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_第1页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_第2页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_第3页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_第4页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爱留守儿童案例随着经济地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大批农民进城务工 ,在广大农村地区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农村留守儿童 ,而且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 ,造成他们在学习与心理发展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 学习情况不佳、行为习惯不良、人格发展不健全等,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弥补他们缺失的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案例一一、学生的自然情况姓名:唐虎虎年龄: 13 岁二、问题及行为表现1、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3、处

2、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4、有依赖和惰性心理,有时爱拿家中的钱物。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母亲文化水平低,仅上二年级,对儿子疏于管教。三、调查访谈结果通过调查、家访和对其本人的访谈,我了解到他在家里是独生子,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其母亲是一个文化素质较低,只上了小学二年级, 对儿子的管教疏松, 也不知如何管教,随着儿子的渐渐长大, 一些坏习惯也越来越多, 其母亲也感觉对儿子无所适从, 也有愿与老师沟通。 由于家庭监督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就养成了他的惰性, 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则拖,多一点也不想做。由于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不断滑落。粗心马虎

3、,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四、个案分析针对唐虎虎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2、在班级里,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就极易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 加之部分学科的老师对他采取训斥等过激的态度等,使他开形成了逆反的心理现象。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1.根据唐虎虎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

4、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多次家访,与其母亲进行沟通,温和的态度,耐心地说服,使她认识到,教师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她的儿子着想,孩子如果现在管不好,将来后患无穷。真心相劝,其母亲也理解了老师的一番苦心,主动与老师交流,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在多次交流中, 我把自己的想法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她进行了传授,并让他的妈妈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 争取到了家长的配合,这是一次好的开端。2.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 保护其自尊心, 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

5、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3.针对唐虎虎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 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 经与家长沟通得知, 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六、教育效果经过近两个月的了解及教育,张某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 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唐虎虎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门功课,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

6、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 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身心健康少年儿童。案例二姓名:刘鑫磊性别:男年龄:八岁一年级学生二、问题及行为表现1、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

7、不爱多动脑。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三、个案分析刘鑫磊今年八岁了,在家里有个姐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我行我素,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常不做,在班级里,一则年龄大,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1、根据刘鑫磊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 他是会有改变的。 让他的爷爷奶奶一定要与老师更好的配合, 严格管教孩子。2、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

8、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3、针对刘鑫磊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看到他认真劳动时,就给予鼓励; 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 经与家长沟通得知, 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六、教育效果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 刘鑫磊有了一定的进步, 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刘鑫磊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 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 成绩逐步提高。 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

9、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 任性、固执得以缓解, 办事能有目的性, 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班上还很调皮,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有较大的进步。案例三姓名:张杰 性别:男 年龄: 11 岁 五年级学生二、问题及行为表现1、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4、有依赖和惰性心理,有时爱拿家中的钱物。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母亲文化水平低,仅上二年级,对儿子疏于管教。三、调查访谈结果通过调查、 家

10、访和对其本人的访谈,我了解到他在家里是独生子,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其母亲是一个文化素质较低, 只上了小学二年级,对儿子的管教疏松,也不知如何管教,随着儿子的渐渐长大, 一些坏习惯也越来越多, 其母亲也感觉对儿子无所适从,也有愿与老师沟通。由于家庭监督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就养成了他的惰性, 学习缺乏自觉性, 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则拖, 多一点也不想做。 由于根基打得不牢, 使学习成绩不断滑落。粗心马虎, 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四、个案分析针对张某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

11、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 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2、在班级里,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就极易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 致使成绩下降, 加之部分学科的老师对他采取训斥等过激的态度等,使他开形成了逆反的心理现象。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1.根据张某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多次家访,与其母亲进行沟通,温和的态度,耐心地说服, 使她认识到, 教师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她的儿子着想,孩子如果现在管不好,将来后

