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垄密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玉米小垄密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玉米小垄密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玉米小垄密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玉米小垄密高产栽培技术    姜东玉米小垄密高产栽培技术是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两种良法结合,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增加玉米质量和产量的技术体系。1 选地、选茬与耕翻整地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未使用长残效除草剂的大豆、小麦、马铃薯或玉米等肥沃的茬口。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三年深松一次。耕翻深度2023cm,做到整地标准化。2 品种选择根据生态条件,选用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的亩产具有600800kg潜力的优质、适应性及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发芽率

2、标准到90%以上。直播栽培选择生育期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品种。3 种子精选与处理3.1种子精选包括穗选和粒选。穗选即在场上晾晒果穗时,剔除混杂、成熟不好、病虫、霉烂果穗后,晒干脱粒做种用。粒选即播前筛去小、秕粒,清除霉、破、虫粒及杂物,使之大小均匀饱满,便于机播,利于苗全、苗齐。3.2种子处理玉米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浸种、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晒种选晴天晒23d,利于提高发芽率,提早出苗,减轻丝黑穗病。浸种可促进种子发芽整齐,出苗快,苗子齐。方法有冷水浸种1224h;50(2开1凉)温水浸泡612h;用30%或50%的发酵尿液分别浸泡12或68h;或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

3、812h,均可达到同样的效果。浸种应注意:饱满的硬粒型种子时间可长些,秕粒、马齿型种子时间宜短;浸过的种子勿晒、勿堆放、勿装塑料袋;晾干后方可药剂拌种;天旱、地干、墒情不足时,不宜浸种;浸过的种子要及时播种。浸后晾干的种子可用0.5%的硫酸铜或用种子量1%的20%萎锈灵拌种,以防黑粉病和丝黑穗病;也可用辛硫磷、1605、种衣剂拌种、包衣,防治地下害虫。4 播种4.1.播期510cm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8时抢墒播种。第一积温带4月25日前后至5月1日前播种;第二积温带5月1日前后至5月5日前播种。4.2.种植方式采用65cm或70cm标准小垄,选用耐密型玉米新品种,密度35003800株/亩。4.

4、3.播种方法按种植密度要求,采用人工播种和机械精量播种。播种要求播深一致,覆土均匀。直播的地块播种后及时镇压;坐水种的播后隔天镇压。镇压时做到不漏压,不拖堆,覆土深度34cm。4.4.播种量按种子发芽率、种植密度要求等,确定播种量。hm2播量:hm2保苗×百粒重(g)/净度(%)×发芽率(%)×105xl+田间损失率(%)。田间损失率按10%计算。5 施肥施用含有机质8%以上的农肥3040t/hm2,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施用尿素300kg/hm2,其中尿素35%做底肥或种肥,另65%追肥。按每hm2施用磷酸二铵300kg、钾肥90kg,锌肥7.5kg做底肥或种

5、肥。玉米79叶期或拔节前进行追肥,追肥部位离植株1015cm,深度810cm。视玉米生长情况,后期可适当进行叶面追肥。6 田间管理化学除草可选用苗前封闭除草,苗后除草等方式,确保安全,有利作物生长。6.1.查田补栽或移栽缺苗原因很多,如土壤墒情、种子质量、病虫危害、播种方法、肥料或农药受害等。缺苗之后补种,其结果是补种上的苗子小,生长发育一直赶不上大苗,最后雌穗不易抽出,形成“空秆”,或是抽出雌穗也受精不良,形成缺粒秃顶。、解决的办法是育苗移栽。玉米幼苗35片叶时(拔节前均可移栽),先用铁锹(铲)在缺苗处挖下直径和深各2326cm的坑,然后就近将多余的壮苗带土移入坑内,将周围湿土埋回去,用脚踏

6、实不形成板结,上面盖一层虚土。阴雨天移苗成活率高,并且基本上不缓苗。适时间苗、定苗,可避免幼苗间争夺养分、水分,有利于壮苗。生产上常在3叶期开始间苗,5叶期开始定苗,也有在5叶期1次完成间定苗的做法。5叶期开始定苗,次生根已长出,幼苗两极分化已定型,结合间苗、定苗,拔除病株。6.2.铲前深松,及时铲趟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没有使用化学除草药剂的,头遍铲趟后,每隔1012d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使用除草剂的趟二遍。6.3.灌水春玉米处于干旱少雨季节时,浇水不及时会受“卡脖旱”的危害,此时应及时浇水,以后根据降雨量多少,在抽穗至灌浆期再浇23次水,经常保持土壤潮湿状态,土壤相对持水量保持在70%80%。在水源不足的条件下,将浇水重点放在抽穗前20d左右,浇水产量高,灌浆期再补一水,籽粒会更饱满。6.4.其它管理拔节期前后,及早掰除分蘖,去蘖时避免损伤主茎。8月上、中旬,拿大草12次;玉米蜡熟末期进行扒皮晾晒。6.5.虫害防治黏虫和玉米螟的防治,可适时用菊酯类农药、白僵菌粉剂进行防治。大斑病的防治,可在拔节期至抽雄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应及时用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