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质量密度_第1页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质量密度_第2页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质量密度_第3页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质量密度_第4页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质量密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质量密度选择题(共6小题)1. (2018?滨州)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c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温度等于4c时,水的密度最大B.在04c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 A B、C、DX E处的温度分别为 4C、3C、2C、1C、0C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4c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故 A正确;B、在04c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 04c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

2、胀的性质,故 B正确;C、因为水的凝固点是 0C,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C,故A点为0C,故C错误;D温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c时为止,故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故 D正确。故选:Co2. (2018?南充)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C.质量变小,密度

3、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解答】解:气球下压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球内气体多少没有变化,所以其质量不变;下压过程中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增大,所以气球体积减小,根据 p专知,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D3. (2018?广西)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 8:1 B .4:3 C.4:1【解答】 解:由图象可知,当 V甲=1cm3时,m甲=8g;当V乙=4cm3时,m乙=4g,则两种物体的密度分别为:p甲1。故选:A=8g/cm3, p 乙=J= 4g =1g/cm3,贝U p 甲:p 乙=8g/cm3: 1g/cm3=8

4、:V甲1cm3"乙4cm34. (2018?福建)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去”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A. 0.006m3B . 0.06m3C . 0.6m3 D . 6m3【解答】 解:某同学的质量 m=60kg,人的密度pp水=1.0 x 103kg/m3,根据p书可得他的体积:V=A=0.06m3。故选:BoP LX103kg/n33 g/cm3. ( p 水=1.0 x 103kg/m3)-J图-2【解答】 解:(1)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两侧小桶完全相同,两侧平衡时,玉坠质量等于右侧桶中水的质量, 由密度公式可得玉坠质量:

5、m=m水=p水V水=1g/cm3x 19.5cm3=19.5g ; (2)由题知,右侧小桶中水的体积V水=19.5cm3=19.5mL,由图 2知,玉坠和水的总体积V总=26mL=26crm,所以玉坠的体积 V=V总-V水=26mL-19.5mL=6.5mL=6.5cm3; (3)玉坠的密度 p 型=,运 =3g/cm3。故答案为:19.5; 26; 6.5; 3。v 6. 5c n39. (2018?荷泽)小丽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27.2 g,石块的体积是 10 cm3,石块的密度是 2.72 g/cm3。【解答】 解: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

6、石块的质量 m=20g+5g+2.2g=27.2g ;量筒的分度值为 2mL水的体积3是 3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是 40mL,所以石块的体积:V=40mL- 30mL=10mL=10cm;小石块的留度:p=jd=27. 2g =2.72g/cm 3O 故答案为:27.2; 10; 2.72。V 10cm310. (2018?安顺)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0.8 g/cm3,容器的质量是55 go实验次数1234液体体积V/cm315225080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 m/g6772.6

7、95119【解答】 解:由题意得p V1+m容=m (1) , p V?+m容=m (2)二式联立可得俏-m=p M- p V1,所以液体密度为P 二 J J 二6否-=0, 3g/cm3,代入(1)式可得 m容=m p V=67g- 0.8g/cm 3x 15cm3=55goV3Tl 50cm3- 15 cm11. ( 2018?苏州)将一个小物块完全放入容积为200mL的杯内,向杯中加入 128g水或96g酒精都恰能将杯装满。小物块的体积为80 加,密度为 0.9 X 103 kg/m3 ( p酒精=0.8g/cm 3)【解答】 解:(1)由p =也可得,128g水的体积:V水=_!L =

8、 128g =128cm3, 96g酒精的体积:V酒精VP 水 1 g/c ID3="您精=退=120cm3,已知小物块完全放入容积为200mL的杯内,向杯中加入 128g水或96g酒精都恰能P 迺精 0. 8g/cm3将杯装满。根据题意可知,小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V容-V水=200cnf-128cm3=72cm3,则排开水的质量: m排水=p水V排水=1g/cm3x 72cm=72g,排开酒精的体积:V排酒精=V容一V酒精=200cm3- 120cm3=80cm则排开酒精的质量:m排酒精=P酒精V排酒精=0.8g/cm3X80cm3=64g,所以, 皿排水二逢二旦,若物块放入

