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厂臭氧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_第1页
净水厂臭氧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_第2页
净水厂臭氧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净水厂臭氧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黄年龙 廖凤京提要在给水深度处理工艺中臭氧系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介绍了臭氧系统中前 (预)臭氧接触氧化、 后臭氧接触氧化、臭氧发生系统、臭氧气源、尾气破坏系统、系统控制等的设计,以及安装调试要点。关键词 : 臭氧 设计 安装 调试 接触时间 投加量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条件的日益改善, 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亦愈来愈高, 常规的絮凝、 沉淀、 过滤、消毒净水工艺,已难以满足水质不断提高的要求,有必要在现有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再增加水质深度 处理。臭氧氧化 +活性炭过滤的水质深度处理工艺,已在深圳、上海、昆明、常州等城市逐步实施。在臭氧活性炭 工艺中,臭氧

2、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配置直接影响着净水效果与运行成本。1 臭氧的作用臭氧(03)是氧(02)的同素异形体,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和消毒剂。臭氧是由3个氧原子成等腰三角形构成,密度为2.144 kg/m3,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0多倍。臭氧的氧化能力很强,其氧化还原电位为2.08V,远远高于水厂常用的消毒剂液氯(氧化还原电位为1.36 V )。臭氧在给水净化工艺中的主要作用有:前(预)氧化和后氧化。 在前(预)氧化工艺中,臭氧的作用主要有:去除臭和味、色度、铁、锰以及重金属和藻类,使水中胶体微 粒脱稳, 改善絮凝效果, 减少混凝剂的投加量, 并可去除 THM 等三致物质的母体物, 减少水

3、中三致物质的含量, 可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氧化无机物质如氰化物、碳化物、硝化物。在后氧化工艺中,臭氧一般与活性炭联合使用,其作用主要有:杀死细菌和病毒;氧化有机物,如杀虫剂、 清洁剂、苯酚等;去除 D0C ;氧化分解螯合物,如 EDTA 和 NTA 等。臭氧投入水中后, 与有机物的反应分为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 直接反应是臭氧直接氧化水中有机物,它是有选择性的,它的反应速度较慢;间接反应,臭氧是通过水中形成的0H自由基氧化有机物,它是没有选择性的,它的反应速度很快。2 臭氧系统的设计 在给水净化工艺中,臭氧系统一般由前(预)臭氧接触氧化、后臭氧接触氧化、臭氧发生系统、臭氧气源、 尾

4、气破坏系统、 PLC 等几部分组成。2.1 前(预)臭氧接触氧化前(预)臭氧接触氧化的臭氧投加量很少,一般为0.51.5 mg/L。且反应时间短,一般为 24 min,反应速度快,水中余臭氧一般为零或很少。前(预)臭氧接触氧化系统的被处理水一般为原水,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杂质,因此其扩散装置必须能够防0.5 1 m 的水头,因此它适止被原水中的杂质堵塞,一般采用静态混合器或射流扩散器。静态混合器需要消耗用于原水水头有富余的场合。射流扩散器不消耗原水水头,但它需增加部分动力设备,提升少量的原水(1.21.6 m3/kgO3)与臭氧混合,从而提高臭氧的转移效率。前(预)臭氧接触氧化系统一般在每条流程

5、线前端设 1 个投加点,有效水深一般为 6 m。2.2 后臭氧接触氧化后臭氧接触氧化的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间一般不小于氧为0.20.4 mg/L。有效水深也为 6 m。后臭氧接触氧化系统的被处理水一般为砂滤后水,10 min。臭氧投加量一般为1.52.5 mg/L ,水中余臭水质较清, 不含杂质, 因此其扩散装置一般均采用微孔布80% 50%, 20% 50%; 2 个投加点80%40%, 10%30%, 10%30%;气帽(盘)。微孔布气帽(盘)不消耗动力,价格便宜,臭氧转移效率高。 后臭氧接触氧化系统一般每条流程线设 2 3 个投加点。 当采用 2 点投加时,各点臭氧投加比例顺水流方向依次为

