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 查丽斌7第七章负反馈放大电路_第1页
模拟电子技术 查丽斌7第七章负反馈放大电路_第2页
模拟电子技术 查丽斌7第七章负反馈放大电路_第3页
模拟电子技术 查丽斌7第七章负反馈放大电路_第4页
模拟电子技术 查丽斌7第七章负反馈放大电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七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张QQ:646606399南区光电大楼S604B接访时间:每周三上午9:30-11:30第第7章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n 7.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n 7.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n 7.3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n 7.4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n 7.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1. 1. 什么是反馈什么是反馈 放大电路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放大电路输出

2、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回到输入回路,影响输入,称为定的方式引回到输入回路,影响输入,称为反馈。反馈。要研究哪些问题?要研究哪些问题?怎样引回怎样引回是从输出电压是从输出电压还是输出电流还是输出电流引出反馈引出反馈多少多少怎样引出怎样引出 反馈放大电路可用方框图表示。反馈放大电路可用方框图表示。影响放大电路的输入影响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还是输入电流电压还是输入电流反馈通路反馈通路信号反向传输的渠道信号反向传输的渠道开环开环 无反馈通路无反馈通路闭环闭环 有反馈通路有反馈通路7.1.1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的基本概念7.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7.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反馈的

3、基本概念与分类例:有无反馈的判断有反馈有反馈开环,无反馈开环,无反馈有通路,但不影响有通路,但不影响输入,无反馈输入,无反馈2. 局部反馈和级间反馈局部反馈和级间反馈 只对多级放大电路中某一级起反馈作用的称为局部反馈,将多只对多级放大电路中某一级起反馈作用的称为局部反馈,将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量引回到其输入级的输入回路的称为级间反馈。级放大电路的输出量引回到其输入级的输入回路的称为级间反馈。通过通过R3引入的是局部反馈引入的是局部反馈通过通过R4引入的是级间反馈引入的是级间反馈通常,重点研究级间反馈或称总体反馈。通常,重点研究级间反馈或称总体反馈。7.1.1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的基本概念1. 直流

4、反馈和交流反馈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直流反馈,交流通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直流反馈,交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引入交流负反馈引入交流负反馈引入直流负反馈引入直流负反馈7.1.2反馈的类型反馈的类型n 例:交直流反馈的判断例:交直流反馈的判断1.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引入交流负反馈引入交流负反馈引入直流引入直流负反馈负反馈 将输出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回路来影响净将输出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回路来影响净输入量的为电压反馈,即输入量的为电压反馈,即ooUX 将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回路来影响净将输出电

5、流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回路来影响净输入量的为电流反馈,即输入量的为电流反馈,即ooIX 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即反馈网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即反馈网络的取样对象。络的取样对象。2.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并联并联串联串联n 例: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例: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2.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短路,反馈消失,短路,反馈消失,电压发聩电压发聩开路,反馈消失,开路,反馈消失,电流发聩电流发聩 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即输入量、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即输入量、反馈量、净输入量的叠加关系。反

6、馈量、净输入量的叠加关系。-串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idifUUU -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idifIII 在中频段:在中频段:idifidifUUUIII ,3.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回路回路以电压形式出现以电压形式出现以电流形式出现以电流形式出现节点节点n 例:串联发聩和并联反馈例:串联发聩和并联反馈3.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以电流形式出现,出以电流形式出现,出现节点,并联反馈现节点,并联反馈以电压形式出现,出以电压形式出现,出现回路,串联反馈现回路,串联反馈 从反馈的结果来判断,凡反馈的结果使输出量从反馈的结果来判断,凡反馈的结果使输出量的变化减小的为负反馈,否则为