9、水中或酒精中都是漂浮,由漂浮条件和阿 国排酒精6盘8基米德原理可得 F浮=6排=6物,则m排水应等于m排酒精,与前面的计算不符,故排除这种可能;假设物块放入水中或酒精中都是沉底,则 V排水应等于V排酒*V物,与前面的计算不符,故排除这种可能;因 p水p酒精,所以该物块放在水中是漂浮的,在酒精中是沉底的,则小物块的体积等于物块排开酒精的体积V=V排酒精=80cmi=80X 10宿,(2)因该物块放在水中是漂浮的,则F浮=G=G非水=72X 103kgx 10N/kg=0.72N ,由G=mg= Vg可得,物块的密度:p 物-二°2m_=0.9 x 103kg/m3。故答案为:80; 0

10、.9 x 103。sV 10N/kgX30Xiom312. (2018?广州)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如图所示,液体的质量为3为 1.06 g/cm 。21.2g,依据公式p =,液体的密度一L范受住U盟前吠信琳袭行曲1】.:»体的注射, 【解答】 解:由图知,空注射器的质量为m=18.29g ,装入液体后的总质量m总=39.49g ,则20mL液体的质量:m=m总-m=39.49g - 18.29g=21.2g ,该实验的原理为p =y,则液体的密度为 p W=2L 2M =1.06g/cm 3。 丫 20c n13. (2018?黑龙江)一块质量为 20g的冰化成水,质量将 不变 (

11、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成 水后,水的体积为 20 cm3。【解 答】解:冰化成水,状 态改变, 物质多少不变 ,所以质 量不变;因为 P =T,所以水的 体积为V水=-=-T-=20cm o 故答案为:不变; 20。P 水 L 0g/c d314. (2018?淄博)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甲瓶液体质量等于 乙瓶液体质量,甲瓶液体密度小于 乙瓶液体密度。(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解答】解:(1)原来天平的横梁已平衡,放上装有液体的两瓶子后,此时的游码归零,横梁仍然平衡,则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物体的质量,即两个瓶及瓶中液

12、体的总质量相同;因为两个瓶子完全相同(两瓶子的质量相同),所以甲瓶液体质量等于乙瓶液体质量;(2)两个瓶子中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可知,甲瓶中的液体体积大一些,由工L可知甲瓶液体密度小于乙瓶液体密度。故答案为:等于;小于。V15. (2018?枣庄)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将烧杯中质量为63g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盐水的体积是 60 加,则盐水的密度是1.05 g/cm3,采用这种方法测量的盐水密度将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时会有残留,造成测得体积偏小,所以密度偏大。【解答】解:由图可知,量筒分度值2mL盐水的体积:V=60mL=60cm,所以盐水的

13、密度:p也=窕 =1.05g/cm3;v 60cm3分析实验的步骤可以看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烧杯壁不可避免地会有残留的盐水,使得测量的盐水 的体积变小,所以采用这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将偏大。16. (2018?连云港)现有一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测出了金属块的密度。(1)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用细线系住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G将金属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 。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p= -?p水(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 C-F(2)实验反思:在实验中,要使测力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变化,金属块的体积应该大一些(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14、)。G将金属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解答】解:(1)实验步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测力计示数F。金属块的质量: m=L,当金属块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所以5浮=6- F;由阿基米德原理可g£得,金属块的体积: V=V抖去F考 二G-F 所以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p = g =JL?p水。P水吕P水sV G-F G-FP水号(2)由G- F=F浮,可知要使测力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变化,即要增大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应增大金属块的体积。故答案为:(1)将金属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上? p水;(2)大一些。G-F三.实验探究题(共 13小题