6、总投加量的 臭氧接触时间分别为总时间的 50%。当采用 3 点投加时, 各点臭氧投加比例顺水流方向依次为总投加量的3 个投加点臭氧接触时间,顺水流方向依次为总时间的 30%, 30%, 40%。2.3 臭氧发生系统 臭氧是氧分子通过高压放电区时, 被高电位电场电离而变成氧原子, 一个氧原子与一个氧分子再结合, 形成03(臭氧)。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量与质量分数,随着供气压力的增高而降低,其最佳工作压力一般为0.120.13 MPa。臭氧质量分数低,臭氧发生器的能耗也低,但臭氧发生所消耗的氧气量则增加;臭氧质量分数高,臭氧发生 器的能耗也高,但臭氧发生所消耗的氧气量则减少。因此究竟选用多大的臭氧质

7、量分数,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电价和氧气价格,进行总能耗比较后才能确定。臭氧发生器的备用率一般应大于30%,备用的方式有设备台数备用(硬备用)与设备发生能力备用(软备用)两种。2.4臭氧的气源臭氧发生器的气源可以是:空气、液态氧(LOX )、气态氧。空气制臭氧,臭氧发生设备投资高,运行电耗高,臭氧产量与质量分数低,臭氧质量分数一般在3%4%,生产1 kgO3耗电量在 2325 kW-ho液态氧(LOX )制臭氧,臭氧发生设备投资低, 运行电耗也低。臭氧质量分数可达18%甚至更高,生产1 kgO3 耗电量在1013 kWh。但液态氧一般需外购,臭氧发生总成本随着液态氧价格的变化而变化。气态氧制臭氧,

8、臭氧发生设备的投资比空气制臭氧低,但比液态氧制臭氧要高。运行电耗也是介于两者之间。臭氧质量分数也可达到18%甚至更高,生产1 kgO3耗电量在1114 kW-h。气态氧一般是现场制取, 制取的方法主要有:VPSA , VSA和PSA。它们都是利用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 让空气中的氧气从分子筛通过,从而达到空分的目的。当分子筛吸附饱和后,再通过变压,使分子筛中的氮气脱 落从而得到再生。之后,分子筛再重新工作。现场制氧气,氧气体积分数一般在90%93%,生产1 kgO2能耗一般在0.30.4 kW h。用液态氧制臭氧,试验表明氧气体积分数在97.7%,氮气体积分数在 2.3%时,臭氧发生器的臭氧

9、产率最高。对于不同的地区,究竟采用何种气源,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电价和氧气价格经成本分析后再确定。2.5臭氧尾气破坏系统臭氧是一种带有强刺激气味的淡蓝色气体。臭氧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0収0 -6时能嗅出,环保允许排放体积分数为-6-6。臭氧在常温下分解消失的半衰期为20 min。由于受水质与扩散装置的影响,进入接触池的臭氧很难100%被吸收,在排出的尾气中仍含有一定数量的剩余臭氧。由于臭氧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对环境有污染,因此必须对接触池排出的尾气进行处理。常用的方法有: 高温加热法和催化剂法。高温加热法:臭氧加热到350C时,其半衰期小于 0.04 s,它在1.52 s内便可100%分解。加热

10、法的优点是:安全可靠,维护简单,并可回收热能;缺点是:增加了部分设备投资和运行能耗。催化剂法:它是利用催化剂对臭氧尾气进行分解破坏,目前使用的催化剂是以MnO2为基质的填料。催化剂法的优点是设备投资和运行能耗比高温加热法低;缺点是处理效果受水质(如硫化物、卤素)、环境质量、尾气的含水率、催化剂的使用年限等因素影响,其安全稳定性比高温加热法差,且催化剂需要定期更换。2.6臭氧系统的控制臭氧的需求量一般根据式(1)进行确定:R=QD式中-臭氧需求量,kg/h ;-处理水量,m3/h; -臭氧的投加率,kg/m3o臭氧的供给量用式(2)进行确定:S=MC式中-臭氧供给量,kg/h;-臭氧化气体(混合