7、正反馈;的变化减小的为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引入反馈后其变化是引入反馈后其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增大?还是减小?引入反馈后其变化是增大?引入反馈后其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还是减小? 或者,凡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或者,凡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馈,否则为正反馈。4. 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负反馈(反馈极性)的判断正、负反馈(反馈极性)的判断“看反馈的结果看反馈的结果” ,即净输入量是被增大还是被减小。,即净输入量是被增大还是被减小。瞬时极性法:瞬时极性法: 给定给定 的瞬时极性,的瞬时极性,并以此为依据分析电路中并以此为依据分析电路中各电流、电位

8、的极性从而各电流、电位的极性从而得到得到 的极性;的极性;iXoX负反馈负反馈idifidif UUUIII 或或正反馈正反馈idifidif UUUIII 或或的极性的极性 的极性的极性 、 、 的叠加关系的叠加关系oXfXiXfXidX4. 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n 例:串联反馈正负反馈例:串联反馈正负反馈4. 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瞬时极性如图中所示,(瞬时极性如图中所示,(a)中)中uid(=ui-uf)减小,负反馈)减小,负反馈 (b)图为正反馈 (+)(+)(+)(+)(-)(-)(-)(-)(-)(-)(-)(+)n 例:并联反馈正负反馈例:并联反馈正负反馈4. 正反

9、馈和负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瞬时极性如图中所示,(瞬时极性如图中所示,(a)中)中iid(=ii-if)减小,负反馈)减小,负反馈 (b)图为正反馈 (+)(+)(+)(-)(-)(-)(-)(-)1.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n 输入以电压形式求和输入以电压形式求和(KVL): uid=ui- uf 反馈电压正比输出电压反馈电压正比输出电压特点:特点:输入端出现回路,输入端出现回路,以电压形式出现以电压形式出现(串联)(串联)1of1fRUURR 输出端反馈网络输出端反馈网络与与R RL L并联(电压)并联(电压)-串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7.1.3交流负反馈的四种基本组态交流负反馈的四种基本组态

10、1.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 稳定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压特点:特点: 电压控制的电压源电压控制的电压源idifUUU 瞬时极性瞬时极性 如图所示,得如图所示,得RLuoufuid(=ui-uf) uo Rs阻值越小,反馈效果越明显阻值越小,反馈效果越明显 2.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 输入以电流形式求和(输入以电流形式求和(KCL):): iid=ii-if 稳定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压 电流控制的电压源电流控制的电压源特点:特点:输入端出现节输入端出现节点,以电流形点,以电流形式出现(并联)式出现(并联)输出端反馈网络与输出端反馈网络与R RL L并联(电压)并联(电压) Rs阻值越大,

11、反馈效果越明显阻值越大,反馈效果越明显 -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 稳定输出电流稳定输出电流 电压控制的电流源电压控制的电流源特点:特点:输入端出现回输入端出现回路,以电压形路,以电压形式出现(串联)式出现(串联)输出端反馈网络与输出端反馈网络与RL串联(电流)串联(电流) Rs阻值越小,反馈效果越明显阻值越小,反馈效果越明显 n 输入以电压形式求和输入以电压形式求和(KVL): uid=ui- uf -串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RLiouf(=ioRf)uid(ui-uf) io3.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 输入以电流形式求和(输入以电流形式求和(KCL):): iid=ii-if 稳定输出电流

12、稳定输出电流 电流控制的电流源电流控制的电流源特点:特点:输入端出现节输入端出现节点,以电流形点,以电流形式出现(并联)式出现(并联)输出端反馈网络输出端反馈网络与与RL串联(电流)串联(电流) Rs阻值越大,反馈效果越明显阻值越大,反馈效果越明显 -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4.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例:有无反馈的判断例:有无反馈的判断 “找联系找联系”:找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联系,若有则有反:找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联系,若有则有反馈,否则无反馈。馈,否则无反馈。有反馈吗?有反馈吗?将输出电压全将输出电压全部反馈回去部反馈回去无反馈无反馈既在输入回路既在输入回路又在输出回路又在输出回路“看