15、)17. (2018?株洲)用“排水集气法”测量空气密度。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用电子天平测出打足了气的篮球质量m;测量出集气瓶的内径并算出其内部横截面积S;集气瓶装满水,口朝下放在水槽内,带夹导管一端连接篮球的气嘴,另一端放在瓶内,准备排水集气;轻轻松开导管夹,让篮球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在篮球体积没有明显减小前,停止放气;测出放气后篮球的质量 m;调整瓶的高度,使瓶外水面相平,测量瓶内空气柱的高度h;利用密度公式算出集气瓶内空气密度。(1)篮球在放气过程中,球内空气质量减小、空气密度 减小。(填“减小”或“不变”)(2)若瓶内水面明显高于水槽内水面,需要缓慢地向上提 (填“向上提或向下压”)集

16、气瓶,直至瓶内外水面相平。(3)当瓶内外水面相平时,瓶内外气压相等,此时瓶内外空气密度相等。(4)空气密度p=_一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Sh(5)实验中要求篮球体积不发生明显变化,是为了减小 浮力 (填“重力”或“浮力”)对质量测量的影响。【解答】 解:(1)篮球在放气过程中,球内空气质量减小,篮球体积不变,根据p岑知,空气密度减小;(2)若瓶内水面明显高于水槽内水面,说明里面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需要缓慢地向上提集气瓶,使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大,气压变小,直至瓶内外水面相平;(3)当瓶内外水面相平时,瓶内外气压相等,此时瓶内外空气密度相等。(4)原来球和气体的总质量为 m,排出空气后,剩余

17、气体与篮球的总质量为优,则排出空气的质量为 m=m-R2;排出空气的体积 V=Sh;则空气的密度为:P e=1 ;(5)根据F P气gV知,实验中要求篮球体积不V Sh1)减小;减小;(2)向上提;(3)相等;(4)发生明显变化,是为了减小浮力对质量测量的影响。故答案为:(ID 1 m .、一 r-;(5)浮力。Sh18. (2018?十堰)小天妈妈买到一块绿松石小工艺品,小天想知道绿松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曲丙丁(1)按图甲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游码未放在零刻度线上;(2)纠正错误后,小天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出该工艺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祛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

18、量m为 27 g;(3)小天利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工艺品的体积V石为 小 cm(4)计算出这块绿松石制作的工艺品的密度为2.7 g/cm3;(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 大 (选填“大”或"小”)(6)实验完成后,小天还利用这块绿松石工艺品和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家中食用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示数为 F,则食用油的密度(写出字母表达式)油= 。(工艺品已经测出的质量和体积一石一分别用m石和V石表示)【解答】解:(1)托盘天平使用时,首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在调节横梁平衡前,要用镣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而在

19、图示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游码仍在标尺的中间,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工艺品的质量 m石=20g+5g+2g=27g , (3)工艺 品的体 积 V石=30mL- 20mL=10mL=10crn, (4)工艺品 的密度p=-1=2.7g/cm 3。(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即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由于工艺品从水V 10cm3中取出时会沾上一些水,所以导致所测质量偏大,根据 p力知,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大;(6)工艺品浸没在水卬石gF中,则V排二丫石,根据F?¥=G F和F?=P gV排可得:m石g- F= p油gV石,则p油一。故答案为:(1)游码未放一石

20、印石gF在零刻度线上;(2)27; (3)10; (4) 2.7;( 5)大;(6)-。gV石19. (2018?眉山)如图所示,小陈同学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准备了天平、玻璃杯等器材,在实验时发现没有准备量筒,于是从身边找来了一个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和一些纸张。(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 刻度线上。(2)此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左,小陈同学应向 右 (填“左”或“右”)调节 平衡螺母 使天平横梁平衡。(3)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该液体,用天平称量液体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总时,向盘中加减祛码要用镣子,不能用手接触祛码,称得 m总=123.2g(4)将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且不接触玻

