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信息技术拓展课中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研究_第1页
微课在信息技术拓展课中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研究_第2页
微课在信息技术拓展课中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研究_第3页
微课在信息技术拓展课中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研究_第4页
微课在信息技术拓展课中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微课在信息技术拓展课中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研究    夏晓莺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兴起,也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虽然目前国内对微课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微课在拓展课中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作为新型教学形式的微课,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能否重新燃起教师的教学热情,变革老师的教学理念?将微课应用到信息技术拓展课后,效果又是如何?本文将针对微课在信息技术拓展课方面的实践研究进行汇报,包含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实践探索以及最终的成效和反思进行阐述,以求能够为微课在拓展课中的研究

2、提供借鉴和帮助。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拓展课;开发; 设计一、研究缘起: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都在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学生信息素养及自主能力的提高,要求教师不仅要组织好常规课堂教学,也要更加重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拓展课活动由于它的趣味性、多样性、技术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它也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渠道。但纵观如今的信息技术拓展课,加上笔者的教学经验,发现在拓展课教学中存在说明书式的讲解以及机械式的操作,造成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缺乏兴趣。为激发提高拓展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希望基于微课教学,开展相关的研究。1.“微”教学模

3、式的兴起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式媒体的不断出现,使得现在的社会处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中。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智慧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开放性学习资源的不断应用,教育领域也发生着变革。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其便捷、灵活的特征满足了学习者快速获取知识的需求,极大的迎合了人们的学习需求。2013年,微课概念在教育界爆发,得到了教育界广大同行的高度认可和一致追捧。国外的可汗学院、国内的网易云课堂和学堂网网络教学视频平台的兴起,进一步触发了教育者对微课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探究。2.信息技术拓展课存在的问题笔者目前所带的信息技术拓展课,主要教学c4d软件的3d建模

4、内容。拓展课学生主要来自于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最新的3d建模学习都很有兴趣,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虽然大家都抱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但是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步调还是存在差异的,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照顾到全部学生。(2)学生课上自主学习不易实现。上拓展课的学生普遍信息技术素养较好,以前上课均采用“教师讲解、教师或学生演示、学生练习”的固有上课模式,学生在前半节课听教师讲解,后半节课凭借回忆来操作练习,学生很难有自主学习发挥的机会,老师较难发现真正优秀、有自主思考探索的学生。(3)学生创新思维无

5、法得到较大提高。以往上信息技术拓展课,由于教师的讲解时间过长,学生只有较少的时间进行操作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的时间很少。3.moodle平台技术的日渐成熟moodle平台作为一个免费、易用的开源课程管理系统(cms),技术功能日趋完善,它既具备目前新兴的社会软件功能(如:blog、wiki、bbs等),同时支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而且,还注重多样化教学评价的设计和实施,为实现微课教学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二、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1.概念界定(1)微课。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以教学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2)mo

6、odle学习平臺。moodle是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的首字母缩写,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开发的开源软件,能够帮助教师高质量创建和管理课程的管理系统。moodle平台的主要特点有:易于使用,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轻松地在moodle平台里创建自己的课程;综合了先进技术与教学理念;灵活的模块化管理功能。(3)中学生拓展课。中学生拓展课是中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信仰、个性等,由学生自主选择,按照一定的章程具有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范围的组织机构。2.研究意义从实际微课教学开发过程中发现问题,建立合理的拓展课微课建设模式,搭建基于moodle的微课资源设计、开发、交流、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帮

7、助教师解决讲的过多、或讲的过细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效率,能更快更有效的向学生传递知识,让不同基础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率的接受新知识,并能有更大量时间进行联系和拓展学习。三、实践探究1.信息技术拓展课(c4d)微课的设计(1)设计前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c4d信息技术拓展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学习和掌握好这门课程必须十分重视实践环节。因此,该课程预计开发设计课程共20节课(一学年),课程分别为知识讲授型、操作演示型等微课形式的设计与开发。传统信息技术拓展课的教学一直采用“课堂演示+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演示时间过长,等到让学生自己操作的时候却忘记

8、了;或者讲解过程中个别学生已经跟不上;二是学生的注意力在听讲过程中容易分散或开小差,不能耐心听完整个演示过程;三是每个学生的操作能力水平不一样,导致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2)学习者的需求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看,有83%的学生对微课在信息技术拓展课中的应用表示赞成,基本没有学生对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感到排斥。还有学生在对教师的教学还提出了使用视频教学的建议。这说明学生对微课的接受度很大,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对信息技术拓展课的学习兴趣。endprint(2)确定微课类型。确定微课的主题为c4d信息技术拓展课,在确定微课主题后,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

9、性质,再确定适合的微课类型。c4d信息技术拓展课课时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根据教学方法主要开展的是知识讲授型和演示型微课。(3)微课设计实践。微课要素构成除了微视频之外还有其他多种资源,如微教案、微练习、学习任务单、学习资源包等。其中微教案、微练习、学习任务单、学习资源包等是在前期制作生成的,是微视频开发的重要基础。以下就是笔者就以“c4d几何建模(沙发枕套)微课”为例,分析微教案、微练习、学习任务单的设计。(1) 微教案设计(2)微练习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习者巩固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常常需要设计一些练习题,练习或者测试也是与学习者互动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微课时间短,在微课教

