班级,这样又使教师的责任心 与学生发展差异之间事实的矛盾无法消除,加大了负担感。3、工作环境带来的“压力” ! 教师在课改中的压力还产生于学校管理者是否支持与同行之间 的竞争,即如何面对“荣誉”和“利益” 、“不被重视”是教师职业心 理

27、的紧张源之一,是否被学校领导重视,是否被同行认可和尊重,是 否被家长理解等都容易使教师产生焦虑、 紧张情绪, 这种负情绪通过 师生互动传给学生, 从而使学生的心理也处于不平衡状态, 影响课改 的目标要求,而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因此,领导的素质和同事态度对 于教师身心健康起着关键作用,间接影响着课改的顺利进行。4、传统文化观念带来的“压力” 在我国传统文化价值里, “敬业”与“奉献”等价值观念在长期 的文化历史积淀中, 已经成为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期待, 同时也成为从 事教师职业的人基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而且,这些价值观念通过 文化的传承已内化为教师的自身的道德要求。 但在新课标下, 更多强 调的

28、是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 教师与学生合作关系, 注重学生 成长,教与学的创造性等等, 这些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是具有一定积极 意义,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的发挥, 可是,作为一名教师, 如果真正贯彻这些要求时,传统的观念中会认为这位教师“变味” , 没有社会责任,唯钱是图,课堂体现不出教师权威,师道尊严,甚至 在背后议论这位教师没有学科素养, 不懂教学技能, 在知识传授中缺 乏延续性。我想, 任何一位热衷于课改的教师听到这样的评论,内心 可以说是百感交集,挫折情绪油然而生。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压 力”?(六)努力的方向1、具有丰富、完善的知识结构。 丰富,完善的知识结构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胜

29、任教师职业的前提。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拘泥于教材,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要做 到这一点,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知识,不仅是专业知识,而且还要了解 其他学科知识。我们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 不断完善对新课程、对教育的理解,才能胜任教学,才能担当起课改 的重任。2、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重视学生具体书本知识的学习, 不重视“学 习能力”的培养, 要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 导下,把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并落实到教学的各个 环节中去, 把课堂建成学生活动的平台并努力向课外延伸, 让学生在 动手中学习,在实践

30、中加深理解。新课标强调课程意识就是创造意识, 课程是由教科书以及其它教学材料、教学情境、教师与学生、教学环 境构成的一种开放性的生长系统,它是独特的,变化发展的,它不仅 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引“玉”的“砖” 。要求教师由 “讲师”变为“导师” ,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得到学法指导。这 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认真领会新课标, 学习现代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观念3、较强的调控和组织课堂能力,并能驾驭多种教学模式 建立以师生互动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新模式, 把学生置于 教学的主体位置,让学生积极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思考、讨论、训练、实践等多种活动,独

31、立 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我们教师就应具备一个演员的素质,在讲解不 同的教材时,应表现出不同的神情,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偶发 事件。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做到临“危”不乱,及时 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调控地理课堂教学。可 以说,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在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技巧, 这也是 一门调控艺术。新课标改革能否成功, 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调控和组织课堂的 能力,而且取决于在教学中是否掌握和驾驭多种教学模式, 如自学辅 导模式、引导探究模式、研讨式教学模式、参与活动教学模式等。高 素质的教师,能充分挖掘出教材的价值,方法点子多,知识联系广, 教学的组织游刃有余;教

32、学方法灵活多变,调控能力强。4、正确、灵活地使用多媒体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 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课程的基 本理念和内容之一。首先,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要有“以学生发展 为本”的思想。其次,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制作课件;另一方面,给 课件“瘦身”,不要面面俱到地把所以课堂内容都“贴”上去。四、学生爱戴教师的条件1、教师的勤奋精神 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勤奋,对于教师来说,勤奋更为重要。因为, 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 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 劳动,才能有理想的结果,教师不象农民一样,努力几个月,就能大 丰收,也不像企业一样,一旦努力马上见成效。教育人是一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

33、是把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素质,又要促 使学生把素质外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了解 学生思想的复杂变化, 要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的意识, 培养他们自我 发展的能力。那么,教师的勤奋又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首先,需要勤沟通。这是了解学生的要求,学生的观念还没有定 型,对很多事都有好奇心,情绪波动也比较大,就是在一个月内,学 生的兴趣、思想、情绪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只有做到勤沟通, 才能了解学生现在想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出现情绪波动的原因又 是什么。其次,需要勤管理。做好课堂管理工作是教学顺利的保证。课堂 中要勤管理,不仅要管学生的纪律,更要管理学生的情绪反应,