21、璃杯,液体无溢出,如图所示,天平平衡后,祛码的总质量加上的游码在3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 m= 150.6 g,则放体的号度 p = 1.37 g/cm。亨【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横梁使天平平衡;(2)调节天平平衡时,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端,则平衡螺母要向右调;(3)向盘中加减祛码要用镣子,不能用手接触祛码;(4)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液体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总=100g+50g+0.6g=150.6g ,金属块排开的液体的质量为:m=150.6g - 123.2g=27.4g=0.0274kg ;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金属块受到的浮

22、力为:F浮=G=mg=0.0274gX 10N/kg=0.274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液体的密度为:p =£?-=0* 274N=1.37 *吕丫排 IONAsXSXiq-103kg/m3=1.37g/cm 3;故答案为:(1)零;(2)右;平衡螺母;(3)镣子;(4) 150.6 ; 1.3720. ( 2018?重庆)小薇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乙(1)在实验室,小薇把天平放在水平 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薇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祛码和游

23、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43.4 go(3)如图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2 而,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测得矿石的体积是18 cmt(4)实验后,小薇发现使用的 20g祛码生锈了,由此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 变”)。(5)小薇回家后,想测出家里某个小饰品的密度,她找到家里的电子秤,称出饰品的质量是140g,又借助细线、水、玻璃杯,测出了饰品的体积,她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丙丁所示,则饰品的密度是2.8 g/cm3。【解答】 解:(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

24、台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标尺 的分度值为0.2g ,则此矿石的质量是 20g+20g+3.4g=43.4g ; (3)如图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2cm3,量筒读数,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底部相平,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测得矿石的体积V=38cn3-20cm3=18cm3; (4)所使用的20g的祛码生锈了,祛码生锈后质量会增大,这样用较少的祛码或少移动游码就可以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因此,测得的质量会偏小,根据 p应知,他所测量的矿石密度将比实际矿石的密度偏小。(

25、5)由图丙、丁可知,饰品排V开水的质量 m排=686.0g - 636.0g=50g ,由p =可得,排开水的体积 V科= =50cm3,因为浸没,所以¥P 水 lg/c DV=V排=50cnf,则饰品的密度 p凄="。岂=2.8g/cm 3。故答案为:(1)水平;右;(2) 43.4 ; (3) 2;相平;18; 丫 50cm3(4)偏小;(5) 2.8。21. (2018?山西)小亮同学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茄子漂在水面上。他想:“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他用天平和 量简测定茄子的密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1)将天平放在 水平台 上,把游码放到标尺的左端的刻度处 处,当横

26、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左 调。(2)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 V 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 7(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茄子块体积偏小 ,茄子块的密度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的左端的零刻度处,若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因此要向左移动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2)茄子的质量 m;茄子白体积 V=V2-V1;茄子的密度f二号廿、一;(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

27、性,故测得的V2偏小,因此茄子的体积 V=M-M偏小,根据p"知测得的茄子的密度偏大;故答案为:(1)水平台;刻度处;左;(2) p =仃加 ;(3)偏小;偏大vy2Tl22. ( 2018?遂宁)悠悠涪江水孕育了涪江两岸儿女爱动脑筋的小红想知道涪江水的密度究竟有多大,于是她取了 一些涪江水,在学校实验室找了下列器材:天平及祛码,量筒(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字),烧杯,铜块(已知它的密度为P 1),细线,利用这些器材按下列步骤测出了涪江水的密度,请你帮小红完善实验探究过程:(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

28、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 m(3)在量简内倒人适量的涪江水,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缓慢慢浸没在量简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线A,然后取出铜块。(4)在烧杯内倒人适量的涪江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to(5) 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的标记 A处。(请你写出这一步的操作方法)(6)用天平测出烧杯内剩余涪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7)计算涪江水的密度,则涪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ms,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则m;= 47.4 g。p =_吨一叱p(物理量用符号表示)。根据以上实验方nii1 案,小红测出的涪江水密度比真实值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pi iff I pni I

