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_第1页
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_第2页
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_第3页
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_第4页
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的内容及第8页练习一的第3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2.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的物体。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能力。4.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重点难点】1.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2.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教学准备】米尺,卷尺,绳子。【复习导入】(1)复习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什么作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

2、?(厘米)谁能用学过的知识帮老师量一量?用刻度尺量出数学书的长、宽约是几厘米,桌子的长、宽约是几厘米。量一量黑板的长是多少。(找两名同学测量)(2)导入课题刚才,这两名同学测量了黑板的长度,说一说有什么感觉。(这样量太麻烦了)对!我们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来量(出示课题),如测量黑板的长,教室的长、宽,桌子的高等。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米的知识。【进行新课】认识米(1)谈话:我们通常用“米尺”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出示米尺或米尺图(下面是米尺的缩小图),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数字不同,刻度线不同)

3、(2)提问:请一位学生拿自己的尺子来量量老师的米尺上从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长?(10厘米)你还能在米尺上找出其它的10厘米吗?(3)交流:同学们,下面我们就用米尺来量一量,看看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高?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4)学生活动: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卷尺,找出1米的长度。同桌互相用米尺测量身高。看1米到哪儿。两臂伸平,同桌互相用米尺测量。看1米到什么地方。闭上双眼,用手势表示出1米的长度,睁眼再看一看,手势是否正确。(5)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6)学生活动:两人一组,用准备好的绳子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

4、家看。认识“1米=100厘米”(1)师:请拿出准备好的1米长的绳子,量一量它是多少厘米。(2)学生活动:测量1米长的绳子有多少厘米。(3)交流汇报。(4)提问: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米和厘米之间是什么关系?(5)小结:1米里面有100个1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学生齐读两遍。(6)填一填。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4米=( )厘米 300厘米=( )米答案:100 1 400 3用米作单位量(1)出示卷尺和皮尺,告诉学生这是皮尺和卷尺。(2)学生分组活动:用皮尺或卷尺实际测量。测量教室的长、宽,也可以到室外测量。测量黑板的长。测量各人立定跳远的长度。(3

5、)讨论:尺子如果不够长,应该怎么办?学生汇报。(4)小结: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直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尺子不够长,量一次做一个记号,再用尺子接着量,然后把量的结果加在一起,就是这个物体的长度。所以量的时候一定要几个同学合作,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课堂作业】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3、4题。【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和距离,还知道了1米=100厘米。【课后作业】1.课本练习一的第5题。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1.在实践中体验建立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2.在估测中认识加深体会估测能加深学生对数量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3.在应用中拓展延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