12、患无穷。 真心相劝,其母亲也理解了老师的一番苦心,主动与老师交流,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在多次交流中, 我把自己的想法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她进行了传授,并让他的妈妈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 严格管教孩子。 争取到了家长的配合,这是一次好的开端。2.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 保护其自尊心,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3.针对张某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 主动

13、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六、教育效果经过近两个月的了解及教育,张某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 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 张某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 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门功课, 成绩逐步提高。 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 情绪较稳定, 冲动事件逐渐减少, 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 值日主动、 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

14、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案例四一、学生的自然情况姓名:张锦川性别:男年龄:十岁三年级学生二、问题及行为表现1、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三、有关资料的调查张锦川同学今年十岁了。 在家里是独生子, 父母常年外出打工。 从小在爷爷奶奶呵护下

15、长大,由于是男孩,更是得到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再加上家庭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 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四、个案分析针对张锦川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 经调查了解, 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

16、过于放纵, 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缺乏自理自立能力, 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2、在班级里,一则年龄大,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1、根据张某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 他是会有改变的。 于是我与其父母取得联系, 让他们勤与孩子打电话交流沟通。并让他的爷爷奶奶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

17、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2、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3、针对张某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 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 经与家长沟通得知, 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六、教育效果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 张某有了一定的进步, 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

18、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张某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 成绩逐步提高。 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 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案例五王思雨 性别:女;年龄:11 岁;她是我班上一位乖巧、听话的优秀学生。由于学校的用水非常困难,无法供应学生的开水,她只能从家中带水来喝。 她长得十分瘦弱,皮肤白白的

19、, 穿着比较干净漂亮,梳着细细的小辫。她的身材比较矮小,由于这个原因,她只能坐在教室最前排。该女生学习成绩较好,书写工整,尤其是写作能力很强,常常受到同学的夸奖。不过,王思雨的胆子特别小,上课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下课后,也不愿意与老师、同学玩耍。她性格内向,常常一个人站在教室里望着操场发呆。她的脾气很犟。 第二周星期二,她的亲妈妈来看她,她居然躲在教室里不出来,只是不停地哭泣,我与数学老师费尽周折,才把她请出了教室,让她与妈妈见面。结果,她泪流满面地对我们说:“老师,我恨她。我不愿意看见她”说完,就迅速地跑回教室再也不肯出来。 我们都感到十分惊讶,一个年幼的孩子,为什么不亲近自己的妈妈?让我们

20、百思不解。 我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于是,决定走访该学生的家庭,了解她在家的具体表现。在家访中, 我们了解到, 王思雨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在她 7 岁时,父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离婚,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她交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从此以后,王思雨在爷爷奶奶的细心照顾下,渐渐长大了,也慢慢地懂事了。奶奶告诉我们:“她爸爸妈妈没离婚前,王思雨整天笑呵呵地,又会唱歌, 又会跳舞, 乖得很。 我们一家人都把她当成宝贝一样看待,哎,她爸爸、妈妈离婚后,她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不爱与我们说话了,整天默默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孩子心思太重了,她的逆反心理太强,动不动就发脾气。要不就不吃饭,或者不去读书。她爸

21、爸忙于生意也很少回家,偶而打电话回来,她也不愿意接电话。”就在我们家访时,王思雨在一旁默默无声地写作业,写完以后,又帮奶奶扫地、带小妹妹。回校以后, 我有意识的组织了一次“悄悄话 ”写作活动。 在日记中, 王思雨告诉我, 她恨妈妈。原因是:妈妈不该离开爸爸,不该扔下她不管,她觉得爷爷奶奶才是她最爱的人。每当她看见别的小朋友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就更加讨厌妈妈。她说:“老师,我从不告诉别人这些话,你要保密哟。同学们知道后一定会笑话我。”看到她稚嫩的话语,我的内心掠过一丝沉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的今天,“留守儿童 ”呈逐年上升趋势, 且他们又有异于其它儿童的心理,学校、家庭、社会都应广泛关注的教