29、it i|0 12 3 4 5e【解答】解:(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5)铜块放入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铜块的体积,根据V=JL表示出物体的体积,也就是排开水P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的标记处,烧杯中水减少的质量等于铁块排开水的质量,故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m2后,需要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的标记A处;(6)从图读出剩余涪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Elim3=20g+20g+5g+2.4g=47.4g , (7)铜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V排=丫铜=-烧杯倒入量筒中水的质量为:P1E叫一叱叫一加三m=m-

30、 m;涪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p =1-=,p t ;V 叫 叫 1p =见知密度的偏大。VP7由于取出铜块时带着水,使得体积偏大,倒入的水偏多,使得水的质量偏大,根据m ? 一 m q故答案为:(1)右;(5)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的标记A处;(6) 47.4 ; (7) - p 偏大。叫 123. ( 2018?潍坊)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祛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祛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73.4 g ;(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

31、油体积为40 mL(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g ,则该食用油的密度 p = 0.81 X 103 kg/m3大(选填“大”、(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a j ”u. a t-、小或不变)。50 g 1OK自自f jnnjnnjnnnunTnrI廿i * 4 fi1城【解答】解:(1)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祛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50g+20g+3.4g=73.4g , (2)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为V=40ml=40cm3; (3)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 m=m-m=73

32、.4g - 41.0g=32.4g ;该食用油的密度 p 3="=0.81g/cm 3=0.81 X 103kg/m3; (4)由实验步骤可知,所v 40cm测量的油的质量 m是真实的;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导致所测食用油体积V偏小;由P片可知所测油的密度偏大;故答案为:(1) 73.4; (2) 40; (3) 0.81 X 103; (4)大。方葡Si24. ( 2018?衡阳)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图1的三种方案的实验:(1)实验小前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 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

33、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 (选填“右”或“左”)调节(2)实验记录数据:m=30g, mr52g, m3=52.8g ; mp 41.4 g (如图2中的甲),M= 20 mL (如图2中的乙),%=10mL V3=19mL,其中方案 3液体密度大小为1.2 g/cm3(3)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方案2 (选填“方案1”、“方案2”、“方案3”)。01上阳mL野:乙【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由图2甲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t=20g+20g+1.4g=4

34、1.4g ,由图32乙知,重筒的分度值是 1mL所以披体的体积是 20mL=20cm,方案3放体质重 m=m- m=52.8g - 30g=22.8g ;3方案3披体体积 V=M=19mL=19cm;方案3披体皆度:c = 1 =二二-二'P V3=1.2g/cm3。(3)方案1:当把液体由量筒倒入烧杯时,量筒上会沾有少量液体, 导致称量的液体质量偏小, 根据p =也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小, 误差较大;方案3:V当把液体由烧杯倒入量筒时,烧杯上会沾有少量液体,导致称量的液体体积偏小,根据p =,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大,误差较大;方案 2避免了 1和3中的这些问题,实验误差较小,故方案2较合

35、理;故答案为:(1)水平;右;(2) 41.4 ; 20; 1.2 ; ( 3)方案 225. ( 2018?长春)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直到横梁平衡。(2)在测量液体的质量时,他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其中的错误是用手拿祛码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160gb.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记下液体的体积。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横梁平衡时,托盘中的祛码和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

36、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136 go【解答】解:(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2)由图甲的操作知,图中用手直接拿祛码,容易使祛码生锈,使得祛码质量偏大;(3)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为:m=100g+20g+10g+5g+1g=136g(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30ml,所以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30cm o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m=160g- 136g=24g;液体的密度为:p =L=一=0.8g/cm 3。V 30cm故答案为:(1)右;(2)用手拿祛码;(3) 136; (4) 0.8。26. ( 2018?南京)

