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实用教案_第1页
测量放线实用教案_第2页
测量放线实用教案_第3页
测量放线实用教案_第4页
测量放线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44页第一页,共45页。第2页/共44页第二页,共45页。第3页/共44页第三页,共45页。第4页/共44页第四页,共45页。第5页/共44页第五页,共45页。第6页/共44页第六页,共45页。第7页/共44页第七页,共45页。第8页/共44页第八页,共45页。第9页/共44页第九页,共45页。第10页/共44页第十页,共45页。第11页/共44页第十一页,共45页。2、测设基本、测设基本(jbn)工作:工作:测设三个基本量: 水平(shupng)距离 D 水平(shupng)角 高 差 h 通过测设D、来放样点的平面位置X、Y;通过测设h来放样点的高程H。第12页/共44页第十二页

2、,共45页。放样已知水平距离一般方法 测设已知距离时,线段(xindun)起点和方向是已知的。若要求以一般精度进行测设,可在给定的方向,根据给定的距离值,从起点用钢尺丈量的一般方法,量得线段(xindun)的另一端点。为了检核起见,应往返丈量测设的距离,往返丈量的较差,若在限差之内,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第13页/共44页第十三页,共45页。 在扩建或改建工程的施工场地上,常常需要延长建筑基线至要求的位置。延长直线时,根据有无障碍物,具体操作不一样。 无障碍物延长直线 测设时,在B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先用盘左位置瞄准A,纵转望远镜,在AB延长线上做点C;再用盘右位置瞄准A,纵转望远镜,

3、在AB延长线上作点C,最后取CC连线的中点(zhn din)C作为AB直线延长线上的点。 有障碍物延长直线 如图中设置了一矩形,首先在B点安置经纬仪,后视A,顺时针测设一90的水平角,得BC方向线,并用钢尺从B开始测设水平距离d1,得C点。又将经纬仪安置于C点,后视B,顺时针测设270的水平角,得CD方向,用钢尺从C开始测设水平距离d2,得D点,然后在D点安置经纬仪,后视C,顺时针测设270的水平角,得DE方向,并用钢尺从D开始,测设水平距离d1,得E点,E点即为AB直线延长线上的点。若在E点安置经纬仪,后视D,顺时针测设90的水平角,得EF方向线,EF为AB直线的延长直线。第14页/共44页

4、第十四页,共45页。 放样已知水平角一般方法:当测设水平角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用盘左、盘右取中数的方法。设地面(dmin)上已有OA方向线,从OA右测设已知水平角度值。为此,将经纬仪安置在O点,用盘左瞄准A点,读取度盘数值;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使度盘读数增加多角值,在此视线方向上定出B点。为了消除仪器误差和提高测设精度,用盘右重复上述步骤,再测设一次,得B”点,取B和B“的中点B,则OB就是要测设的角。此法又称盘左盘右分中法。 第15页/共44页第十五页,共45页。 放样已知高程: 测设由设计所给定的高程是根据施工现场已有的水准点引测的。它与水准测量不同之处在于:不是测定两固定点之间

5、的高差,而是根据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测设设计所给定点的高程。在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wi le)计算方便,一般把建筑物的室内地坪用0.000标高表示,基础、门窗等的标高都是以土0000为依据,相对于0.000测设的。 第16页/共44页第十六页,共45页。1.2 民用建筑施工(sh gng)测量一、测设前的准备工作一、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1 1、熟悉图纸。、熟悉图纸。总平面图总平面图建筑物总体位置定位的建筑物总体位置定位的依据。依据。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细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细图图施工放线的依据。施工放线的依据。立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高程测设的依据。高程测设的

6、依据。2 2、现场踏勘,校核平面、高程控制、现场踏勘,校核平面、高程控制点。点。3 3、制订、制订(zhdng)(zhdng)测设方案,绘制测设方案,绘制测设略图,计算测设数据。测设略图,计算测设数据。 第17页/共44页第十七页,共45页。二、民用二、民用(mnyng)(mnyng)建筑物的定位建筑物的定位 1 1、定义:将建筑物的外廓(墙)轴线交点(简称、定义:将建筑物的外廓(墙)轴线交点(简称(jinchng)(jinchng)角桩)测设到地面上。为建筑物的放线及细部放样提供依据。角桩)测设到地面上。为建筑物的放线及细部放样提供依据。 AF16BCDE2345P PN NQ QM M第1