13、通路看通路”,即看反馈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即看反馈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设以下电路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设以下电路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仅有直仅有直流反馈流反馈仅有交流反馈仅有交流反馈交、直流反馈共存交、直流反馈共存仅有直仅有直流反馈流反馈例: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的判断例: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的判断例:例: 判断图所示电路的反馈组态判断图所示电路的反馈组态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路引入了电流负反馈电路引入了电流负反馈反馈电流反馈电流 引入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引入电流负反馈稳定引入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引入电流负

14、反馈稳定输出电流!输出电流!仅受基极电流的控制仅受基极电流的控制例:反馈组态判断举例例:反馈组态判断举例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例:反馈组态判断举例例:反馈组态判断举例(+)(-)(+)(+)级间电压串联负反馈级间电压串联负反馈(+)例:反馈组态判断举例例:反馈组态判断举例直流反馈直流反馈交、直流反馈交、直流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例:反馈组态判断举例例:反馈组态判断举例例:例:图示电路有无引入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图示电路有无引入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为交流负反馈,其组态为哪种?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为交流

15、负反馈,其组态为哪种? 3. 若在第三级的射极加若在第三级的射极加旁路电容,且在输出端旁路电容,且在输出端和输入端跨接一电阻,和输入端跨接一电阻,则反馈的性质有何变化?则反馈的性质有何变化?+_+_uF 1. 若从第三级射极输若从第三级射极输出,则电路引入了哪种出,则电路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组态的交流负反馈? 2. 若在第三级的射极若在第三级的射极加旁路电容,则反馈加旁路电容,则反馈的性质有何变化?的性质有何变化?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例:反馈组态判断举例7.2.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决定反馈量和输出量关决定反馈量和输出量关系的所有元件

16、所组成的系的所有元件所组成的网络网络负反馈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反馈网反馈网络络方框图中信号是单向流通的。方框图中信号是单向流通的。反馈系数反馈系数foXFX 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倍数ofiXAX 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倍数oidXAX 1.方框图方框图7.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7.2.1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foFXX foiAXX f1AAAF 1.一般表达式一般表达式oidAXX oofiidfidididoididXXAXXXA

17、XAXXF XXAF X 称为反馈深度称为反馈深度)1(FA f AA ,一般负反馈一般负反馈时,时, 11 )2( FA深度负反馈深度负反馈时,时, 11 )3( FAf AA ,正反馈正反馈时,时, 01 )4( FAf A ,自激振荡自激振荡时,时, 11 )1( FA7.2.2 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和反馈系数的表达式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和反馈系数的表达式 为什么为什么在并联负在并联负反馈电路反馈电路中不加恒中不加恒压源信号压源信号? 为什么为什么在串联负在串联负反馈电路反馈电路中不加恒中不加恒流源信号流源信号?7.2.2 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和反馈系数的表达式四

18、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和反馈系数的表达式ofXXFiofXXA反馈组态反馈组态功能功能电压串联电压串联电压控制电压电压控制电压电压并联电压并联电流控制电压电流控制电压电流串联电流串联电压控制电流电压控制电流电流并联电流并联电流控制电流电流控制电流AFfAFAAA1foidAXX 注意量纲注意量纲 ofUUioUUoidUUofUIioIUoidUIofIUioUIoidIU ofIIioIIoidII四种组态反馈放大电路的信号与增益表达式四种组态反馈放大电路的信号与增益表达式 7.3.1 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在中频段,放大倍数、反馈系数等均为实数。在中频段,放大倍数、反

19、馈系数等均为实数。AFAA1fAAAFAAd11dff2f)1(1ddAFAA2f)1(ddAFAA说明放大倍数减小到基本放大电路的说明放大倍数减小到基本放大电路的 ,AF11)(AF1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是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是基本放大电路的 倍。倍。7.3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设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设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 可以证明,可以证明,在在引入负反馈前后引入负反馈前后输出量基波幅值输出量基波幅值相同的情况下,相同的情况下,非线性失真减小非线性失真减小到基本放大电路到基本放大电路的的1/(/(1AF ) )。7.3.2 减