11、气体)流量,kg/h ;-臭氧的质量分数。臭氧系统的控制就是使。前(预)臭氧投加控制,一般采用设定臭氧投加率,根据水量变化比例投加。投加量的控制根据公式(1 ),采用PLC自动控制臭氧发生器的产量。后臭氧投加控制,一般采用设定臭氧投加率,根据水量变化与水中余臭氧的变化,双因子复合环投加控制。 处理水量是前馈条件,余臭氧是后馈条件。投加量的控制也是根据式(1),采用PLC自动控制臭氧发生器的产量。但式(1)中的 D 值,需要根据余臭氧反馈数据进行自动修改。臭氧发生量的控制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为恒臭氧质量分数,变臭氧流量。第二种为恒臭氧流量,变臭氧 质量分数。第三种为变臭氧流量,变臭氧质量分数。

12、臭氧发生量大小的控制,均是由系统PLC根据式(1),式(2),通过调整相关的参数来完成的。2.7管材与密封件氧气管、干的臭氧管、冷却水管一般采用AISI/ASTM304L不锈钢或同等级的其它产品。湿的臭氧管道和扩散装置一般采用AISI/ASTM316L不锈钢或同等级的其它产品。密封垫片。冷却水采用乙丙橡胶(EPDM )或同等产品。氧气采用氟橡胶( FPM)(如Vit on )或同等产品。臭氧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如Teflon)或同等产品。3臭氧系统的安装调试3.1 安装臭氧系统安装的主要内容有焊接、清洗及强度与气密性试验。3.1.1 焊接焊接方法应采用钨极氩弧焊,开V型坡口。氩气体积分

13、数不得低于99.96%。焊接过程中管道内必须充满惰性气体。焊缝应进行10%30%的X射线探伤检查。如果抽查中发现有一处焊缝存在缺陷,则相邻的焊缝均要进行 检查;如果检查仍不合格,则所有焊缝均要进行探伤检查。任何焊缝返工不得超过2次。检查合格的焊缝要求进行酸洗钝化,以防锈蚀。焊接现场要求无灰尘、无油蒸汽,通风良好。不锈钢与碳钢的作业区必须分开。3.1.2 清洗氧气管道中的一个小颗粒,当其在移动时就会点燃管道内的油脂残留物,从而引起管道爆炸。因此臭氧系统管道中的所有杂质必须清洗干净。清洗场地应无尘、无油蒸汽,并且通风良好。清洗用的清洁剂一般采用99.8%的乙醇,不得使用氯化物清洗剂,因为残留的氯化

14、物会影响臭氧发生器的正常工作。清洗时,先封住管道一端并倒入清洁剂,待油脂完全溶解后倒出清洁剂,用无油、干燥空气或其它惰性气体 吹扫管道内壁,去除溶剂和固体颗粒。再在紫外光(波长320380 nm)下进行表观检查,不得出现碳氢化合物的荧光。已清洗合格的管道应两端封堵,编号,有序地摆放在清洁干燥的房间。3.1.3 强度与气密性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气密性试验压力等于工作压力。强度与气密性试验用的介质应是清洁、干燥、无油的空气,N2, 02或其它惰性气体。强度试验应无变形、无泄漏。气密性试验是根据常数(卩为压力,T 为温度)而进行的。压力与温度检测仪表精度应为一级(±1%)。

15、气密性试验前应对每个连接处用肥皂水检查,不得有泄漏。气密性试验设0.5 h与12 h检测点,两点的值之差应小于1%。3.2 调试调试一般在供货商工程师现场指导下进行。调试前应按P& I图对各单项设备和仪表进行逐项检查和验收,并作好标记。管道焊接、清洗、强度与气密 性试验必须符合要求。调试负荷一般从 25%开始,逐渐增大到 100%。测试点一般分为 25% , 50%, 75% , 100%。调试内容主要有臭氧发生量、能耗、氧气用量以及PLC的运行工况等,各项测试参数应事先制成相应的表格。调试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应按表格翔实填写,并进行必要的验算。4结语前臭氧接触时间一般为 24 min,投加量一般为0.51.5 m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