22、育问题。作为班主任,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 ”采取了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首先,培训家长。 一开学, 通过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 ”的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对家长提出必要的要求,让他们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如怎样教育独生子女、怎样使你的孩子更聪明、父母必读等。过家长会集体培训通,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感受和方法,使他们懂得科学育人的方法。待他们远走他乡时,对家长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与孩子联系时,不要只打电话,多写信,这样孩子想念父母时,便可以读父母的信, 感受父母就在身边,从而体验

23、父母的爱;也要求孩子们常常给父母写信,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同学、老师,从而拉近父母、孩子之间的距离,消除“留守儿童 ”的孤独感。然后,通过加强班级体建设来消除“留守儿童 ”的异常心理。 在班级体广泛开展各种集体活动,比如齐心协力体育活动, 拔河, 打乒乓球等形成团结奋发的集体气氛;故事演讲, 手抄报等比赛促进同学们心理健康发展。加强日常管理,强化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全体同学 “干好自己的事,管好集体的事,关心别人的事”。第三, 搞好学生的个别教育。 作为班主任老师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提高学生个别教育的能力。在学生行为异常时,能及时了解其心理原因,对症下药,

24、及时矫正。通过这些工作,对 “留守儿童 ”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案例六一、该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学生张勇、男、 11 岁。该生家庭贫穷,父常年在外打工,平时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活;母早年离家出走,自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自接手该班近一年来,我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 )行为习惯差、个人卫生差。上下课都显得好动,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2 )懒惰心理。学习上有 “四怕 ”: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只想在家随心所欲地玩。( 3 )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 。突出表现为在各种活动和机会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并经常捣乱,故意搞破

25、坏,并煽动其他同学参与他的破坏活动。二、问题分析: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张勇和他的家人。我发现张勇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原因:( 1 )、长辈的关心无门爷爷奶奶对张勇这个孙子是打心里爱他,但是却不知道以何种方式来爱他,缺少严格的监督。作业不认真完成,喜欢抄作业。( 2 )、粗暴的教育方式由于家庭的这种特殊性,张勇自小缺少父爱和母爱,家长很少和儿子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很少静下心来和孩子交流。遇事缺乏耐心,就用一种粗暴的态度来处理。( 3 )、内心深处的自卑由于他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平时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使得张勇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使他不愿和同伴交往,使

26、他害怕竞争、害怕失败,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并且他觉得没人注意他,就故意搞破坏想引起别人的注意。通过以上分析, 我发现张勇身上的问题主要源于家长和他的不自信。于是我决定从张勇的家长和他本人两方面入手采取措施。三、主要措施:( 1 )、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张勇的爷爷奶奶多次交谈,并通过电话与张勇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使他们明白: 爱要有针对性。 同时我对张勇的家长提出建议:a、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当让他接受正确的批评,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b、孩子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一味的暗示他放弃和责备。c、不要把孩

27、子守在自己身边,让他到小伙伴中去,和他们一起摸爬滚打。d、父母要经常回家来看望孩子或者经常打电话给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关心。( 2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龄人交往的乐趣。为了让张勇对学习重新产生兴趣,在学习、各种竞争、人际交往中树立起信心,我采取了以下做法:a、利用表杨,树立信心针对张勇在平时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成功都给予其表扬, 让他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喜悦,逐步树立自信。b、针对实际,设立目标在张勇走出自我否定的低谷后,我立即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明确地告诉他: 学生要以学习为主,

28、按时上学, 完成作业是一名合格的学生最起码的任务。要求高不可攀,我和他共同协商制定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小目标。四、辅导效果 :为了不让他感到这个经过我与张勇家长的密切配合及他本人的努力,近段时间来获得了可喜的成果:a、虽然偶尔还是有时在生活上有依赖性,但我知道他一直都是自己在努力去做。b、张勇已清楚地认识到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做到的。尽管他的作业书写和质量还有待提高,但按量完成作业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c、能经常看见他和同学们嬉戏时活跃的身影,听见他开朗的笑声。五、个人体会:张勇的转变让我真正感受到,给孩子自信就是给了孩子成功的钥匙。而张勇家长的转变以及自己所做的一切,让我联想到高尔