20、小非线性失真设反馈网络是纯电阻网络设反馈网络是纯电阻网络HmHLmLfj1 j11 ffAAffAAFAAA 引入负反馈后引入负反馈后的幅频特性的幅频特性bwbwfLLfHHf)1( 1 )1(fAFfAFfffAFf 可推导出引入负反馈后可推导出引入负反馈后的截止频率、通频带的截止频率、通频带7.3.3展宽通频带展宽通频带fBWfBWBW(1)1AAffAFAfAF 1. 对输入电阻的影响对输入电阻的影响iif)1(RAFR 对输入电阻的影响仅与反馈网络和基本放大电路在输对输入电阻的影响仅与反馈网络和基本放大电路在输入端的接法有关,即决定于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入端的接法有关,即决定于是串

21、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7.3.4负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负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idii URI idfididiifiiiUUUAFUURIIIAFRR 1iif串联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串联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引入并联负反馈引入并联负反馈,或或引入串联负反馈引入串联负反馈时时在在0 )( ,)1(ififif RRRAF7.3.4负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负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1. 对输入电阻的影响对输入电阻的影响iiidiiiifiidfidid URIUUURIIIIAFI 2、对输出电阻的影响、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对输出电阻的

22、影响仅与反馈网络和基本放大电路在输出对输出电阻的影响仅与反馈网络和基本放大电路在输出端的接法有关,即决定于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端的接法有关,即决定于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AFRR 1oof引入电压负反馈时引入电压负反馈时引入电流负反馈时引入电流负反馈时oof)1(RAFR 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使输出具有恒压特性,因而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使输出具有恒压特性,因而输出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减小。 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使输出具有恒流特性,因而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使输出具有恒流特性,因而输出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增大。7.3.4负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负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2、

23、对输出电阻的影响、对输出电阻的影响oof)1(RAFR 。或或引入电流负反馈引入电流负反馈;引入电压负反馈引入电压负反馈时时在在 )( 0 )1(ofofofRRRAF7.3.4负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负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n 稳定稳定Q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改善动态性能应引入交流负反馈;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改善动态性能应引入交流负反馈;n 根据信号源特点,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根据信号源特点,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应引入并联负反馈;阻应引入并联负反馈;n 根据负载需要,需输出稳定电压(即减小输出电阻)的应引入电根据负载需要,需

24、输出稳定电压(即减小输出电阻)的应引入电压负反馈,需输出稳定电流(即增大输出电阻)的应引入电流负压负反馈,需输出稳定电流(即增大输出电阻)的应引入电流负反馈;反馈;n 从信号转换关系上看,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应引入电压串从信号转换关系上看,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将输入电流转换为输出电压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将联负反馈,将输入电流转换为输出电压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流应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将输入电流转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流应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将输入电流转换为输出电流应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换为输出电流应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当当(1AF) 1时,它们时

25、,它们的转换系数均约为的转换系数均约为1/F。讨论一:n 为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强带负载能为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强带负载能力,应引入什么反馈?力,应引入什么反馈?n 为了得到稳定的电流放大倍数,应引入什么反馈?为了得到稳定的电流放大倍数,应引入什么反馈?n 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什么反馈?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什么反馈?n 为了使电流信号转换成与之成稳定关系的电压信号,为了使电流信号转换成与之成稳定关系的电压信号,应引入什么反馈?应引入什么反馈?n 为了使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稳定关系的电流信号,为了使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稳定关系的电流信号

26、,应引入什么反馈?应引入什么反馈?根据需求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合适的负反馈。根据需求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合适的负反馈。试在图示电路中分别引入四种不同组态的交流负反馈。试在图示电路中分别引入四种不同组态的交流负反馈。电流反馈电流反馈电压反馈电压反馈串联反馈串联反馈并联反馈并联反馈Fu讨论二讨论二只可能引入电压并联或电流串联两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只可能引入电压并联或电流串联两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在图示电路中能够引入哪些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在图示电路中能够引入哪些组态的交流负反馈?讨论三讨论三fufu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uf A讨论四讨论四设所有的电容对交流信号设所有的电