37、有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材料不同。为找出这个球,测得如下数据。球的称号ABCD,一一3体积/cm581218质里/g10202436(a)(1)通过计算处理数据可以完成任务,则表格中(a)处的内容为鸟学/ (g/cm3)体积(2)除计算外,还可以通过画图象 方法,更加形象直观的处理数据,找出这个球。(3)分析可知,标号为 B的球与其它三个球材料不同。【解答】 解:(1)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材料不同。为找出这个球需要测量密度,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故a应为(g/cm3);(2)除计算外,还可以通过画图象的方法更形象直观的处理数据,便于找出这个球;(3)由表格,

38、根据p =卒可得,P A=-=-r=2g/cm3; p b=B =2.5g/cm 3; p c=; = 249 2g.3; p /9= =2g/cm3;Y& 5c/4 8cm312cm3“D 18cm3故B球与其它三个球材料不同。故答案为:1)碰/ (g/cm)(2)画图象;(3) Bo27. ( 2018?天津)某校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在山上发现一块很大的岩石,他们想测出这块岩石的密度。几位同学随身携带的工具和器材有:电子天平(附说明书)、购物用的弹簧秤、卷尺、喝水用的茶缸、铁锤、细线和一瓶饮用水(已知水的密度为P 0)请你从中选用部分工具和器材,帮他们设计一种精确测量岩石密度的

39、实验方案要求(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2)写出岩石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阳崖:酢/物体好由11.75 也 口7 kliitfti Q.11,卜那K寸:2wx 170*12(1 (mn)供电作晁:7号干电池7【解答】解:(1)测物体密度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p =胆,所以要测出岩石的密度,就需要知道岩石的质量和岩石V的体积,故设计实验步骤如下:用铁锤敲击岩石,取下适当体积的小岩石块;用电子天平称出小岩石块的质量,记为mo;在茶缸中倒入适量水,称出茶缸和水的总质量,记为 m;用细线系好小岩石块,提着细线的一端,将小岩石块浸没在水中保持静止(小岩石块不与茶缸接触),读出此时天平的示数,

40、记为 m2;(2)小岩石块浸没在水中,V=V排,排开水的质量 m排二m-m,则其排开水的重力为 G排=(m2-m) g,根据阿基米(ron-id t) g irin -mi、德原理可知,5浮=6排=(m- m) g,又因为F浮=p水gV排=0水gV,故V=,所以岩石的密度表达Pos P 0=I = ?c工P =? P 0。V 1T一川 I 映-p728. ( 2018?岳阳)用天平和量筒测某品牌牛奶的密度。左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螺母,直至横梁平衡;(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3)将烧

41、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4)算出牛奶的密度为1.1 g/cm3:(5)若操作第(3)步时,不慎将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偏大 (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6)用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牛奶的杯子。(p水=1g/cm3)【解答】 解:(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该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4)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m=50g+10g+2g=62g,根据图示可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40mL=40cm;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

42、m总-m=106g - 62g=44g其密度表达式p 二卒一视鼻=1.1g/cm3; (5)若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时,不慎将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则测得的体积偏小,4dm3根据p = 型可知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偏大;(6)用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则水和牛奶的体积相同都等V于杯子的容积,由上题知,牛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由m=p V可知装满牛奶的质量大;29. ( 2018?恩施州)在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小明用一只量筒、一枚大头针和水,测量一个小木块的密度。下面是 小明的有关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量筒的示数为卜。(2)将小木块放入量筒中(木块漂浮),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O(3) 用大头针将木块压入水中,读出体积V3 。(补充步骤)(4)计算得出木块的密度 0木=_Lx p水。 (写出最简表达式)。V3V1【解答】解:补充完整。(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量筒的示数为V1。(2)将小木块放入量筒中(木块漂浮),此时量筒的示数为 V (3)用大头针将木块压入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