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绣哪种最贵_四大名绣_第1页
四大名绣哪种最贵_四大名绣_第2页
四大名绣哪种最贵_四大名绣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大名绣指的是中国民族传统刺绣工艺中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苏绣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苏绣自古便以精细素雅著称于世,其构图 简练,主题突出,技巧精湛。仅以苏绣所用最细的线以为一般人的肉眼所能 看清楚为例,足见其精细之极。湘绣是在吸收苏绣和其它刺绣的优长处发展而来的。湘绣使用不同颜色的线相互掺和,逐渐变化,色彩丰富饱满,色调和谐。湘绣的图案借鉴了中国画的长处,所绣内容多为山水、人物、走兽等,尤其是湘绣的狮、虎题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粤绣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装饰性强,色彩浓郁鲜艳,绣制平整光滑。粤 绣的题材广泛,多为百鸟朝阳 龙凤等图案。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多达100多种,充分发挥

2、了手绣的 特长,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大多为花鸟 走兽、虫鱼和人物等, 品种除了绣屏之外,还有被面 枕套、靠垫、桌布、头巾等等。苏绣苏绣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苏州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 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 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苏绣在艺术上形 成了图案秀丽 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 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0粤绣粤绣,粤绣(guangdongembroidery)是广绣和潮绣的总称,以广东省广 州市和潮州

3、市为生产中心,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苏颛杜阳杂 编中就已有南海(今广州番禺)少女卢眉娘工巧无比,能于尺绢绣法 华经七卷的记载。唐代广东刺绣的工艺水平已非同一般。唐玄宗时,岭 南节度使张九皋进献精品刺绣给杨贵妃而获加官三品,可见当时最高阶层对 粤绣欣赏有加。到明中期,因广东沿海贸易交往便利,粤绣已扬名海外。明 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购买了广绣艺人绣制的龙袍袖片献给葡 王,葡王大喜,赏赐厚。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 世,十分喜欢广东的金银线绣,亲自倡导成立英国刺绣同业公会,从中国进 口丝绸和丝线,加工绣制贵族服饰;英王查理一世继位后,进一步倡导英国 人种桑养

4、蚕,发展英国的丝绸工业和工艺,使广绣艺术传播到英伦三岛,被 西方学者称誉为中国给西方的礼物”。英、法、德 美各国博物馆均藏有粤绣。粤绣18世纪风靡了英国皇家及上流社会。广绣针法多变,针步均匀,巧妙运用针法丝理表现物像的肌理;题材广泛,色 彩丰富,注重光和影的和谐运用;讲究刺绣的针法技术,更注重绣品的艺术效 果,讲求”功“为”艺”用。广绣品种齐全,按刺绣材料分,主要有真丝绒绣、金 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类。上世纪50年代,梁纪设计,苏文、朱开、许炽 光等多人绣制的紫荆孔雀入选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存绣堂丝绣录 及纂组英华等书介绍明末清初的粤绣说:”铺针细于毫芒,下笔不忘规 矩,其法用马尾于轮廓处施以

5、缀绣,且每一图上必绣有所谓间道风的飞白花 纹,所以成品花纹自然工整%根 据现存粤绣作品分析,它的针步短,色彩 浓艳,花纹生动写实。雍正、乾隆时期曾大量行销欧洲和中近东各国,当时 有专作外销品的作坊。蜀绣蜀绣,亦称”川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刺绣产品总称。蜀绣的历史 也很悠久,据晋代常據华阳国志中记载,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 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蜀绣的纯观赏品相对较少,以日用品 居多,取材多数是花鸟虫鱼 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颇具喜庆色彩,绣制 在被面 枕套、衣 鞋及画屏。清中后期,蜀绣在当地传统刺绣技法的基础 上吸取了顾绣和苏绣的长处,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绣之一。蜀绣用针工 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 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过于齐整,色 彩鲜丽。湘绣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湘绣分别在1912年和1933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湘绣绣品分别获得最优奖和一等奖,被国外誉为超级绣品。原先,长沙城里的商人们为了满足一批因镇压 太平军而发 迹的新贵,开设了 顾绣庄不久又以湘绣之名压倒了顾绣。湘 绣的特点是用丝 绒线(无拈绒线)绣花,其实是将绒丝在溶液中进行处理, 防止起毛,这种绣品当 地称作”羊毛细绣”。湘绣也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