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生物营地教育开展现状研究_第1页
峨眉山生物营地教育开展现状研究_第2页
峨眉山生物营地教育开展现状研究_第3页
峨眉山生物营地教育开展现状研究_第4页
峨眉山生物营地教育开展现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峨眉山生物营地教育开展现状研究    张洁+范曾丽摘 要:生物营地教育是一种野外集营教育,它利用野外的动植物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生物科普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获得生物知识和一定的综合能力。2016年8月,一群小学生在峨眉山神水阁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生物营地教育,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既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又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了促进该营地教育活动良好健康发展,本文对本次活动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关键词:生物营地教育 小学生 优缺点 改进建议:g642 :a :1672-1578(2017)04-00

2、37-02现如今,营地教育这个词眼渐渐在教育界熟烙,它把教育环境扩展到教室之外,在野外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还可以学得很多知识和能力1。而生物营地教育,是把生物知识贯穿其中,利用野外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亲近自然,感知动植物的神奇,同时,不仅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增进了友谊,还提高了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用脚步丈量高山,用心灵感受自然。骄阳的八月,一群小学生来到环境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峨眉山神水阁,参加为期三天的生物营地教育活动。他们一起认识动植物,一起合作学习,参与各种生物实践活动。他们不仅学得了生物知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3、,还收获了一些能力。此次活动有小学生18人,志愿者(大学生)2人,教师(高校老师)2人,总负责人1人。这三天营地教育的活动安排丰富有序,第一天讲解动物知识,第二天讲解植物知识,第三天制作标本和卡片,并总结。作为一名志愿者,笔者全程参与其中,对于此次营地教育开展的优缺点,笔者有自己的一些感触和见解。1 此次营地教育活动的优点1.1 时间合适暑假时间漫长,孩子们放假在家,多半没有家长陪伴,有这样一个机会到野外学习体验,家长和孩子都很支持,给孩子们的暑假增添更多色彩。同时,暑假也是高校老师比较空闲时段,有精力准备此次教学。1.2 地点合适夏天的峨眉山本身就是一个避暑胜地,再加上神水阁附近动植物资源丰

4、富,有山有水,晚上可以观看萤火虫,便于教师因地施教。同时,该营地食宿条件较佳,活动范围广,也有利于孩子们愉快学习。1.3 教师专业素质高授课老师是高校老师,他们拥有专业的动植物知识,而野外动植物种类多,只有博学的老师才能解答孩子们各种问题。此次活动共聘请了两名博学的老师,分工明确,一位讲动物,一位讲植物,得到了学生的称赞。1.4 课程安排合理且丰富三天的活动,以生物科普教育为主,每个时段都有具体详细的安排,课程设计有序,学生学习不会乏味,晚上也安排有很多活动,充分利用三天短暂时间,教授给学生满满的生物知识,同时也竭力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兴趣和素养,对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帮助。但也不忘留足时间给学

5、生反思和总结,把教师讲、学生学和学生动手实践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而不是简单游玩。1.5 纪律严明起床就餐就寝时间严格规定,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纪律性,让他们懂得一个道理:没有纪律不成方圆。1.6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该生物营地教育不仅传授生物知识,还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善思善问品质以及感恩之心。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在短短三天之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段友谊难忘,回去之后,孩子们还可以互相交流玩耍,家长之间可以沟通教子经验,此次活动给他们提供了结识的机会。2 此次营地教育的不足点虽然该营地活动有以上优点,但不能避免地也会存在以下漏洞:2.1

6、 安全保障不够虽然有志愿者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安全,但此次活动只有两名志愿者,数量上稍微有些劣勢,野外活动时,孩子们较自由,天性活泼好动,经常脱离志愿者的视野,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2。这次活动,虽然志愿者随时看护孩子们的安全,但还是有个别孩子摔伤。那三天,峨眉山交通比较拥堵,上山下山交通路段弯多路陡,必须保证司机的驾驶技术很好,才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2.2 费用负担重车费食宿贵,再加上教具的购买,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成本贵,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报名费,这对于条件优越的家庭来说没有影响,而对于条件不太优越,但又很想报名的家庭来说,无疑加重家长的负担,减少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不能实现让更多

7、的孩子接受生物科普教育的办学目的。2.3 专业教师人数不够野外教学对生物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很难聘请到知识全面的教师。同时,此次教学无专职管理人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没有进行专职培训3。因为工作人员人数不够,所以分工不够明确,授课老师讲课同时还要协助志愿者管理学生生活,搬教学用具,加重了授课教师的负担4。2.4 野外授课凝聚力不够野外地域宽阔,孩子们天性活泼,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把注意力从老师那里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如果此时老师不能用响亮的嗓音把学生控制住,或者讲课内容没有吸引力,那么学生很可能一盘散沙,不利于学生及时跟进老师的进度,收获也会打折扣。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志愿者的协助。2.5

