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环境下实用教案_第1页
供应链环境下实用教案_第2页
供应链环境下实用教案_第3页
供应链环境下实用教案_第4页
供应链环境下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知 识 点 学习(xux)目标 库存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库存管理的内容及目标;传统(chuntng)的库存管理模式;基本库存控制策略;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存在的问题;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与库存波动;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与库存;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即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联合库存管理、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传统(chuntng)的库存管理及基本库存控制策略,掌握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五章 供应链环境下第1页/共40页第一页,共41页。2戴尔在中国的“零库存”管理戴尔最有特色的“直接模式”是按订单需求生产。这种模式是戴尔“零库存”的坚实基础。戴尔计

2、算机的“零库存”其实是基于供应商的“零距离”之上的。戴尔中国分公司(n s)的组装厂设在厦门,戴尔的全球伙伴第三方物流公司(n s)美国伯灵顿全球货运物流有限公司(n s)(BAX Global)在厦门设立的仓库中有8000平方米专为戴尔服务案例导入详见P99第五章 供应链环境(hunjng)下第2页/共40页第二页,共41页。3一、库存(kcn)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库存(inventory/stock)是指企业用于未来的生产、服务或销售,但暂时处于闲置状态(zhungti)的储存物品或商品。 库存的形态主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半成品和产成品三大类,是企业拥有(yngyu)财富的象征。 从生产

3、过程的角度可分为原材料库存、零部件以及半成品和产成品库存三种类型。 从库存物品所处的状态可分为静态库存和动态库存两种类型。从经营过程的角度,可以将库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节 库存及库存管理 1)经常库存(cycle stock),是指在确定需求情况下为企业的补给系统提供支持的库存。 2)安全库存(safety stock),是指企业为应对需求和交付周期的不确定性而准备的缓冲库存。比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 第3页/共40页第三页,共41页。43)在途库存(in-transit stock),是指处于运输状态或为了运输目的而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4)生产库存(in-proce

4、ss stock),是指处于加工状态以及为了生产的需要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零部件、半成品或成品。5)季节性库存(seasonal stock),是指为了满足特定季节中的特定需要而建立的库存,或者对季节性出产的原材料在出产的季节大量收购所建立的库存。6)促销库存(promotional stock),是指为了应对企业的促销活动产生的预期销售增加而建立的库存。7)投机性库存(speculative stock),是指企业为了避免因商品价格上涨造成损失(snsh)或为了从商品价格上涨中获得利润而建立的库存。8)积压库存或呆滞库存(dead stock),是指因没有市场需求而卖不出去的或因物品变质、变坏

5、而不再有效用的库存。 从物品需求的重复程度(chngd)将库存划分为单周期库存和多周期库存。 第一节 库存(kcn)(kcn)及库存(kcn)(kcn)管理 第4页/共40页第四页,共41页。5二、库存(kcn)的作用对物品的需求是随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生的,但需求与供应(gngyng)在时间和数量上又往往是不同步的。因此,只有保持一定的库存量,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需要。库存保证生产经营的持续性,防止因缺货而发生非正常中断。 3. 缩短订货提前期,加快市场(shchng)反应速度 2. 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分摊订货费用 企业只有按照适当的数量(一定的规模)组织产品生产和货物供

6、应,才能够利用规模经济效应,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可分摊订货费用。一方面,在采购过程中,批量采购可以分摊订货费用;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批量加工的方式,可以分摊调整准备费用。 1. 调节供求差异,稳定生产 当工商企业维持一定量的成品库存时,一旦客户需要就可以迅速供货,缩短客户的订货提前期,增强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的能力。 第一节 库存及库存管理 第5页/共40页第五页,共41页。6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中,由于某些主观或客观的因素(如预测、计划不准确、生产事故、运输故障(gzhng)等),出现作业失误,往往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这个时候,如果企业保持有一定的库存,就可以缓冲作业的失误,保

7、证生产经营按预定的要求继续进行。库存(kcn)量合理化主要体现在库存(kcn)活动能够与生产和销售活动协同。具体来说就是,库存(kcn)物品既不能断档(生产活动有充足的生产资料供应,销售活动有充足的货源),又不能积压。影响库存(kcn)量合理化的因素主要有社会需求量、生产和再生产条件、交通运输状况、管理水平、设施能力等。 科学、合理地进行库存地点的设置可以显著地降低成本,提高(t go)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 4. 缓冲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三、库存管理的内容及目标 1. 库存量合理化 2. 库存地点合理化 第一节 库存及库存管理 第6页/共40页第六页,共41页。7一般的,在进行库存地点设置时