7、8页/共44页第十八页,共45页。2、定位(dngwi)方法 (1 1)直角坐标)直角坐标(zh jio zu bio)(zh jio zu bio)法或极坐标法法或极坐标法定位定位有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或导线时。有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或导线时。 400300900800CDBA1#2#第19页/共44页第十九页,共45页。已有已有新建新建(b)(b)直角坐标直角坐标(zh jio zu bio)(zh jio zu bio)法法(2 2)根据)根据(gnj)(gnj)已有建筑物定位已有建筑物定位无控无控制网时。制网时。 已有已有新建新建(a)(a)延长延长(ynchng)(ynchng)直线

8、法直线法注意:测设时,要考虑待建的 建筑物墙的厚度。第20页/共44页第二十页,共45页。2729282614.00教学楼教学楼已建已建未建未建18.00第21页/共44页第二十一页,共45页。6543214100宿舍楼宿舍楼BDECA3000600025003700900026006200370014240N765432bcladPM轴线轴线(zhu xin)控制桩控制桩教学楼教学楼1Q第22页/共44页第二十二页,共45页。llab宿舍楼宿舍楼14.240mc25.800mdM15.000mN 90m240. 0 lQ15.000mP 检查NP的距离是否等于25.800m,N和P是否等于9

9、0,其误差(wch)应在允许范围内。第23页/共44页第二十三页,共45页。(3 3)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根据规划道路红线(hn xin)(hn xin)进行建进行建筑物定位筑物定位 靠近城市道路的建筑物设计位置应以城市规划道路的红线(hn xin)为依据。建筑(jinzh)红线1#2#第24页/共44页第二十四页,共45页。三、民用三、民用(mnyng)(mnyng)建筑物的建筑物的放线放线 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已定位的外墙轴线交点桩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已定位的外墙轴线交点桩(角桩),详细测设出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桩(或称(角桩),详细测设出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桩(或称中心中心(zhngxn)

10、桩)。然后,根据交点桩用白灰撒出桩)。然后,根据交点桩用白灰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线。基槽开挖边界线。 在外墙轴线周边在外墙轴线周边(zhu bin)(zhu bin)上测设中上测设中心桩位置心桩位置 测设各轴线位置测设各轴线位置第25页/共44页第二十五页,共45页。根据定位出的角桩,根据定位出的角桩,来详细测设建筑物来详细测设建筑物各轴线各轴线(zhu xin)的交点桩(中心的交点桩(中心桩)。桩)。AF16BCDE2345P PN NQ QM M1、内容(nirng):(1)定中心桩:第26页/共44页第二十六页,共45页。7.8m3.7mMQPN1216.8m319.8m42.5m56.2m

11、68.8m7 量距精度应达到设计(shj)精度要求。 量出各轴线之间距离时,钢尺零点(ln din)要始终对在同一点上。 第27页/共44页第二十七页,共45页。(2)建筑物轴线(zhu xin)控制: 延长轴线(zhu xin),撒出基槽开挖白灰线。 2 2、控制轴线的方法、控制轴线的方法控制轴线位置控制轴线位置(wi zhi)(wi zhi)的方法有设置轴线控制的方法有设置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两种形式。桩和龙门板两种形式。(1 1)引桩法(轴线控制桩法)引桩法(轴线控制桩法) 适用大型民用建筑。适用大型民用建筑。 (2 2)龙门板法 适用(shyng)(shyng)小型民用建筑。第28页/共

12、44页第二十八页,共45页。 1)设置轴线)设置轴线(zhu xin)控制桩控制桩 轴线控制桩设置在基槽外,基础轴线的延长线上,作为(zuwi)开槽后,各施工阶段恢复轴线的依据。 小钉小钉混凝土混凝土木桩木桩( m zhun)第29页/共44页第二十九页,共45页。MQN1234567P第30页/共44页第三十页,共45页。2)设置(shzh)龙门板 轴线钉轴线钉龙门桩龙门桩龙门板龙门板细线细线细线细线0.000NMPQ图11-11 龙门板第31页/共44页第三十一页,共45页。 确定开挖边线;确定开挖边线; 控制开挖深度控制开挖深度(shnd)(shnd);不得超挖,当基;不得超挖,当基槽挖

13、到离槽底槽挖到离槽底0.30.5m0.30.5m时,用高程放样的方法时,用高程放样的方法在槽壁上钉水平控制桩。在槽壁上钉水平控制桩。 四、基础施工四、基础施工(sh gng)(sh gng)测量工作测量工作第32页/共44页第三十二页,共45页。 (1)设置(shzh)水平桩 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当快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根据地面上0.000m点,在槽壁上测设 一 些 水 平 ( s h u p n g ) 小 木 桩 ( 称 为 水 平(shupng)桩),使木桩的上表面离槽底的设计标高为一固定值(如0.500m)。水平(shupng)桩可作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础垫层的依据