34、对注 意力分散,上课缺乏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醒学生。在 课后,最好能有一个简单沟通的过程,问问学生原因,对个别经常出 现类似现象的学生,则需要进行个别谈话。再次,教师需要勤思考。只有勤思考才会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对 教材的处理,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课堂提问的设计,学生的课堂 表现等教学问题应该是教师每天思考的内容。最后,教师需要勤动笔。动笔写文章是提升自己教育理论水平, 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勤写文章就要把写教后随笔与教育论文有 机结合起来。2、教师的职业规范教师的职业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规范教师的 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一、爱教育。我们所

35、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爱国守 法、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 的决心。二、爱自己。教师爱自己就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 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 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一个不爱自己的教师,是谈不上爱教育和爱学 生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规范中要求教师 “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 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 好每一位学生。三、爱学生。这是教师所有 “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学生的 “爱” 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

36、, 恩师般高尚纯洁的 爱。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 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 。新规范还规定: 教师应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我想这是每位教师必 须做到的,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3、教师教学的艺术如何提高教学艺术?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必须有五个“一”基本功,五个基本功即是:普通话, 好板书,好口才,好文章,好方法。(2)教师必须是德才兼备的引路人:“你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 的人,你自己首先应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德才兼备是教师的基本 素质,是提高教学艺术的基本保证。(3)教师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4)教师必须研究教学规律,提高

37、教学效果。(5)教师必须把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动力作 用,而且能起到消除疲劳、激发创造力的作用。(6)教师必须把新的、正确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到教学中。(7)教师必须以学生为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实践。(8)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能 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全面地运用教学原 则,恰当地进行教学评价,从而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有效地调控教 学过程。(9)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0)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11)教师必须把最

38、新的科研成果体现在教学中4、教师育人的方法与能力教师的能力是教师执教热忱和渊博知识得以充分发挥, 实现教育 目标的实际工作本领。 这种教育能力是靠多种知识, 多种能力综合而 成的,能力与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提高育人方 法与能力,对教师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一)教师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 是搞好教书育 人的基础工程,因而也是教师应有的最基本的教育能力之一。(1)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 有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 静态的了解指了 解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学习活动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产生这些 情况的内部心理动因和家庭、社会

39、环境的影响。动态的了解,则是因 为上述情况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2)观察是了解学生最普遍最常用的方式。(3)谈话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二)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 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主要表现为制订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能 力,掌握教材的能力,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校内外活动的能力 等等。(三)教师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教育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有口头语言表 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有非语言的表达能力(四)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对于教师来说, 科学研究能力主要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所谓教 育科学研究能力,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为指导, 以教育科学 理论为基础,

40、用科学的态度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学生,总结经验 教训,从中探索教育和教学规律的能力。总之,教师能力的高低,从各方面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素质的提高, 教师将自身综合能力转化为育人能力本身就是一个探索、 实践、积累 的过程。作为教师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 1)、教书育人于知识; 2)、 情感育人于心灵; 3)、管理育人于行为; 4)、服务育人于生活; 5)、 环境育人于审美; 6)、特长育人于爱好。五、误人子弟的表现1、误人子弟的思想根源 其一是教师的师德不过关, 只把教师当作养家糊口的职业, 不能 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所考虑,不思进取,不去学习,得过且过。其二是 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应试教育才是

41、正途,好心办坏事。2、误人子弟的客观表现 教师误人子弟有两本基本方式, 有趣的是, 这两种基本方式恰恰 是对立的,很有辩证法的味道。一是不做为,二是做为。由于教师不做为而致误人子弟很好理解, 即老师不负责任, 没有 尽到一名老师应尽的责任,故而误人子弟。那么,老师做为怎么也会导致误人子弟呢?在我看来, 由于教师 做为导致的误人子弟情况不在少数, 甚至有时候比教师不做为造成的危害还大。观察我们的教育,不难发现在教师的“做为”中,不合理 的、错误的“做为”很多,如:从教师授业的角度也就是教学层面来讲, 在普通中学, 教师不切 实际地立足课程标准、考纲标准制定教学目标的“做为” ,致使听不 懂、学不

42、会、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由此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学 生”,把原本上进的学生推向了精神颓废一族。从教师解惑也就是管理学生的角度讲,教师不合理、错误的“做 为”同样不在少数。随便举一个例子。如有的教师对待学生上课睡觉 时,经常气不打一处来,对学生的睡觉行为横向指责或冷眼相待,孰 不知学生睡觉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有生理上的原因, 也在心理 上的原因,其中很多原因是可以合乎人情的,可以谅解的。一味地对 学生上课睡觉的行为横加指责或冷眼相待, 时间久了, 对于那些弱小 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很可能会对外界的反应越来越麻木、冷漠、迟 钝。对于那些反抗心理强的学生而言,很可能加剧他们对教育、对社 会的