8、,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即是否有利于集货、保管、运输和搬运,以及是否有利于为客户提供优质(yuzh)物流服务。以何者为主,则因仓库性质而异。 3. 库存(kcn)结构合理化 库存结构是指库存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等方面的搭配比例关系。库存结构合理化的主要依据是市场(包括生产(shngchn)市场和消费市场)需求变化情况。 4. 库存时间合理化 如果把仓库比做流动的河,那么库存时间就是物品在河中停留的时间。停留时间过长,会占用河面,阻止上游物品的注入,物品也不能及时流向下游,甚至会在河水的浸泡下腐败、变质;而停留时间不足,则不能充分发挥保管的时间功效,导致下游物品供过于求。可见,库存时间合理化也是库

9、存管理的重要内容。库存时间一般受物品销售时间,以及物品物理、化学、生物性能的影响。库存管理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降低库存成本,二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第一节 库存及库存管理 第7页/共40页第七页,共41页。8四、传统(chuntng)的库存管理模式 传统库存管理是指对物料的进、出、存的业务管理,是各节点企业独立管理自有库存,从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寻求降低库存、减少缺货、降低需求不确定的风险。保有一定量的自有库存能降低缺货、需求不确定性等风险,一定程度减少对外部交易商的依赖,但会出现库存成本上升、牛鞭(ni bin)效应、上下游企业利益对抗、合作与沟通困难等问题。 五、基本(jbn)库存控制策

10、略 传统库存控制,主要目的是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即订货量和订货时间的问题。 传统的独立需求库存控制采用的是订货点控制策略,订货点法库存管理的策略很多,最基本的策略有四种: (一)(Q,R)策略 (Q,R)策略需要对库存进行连续性检查。 第一节 库存及库存管理 第8页/共40页第八页,共41页。9当库存(kcn)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就发出一次订单,每次的订货量保持不变,为常值Q。(Q,R)策略适用于需求量较大、缺货成本较高、需求波动性很大的情形,参见图5-1。 图5-1 连续性检查(jinch)的(Q,R)策略 第一节 库存(kcn)及库存(kcn)管理 第9页/共40页第九页,共41页。10(

11、二)(R,S)策略(cl) (R,S)策略和(Q,R)策略都是连续性检查类型的策略,需要随时检查库存状态。当发现库存降低到订货(dng hu)点水平R时,开始订货(dng hu),订货(dng hu)后使最大库存保持不变,为常量S。若发出订单时库存量为I,则相应的订货(dng hu)量为(SI)。由于发出订单时库存量I是随市场需求而变化的,因而每次的订货(dng hu)量(SI)也是可变的。与(Q,R)策略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R,S)策略的订货(dng hu)量随实际库存而变化,参见图5-2。 图5-2 连续性检查(jinch)的(R,S)策略 第一节 库存及库存管理 第10页/共40页第十页

12、,共41页。11(三)(t,S)策略(cl) (t,S)策略是每隔一定(ydng)时间检查一次库存,并发出一次订货,把现有库存补充到最大库存水平S,如果检查时库存量为I,则相应的订货量为(SI)。经过固定的检查期t,此时的库存量为I1,订货量为(SI1),同时发出订单。经过一定(ydng)的时间LT订货到达,库存补充(SI1),库存到达A点。再经过一个固定的检查期t,又发出一次订单,此时的库存量为I2,相应的订货量为(SI2),经过一定(ydng)的时间LT(即订货提前期,可以固定不变,也可以为随机变量),库存又到达新的高度B点。 图5-3 (t,S)策略(cl) 第一节 库存及库存管理 第1

13、1页/共40页第十一页,共41页。12(四)(t,R,S)策略(cl) (t,R,S)策略是(t,S)策略和(R,S)策略的综合。因此(ync),这种策略有一个固定的检查周期t、最大库存量S和固定订货点水平R。 图5-4 (t,R,S)策略(cl) 第一节 库存及库存管理 R第12页/共40页第十二页,共41页。13六、供应链环境下库存(kcn)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mi yu)供应链的整体观念 虽然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取决于各个供应链的节点绩效,但是各个部门都是相互独立的单元,都有各自独立的目标和使命。有些(yuxi)目标和供应链的整体目标是不相干的,更有可能是冲突的 (二)信息传递系统不