14、。 第33页/共44页第三十三页,共45页。0.0001.7000.500mb2.518ma(2)水平(shupng)桩的测设方法 槽底设计标高为1.700m,欲测设比槽底设计标高高0.500m的水平(shupng)桩。 计算(j sun)测设水平桩的应读前视读数b: 第34页/共44页第三十四页,共45页。2垫层中线(zhngxin)的投测 基础垫层打好后 , 根 据 轴 线(zhu xin)控制桩或龙门板上的轴线(zhu xin)钉,用经纬仪或用拉绳挂锤球的方法,把轴线(zhu xin)投测到垫层上,并用墨线弹出墙中心线和基础边线,作为砌筑基础的依据。第35页/共44页第三十五页,共45页

15、。MNPQ第36页/共44页第三十六页,共45页。测设水平面又称为抄平。测设水平面又称为抄平。 如图,设待测设水平面的高程为如图,设待测设水平面的高程为H H设。测设时,可先在地面按一设。测设时,可先在地面按一定的边长测设方格网,用木桩标定各方格网点(进行室内楼地面定的边长测设方格网,用木桩标定各方格网点(进行室内楼地面找平时,常在对应点上做灰饼)。然后在场地与已知点找平时,常在对应点上做灰饼)。然后在场地与已知点A A之间安之间安置水准仪,读取置水准仪,读取A A尺上的后视读数尺上的后视读数a a,计算出仪器的视线高为:,计算出仪器的视线高为: Hi HiHAHAa a依次在各木桩上立尺,使

16、各木桩顶的尺上读数都等于依次在各木桩上立尺,使各木桩顶的尺上读数都等于 b b应应HiHiH H设设此时此时(c sh)(c sh),各桩顶就构成一个测设的水平面。,各桩顶就构成一个测设的水平面。第37页/共44页第三十七页,共45页。 说明:使用皮数杆进行说明:使用皮数杆进行(jnxng)(jnxng)标高控制。如标高控制。如是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柱间墙时,每层皮数杆可直是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柱间墙时,每层皮数杆可直接画在构件上。接画在构件上。五、墙体施工测量五、墙体施工测量(cling)(cling)工作工作皮数杆控制(kngzh)标高示意图第38页/共44页第三十八页,共45页。 (1)基础皮数

17、杆是一根木制的杆子,在杆上事先按照设计尺寸(ch cun),将砖、灰缝厚度画出线条,并标明0.000m和防潮层的标高位置。 (2)立皮数杆时,先在立杆处打一木桩,用水准仪在木桩侧面定出一条高于垫层某一数值(如800mm)的水平线,然后(rnhu)将皮数杆上标高相同的一条线与木桩上的水平线对齐,并用大铁钉把皮数杆与木桩钉在一起,作为基础墙的标高依据。第39页/共44页第三十九页,共45页。皮数杆皮数杆第40页/共44页第四十页,共45页。-0.800第41页/共44页第四十一页,共45页。1.3 1.3 高程高程(gochng)(gochng)的测设的测设1、方法、方法(1)在已知点)在已知点B

18、M和待放样点和待放样点P的中间位置架仪后视的中间位置架仪后视BM点,读后视读数点,读后视读数a ,得视线高程,得视线高程Hi=HBM+a (2)上、下移动)上、下移动(ydng)水准尺,使前视读数水准尺,使前视读数b=Hi-HP,并沿尺底画线,得,并沿尺底画线,得P点。点。 H HBMBM=24.376=24.376H HP P=25.000=25.000大地水准面BMBMP PH Hi i=H=HBMBM+a+aa ab=Hb=Hi i-H-HP P第42页/共44页第四十二页,共45页。待测设高差(o ch)(o ch)大,用钢尺代替水准尺。A AB B钢钢尺尺H HA AH HB Bh hABABb b1 1a a1 1b b2 2a a2 2注注: :此法也可向高处传递高程此法也可向高处传递高程(gochng)(gochng)。3 3水平线水平线5050线:在各楼层的墙上测设一条比设线:在各楼层的墙上测设一条比设计高程计高程(gochng)(gochng)高高50cm50cm的水平线。的水平线。 HB=HA+a1-|b1-a2|-b2第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