43、仇恨,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就埋下一颗刻薄、仇恨的种子,并且暴 发一次意想不到的师生冲突。3、误人子弟的发展后果 “不作为”不仅毁掉了学生的当下,也毁掉了学生家长的希望。 这种毁掉如果延续下去的话,最后将毁掉的是民族的未来!应试教育作为的结果,就是彻底扼杀了学子的自由思考的能力, 除了很会一字不漏地模仿外, 一无是处。 原来可能还具有些许的创造 力已经在应试学业中被老师磨的一干二净, 从而彻底毁掉了中国以培训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教育事业。 无智慧的、 不恰当地教育不仅不能 教书育人,还为社会生产一些无形的社会隐患,如一些学生辍学,流 浪于社会,无所事事,成为犯罪的土壤。4、教师职业自尊的表现 自尊、自

44、爱、自信、自强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1)树立衣着整洁、 举止大方、昂首挺胸、乐观开朗的自身形象, 是教师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拥有职业幸福感的外在表现。教师 面对的是学生,其外在形象对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外在形 象也容易培养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是自爱、自强的表现。(2)严谨的教学态度、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独特洒脱的教学风 格是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内在因素,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 的自我体现。 课堂是展示教师才华的主要阵地, 以严谨的教学态度与 学生共同追求科学真理, 以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吸引感染学生, 以独 特多变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工作高

45、度负责,培养出有成就的学生群 体,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是教师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推动 力,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原动力。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祖 国所需要的人才。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学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师 的责任心, 对学生严格要求是教师高度负责精神的体现。 工作负责的 教师,常常能够从自身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 从学生成长历 程中找寻不断进步的楔入点, 促进学生成才, 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 群体,以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只有这样,教师自尊、自爱、自信、 自强就有了丰富的内容,就会站的端、行的正,深刻体验到教师职业 的幸福感。(4)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是教师自尊、自爱

46、、自 信、自强的保证因素,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力量之源。教师是专业 性很强的职业,只有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才能在 本职工作中做到驾轻就熟, 从容攻克一个个教学难题, 及时准确为学 生答疑解惑,赢得学生的信任。(5)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心态坦然,问心无愧是教师 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条件,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在源 泉。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教师 的言谈举止,思想境界,道德水准,都直接影响和熏陶着学生。一个 严格要求自己, 做到为人师表的教师, 就会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一块不 朽的丰碑,对学生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为人师表可以使教师 自

47、己心态坦然,遇变不惊,生活愉快。(6)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善于积累和总结,拥有成就感,是教 师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核心,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永恒动力 源泉。教师工作平凡,但更具创新。如果善于在平凡枯燥的教育教学 活动中大胆实践和思考,加以总结,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充满自信 地试图让她出现在书报刊上, 就会在不断创新中受到鼓舞和鞭策, 从 平凡、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这是教师职业幸福感 的最大源泉,也是永恒的源泉。5、人民教师的意涵A. 教师职业神圣的意义教师是世界上最光荣、 最高尚的职业, 老师是自古以来人类最美 丽、最令人欣慰的称谓。因此,有不少对老师的赞美和比喻,把老师

48、说成是园丁、蜡烛、工程师等等,在这些美丽的光环的照耀下,教师 注定要把奉献作为一生的原则, 教师成了知识的传播者、 学术的研究 者、文化的先行者、德育的教化者、未来社会的塑造者。 在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 综合国力体现国家意志的全 球竞争时代,教育成了国家、民族强盛的原动力,老师成为科教兴国 的主力军。教师工作的意义非凡,任务艰巨。B.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 培养全面 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学生观, “一 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事 业心、责任感, 以促进学生

49、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己 任,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 生身心成长规律,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促进教育公平的意义促进教育公平,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教育公平 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 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涉及人民群 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历来被看作是人们发展提高、 缩小社会差别的重要手段;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 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D.促进自身发展的意义(1)教师自身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 师的工

50、作,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主要由教师来决定。 一所学校可能房子 很漂亮、仪器很先进,但如果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其教育质量也不会 高,学生也不会来。课程的执行者是教师,再好的理念、内容,没有 好的老师,课程改革也搞不好。( 2)教师自身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教育改革绝大多数是 从上而下的,是一种政策,要你改,教师自身没有觉得他要改。当你 的理念更新了,能力提高了,你就认识到现行的教育方法的弊端,要 改掉它。这时候,教改的原动力就是教师自己。(3)教师自身发展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一个学校有 没有凝聚力,有没有向心力,有没有向上的力量,教师是关键。而教 师的力量从什么地方来呢?从教师的发展来。 这