14、完善、效率低 在供应链中,各个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计划等都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要做到有效、快速地响应用户需求,必须实时地传递,为此需要对供应链的信息系统模型做相应的改变,通过系统集成的办法,使供应链中的库存数据能够实时、快速地传递。 第一节 库存及库存管理 第13页/共40页第十三页,共41页。14(三)供应链运作方面(fngmin)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供应链运作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订货提前期、货物运输状况、原材料的质量、生产过程的时间、运输时间、需求的变化等。其次,利用跟踪到的信息(xnx)去制定相应的库存控制策略。

15、再者供应链的运作中需要协调各方面的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运作效果。 (四)产品的设计(shj)过程没有进行供应链的整体规划 传统库存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对企业现有的库存控制模式进行改革(如管理理念的创新、生产制造方式的变革、先进技术的采用、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共享信息资源等),将能降低总的库存费用,因此对企业库存控制系统的改进、采用先进的库存控制策略是降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库存水平最有效的手段。 第一节 库存及库存管理 第14页/共40页第十四页,共41页。15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hunjng)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是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

16、以协调各节点企业的活动,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避免和减少各环节(hunji)的延误和浪费,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达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最终使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都受益。 一、供应链中的需求(xqi)变异放大与库存波动 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基本思想 “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是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李教授(Hau L.Lee)对需求信息扭曲在供应链中传递的一种形象描述。 图5-5显示了需求放大效应的原理和需求变异加速放大过程。需求放大效应最先由宝洁公司(P&G)发现。 第15页/共40页第十五页,共41页。16图5-5 供应链的需求放大(fngd)原理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hunjng)

17、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16页/共40页第十六页,共41页。17需求放大效应是需求信息扭曲(ni q)的结果,图5-6显示了一个销售商实际的销售量和订货量的差异,实际的销售量与订货量不同步。 图5-6 实际(shj)销售量与订货量的差异 早在1961年,弗雷斯特(Forrester)揭示(jish)了这种工业组织的动态学特性和时间变化行为。1989年斯特曼(Sterman)通过“啤酒分销游戏”验证了这种现象。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17页/共40页第十七页,共41页。181994年、199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李教授(Hau L. Lee)对需求放大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其产生的

18、原因归纳为四个方面(fngmin):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 二、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与库存(kcn) (一)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 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形式有以下(yxi)两种: 1)衔接不确定性。2)另一种不确定性是运作不确定性。供应链的不确定性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供应者不确定性、生产者不确定性、顾客不确定性。 供应商的不确定性表现在提前期的不确定性、订货量的不确定性等。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18页/共40页第十八页,共41页。19生产者不确定性主要缘于制造商本身(bnshn)的生产系统的可靠性、机器的故障、计划执行的偏差等。 顾客不确定性原因主要有

19、:需求预测的偏差、购买力的波动(bdng)、从众心理和个性特征等。 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由三个方面原因(yunyn)造成:1)需求预测水平造成的不确定性。 2)预测信息的可获得性、透明性、可靠性,信息的准确性。 3)决策过程的影响,特别是决策人心理的影响。 (二)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与库存的关系 1. 衔接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 2. 运作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19页/共40页第十九页,共41页。20三、供应链环境(hunjng)下的库存管理策略的具体内容 (一)供应商管理用户(yngh)库存策略 供应商管理用户(yngh)库存(vendor managed inv

20、entory,VMI)1.VMI的基本思想 VMI系统能够突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库存管理模式,以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获得同步化的运作。VMI就是供货方代替用户(需求方)管理库存,库存的管理职能转由供应商负责。 在实施VMI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原则。2)双赢互惠原则。3)目标一致性原则。4)连续改进原则。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20页/共40页第二十页,共41页。21VMI的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用户的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qudng)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 2.VMI策略(cl)的实施方法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可以按如下几个(

21、j )步骤实施。 1)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2)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3)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批发商)的合作框架协议。4)组织机构的变革。一般来说,在以下情况下适合实施VMI策略:零售商或批发商没有IT系统或基础设施来有效管理他们的库存;制造商实力雄厚并且比零售商市场信息量大;有较高的直接存储交货水平,因而制造商能够有效规划运输。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21页/共40页第二十一页,共41页。223.VMI的支持(zhch)技术 VMI的支持(zhch)技术主要包括:ID代码、EDI/Internet、条码、连续补给程序等。【例5-1】 雀巢公司(n s)与家乐福公司(n s)合

22、作实施VMI。 (二)联合库存管理策略 1. 联合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 VMI是一种供应链集成运作的决策代理模式,它把用户的库存决策权代理给供应商,由供应商代理分销商或批发商行使库存决策的权力。而联合库存管理(joint managed inventory,JMI)则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图5-7为传统的分销模式,而图5-8为采用分销中心后的销售方式。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22页/共40页第二十二页,共41页。23图5-7 传统的销售(xioshu)模式 注:表示(biosh)信息流,表示(biosh)物流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hunjng)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23页/