29、基说过的一句话:爱孩子,这是老母鸡都会的事,要善于教育他们,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言以蔽之, “留守学生 ”的教育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现状令人堪忧,不是那一个单方面努力就可以完全解决好的。 对张勇的教育没有结束, 还有更多的 “留守学生 ”在等待接受教育。 “留守学生 ”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来关注。案例七王洪海、男、 12 岁、 1996 年 12 月出生。家里共 5 人,有父母、爷爷、姐姐。爷爷和他们没有血缘关系,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而父母都是外地人, 母亲是四川甘洛少数民族,经过两次迁居:第一次迁居眉山柳圣,第二次迁居河坝子镇双龙村 4 组爷爷家落户。 家离双龙小学很近,约

30、300 米左右。孩子上小学很方便。家里不富裕,房屋是砖木结构古老式的小青瓦房,共有6 间,还比较宽敞, 20XX 年下半年家里修缮 “地坝 ”晒场花去几千元,为了能多挣些钱。本学期刚开学,父亲就外出打工,由于没有什么手艺, 只能在建筑工地上打杂活,据王洪海说:他父亲是去山西打工了, 建筑活有时忙、 有时闲, 干活儿忙时就没时间打电话回家,如果不忙时就会打电话回家,都是父亲接的电话, 到 5 月份父亲共打了两三次电话回家,每月一次。 估计要暑假或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平时, 王洪海的爷爷也在县内外出务工,在家里住的时间也比较少。两个孩子都由其母亲监护和管照。王洪还其母, 小学文化程度, 对子女的学

31、习辅导方面有很大的困难,在加之家里杂活和田里农活几乎由他一人承担, 虽然两个孩子也会下田地干活,毕竟是力所能及之事,所以, 她肩上担子也非常之沉重, 很少有时间去辅导, 只能千嘱万咐孩子在校一定专心听讲,好好学习。她很关心孩子在校学习,活动情况,每期差不多都会来学校5、6次。向老师询问了解王洪海在校情况。王洪还性格比较外向,贪玩好耍,比较调皮,他左耳听觉不太好,听得不是很清楚。我把他座位安排在三、四横排,较靠前的位置。由于他家离学校近,我跟他商量,希望他能为大家服务,每天早晨开门,下午放学锁门。他同意,而且做的很好,很认真。多老师吩咐的任务或安排的工作他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但是,家庭作业的

32、效果却不尽人意。我调查和家访发现,他学习基础一般, 尤其是数学基础还比较差,学习习惯也差, 书写也差。在学校里, 遇到不懂的问题,一般都是去问组长或其他同学, 而很少问老师。在家时问他读初二的姐姐。但王洪还又不主动招呼请教其姐姐, 所以, 他姐姐有时候不给他讲解,让其自己做。遇上周末或放假时,他把多天的作业或事情堆放在一天做,导致忙中出乱,出错。做家庭作业时常常边看电视边做作业,不专心,不仔细,一心二用,有时早晨上学前,有时上学前不洗漱, 花着脸就到学校了,家访时,我当着王洪还及其母亲的面,批评教育了王洪海,苦口婆心地和他交谈, 希望他明白父母的辛劳以及他们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希望他能改掉那些坏毛病和不良习惯,他点头同意。第二天在学校里我有找其谈话,交流,语重心长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看他样儿,似乎也明白了些什么,从近几个星期王洪海的表现来看:作业书写较工整了, 家庭作业都能每日下午完成,上课有时候举手发言了, 更讲个人卫生了,没有出现不洗脸就上学的现象,农忙时, 回家还下田帮母亲砍油菜, 老师和他父母都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希望他再接再历,以后的进步更大。由于家庭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