10、学过程中,在练习题的选择和设计上,要具有针对性。(3)学习任务单设计。 学习任务单是信息技术拓展课微课教学中不能缺少的一个内容,它能帮助学生了解本次微课的学习内容和任务,还能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课外学习网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进行自学,提高自己的能力。2.信息技术拓展课微课的开发(1) 利用camtasia studio制作微课。 目前市场上的屏幕录制软件有很多,笔者采用的是camtasia studio这款软件。它是一款易于使用的视频制作工具,主要功能是录制屏幕和编辑,操作较简单直观,容易掌握,能满足制作教学微课所需要的录制需求和编辑需求。(2)利用camtasia studio视频录制。該阶

11、段是对前期设计和资源整合的实现,是微课资源开发的最重要一步。启动camtasia studio软件后,有录制屏幕、语音旁白、录制powerpoint和导入媒体等四种选择,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录制方式,开始视频录制。(3)视频后期编辑及输出。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于理解和学习,在后期编辑剪辑中,笔者在视频的重要知识点添加了醒目的注释。涉及到重难点时,对视频添加了相应的解说字幕。在操作的某些步骤中,对视频的相应部分加入了放大效果的设置。针对微课视频的输出,camtasia studio可以将视频生成为mp4、avi等多种格式。笔者根据需要分别生成了flv和mp4两种格式的微视频。四、实践成效在以

12、“c4d几何建模(沙发枕套)微课”为例设计开发完成微课后,笔者将开发的微课在c4d信息技术拓展课学生中进行了试用,主要想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笔者主要采用了对授课老师进行访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学生问卷共发放30份,回收27份,有效问卷27份。最后问卷调查分析如下:1.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1)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学习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媒介也不再试单一的纸质媒体,移动设备终端的发展势必也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据问卷调查反馈结果如下:分析:微课在内容和意义上都达到了学生的需求,微视频的呈现方式和平台要求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式上既能保持图文的基本设置,还可以加解说词、

13、动画形式,满足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多种需求。1. 学生创新设计能力提高分析:以上两幅图分别来自拓展课课程里的多边形建模爱心和制作花瓶两课,通过多边形以及放样nurbs的学习,掌握基础的点线面操作,实现实物的创建。学生在学了基本的操作之后,展开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分别就爱心的造型进行了创作,包括数量增减、添加环、圆柱体等结合、扑克牌创意、砂砾效果的制作。在花瓶制作时,学生凭借自己对花瓶造型的经验和认识,创造出形态各异,千变万化的花瓶样式,放样曲线的顺序不同就能改变最后渲染出来的花瓶效果,学生根据这一点,自由发挥,实现了一些和范例出入较大,但却是富有创意和实际视觉效果的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设计基本理

14、念也被学生的创意贯彻的深刻隽永。(2)学生个性化学习习惯养成。拓展课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通过微课学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他们能通过多次观看微课,反复揣摩,从而消化相关学习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他们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控式的深度学习,获得自主性的教育体验。2.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1)教学理念的变革。信息技术拓展课微课的实践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教学理念的升华和变革,相较于陈旧的“填鸭式”“教师主体性”教学理念,转化为“自主性”“学生主导性”的新模式。形成以学定教的理念:让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

15、者和指导者,学生则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传达者,而是引导辅助,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和理解。教师在结构化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动态反馈适时调整对于教学内容的传输和表达,能够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形成因材施教的理念: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以及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选择不同的进度观看微视频进行学习,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恰当的介入,提供帮助,比如学生对于微课中的某个知识点不理解时,教师应及时提供帮助。(2)评价巩固的多元。教师通过微课与评价量表结合的方式,一个是学习成果的具象呈现,一个是量化测评,结合学生对自身学习结果的考量,带给教师教学

16、评价反馈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课后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通过在平台上查看微课实现,结合moodle平台数据的检测,微课资源的点击播放率帮助教师评价该微课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教学参考价值。通过微课资源,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对学习进度进行一个动态掌握,还可以得知拓展课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巩固方面的成效,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上课进度,不仅仅是呆板的数据呈现,而是具体到每个知识点,每个微课资源的学习次数,实现评价和知识巩固方式的多维度、多元化。endprint(3)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c4d信息技术拓展课微课体系。课题组充分挖掘c4d信息技术拓展课的教学内容,制作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拓展课微

17、课体系,把需要演示操作的内容制作成演示微视频,并辅以学习任务单和微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只要明确任务,有选择的学习相关微课资源就可以学习,不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多次广播演示,事实证明微课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五、总结和展望近几年来,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课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正在引起广大一线教师、学者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笔者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文献的研读和研究成果的思考,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在信息技术拓展课上对微课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尝试。在此,将一年来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研究中的主要内容(1)对微课及相关概念进行了概念界定(2)在已有微课的设计制作理念基础上,选取c4d信

18、息技術拓展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微课设计与开发(3)将开发的微课资源在拓展课教学中进行应用,探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教师与学生的收获笔者依托c4d信息技术拓展课课程的开设,根据以往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经验,在分析该门课程的基础上,参照微课设计与开发的一般流程,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c4d信息技术拓展课微课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析了微课的应用效果。2. 研究中的不足(1)理论基础不够全面。由于目前微课在信息技术拓展课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再加上笔者的研究水平有限,可供参考的微课信息技术拓展课相关文献还比较匮乏,所以笔者对微课在信息技术拓展课中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深刻、全面,还需不断加强。(2)微课设计还有欠缺。c4d信息技术拓展课属于校本课程,笔者难免对课程的分析不够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