27、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试说明电均可视为短路。试说明电路中是否引入了交流负反路中是否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如引入了,则说明其馈;如引入了,则说明其组态。组态。7.4.1 深度负反馈条件深度负反馈条件。,即,即,则,则若若 1 11 fifXXFAFA FAAA 1f净输入量忽净输入量忽略不计略不计fifi IIUU 在并联负反馈电路中,在并联负反馈电路中,馈电路中,馈电路中,上式说明:在串联负反上式说明:在串联负反符号相同。符号相同。、在中频段,通常,在中频段,通常, fAFA环路放环路放大倍数大倍数7.4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id0U id0I 虚短虚短 虚断

28、虚断 。电路引入的才为负反馈电路引入的才为负反馈,只有只有0 FA1.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7.4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fouUFU oofif1uuUUAUUF 虚短虚短f1o1fuURFURR ff111uuRAFR 或者:或者:1ifo1foofuf1if1RUUURRUURARUU 虚短虚短ousffsGs11UAI RFR 2.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ooousfsssisUUUAUI RI R Rif很小很小7.4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fGo IFU 或者:或者:oifif1ofuf1

29、i ,UUIIRRURARU 虚断虚断-OR22fGo22usfGs1111uuiRIFURRAFRR 为什么为什么?3.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7.4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fRoUFI ooLufLifR1UIRARUUF fiUU 虚短虚短efe1ef1RUI RRRR oocUI R ecoIII ooocufeife1ef1ef1ce1()UUI RARUUI RRRRRRR RR R 分立元件电路中,不是负载电阻上的电流分立元件电路中,不是负载电阻上的电流4.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LoosfsRIURIU ,7.4深度负

30、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foiFII oLusfssi1URARUF fiII ooLLcL,/UI RRRR e2fofe2RIIRR SiSUI R SLLoofe2fufse2SSSiiLfe2fe2iLe2Se2iUIRIRRRARUI RI RI RRRRRRRRRI R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反馈组态反馈组态电压串联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电流并联usfuf AA或或符符号号相相同同。、通通常常, )(fusfufAFAAA与负载无关与负载无关与总负载

31、成与总负载成线性关系线性关系oofif1uuUUAUUF osfss11uGUARUF ofLi1uRUARUF oLsfss1uiURARUF 求解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求解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e3fe1e3e1fRRRRRIUFo )(L3ce3e1e3fe1iouRRRRRRRUUA +_+_uF比较两电路比较两电路_ 讨论一 求解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求解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1. 第三级从射极输出;第三级从射极输出; 2. 若在第三级的射极加旁路电容,且在输出端和输若在第三级的射极加旁路电容,且在输出端和输入端跨接一

32、电阻。入端跨接一电阻。e1fuf1RRA sufRRA R讨论二讨论二7.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7.5.1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及条件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及条件 当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为零时,其输出端有一定频率一定当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为零时,其输出端有一定频率一定幅值的交流信号,这种现象就称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幅值的交流信号,这种现象就称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 同相减小负反馈增大正反馈倒相idifff0XXXXX oidfoXAXAXAF X 反相1AF 7.5.1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及条件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及条件自激振荡的平衡条件自激振荡的平衡条件 1AFAF(21)n,n为整数为整数 起振条件起振条件 1AFAF(21)n ,n为整数为整数 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工作的条件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工作的条件 即即 1AF20lg0dBAF0AF180时时 或当或当 0AF180 1AF20lg0dBAF时时即即 幅值平衡条件幅值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n 设反馈网络为电阻网络,放大电路为直接耦合形式。设反馈网络为电阻网络,放大电路为直接耦合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