8、 教具选择有不合理之处植物学课上,老师准备了很多果蔬供孩子们解剖观察,其中有一个材料是辣椒,有几个孩子徒手解剖辣椒之后,不小心碰触了身体其他皮肤,导致皮肤红肿焦灼,这就是教学材料选择不当的一个体现,没有从多方面考虑它的合适度5。2.6 应急措施不到位没有懂医疗的工作人员,当有孩子皮肤红肿难受时,工作人员不知所措,解决步骤也不够科学,没有准备齐全野外必备药品。 2.7 课程安排没有完全做到因地因时充分考虑办学那三天峨眉山的动植物生命活动情况,提前对周边植被进行踩点,准备授课内容。此次授课有一个漏洞,那就是到周边用胶带粘树,预想第二天早上会捕捉到一些蝉,但老师没有估测准蝉在那段时间的活动规律,或者

9、胶布粘性不够,亦或者土被挖过,还没有蝉卵产在树根上,因此未捕捉到一只蝉。虽然孩子们学到了生物防治的知识,但最后没有收获,大家未免有些失落6。3 总结收获与建议3.1 选择合适的地点、时间选择好地点是开展营地教育的首要环节,学生能否愉快有效地学习与活动,离不开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因此,生物营地教育的地点选择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营地的环境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没有不安全的地带,活动场所宽阔便利,食宿方便条件好。有了好的地点,还得选择一个好的时间开展活动。如果营地活动时间不长,可以选择周末,如果超过2天,则尽量选择长假。此外,一年四季中动植物资源丰富程度不同,需根据所选地点的动植物生命特点确定时间

10、。应尽量避免植被荒芜、动物冬眠时期,以及严寒酷暑季节,保障学生能高效地学到丰富的动植物知识。3.2 提高师资配置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授课内容的质量。本次营地教育为生物营地教育,野外场所宽广,动植物丰富且繁杂,同时,小学生好奇心强,千奇百怪的问题层出不穷,这对于教师的生物专业素养要求很高,需要教师拥有全面的生物知识,还得辅以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较自如地应对野外实践教学7。因此,教师需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宽知识面,为授课做准备。教师的数量也对营地活动开展是否顺畅有所影响,因根据学生人数和课程设置特点,适当的增减教师人数,保障志愿者人数充足,不至于出现分工混乱,一人兼多职的情况。3.3 加强安

11、全保障营地教育属于户外实践教育,教学场所在户外,比室内教学存在更多的安全问题。而现如今学校和家长都特别重视学生的安全,因此在营地教育中保障学生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需排查营地周边的安全隐患,避免学生涉及不安全场所,外出游学时,应有专门人员监督学生不安全行为并制止;其次,需准备应急药物和医疗器具,配备医疗人员,对学生临时出现的健康状况进行及时救治;最后,往返路途中交通安全需保障,需提醒司机小心谨慎驾驶,车速不能过快,保障学生往返路途中的交通安全。3.4 课程设置需合理野外动植物资源丰富,可供学生活动的场所也很宽广,这就需要老师提前踩点,设置好自己所要授课的路线和授课内容,不能让学生满山跑,也

12、不能所有动植物都讲解,需要抓中重点,举一些典型的例子进行讲解。设置学生的实践活动时,需考虑学生的能力范围和兴趣点,同时还要考虑到营地的硬件条件和季节限制8。3.5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生物营地教育的授课主线是生物知识,教师需因时因地施教,充分利用营地周边的动植物资源进行生物科普教育,让学生学有所获。同时,授课对象是学生,教师需注意课程的趣味性,多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讲解动植物知识时,也需简单生动,让学生易于接受,充满好奇心。作为志愿者的我,很珍惜这次机会,这种教育方式新颖而有意义,但目前四川各地的生物科普营地教育稀缺。而峨眉山生物科普营地致力于办好营地教育,扩大师资,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收获

13、生物知识并培养科学素养。虽然这次办学有不足,但组织者会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反馈进行改进和完善,希望该营地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学习机会。参考文献:1 薛保红,南燕.发达国家营地教育发展及其启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126-128.2 张海军,张淑兰,王长宝,程海涛,许龙. 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2:145-148.3 张海军,张淑兰,王长宝,程海涛,许龙. 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2:145-148.4李婧超. 中学生户外环境教育与地理知识获取途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0.5 熊国勇,张同林,余波,熊敏,张璇.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