23、共40页第二十三页,共41页。24图5-8 采用(ciyng)分销中心的销售模式 注:表示(biosh)信息流,表示(biosh)物流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hunjng)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24页/共40页第二十四页,共41页。25图5-9 传统的供应链活动过程(guchng)模型 传统(chuntng)的库存管理,把库存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两种库存模式来进行管理。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hunjng)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25页/共40页第二十五页,共41页。26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xqi)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24、。 图5-10 基于协调中心联合(linh)库存管理的供应链系统模型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hunjng)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26页/共40页第二十六页,共41页。27图5-10为基于(jy)协调中心联合库存管理的供应链系统模型。基于(jy)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和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相比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为实现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提供了条件和保证(bozhng)。2)减少了供应链中的需求扭曲现象,降低了库存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3)库存作为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和协调的纽带,可以暴露出供应链管理中的缺陷,为改进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依据。4)为实现零库存管理、准时制采购以及精细供应链管理

25、创造了条件。5)进一步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的原则。联合库存管理系统把供应链系统管理进一步集成为上游和下游两个协调管理中心,从而部分消除了由于(yuy)供应链环节之间的不确定性和需求信息扭曲现象导致的供应链库存波动。通过协调管理中心,供需双方共享需求信息,因而起到了提高供应链的运作稳定性的作用。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27页/共40页第二十七页,共41页。282. 联合(linh)库存管理的实施策略(1)建立供需(n x)协调管理机制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hunjng)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28页/共40页第二十八页,共41页。29建立供需协调(xitio)管理机制,

26、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共同(gngtng)合作目标。2)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3)建立一种信息沟通的渠道或系统。4)建立利益的分配、激励机制。(2)发挥两种资源计划(jhu)系统的作用 为了发挥联合库存管理的作用,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应充分利用目前比较成熟的两种资源管理系统: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和配送需求计划(DRP)。 (3)建立QR系统 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商品条码化;第二阶段是内部业务处理的自动化;第三阶段是采用更有效的企业之间的合作。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29页/共40页第二十九页,共41页。30(4)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xtng)的作用

27、第三方物流系统(TPL)是供应链集成(j chn)的一种技术手段。TPL也叫做物流服务提供者(LSP) 。把库存管理的部分功能代理给第三方物流系统管理,可以使企业更加集中精力于自己的核心业务,第三方物流系统起到联系供应商和用户的桥梁作用,为企业获得诸多好处(见图5-12)。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j )方面: 1)减少成本。2)使企业集中于核心业务。3)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4)获得一流的物流咨询。5)改进服务质量。6)快速进入国际市场。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30页/共40页第三十页,共41页。31图5-12 第三方物流系统(xtng)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hunj

28、ng)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31页/共40页第三十一页,共41页。32面向协调中心的第三方物流系统使供应与需求双方都取消了各自的库存,增加了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协调性,并且能够大大(d d)改善供应链的用户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例5-2】 通用汽车公司分销模式(msh)的转变。(三)多级库存(kcn)优化与控制策略 多级库存的优化与控制是在单级库存控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多级库存系统根据不同的配置方式,有串行系统、并行系统、纯组装系统、树形系统、无回路系统和一般系统。 多级库存控制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非中心化(分布式)策略,另一种是中心化(集中式)策略。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32页

29、/共40页第三十二页,共41页。33图5-13 多级供应链库存模型 1. 基于成本(chngbn)优化的多级库存优化 基于成本优化的多级库存优化以整个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优化库存检查期、订货(dng hu)点和订货(dng hu)量等参数,目标是总成本C=CH+CT+CS最低。 (1)供应链的库存成本(chngbn)结构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33页/共40页第三十三页,共41页。341)维持库存成本CH。2)交易成本CT。3)缺货(qu hu)损失成本CS。(2)供应链的库存(kcn)控制策略 1)中心化库存(kcn)控制。中心化库存控制是将控制中心放在核心企业上,由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系统的库存进行控制,协调上游与下游企业的库存活动,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行全面控制。 2)非中心化库存控制策略。非中心化库存控制实际上是介于完全松散和中心化之间的多中心库存控制。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控制分为制造商成本中心、分销商成本中心和零售商成本中心三个成本归结中心,各自根据自己的库存成本作出优化控制策略。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第34页/共40页第三十四页,共41页。35图5-14 三级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