51、里所说的发展是一种 事业感、成就感,在教育岗位上的职业发展。教师发展是教师自身幸 福感的源泉。(4)教师自身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小学教育是为学 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的, 我们应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只有通过教师 的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六、高效课堂的形式与目标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效课堂出发“原 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1、高效课堂的基础性工作如何奠基 高效课堂的基础性工作即为教师与学生的必要准备。 就教师而言 首先进行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 掌握

52、其精髓与基本的操作模式; 其次 编写好导学案、 做好精心细致的备课写好预设案、 帮助学生科学合理 地分好学习小组、建立健全学习小组。作为学生要会预习、会听课、 会复习、会作业、会总结、会记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变学习 方式,要学会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面对以上的基础性工作,可以从以下着手: 组织教师学习,包括理论的学习与交流以及实地的考察与参观, 可让教师走出去, 也可以让先进学校的教师走进来; 教师要钻研教材、 课标、教法、学法,进行集智备课; 学科教师团结协作共同做好学法、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于小组长做好定期的培训。2、高效课堂中高

53、效如何体现(一)目标设计的合理性 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要具体化, 应细化到认知领域、 技 能领域、情感领域等要达到的各项目标要求;二要实际化,应在了解 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 合理地确定教学重点, 以便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讲清重点,从而提高 教学效率;三要分层化,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促 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所谓有效提问应是有价值和启发性的、能有效促进师生间互动、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为此,教师在提问时应注重内容和方式 两方面:从内容上衡量提问应选准切入点,例如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设 问;从方式上衡量提问

54、应注意艺术性, 例如教师应掌握利用问题创设 情境的技巧;所提问题应有梯度,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尽量使每 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三)板书设计的网络性一堂课的板书,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内容应完整系统, 对于讲课提纲、基本内容、重要结论等起到强调作用。因此,高效课 堂的板书应具备网络性,以便于学生在课后利用板书的章、节、目、 条、款,进行归纳小结,收到再现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效果。(四)信息技术的适时性在不断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形成了六个“是否”来衡量 一节课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的适时性, 以便更好地评判其在课堂 教学中的运用是否恰当。这六个“是

55、否”是:信息技术在课堂内的频 繁使用是否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信息技术带来的课堂容量增大是 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流于形式,导致 “凑热闹”、“搞噱头”现象的产生;信息技术是否在利用其它教学手 段难以完成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难点; 信息技术是否无缝主 动地渗透到了教学必须的环节上,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信 息技术的运用是否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了高效课堂的生 成。掌握信息技术运用的适时性才能真正体现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起的辅助作用。(五)作业设计的层次性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作业的量和教学的质并非成正比关系,只有科学、合理、适量的作业才能成为高

56、效课堂的助推剂,否则只会伤 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事与愿违。因此,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在设计作业时教师首要考虑的便是 作业的层次性。作业设计的这种“层次性”一来应体现在作业的目的 上,应使其顾及知识深化层面,又涵盖方法训练层面,还考虑到学生 能力提高层面;二来应体现在作业的形式上,应使其既要具必要性, 又有典型性,从而达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目的;另外,“层次性”还应体现在作业的要求上,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 精 心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作业,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做 深浅适宜的习题,以便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 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六)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57、那么,如何评判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是否得到了体 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得到了充分调动呢?实践中我们发现,可用下几条标准来衡量:学生能否主动地思考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问 题;学生能否在实践探究中解决问题;学生能否在反思质疑中发现新 的问题;学生能否在课堂学习中提高相应的能力水平。 如果这一系列 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才真正由传统的 “教而 获知”转变为了“学而获知”的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目标。(七)课堂教师的指导性高效课堂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 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有些教师因此产生了误解,害怕有引 导过多,“侵犯主体”之嫌,于是彻底

58、放手,听任学生自由探究,以 致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其实,新课程改革的这一观点并不是 否认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而是更加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 “主导地位”,并对教师的“指导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教师 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自然体现其 必不可缺的指导性。3、相信学生与解放学生的课堂表现 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为主的独学、对学、群学;发挥小组的 优势,实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教师的精讲或不讲,将时间真 正交给了学生。4、强化训练是发展学生的基础强化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生学习过 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反复强化训练,循序渐进,反复巩固和深 化训练效果,从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自身能力。使高效课 堂的终极目标得以逐渐实现。5、实践反思是转变自我的根本途径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