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思考:《孙中山破陋习》的“破”_第1页
一点思考:《孙中山破陋习》的“破”_第2页
一点思考:《孙中山破陋习》的“破”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点思考: 孙中山破陋习的“破”?一点思考: 孙中山破陋习的“破”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中第 24 课孙中山破陋习的教学,我们习惯上按照课题来引领全文,先板书课题,然后抓住“破”字,由“破”入手,引导学生质疑, ( 1)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陋习; ( 2)孙中山怎样破陋习;( 3)孙中山破陋习的结果怎样。这种提纲挈领的方法,在本册第十三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我也使用过,效果很好,这课我紧紧扣住三个大的问题: 1、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2、怎样发明听诊器;3、最终他成功了没有?这样三个问题,贯穿了整个文章的主要脉络,学生通过自主读书,独立思考,最后交流,接着,让学生用表演等活动把课文中的情景再现一次,

2、学生比较容易能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了。但是, 孙中山破陋习这课的教学时,我就发现,用相类似的问题,学生不能完全读透课文,对于第一个问题: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陋习,学生的确能够通过读课文深究下去,能够找出了不少能够反映孙中山破陋习的原因的理由,而第二个问题:孙中山怎样破陋习,课文根本就没有用笔墨来描写,第三个问题:孙中山破陋习的结果怎样,也只是结尾时做了个简单的总结介绍。所以,就没有办法就第二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了,是哪儿出了问题?怎么办?首先我想,是不是理解课文内涵出现偏颇?于是把课文拿过来再进行研读。为什么课文没有重点写孙中山怎样破陋习呢?通过阅读后的思考,我发现这篇文

3、章的重点不是写孙中山破陋习的经过,而是重点写了孙中山看到母亲为姐姐缠足后和母亲的对话,从对话透露出什么?课文再现: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便对妈妈说:“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妈妈叹了口气说:“孩子,我也知道缠小脚不好,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呀!女孩子不缠小脚会被人家笑话的。”“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应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你年纪小,还不懂得这些事。”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由了房门原来是孙中山、姐姐、母亲三人对缠足的态度各不相同。孙中山反对缠足的态度极其坚

4、定;母亲虽然也知道缠足不好,但是因为怕人家笑话,所以不得不给姐姐缠足;姐姐是缠足的受害者, 而她却逆来顺受, 默默承担这份折磨与痛苦。再联系最后一节,孙中山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这句话,发现,缠足的陋习对中国妇女的伤害这么深,为什么几千年来都没有人把它真正废除掉?结合母子的这段对话,豁然开朗,就是因为有像母亲这样为明知缠足的陋习不好,可畏惧人言,不得不让自己亲身的孩子也受到伤害的封建卫道士的存在,就是有像姐姐这样,宁愿忍受强烈的痛苦,却不愿违背母亲以及其他人的意思,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人存在,而没有像孙中山那样敢作敢当,不畏人言,坚持正义的领袖出现。重点就在不断的思考中明晰。原来, 孙中山破陋习这课关键不是让学生明白怎样破陋习的,而是通过学习让学生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