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透视原理PPT精品文档_第1页
绘画透视原理PPT精品文档_第2页
绘画透视原理PPT精品文档_第3页
绘画透视原理PPT精品文档_第4页
绘画透视原理PPT精品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绘画透视原理 绘画透视原理绘画透视 (1)2021/4/252 2021/4/253 (2) 透视的原理2021/4/254(3) 透视的起源与发展 绘画艺术的时空状态分为一次元、二次元、三次元、四次元四种状态,一次元是指点和线的状态,二次元是指平面状态,三次元是指立体的状态,四次元是指立体加上时间的状态。人类的绘画艺术是逐步由一次元状态进步到四次元状态的,其中,由二次元平面上表现三次元立体的透视图法是这一进步的关键。 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中,透视图法诞生了。15世纪初,建筑家、画家菲力浦布鲁内勒斯奇首先根据数学原理揭开了视觉的几何构造,奠定了透视图法的基础,并提出了绘画透视的基本视觉

2、原理。2021/4/255透视的起源与发展2021/4/256透视的起源与发展2021/4/2572021/4/2582021/4/259 (5) 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观念中的空间观念 中国有着优久的绘画历史,古代的画论中曾论述过画风景要注意“远山无石、远树无枝、远水无波、远人无目”、浓淡虚实以及“三远法”等纵深空间的问题。2021/4/2510 虽然中国的画家只停留在这种近大远小的感觉上,没有像西方学者那样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论证。但由于中国人重主观感知,认为绘画是艺术而非科学,重主观、求本质、讲艺术。强调依靠对物体的感知、记忆、想像)将物像通过“似与不似”之间艺术地反映出来。 这

3、是由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绘画观念、思谁方式所决定的,不能用已知的西方焦点透视,简单评判中国画的空间表现方法,否则会造成误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观念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观念2021/4/2511 最早将西方的透视图法带入中国的是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 真正系统地将西方透视图法全盘传授给中国美术界的,是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徐悲鸿、刘海粟这一代画家。 2021/4/2512(6) 透视学的运用 透视学作为表现设计思想,追求最后效果的一种最佳手段,被广泛运用于插画、电脑动画、电子游戏、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业设计、展示设计等多种领域。2021/4/2513绘画透视规律与表现技法 huihua tous

4、hi gui lv yu biao xian jifahuihua toushi gui lv yu biao xian jifa2021/4/2514 透视学的运用 插画创作2021/4/2515 绘画透视规律与表现技法 huihua toushi gui lv yu biao xian jifa插画创作2021/4/25162021/4/2517 电子游戏中的场景设计2021/4/25182021/4/25192021/4/2520绘画透视规律与表现技法 huihua toushi gui lv yu biao xian jifa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2021/4/2521(1)视点 视平线

5、距点观画者眼睛的位置叫视点。当观画者注视前方,中视线与画面垂直相交的一点叫主点(心点),通过主点的水平线叫视平线。由观画者的视点到画面的距离叫视距,从主点到左右两边距离各等于视距的两点叫距点。 2、透视学中的常用术语 2021/4/2522 (2) (2) 视域视域 普通透视是以人眼为视普通透视是以人眼为视点的,头部不转动,目光向点的,头部不转动,目光向前看所能见到的范围称为可前看所能见到的范围称为可见视域。而人眼正常观察范见视域。而人眼正常观察范围是以围是以 60视角所构成的视角所构成的视锥,这个视锥被画面相截视锥,这个视锥被画面相截后所获得的视圈就是后所获得的视圈就是60视视圈。在圈。在

6、60视圈内,物体视圈内,物体处于常态透视变化中,超出处于常态透视变化中,超出了这个范围,物体透视形状了这个范围,物体透视形状就会超常失态。大于就会超常失态。大于 60视角的视域称非正常视域。视角的视域称非正常视域。 2021/4/25232021/4/25242021/4/2525 平视时,地平线与视平线重合,地平线即是视平线。俯视时地平线在视平线的上方,仰视时地平线在视平线的下方。2021/4/2526 平视状态2021/4/2527 俯视状态2021/4/2528 仰视状态2021/4/2530消失点消失点BA2021/4/2531(6)原线原线 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都是原线,原线在透视方向和分段比例上不发生变化,原来是水平看上去仍然是水平;原来垂直,看去仍然垂直。在透视长度上是越远越短。(7)变线变线 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都是变线,相互平行的变线,都向同一个灭点集中。2021/4/2532原线原线变线变线2021/4/2533原线原线变线变线2021/4/25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